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皇帝要來用膳,雖然呂嫦雲很客氣,還出言挽留了一下,但香桃子也不是那種腦子不好的人,知道這會兒還不是有資格翹尾巴的時候,便算了算時間,又挑著說了些上京的傳聞後,便提著裙子退了出去,盡量不與皇帝的儀仗正麵對上。
一路從底層爬起來的人,用不著別人教她,她自己就明白什麽是尊卑,什麽時候該聽話。
清灩為她提燈引路時,香桃子也沒擺貴人架子,依舊同她回了個善意的笑臉。
但明擺著的,她們倆在毓德宮關係也並不怎麽好。
當初也沒少為了一等二等宮女的名號鬥過氣。
誰能想到從司針局被撈出來的小小宮女,也能有今天呢?
穿金戴銀的濟貴人背靠貴妃和聖上兩棵大樹,風頭出了不少,如今更是金貴嬪的重點排斥對象,兩人三天鬧上一回,似乎也無傷大雅。清灩摸著良心說,沒有嫉妒是不可能的,可時運這回事說不準,她不能因為看如今的濟貴人有多得寵,就生出什麽取而代之,朝貴妃毛遂自薦的心來,這不現實。
無寵無子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無寵,卻還要頂著新寵上位,賣主求榮的名頭在外頭招搖。
而她身上的風光,多數也是旁人給的。
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替代品而已,卻要時刻做好犧牲的準備,因為她的存在,就是要為貴妃擋好外界那些明槍暗箭的。
慘,真是太慘了。
錦衣玉食固然好,但她也不是白吃的,既然當了後妃,就得保持敬業精神,不然貴妃名聲差點不要緊,若是真被人算計了,那麽她這個濟貴人隨時都有打包滾回司針局的可能。
這樣看來,還不如老老實實守在貴妃身邊做個大宮女來的輕鬆啊..........
這麽一想,清灩心裏又平衡了。
晚上快要歇燈的時候,南翮在外頭數著梆子響了幾下,等到第三下過後,公孫嘉奧從才慢悠悠的從書案前抬了頭,衝外頭問了聲時辰,料想著也該差不多了,便吩咐擺駕昭聖宮,準備吃那頓晚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晚膳。
連著好幾天了,每日都是這樣。
關外民風彪悍,驤國又尚武,倒是像他這樣夙興夜寐的皇帝,在驤國還真是少見。
打下江山不算多難,照姐姐的話就是“隻懂得打打殺殺,卻不懂得君王守成的道理,就算是靖國十六洲都被搶了過去,他們公孫氏也遲早要完。”
可惜,幾年過去了,還是沒完。
但公孫嘉奧這幾年做的事也不算少了。
他重用文臣,借用成國公來鏟除朝中異己,要錢有金家,要糧有洛家。
從長遠看,他確實比公孫劌更適合做這個皇帝。
鄔太後眼光還算不賴。
如果說呂嫦雲和萬鬆雪的爭鬥還算是明著不打笑臉人,平日裏還過得去的話。那麽她和太後的矛盾,那就是妥妥的六宮皆知了。
鄔太後也是個有意思的女人,她口口聲聲不在乎皇帝,可心裏到底是舍不下的,一路扶持到他坐上王位,其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如今公孫嘉奧留著她顏麵,也不過是不想傳出去落下個苛待嫡母的名頭,她卻愣是曲解了他的意思,以為是他念著從前的情兒,才下了令把她拘在乾壽宮,可衣食供應通通不缺。
不好好呆著養老,還總想著再扶持個幼帝上去重頭來過,難怪現在公孫嘉奧連見也不願意見她了。
如今四皇子四皇子沒抱來,萬氏倒是壓下去了,可轉頭就來了個更厲害的呂氏。
想的是漁翁得利,可最後到底是誰得的利,又是誰成了贏家。
竭澤而漁的道理,她早已敗嚐過一次。
怎麽時至今日了,就是不懂呢?
