三個月後, 信陽長公主回朝。


    這一次出使, 無論對摩根來說,還是對大晉來說, 都是很成功的。


    摩根政權迅速穩定,大晉這邊也奠定了為草原諸部冊封汗王的基礎。


    ——沒辦法, 隻看大晉公主在摩根攪弄風雲的手段和成效, 就知道自己反對大晉會是什麽下場了。


    什麽獨立, 什麽政權,那都是要在能好好活著的基礎上,才有福分追求的東西。


    當大晉能掌控他們生死的時候, 乖乖聽話, 才是唯一的生路。


    信陽公主在摩根的表現, 被沈介遞上的折子半點不誇張地敘述了一遍。


    雖然朝中某些大臣對此很有意見, 說什麽仳雞司晨。但眼見天子自己都不在意,甚至是樂見其成, 大部分人也都沒有多嘴。


    所以, 在信陽長公主回歸之後,天子以她此次的功勞為由,特準她入朝參政的時候,反對的聲音其實並沒有多大。


    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信陽公主是皇室血脈。


    曆朝曆代的公主,真是少有安分的,大家潛意識裏,都不怎麽拿公主當女人。


    所以, 信陽公主入朝參政這回事,還沒有一同回京述職的沈介迅速成婚給人帶來的震撼大。


    是的,沈介成婚了,娶的是他二娘莊氏的娘家侄女。


    他之所以二十多了還不成婚,就是為了等未婚妻及笄。


    莊氏不是他的親娘,但他自小就跟著莊氏長大。雖然有著自己不能生的緣故,二娘對他極好卻是真的。


    早年間因著雲氏總是隔三差五地讓人接他去侯府,莊氏一直沒有什麽安全感,後來雲氏去了,她反而又擔心他受不了喪母的打擊。


    對於沈介來說,這般深厚的養育之恩,他真是一輩子也還不清。


    他之所以請父母替他求取莊氏的侄女,就是怕日後的妻子會因莊氏不是自己親生母親而對她有所怠慢。


    所幸那個時候,當今天子已經是太子了,他雖然隻是個小官,但身份卻是水漲船高,也不算辱沒了莊家的姑娘。


    兩家的親事結的很順利,唯一的缺憾就是未婚妻比他小好幾歲,他得等上幾年。


    不過,對他來說,這都無所謂,他正好可以先搞搞事業嘛。


    小夥伴兒們都在九九六,他也不能落後呀。


    信陽公主北上之前,京城裏傳出天子有意招沈介為駙馬的消息,沈、莊兩家還緊張過一陣,莊家甚至還想著是不是先來商量退婚的事,以免日後自己女兒不好找婆家。


    還好信陽公主親自差人來傳了話,隻是叮囑他們不可聲張。


    兜兜轉轉的,這一對姻緣終究還是湊成了。


    沈介心滿意足,莊氏更是心滿意足。


    對於這件事,大家隻是八卦了一陣。


    因著有齊晟的吩咐,梁靖暗中引導了輿論走向,大家八卦的重點都是信陽公主深明大義,沈介大人不慕權勢。


    ——信陽公主原本有意招沈介為婿,但在問過沈介之後,得知他早已有了婚約,就等女方及笄之後便成婚,便瀟灑放手,成全了一對有情人。


    這是齊晟親自設計的劇本。


    原本梁靖還想趁機給沈介找點小麻煩的,但有齊晟親自下場,他就不敢了,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地替沈介洗白……


    啊不,是保持沈介的潔白。


    沈介成婚之後,信陽長公主的婚事,就成了京城最大的八卦。


    這原本看好的駙馬沒了,公主這朵名花,又會花落誰家呢?


    有人覺得信陽長公主仳雞司晨,一看就不是安分度日的,對信陽公主退避三舍;


    有人則是在心裏盤算,信陽公主有天子寵信,馬上又要大權在握,如果娶了她,後半輩子可以說是不用愁了;


    當然也有對這位不讓須眉的巾幗公主心生欽佩的,但真的隻是少數。


    不管這些人是怎麽想的,他們也隻能想想。天家的婚事,不是他們能插手的。


    當然,這些八卦黨,大多是後宅的女人。


    前朝男人們關注的東西,和他們截然不同。


    他們更關心的,是信陽公主入朝之後,天子會把她安排到哪裏去。


    對於這個問題,齊晟覺得,還是得問問本人的意見。


    “三姐覺得,哪個部門更適合你?”


    “鴻臚寺。”


    對於這個問題,信陽長公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六部是可以排除了。


    雖然專業知識她可以學,但六部可是除了翰林院之外,最大的老學究聚集地。


    她一個女子進了六部,縱然有公主之尊,他們不敢明麵上怠慢她,但捧著她讓她坐冷板凳,她也隻能吃啞巴虧。


    剩下的就是五寺了。


    五寺之中,最硬氣的肯定是大理寺了。


    但也正是因為大理寺太硬氣,完全可以像六部一樣,空捧著她。


    再者說,她又不會斷案,去大理寺幹嘛?


