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上門做工
顏永農手藝高超,手腳麻利,不惜力又可替別人省煙酒,這樣的工匠天下難找。在他還在這一人家做事時就有幾個下家來請他,跟他訂了口頭合同。
他的日程從開年年頭排到了年尾,以致下一年都有人要放訂金。
忽然顏永農拒絕來請工的人,連已許了的工夫都悔了,他明明白白說不再上門做事了。人們都不理解,你是一個上門做手藝的人怎麽忽然就拒絕上門了呢?變成牛就是在田裏耕田的呀!
那工夫要得緊的人來求他幫忙,可是任誰有天大的麵子也別想求得動他。有人願意出高工價,顏永農說:“你就是給金條我也隻望得拿不得。”
人們開始說他閑話了,說他走俏,說他驕傲,說他捉別人的狹等等,他全不理會。
這時有人氣唬唬地留下一串話:死了強盜無賊種?沒有你打家具我家房裏空著,我的兒子打單身,我的女兒在家裏做老女?
慪得最狠的數他妻子王會蘭,她一把眼淚一把鼻淚說:“天唻,又是什麽精邪附了身?剛賺了幾塊錢,日子一天比一天往好處去。你吃不得三碗熱粥,又翻翻仰仰的。你是怕錢多刺手還是怕錢多把房子漲破了呢?”
顏永農忍受別人的閑言碎語多了,已經夠煩的了,若是人人他都要跟他們講個明白,扯個蘿卜斷,那麽他飯也吃不了,覺也不能睡。所以不管別人說也好唱也好,他一肚子全裝下。
現在耳根剛一清靜,王會蘭又來吵,他再也忍不住了:“別人吵,你也跟著唱和班。別人吵是圖我的好處,想剝削我的勞動力,想從我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你呢?跟別人一樣,把我當牛馬,甚至更厲害。你完全鑽進錢眼裏,看到的隻有錢,從沒過問這錢是怎麽來的?你看看我這雙手磨得比牛皮還厚,我在外麵是在賣牛工呀。你巴不得這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下架。即使是牛也有過冬的時候,修生養息的時候,怕我這命就不是爺娘生的?”顏永農一口氣吐出怨氣。
“你吃不消冬瓜刨地皮,吃不住外人隻吃住得家裏人,別人罵你都受了,我才說了你幾句就出不了你的殼。哪個請你做工拿了鞭子逼你做牛馬工?是你自己不惜力,是你自己出傻氣,該要的不要,該吃的不吃,該休息的不休息。都是你自作自受,莫把氣撒在我身上。古話說了:‘長工無健漢。’還不是叫長工蓄力、惜力。”王會蘭還嘴。
“我承認是我出傻勁,可解縉吃屎也隻吃一次。我再也不上門替別人做事了,看你哪裏去進猛水?”顏永農說起氣話來。
“你莫嗆我,你賺座金山、銀山回來還是放在你顏家。你放心,我不會把你的錢偷到我娘家去,我娘家也過得好,隻有疼我的,不會靠我活命。再說我不像從前坐在屋裏要你養,從你胳肢窩接飯吃。你不在家裏的日子我外頭、裏頭一個人操勞,我本就在幫你拚世事你還到我麵前叫苦,我又到哪裏去叫苦?真是的,這兒女都是你的,都跟著你姓顏,你賺錢是養了他們,該你受累呀。你寬裕他們跟你過好日子,你窮他們跟你受苦。”
“我不出去做工,又不是坐在家裏玩,我在家裏照樣幹我的本行。哪家要什麽家具,隻要把材料送上門來我替他們加工,隻是變換了加工的地點。這樣兩方都有利,他們免了招待費,我住在家裏方便。而且我攢空做的事是自家的,在人家門上做事一天的工價是定的,哪怕一天做了一天半的事也是那個價。而且田地裏的事我也好幫忙,你也輕鬆些。”顏永農口氣軟和些。
“就算搬材料來容易,材料是散的,可是成了形的家具像床,衣櫃這樣的大件上山下嶺人家怎麽個搬運法呢?”王會蘭發問。
“說你頭發長見識短你不服氣,怕跟你生人一樣生出來的是個完整的個體喓!家具是可組裝的,各部件做好後先運回去,然後我上門調攏。”
“這樣你還不是上人家的門做事了?”
