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 隻要把最難的開頭熬過去了, 後麵的路就輕鬆多了。
工部高爐煉鋼成功之後,很快就煉出了質量上乘的炮鋼。
齊晟親自檢驗過後, 立刻就命人把新材料送到新成立的火器司,交到了霍庭的手裏。
雖然霍庭不是專業型人才, 但火器司由他統籌調動, 林詹才能安心搞研究。
兩人都是那種腦子清楚的, 知道自己的長處,也接受自己的短板。相互之間配合默契,整個火器司的氛圍都平穩的很, 讓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好生失望。
等五皇子的長女出生的時候, 五皇子也將□□做了出來。
齊晟借機給了他許多賞賜, 還奏請天子, 給他晉了爵位。
天子沉吟了許久,說:“你知道的, 朕一直不給你幾個兄弟晉爵, 就是想留到你登基之後,施恩於他們。”
齊晟笑道:“父皇疼我,兒子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但五哥不一樣。”
不算夭折的兩個,他一共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但真正算是親密無間的,就隻有五皇子這一個。
四皇子雖然也待他很好,他也很感激四皇子對他的付出。
但說實話,無論是四皇子1還是四皇子3, 這兩個人格的性格,都不是太合齊晟的胃口。
四皇子1軟弱得讓他抓狂,時常覺得自己是在瞎操心;四皇子3倒還好,但隻要一遇到與四皇子1有關的事,就全然顧不上別的了。
這也是很可怕的。
所以,對於四皇子,齊晟理解他、包容他甚至是縱容他。
甚至於如果他不曾出家,齊晟也不介意升他的爵位,給他賞賜。
但心裏的感覺,終於是與待五皇子不一樣的。
齊覃看著他,目光複雜,也不知是欣慰多些,還是欣羨多些。
——他的兒子,終究不會是個孤家寡人。
“隻要你心裏有數,那就按你的意思來吧。”
”那兒子擬旨,您來用寶?”
“行了,別在朕麵前惺惺作態了。”
齊覃沒好氣地笑罵,“朕的印璽都在哪裏放著,你又不是不知道。”
齊晟當真就自己寫了聖旨,又自己扒出了合用的印璽,當著他的麵用了寶。
見他幾次欲言又止的,齊覃知道他想說什麽,幹脆也不等他說出來,就把他給趕出去了。
田保小心翼翼地勸道:“殿下監國數載,從未出過差錯,您何不遂了殿下的意,也好讓殿下安心?”
隨著齊覃的身體越發不好,齊晟不止一次委婉地說過:一切教給我就好,您好好的養著身體,也算是對太後盡孝了。
他一片孝心,齊覃也不是不知道。
但說到底,他的兒子還是太年輕了。而這世上的人,不但會以貌取人,還會以年齡取人。
最著名的那句俗語是怎麽說的來著?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若是老三能有老六一半的靈透,他又何必操那麽多心?
想到老三,他好像已經有許久不曾過問過老三的事了。
“田保。”
“奴婢在。”
“老三……和老大最近怎麽樣了?”
田保遲疑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了。
“成王一直挺安分,寧王也被太後禁足在府中了。”
“哦?怎麽回事?”
作為一個從奪嫡走過來的天子,齊覃敏銳地察覺到,這其中必有貓膩。
在諸位皇子中,田保最偏心太子齊晟。
但那是因為天子看重太子。
他隻有一個主子,那就是天子。
有些不太重要的四清,天子不問,他樂得天子不為此傷神,但若是天子問了,他也半點都不會隱瞞。
他三言兩語的,就把那一日太後和梁皇後之間的事複述了一遍,沒有加任何私人感□□彩。
說完之後,他就緊張地注意著齊覃,生怕他氣出個好歹來。
這件事,無論怎麽看,兩位皇子都是受了無妄之災。
不管怎麽說,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是陛下的兒子。梁皇後這樣坑害兩位皇子,陛下又豈會坐視不理?
田保也不知道,讓天子知道這些,究竟是好還是壞。
可事實證明,他想的實在是太多了。
齊覃的反應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動怒是沒有動怒的。
齊覃不但沒有動怒,還笑了兩聲,說了句:“好!”
“陛下?”
不會是氣瘋了吧?
“你那是什麽表情?”
齊覃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皇後隻是設計他禁足,又沒要了他們的命,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他也是經過奪嫡才登上帝位的,如今他那幾個哥哥,除了恒王因著兒子被太子看重的緣故,這幾年有了些起色。其餘幾個,誰還記得先帝有那麽幾個兒子?