    剩下的太仆寺、光祿寺都是清閑衙門,隻適合養老。


    太常寺是主祭祀的,而許多祭祀本來就忌諱有女子出現,讓她一個女子去太常寺管祭祀的事,隻怕當場就有許多老頑固要玩死諫了。


    算來算去,也就鴻臚寺比較合適。


    一則她有出使摩根之功;二則外番之人對女子反而不那麽輕視,最適合她一展拳腳。


    “既然如此,朕這就下旨,給鴻臚寺增設一位少卿,按從三品例。”


    見她自己有主意,齊晟自然不會給她潑冷水。


    畢竟,事在人為嘛。


    鴻臚寺原有正卿一位,正三品,少卿三位,正四品。


    齊晟特意給她設了個從三品的少卿位,也是給她一個超然的地位,不讓那些老油條用邊邊框框把她給鎖死了。


    至於更多的,就隻能靠她自己去爭取了,齊晟身為天子,也幫不了她。


    信陽公主入朝,並將自己的隨身女官洪翎安排做了副手。


    這件事是一個開始,也是一種信號的釋放。


    縱然世道於女子來說,十分艱難。


    但卻並不是所有的女子都甘願被這世道束縛,相夫教子,看似美滿地過一生的。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陸陸續續的,就有許多官宦貴族家的女孩子,三三兩兩地到信陽公主府拜見。


    性子婉約一點的,也就是拿出自己寫的策論和抒懷明誌的詩詞請信陽公主斧正;


    性子爽利的,則直接就表示:願意跟在公主身邊,做一個端茶倒水的。


    這樣鍾靈毓秀的姑娘們,也不是每一個都很幸運,有一對開明的父母的。


    但她們既然敢踏出這驚世駭俗的一步,必然是性子堅韌之輩。


    長輩的阻攔並不能磨滅她們的決心。


    也是,原本一眼就可以看見頭的人生,出現了不一樣的風景,有了其它的路口可以選擇,但凡不甘心的,又有幾個能忍得住誘惑呢?


    一時之間,京城貴族之家,多了許多的不孝女。


    這其中,最慘烈的幾個,直接就被逐出了家門。


    也幸好信陽公主這邊,齊晟時刻都在關注。


    清楚的知道後世西方女權運動有多慘烈的齊晟,雖然不會在明麵上幫助她們,但卻早就準備好了在暗地裏扶持。


    那些和家裏鬧翻了,或者是單方麵鬧翻了的姑娘們,都得到了好心人的指引,通過慈幼院,接了抄寫話本的工作,用所得的酬勞,來養活自己。


    這樣清苦的日子,比起在家時的錦衣玉食,何止是天淵之別?


    但她們都很振奮。


    因為她們發現:離開了家族,她們是能夠活下去的。


    ——過不了多久,你就會自己回來的!


    這是在離家之前,父兄帶著得意甚至是鄙夷說出來的話。


    此時此刻,拿著自己掙來的錢財,有兩個和家裏鬧得特別厲害的,忍不住瘋狂地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活到了今日,我方才知曉,為何古人寧死不食嗟來之食!”


    原本不被人尊重的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尊嚴,那麽就很難再放下了。


    因著有齊晟的暗中庇護,並沒有街頭混混敢打她們的主意。


    就在這個時候,天子對先帝妃嬪的安置終於下來了。


    願意遵循舊例,到皇覺寺中修行的,每個月會發給米糧布匹;


    年紀輕輕願意改嫁的,每人發一千兩的嫁妝;


    有意自謀出路的,也發一千兩的啟動資金。


    玫貴妃徐羽然和湘妃顧飛瓊也終於有機會走出這深宮大院,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她們兩個在宮中打打鬧鬧,相扶相持多年,早就把對方當成自己的親姐妹了。


    所以,縱然出了宮,兩人還是同進同出。


    湘妃顧飛瓊平日裏在宮中玩角色扮演,服裝和配飾花銷甚大,臨出宮的時候,手裏就隻有兩千兩銀子。


    一千兩是齊晟統一發的,另外一千兩梁太後私底下給的。


    梁太後怕她們在外邊受欺負,還給了兩人宮牌,讓她們有空就進宮陪她說話。


    相比於顧飛瓊的寒酸,每個月都有分成進賬的徐羽然,可是個大大的富婆。


    這麽多年了,徐羽然終於在顧飛瓊麵前揚眉吐氣了。


    “哈哈,現在,我才是大老板,咱們具體幹什麽,你都得聽我的。”


    顧飛瓊縱容一笑,端得是百媚千嬌,“好,都聽你的。”


    但徐羽然也就是嘴上痛快了那麽一下,真正下決定的時候,還是兩人一起商量的。


    徐羽然想要給齊晟的計劃添磚加瓦,顧飛瓊支持她。


    於是,兩人就決定開一個書局,寫一些宣揚女子自立自強的小說,並利用後世的包裝宣傳模式,為齊晟略盡綿薄之力。


    一開始的時候,她們可不知道,自己辦的這個書局,竟然會幫上那麽大的忙。


    那些和家裏鬧翻了姑娘們,有的人成功通過信陽公主謀到了一份差事。


    但每個部門的職位都是有限的,哪怕是刀筆吏,競爭的壓力也很大。


    這些姑娘們畢竟沒有受過正統的為官做吏的教育,在競爭上往往處境不利。


    但日子總是要過的。


    她們隻是嚐過了自由,就不想再回到牢籠;找回了尊嚴,就不願再被人輕賤了而已,又不是非得當官。


    有的姑娘在看了徐顧二人開辦的“晉江書局”出的書之後,就幹脆化身誅伐之筆,開始自己寫話本,用一個個充滿諷刺和隱喻的故事,企圖喚醒更多渾渾噩噩的女子。


    她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對這個世道感觸更深,寫出來的話本也更加能引起共鳴。


    所以,徐、顧二人幹脆就退居幕後,專心給這些姑娘們做包裝,做宣傳推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想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影明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影明河並收藏我不想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