呂嫦雲一想到明日太後傳召,腦袋就止不住地疼。
她是真心不想再去應付她,可又不得不應付。
非常時期,也該用些非常手段。眼下她在宮裏,就是對傅森最好的幫襯。
當然,如果能鬧得太後不得不出手對付她,再同皇帝正麵對上,那就更好了。
她這種想法怎麽說呢,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很危險,但成功的可能性並非不大。
鄧夫子說過兩回,見她一意孤行,也隻好遂了她的意,縱容她繼續煽風點火下去。
呂嫦雲喝了藥,覺得精神好些了,又吩咐清灩把還膩在她身邊的四皇子抱走,小孩子到了點就要睡覺,也不能讓他撒丫子野太久,尤其是之前羙兒還差點摔進禦花園的鯉魚池裏,好好的孩子嚇得幾天沒睡好覺,叫人看了實在是心疼。
還好那會兒靜香眼疾手快,一把給兜住了,否則口鼻裏嗆進了水,再不及時控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但這事既然沒發生,就注定了查不出個眉目來,就算心裏明知道二公主和三公主那天也來了禦花園,可沒有證據,四皇子也好好的,那就隻能到此為止,說出來不光皇帝難做,她這頭也頂多是罰一批宮人,傷的是自己的根本。
金貴嬪那樣橫衝直撞,什麽都寫在臉上的女人,生的女兒倒是格外聰明。
再想想公孫玉樓跟著萬鬆雪,同樣是公主,公孫玉樓就全然沒有她母親那樣過人的膽識,站出去也絲毫沒有公主的驕傲和尊貴,隻有因常年不得重視而消散不去的怯懦。
呂嫦雲知道這宮裏除非是皇帝授意,不然事再大,最後也不過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後宮和前朝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他隻要維持表麵的平穩就夠了。
就是去了乾壽宮又怎樣,左不過是老調重彈,是罰跪還是抄經都一樣,太後也忌憚她有公孫嘉奧撐腰,又咽不下這口氣,隻能把她攔在昭聖宮裏多一天是一天吧。
可是每次跪的時間久了,膝蓋總是會很疼。
加之金貴嬪時常帶了公主去乾壽宮打小報告,鄔太後幾乎是想起來一陣,就要傳她過去敲打一番,半是威嚇半是講道理,大意就是讓她不要得寸進尺,占了寵愛不算,還一味地壓製底下的人,從前好歹還有希望,可如今看公孫嘉奧寵愛她的架勢和手筆,除了和貴妃交好的幾個還能撈著點葷腥,其餘的等於是守活寡。
假以時日,怕是那些女人此後便再無出頭之日了。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靜香陪著去了幾回乾壽宮,每次都要陪著跪,她是真佩服貴妃啊,麵不改色心不跳,就算路都走不穩了,也還是讓他們把嘴都閉嚴實。
畢竟就這一點點小事,實在是不該拿出來驚擾皇帝的。
大家都長了眼睛,都知道皇帝朝政繁忙,女人們白天見不到皇帝丈夫一麵,晚上能輪到的次數也著實有限,找不到什麽好的理由,就隻能把怒火發到貴妃身上去,不敢當麵罵,但回了自己宮,是砸花瓶還是碎碟子碎碗,那就隨她們的心意了。
隻有呂嫦雲清楚,公孫嘉奧泡在含涼殿許多天,估計正是為了汝南的戰事未平,榆關又被傅森搶回去的事兒而犯愁。
武官一派幾乎都是公孫劌的人,常清剛殺了公孫伏都立威,又娶了平陽翁主的女兒為妻室,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瓜分侯府的權了。