對於梁皇後的做法,齊覃是很能理解的。
——隻要太子一日不登基,就一日不算塵埃落定。梁皇後就算是再小心謹慎,也是不為過的。
林詹拿到新材料之後,就立刻開工,把他根據現有的火炮的改進品造了出來。
與原來的火炮相比,新造的不但射程更遠了,準頭也增加了。
如果說,以前的火炮打出去,瞄準全靠運氣,殺傷力以覆蓋堆積的話。經過林詹的改進,準頭的誤差已經控製在三步以內了。
這個誤差在後世看來,簡直就是可笑。
——這能叫誤差嗎?這就是沒有瞄準過吧?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堪稱精準了。
至少,用來在陸地上攻城,或者在海上打擊敵艦,都綽綽有餘了。
齊晟很滿意。
他一麵命林詹繼續研究,怎麽把這種火炮裝到船上,一麵吩咐齊述,著手開始聯絡瓦剌、摩根,商議一下,把那些不肯臣服於大晉的部落,全部都收拾一遍。
為了日後海陸兩軍一同向西推進的計劃,草原,必須是和諧的草原。
如果他們不和諧,那就打到他們和諧。
至於瓦剌和摩根願不願意當這個馬前卒嘛…………
相信他們見識過火炮的威力之後,會很願意的。
隻要他們頭一次慫了,那麽天長日久的,總會變成大晉的狗腿子的。
天子又病了。
這才剛入秋,就染了一場風寒。
幾大禦醫輪流守在含光殿,生怕一個不注意,讓天子有個三長兩短。
太後來幾乎天天都來看一回,每次都得齊晟費盡心思地把人安撫住,勸回去。
他自己還不覺得如何,梁皇後先看不下去了,就悄悄對他說:“明日太後再來,你略勸幾句,就裝暈。剩下的,有為娘替你應付。”
不隻太後心疼自己兒子,梁皇後也心疼自己的兒子。
本來天子病倒,齊晟心裏就著急。外朝有政務壓著,一日不得鬆閑,回了後宮,還得一邊關注天子的病情,一邊安撫太後。
這才幾天,人就已經瘦脫了形了。
齊晟也已經忍到極限了,梁皇後的提議正中他的下懷,便點了點頭,“有勞母後。”
他頓了頓,又低聲勸道:“祖母也是這回嚇得狠了,母後緩著些和她說。”
“你放心,我心裏有數。”
梁皇後說著,看了沉沉不醒的天子,禁不住歎了口氣。
這一回,天子怕是真的熬不下去了。梁皇後是既難過,又替替天子慶幸。
——天子一病就是好幾年,如果不是因著太子年紀小,他心裏強撐著一口氣,哪裏能一次又一次的險死還生?
禦醫早有斷言,就天子的身體,如果拋下一切,安心靜養,還能再有三五年壽數。
可是,天子之所以強撐著一口氣,就是因為放心不下太子。
於是,他但凡身子好一點,就忍不住關注一下太子的情況。
大到理政時朝臣有沒有或明或暗地刁難他,小到大宴群臣時不要多飲酒,竟是比從前他身體康健的時候,操心更多了。
這個中緣由,齊晟心知肚明。
天子之所以會如此,無非是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對於繼承人就越發地放心不下了,稍有風吹草動,他就草木皆兵。
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正因為理解他的心情,齊晟平日裏雖也常勸他休息,但言辭都很委婉,盡量不讓他覺得,自己耗盡心血,卻還被人嫌棄。
齊晟知道,自己的提醒與擔心,父皇一定聽明白了。
但他卻一直裝做不明白,依舊我行我素。
齊晟見他如此,也不敢再勸了,隻每日裏暗暗憂心,讓王禦醫隨時關注他的身體,調理的藥膳幾乎每隔四五天,就要換一個方子。
可以說,隻要是自己能做的,齊晟已經做到了極致。
但無論他做得再好,也阻止不了天子的身體一日比一日更不如。
等到第二日,太後又來的時候,齊晟就按照和梁皇後說好的,勸慰了幾句,就一頭栽倒了。
太後的唉聲歎氣戛然而止。
還是梁皇後眼疾手快,吩咐伺候的太監,“快,把太子扶到外間軟榻上去。”
“對,快遞過去。”
太後的聲音都變了,“禦醫呢,快來給小六看看。”
看著孫子消瘦的臉頰,她心裏是止不住地後悔。
——怎麽就光想著兒子,忽略了孫子呢?
她雖然是個深宮婦人,卻不是一點大義都不懂的。她知道,在這個時候,孫子是一定不能再倒了的。
工部高爐煉鋼成功之後,很快就煉出了質量上乘的炮鋼。
齊晟親自檢驗過後, 立刻就命人把新材料送到新成立的火器司,交到了霍庭的手裏。
雖然霍庭不是專業型人才, 但火器司由他統籌調動, 林詹才能安心搞研究。
兩人都是那種腦子清楚的, 知道自己的長處,也接受自己的短板。相互之間配合默契,整個火器司的氛圍都平穩的很, 讓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好生失望。
等五皇子的長女出生的時候, 五皇子也將□□做了出來。
齊晟借機給了他許多賞賜, 還奏請天子, 給他晉了爵位。
天子沉吟了許久,說:“你知道的, 朕一直不給你幾個兄弟晉爵, 就是想留到你登基之後,施恩於他們。”
齊晟笑道:“父皇疼我,兒子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但五哥不一樣。”
不算夭折的兩個,他一共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但真正算是親密無間的,就隻有五皇子這一個。
四皇子雖然也待他很好,他也很感激四皇子對他的付出。
但說實話,無論是四皇子1還是四皇子3, 這兩個人格的性格,都不是太合齊晟的胃口。
四皇子1軟弱得讓他抓狂,時常覺得自己是在瞎操心;四皇子3倒還好,但隻要一遇到與四皇子1有關的事,就全然顧不上別的了。
這也是很可怕的。
所以,對於四皇子,齊晟理解他、包容他甚至是縱容他。
甚至於如果他不曾出家,齊晟也不介意升他的爵位,給他賞賜。
但心裏的感覺,終於是與待五皇子不一樣的。
齊覃看著他,目光複雜,也不知是欣慰多些,還是欣羨多些。
——他的兒子,終究不會是個孤家寡人。
“隻要你心裏有數,那就按你的意思來吧。”
”那兒子擬旨,您來用寶?”
“行了,別在朕麵前惺惺作態了。”
齊覃沒好氣地笑罵,“朕的印璽都在哪裏放著,你又不是不知道。”
齊晟當真就自己寫了聖旨,又自己扒出了合用的印璽,當著他的麵用了寶。
見他幾次欲言又止的,齊覃知道他想說什麽,幹脆也不等他說出來,就把他給趕出去了。
田保小心翼翼地勸道:“殿下監國數載,從未出過差錯,您何不遂了殿下的意,也好讓殿下安心?”
隨著齊覃的身體越發不好,齊晟不止一次委婉地說過:一切教給我就好,您好好的養著身體,也算是對太後盡孝了。
他一片孝心,齊覃也不是不知道。
但說到底,他的兒子還是太年輕了。而這世上的人,不但會以貌取人,還會以年齡取人。
最著名的那句俗語是怎麽說的來著?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若是老三能有老六一半的靈透,他又何必操那麽多心?
想到老三,他好像已經有許久不曾過問過老三的事了。
“田保。”
“奴婢在。”
“老三……和老大最近怎麽樣了?”
田保遲疑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了。
“成王一直挺安分,寧王也被太後禁足在府中了。”
“哦?怎麽回事?”
作為一個從奪嫡走過來的天子,齊覃敏銳地察覺到,這其中必有貓膩。
在諸位皇子中,田保最偏心太子齊晟。
但那是因為天子看重太子。
他隻有一個主子,那就是天子。
有些不太重要的四清,天子不問,他樂得天子不為此傷神,但若是天子問了,他也半點都不會隱瞞。
他三言兩語的,就把那一日太後和梁皇後之間的事複述了一遍,沒有加任何私人感□□彩。
說完之後,他就緊張地注意著齊覃,生怕他氣出個好歹來。
這件事,無論怎麽看,兩位皇子都是受了無妄之災。
不管怎麽說,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是陛下的兒子。梁皇後這樣坑害兩位皇子,陛下又豈會坐視不理?
田保也不知道,讓天子知道這些,究竟是好還是壞。
可事實證明,他想的實在是太多了。
齊覃的反應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動怒是沒有動怒的。
齊覃不但沒有動怒,還笑了兩聲,說了句:“好!”
“陛下?”
不會是氣瘋了吧?
“你那是什麽表情?”
齊覃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皇後隻是設計他禁足,又沒要了他們的命,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他也是經過奪嫡才登上帝位的,如今他那幾個哥哥,除了恒王因著兒子被太子看重的緣故,這幾年有了些起色。其餘幾個,誰還記得先帝有那麽幾個兒子?