可就是常清,也得等秋後才能回京述職,眼下也不在。
想來要派誰出去應敵,還真是個棘手的問題呢。
既然皇帝喜歡熬夜,那皇帝的女人也得陪著熬,呂嫦雲已經習慣了,可以說是熟門熟路,她都沒打發人去含涼殿問,反倒自己先用了些甜湯和熱羹,隻等著公孫嘉奧來時再將他喜歡吃的那些菜去熱一熱,沒有必要重新再擺一桌上來。
昭聖宮的小廚房是毓德宮原封不動搬過來的,比禦膳好吃不知道多少,公孫嘉奧喜歡來她這兒或許一是圖清淨,二大概就是覺得她這裏的菜好吃了。
兩個人私下裏相處時很有默契,呂嫦雲甚至比公孫嘉奧還不計較,皇帝尚且要追求色香味,而她想的是隻要墊的飽肚子就行,大晚上的大家都累了,實在不必琢磨吃什麽。
月上柳梢頭,再晚就約不了黃昏後了,公孫嘉奧看起折子來很有分寸,跟所有勤政的皇帝沒什麽兩樣,基本上是今天有一百封他就看一百封,不管外頭天多黑了,他這頭一定得看完為止。
實在多了也不打緊,他照樣搬到昭聖宮去看,就是傳出去不怎麽好聽,指不定又要說他怎麽寵幸妖妃,怕是連奏折都是用寵妃的胭脂批的吧。
誰也沒想到的事兒,昭聖宮這個風水寶地,三轉四轉的終於物歸原主,以前是瑞貴妃的地盤,成妃命數不夠,壓不住不說,還把自己折了進去,最後還是落在了呂家人的手裏。
他走進去,成妃初進宮時喜歡紫藤,這會兒也一早就被移去,丁點都不剩了。沒走幾步,迎麵就撲來一陣鳶蘿香,清淡溫雅,如同他們第一回的那個晚上,一樣的人,一樣的況味,這香就一直沒變過。
呂嫦雲早早地等在回廊下,看見了便依禮下跪請安。
以前讓她學規矩,是叫她早早地看清自個的身份,不要生出些不該有的妄想。
但現在,先動心的人先服軟,請安早就不用了,公孫嘉奧當然是舍不得的,他記得她自生產後身體就一直不好,於是一把就給扶起來,二人相伴著往裏頭去了。
一路從底層爬起來的人,用不著別人教她,她自己就明白什麽是尊卑,什麽時候該聽話。
清灩為她提燈引路時,香桃子也沒擺貴人架子,依舊同她回了個善意的笑臉。
但明擺著的,她們倆在毓德宮關係也並不怎麽好。
當初也沒少為了一等二等宮女的名號鬥過氣。
誰能想到從司針局被撈出來的小小宮女,也能有今天呢?
穿金戴銀的濟貴人背靠貴妃和聖上兩棵大樹,風頭出了不少,如今更是金貴嬪的重點排斥對象,兩人三天鬧上一回,似乎也無傷大雅。清灩摸著良心說,沒有嫉妒是不可能的,可時運這回事說不準,她不能因為看如今的濟貴人有多得寵,就生出什麽取而代之,朝貴妃毛遂自薦的心來,這不現實。
無寵無子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無寵,卻還要頂著新寵上位,賣主求榮的名頭在外頭招搖。
而她身上的風光,多數也是旁人給的。
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替代品而已,卻要時刻做好犧牲的準備,因為她的存在,就是要為貴妃擋好外界那些明槍暗箭的。
慘,真是太慘了。
錦衣玉食固然好,但她也不是白吃的,既然當了後妃,就得保持敬業精神,不然貴妃名聲差點不要緊,若是真被人算計了,那麽她這個濟貴人隨時都有打包滾回司針局的可能。
這樣看來,還不如老老實實守在貴妃身邊做個大宮女來的輕鬆啊..........
這麽一想,清灩心裏又平衡了。
晚上快要歇燈的時候,南翮在外頭數著梆子響了幾下,等到第三下過後,公孫嘉奧從才慢悠悠的從書案前抬了頭,衝外頭問了聲時辰,料想著也該差不多了,便吩咐擺駕昭聖宮,準備吃那頓晚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晚膳。
連著好幾天了,每日都是這樣。
關外民風彪悍,驤國又尚武,倒是像他這樣夙興夜寐的皇帝,在驤國還真是少見。
打下江山不算多難,照姐姐的話就是“隻懂得打打殺殺,卻不懂得君王守成的道理,就算是靖國十六洲都被搶了過去,他們公孫氏也遲早要完。”
可惜,幾年過去了,還是沒完。
但公孫嘉奧這幾年做的事也不算少了。
他重用文臣,借用成國公來鏟除朝中異己,要錢有金家,要糧有洛家。
從長遠看,他確實比公孫劌更適合做這個皇帝。
鄔太後眼光還算不賴。
如果說呂嫦雲和萬鬆雪的爭鬥還算是明著不打笑臉人,平日裏還過得去的話。那麽她和太後的矛盾,那就是妥妥的六宮皆知了。
鄔太後也是個有意思的女人,她口口聲聲不在乎皇帝,可心裏到底是舍不下的,一路扶持到他坐上王位,其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如今公孫嘉奧留著她顏麵,也不過是不想傳出去落下個苛待嫡母的名頭,她卻愣是曲解了他的意思,以為是他念著從前的情兒,才下了令把她拘在乾壽宮,可衣食供應通通不缺。
不好好呆著養老,還總想著再扶持個幼帝上去重頭來過,難怪現在公孫嘉奧連見也不願意見她了。
如今四皇子四皇子沒抱來,萬氏倒是壓下去了,可轉頭就來了個更厲害的呂氏。
想的是漁翁得利,可最後到底是誰得的利,又是誰成了贏家。
竭澤而漁的道理,她早已敗嚐過一次。
怎麽時至今日了,就是不懂呢?
呂嫦雲一想到明日太後傳召,腦袋就止不住地疼。
她是真心不想再去應付她,可又不得不應付。
非常時期,也該用些非常手段。眼下她在宮裏,就是對傅森最好的幫襯。
當然,如果能鬧得太後不得不出手對付她,再同皇帝正麵對上,那就更好了。
她這種想法怎麽說呢,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很危險,但成功的可能性並非不大。
鄧夫子說過兩回,見她一意孤行,也隻好遂了她的意,縱容她繼續煽風點火下去。
呂嫦雲喝了藥,覺得精神好些了,又吩咐清灩把還膩在她身邊的四皇子抱走,小孩子到了點就要睡覺,也不能讓他撒丫子野太久,尤其是之前羙兒還差點摔進禦花園的鯉魚池裏,好好的孩子嚇得幾天沒睡好覺,叫人看了實在是心疼。
還好那會兒靜香眼疾手快,一把給兜住了,否則口鼻裏嗆進了水,再不及時控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但這事既然沒發生,就注定了查不出個眉目來,就算心裏明知道二公主和三公主那天也來了禦花園,可沒有證據,四皇子也好好的,那就隻能到此為止,說出來不光皇帝難做,她這頭也頂多是罰一批宮人,傷的是自己的根本。
金貴嬪那樣橫衝直撞,什麽都寫在臉上的女人,生的女兒倒是格外聰明。
再想想公孫玉樓跟著萬鬆雪,同樣是公主,公孫玉樓就全然沒有她母親那樣過人的膽識,站出去也絲毫沒有公主的驕傲和尊貴,隻有因常年不得重視而消散不去的怯懦。
呂嫦雲知道這宮裏除非是皇帝授意,不然事再大,最後也不過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後宮和前朝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他隻要維持表麵的平穩就夠了。