對於梁皇後的做法,齊覃是很能理解的。
——隻要太子一日不登基,就一日不算塵埃落定。梁皇後就算是再小心謹慎,也是不為過的。
林詹拿到新材料之後,就立刻開工,把他根據現有的火炮的改進品造了出來。
與原來的火炮相比,新造的不但射程更遠了,準頭也增加了。
如果說,以前的火炮打出去,瞄準全靠運氣,殺傷力以覆蓋堆積的話。經過林詹的改進,準頭的誤差已經控製在三步以內了。
這個誤差在後世看來,簡直就是可笑。
——這能叫誤差嗎?這就是沒有瞄準過吧?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堪稱精準了。
至少,用來在陸地上攻城,或者在海上打擊敵艦,都綽綽有餘了。
齊晟很滿意。
他一麵命林詹繼續研究,怎麽把這種火炮裝到船上,一麵吩咐齊述,著手開始聯絡瓦剌、摩根,商議一下,把那些不肯臣服於大晉的部落,全部都收拾一遍。
為了日後海陸兩軍一同向西推進的計劃,草原,必須是和諧的草原。
如果他們不和諧,那就打到他們和諧。
至於瓦剌和摩根願不願意當這個馬前卒嘛…………
相信他們見識過火炮的威力之後,會很願意的。
隻要他們頭一次慫了,那麽天長日久的,總會變成大晉的狗腿子的。
天子又病了。
這才剛入秋,就染了一場風寒。
幾大禦醫輪流守在含光殿,生怕一個不注意,讓天子有個三長兩短。
太後來幾乎天天都來看一回,每次都得齊晟費盡心思地把人安撫住,勸回去。
他自己還不覺得如何,梁皇後先看不下去了,就悄悄對他說:“明日太後再來,你略勸幾句,就裝暈。剩下的,有為娘替你應付。”
不隻太後心疼自己兒子,梁皇後也心疼自己的兒子。
本來天子病倒,齊晟心裏就著急。外朝有政務壓著,一日不得鬆閑,回了後宮,還得一邊關注天子的病情,一邊安撫太後。
這才幾天,人就已經瘦脫了形了。
齊晟也已經忍到極限了,梁皇後的提議正中他的下懷,便點了點頭,“有勞母後。”
他頓了頓,又低聲勸道:“祖母也是這回嚇得狠了,母後緩著些和她說。”
“你放心,我心裏有數。”
梁皇後說著,看了沉沉不醒的天子,禁不住歎了口氣。
這一回,天子怕是真的熬不下去了。梁皇後是既難過,又替替天子慶幸。
——天子一病就是好幾年,如果不是因著太子年紀小,他心裏強撐著一口氣,哪裏能一次又一次的險死還生?
禦醫早有斷言,就天子的身體,如果拋下一切,安心靜養,還能再有三五年壽數。
可是,天子之所以強撐著一口氣,就是因為放心不下太子。
於是,他但凡身子好一點,就忍不住關注一下太子的情況。
大到理政時朝臣有沒有或明或暗地刁難他,小到大宴群臣時不要多飲酒,竟是比從前他身體康健的時候,操心更多了。
這個中緣由,齊晟心知肚明。
天子之所以會如此,無非是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對於繼承人就越發地放心不下了,稍有風吹草動,他就草木皆兵。
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正因為理解他的心情,齊晟平日裏雖也常勸他休息,但言辭都很委婉,盡量不讓他覺得,自己耗盡心血,卻還被人嫌棄。
齊晟知道,自己的提醒與擔心,父皇一定聽明白了。
但他卻一直裝做不明白,依舊我行我素。
齊晟見他如此,也不敢再勸了,隻每日裏暗暗憂心,讓王禦醫隨時關注他的身體,調理的藥膳幾乎每隔四五天,就要換一個方子。
可以說,隻要是自己能做的,齊晟已經做到了極致。
但無論他做得再好,也阻止不了天子的身體一日比一日更不如。
等到第二日,太後又來的時候,齊晟就按照和梁皇後說好的,勸慰了幾句,就一頭栽倒了。
太後的唉聲歎氣戛然而止。
還是梁皇後眼疾手快,吩咐伺候的太監,“快,把太子扶到外間軟榻上去。”
“對,快遞過去。”
太後的聲音都變了,“禦醫呢,快來給小六看看。”
看著孫子消瘦的臉頰,她心裏是止不住地後悔。
——怎麽就光想著兒子,忽略了孫子呢?
她雖然是個深宮婦人,卻不是一點大義都不懂的。她知道,在這個時候,孫子是一定不能再倒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