就是去了乾壽宮又怎樣,左不過是老調重彈,是罰跪還是抄經都一樣,太後也忌憚她有公孫嘉奧撐腰,又咽不下這口氣,隻能把她攔在昭聖宮裏多一天是一天吧。
可是每次跪的時間久了,膝蓋總是會很疼。
加之金貴嬪時常帶了公主去乾壽宮打小報告,鄔太後幾乎是想起來一陣,就要傳她過去敲打一番,半是威嚇半是講道理,大意就是讓她不要得寸進尺,占了寵愛不算,還一味地壓製底下的人,從前好歹還有希望,可如今看公孫嘉奧寵愛她的架勢和手筆,除了和貴妃交好的幾個還能撈著點葷腥,其餘的等於是守活寡。
假以時日,怕是那些女人此後便再無出頭之日了。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靜香陪著去了幾回乾壽宮,每次都要陪著跪,她是真佩服貴妃啊,麵不改色心不跳,就算路都走不穩了,也還是讓他們把嘴都閉嚴實。
畢竟就這一點點小事,實在是不該拿出來驚擾皇帝的。
大家都長了眼睛,都知道皇帝朝政繁忙,女人們白天見不到皇帝丈夫一麵,晚上能輪到的次數也著實有限,找不到什麽好的理由,就隻能把怒火發到貴妃身上去,不敢當麵罵,但回了自己宮,是砸花瓶還是碎碟子碎碗,那就隨她們的心意了。
隻有呂嫦雲清楚,公孫嘉奧泡在含涼殿許多天,估計正是為了汝南的戰事未平,榆關又被傅森搶回去的事兒而犯愁。
武官一派幾乎都是公孫劌的人,常清剛殺了公孫伏都立威,又娶了平陽翁主的女兒為妻室,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瓜分侯府的權了。
可就是常清,也得等秋後才能回京述職,眼下也不在。
想來要派誰出去應敵,還真是個棘手的問題呢。
既然皇帝喜歡熬夜,那皇帝的女人也得陪著熬,呂嫦雲已經習慣了,可以說是熟門熟路,她都沒打發人去含涼殿問,反倒自己先用了些甜湯和熱羹,隻等著公孫嘉奧來時再將他喜歡吃的那些菜去熱一熱,沒有必要重新再擺一桌上來。
昭聖宮的小廚房是毓德宮原封不動搬過來的,比禦膳好吃不知道多少,公孫嘉奧喜歡來她這兒或許一是圖清淨,二大概就是覺得她這裏的菜好吃了。
兩個人私下裏相處時很有默契,呂嫦雲甚至比公孫嘉奧還不計較,皇帝尚且要追求色香味,而她想的是隻要墊的飽肚子就行,大晚上的大家都累了,實在不必琢磨吃什麽。
月上柳梢頭,再晚就約不了黃昏後了,公孫嘉奧看起折子來很有分寸,跟所有勤政的皇帝沒什麽兩樣,基本上是今天有一百封他就看一百封,不管外頭天多黑了,他這頭一定得看完為止。
實在多了也不打緊,他照樣搬到昭聖宮去看,就是傳出去不怎麽好聽,指不定又要說他怎麽寵幸妖妃,怕是連奏折都是用寵妃的胭脂批的吧。
誰也沒想到的事兒,昭聖宮這個風水寶地,三轉四轉的終於物歸原主,以前是瑞貴妃的地盤,成妃命數不夠,壓不住不說,還把自己折了進去,最後還是落在了呂家人的手裏。
他走進去,成妃初進宮時喜歡紫藤,這會兒也一早就被移去,丁點都不剩了。沒走幾步,迎麵就撲來一陣鳶蘿香,清淡溫雅,如同他們第一回的那個晚上,一樣的人,一樣的況味,這香就一直沒變過。
呂嫦雲早早地等在回廊下,看見了便依禮下跪請安。
以前讓她學規矩,是叫她早早地看清自個的身份,不要生出些不該有的妄想。
但現在,先動心的人先服軟,請安早就不用了,公孫嘉奧當然是舍不得的,他記得她自生產後身體就一直不好,於是一把就給扶起來,二人相伴著往裏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