“但不必住在別人家裏呀!。”
慢慢兩人說到一起了。
其實顏永農不上門服務的真正原因不是他說出來的那個原因,那隻是用來遮口的。他原本是個熱心的人,不管是誰隻要用得上他,他都不遺餘力幫助。他也不是一個雞毛蒜皮、斤斤計較的人。人們公認他是個最好答應,最好說話,且手藝高強的木匠。因而爭著請他,排著隊等他。現在他突然失信於人,放掉大把大把的票子不賺有他的苦衷,他不能對外說出來,哪怕對自己的妻子也不能說。
他出門做工是為了兒子,現在不出門做工也是為了兒子。本來他把兒子帶出去是為了父子倆時刻在一起,他受不了跟兒子一刻的分離,同樣他兒子一刻也離不開他。
同時在別人家裏做事別人把他們當客人一樣招待,兒子口祿也比在家裏強。他寧願自己吃薯把飯省給兒子吃的,如果他在外麵吃魚肉把兒子放家裏吃薯坨那麽他會哽壞的。可是他受不了一撥又一撥來觀看他兒子的人。
也不知道那些人幹嗎對他兒子這麽有興趣,這麽好奇,這麽念念不忘。那些人的言行讓他生氣,讓他憤怒,他討厭,更讓他膽顫心驚。
“這不是帶兒子出來做廣告宣傳嗎,把他向外推銷嗎?天哪,那些人的嘴巴是廣播筒呀,一傳十,十傳百,不知傳到哪外國去了?兒子算不穩了,馬上有人來跟爭兒子了。”他越想越害怕。
他再也不把兒子帶出去了,哪怕賺得了金山銀山回來他也不希罕。沒了兒子要那麽多錢有啥意義哦!得趕緊躲進山裏,不被外人知道。
他希望凡見過他們的人都得健忘症,最好在睡了一夜覺之後什麽都不記得了。
他就在家裏搭起廠子做木工,可幫別人加工,也可把自家的木材加工成家具銷到山外。
這是給自家做事自由多了,想做就多做點,想歇就歇會兒。不比在別人家裏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管,一天到晚不得一時閑空。這也苦了兒子,兒子被他抱慣了,馱慣了,可是他不能丟下事兒不做來抱他,也不可能像在家裏一樣把他背在背上做事。隻好讓他一個人玩,拿刨片、鋸末、廢木塊當玩具。隻有玩累了打瞌睡了,他才抱他一下。
現在不同了,隻要他一時心血來潮,或手發癢或背感覺不自在他隨時隨地把手頭的工具一丟像玩獅子一樣玩兒子溜兒子去。
當然他不會吳工,每天給自己定的工夫半夜裏打馬燈都要做完。
王會蘭老這樣說他:“白日裏走四方,夜晚裏補褲襠。”
顏永農手藝高超,手腳麻利,不惜力又可替別人省煙酒,這樣的工匠天下難找。在他還在這一人家做事時就有幾個下家來請他,跟他訂了口頭合同。
他的日程從開年年頭排到了年尾,以致下一年都有人要放訂金。
忽然顏永農拒絕來請工的人,連已許了的工夫都悔了,他明明白白說不再上門做事了。人們都不理解,你是一個上門做手藝的人怎麽忽然就拒絕上門了呢?變成牛就是在田裏耕田的呀!
那工夫要得緊的人來求他幫忙,可是任誰有天大的麵子也別想求得動他。有人願意出高工價,顏永農說:“你就是給金條我也隻望得拿不得。”
人們開始說他閑話了,說他走俏,說他驕傲,說他捉別人的狹等等,他全不理會。
這時有人氣唬唬地留下一串話:死了強盜無賊種?沒有你打家具我家房裏空著,我的兒子打單身,我的女兒在家裏做老女?
慪得最狠的數他妻子王會蘭,她一把眼淚一把鼻淚說:“天唻,又是什麽精邪附了身?剛賺了幾塊錢,日子一天比一天往好處去。你吃不得三碗熱粥,又翻翻仰仰的。你是怕錢多刺手還是怕錢多把房子漲破了呢?”
顏永農忍受別人的閑言碎語多了,已經夠煩的了,若是人人他都要跟他們講個明白,扯個蘿卜斷,那麽他飯也吃不了,覺也不能睡。所以不管別人說也好唱也好,他一肚子全裝下。
現在耳根剛一清靜,王會蘭又來吵,他再也忍不住了:“別人吵,你也跟著唱和班。別人吵是圖我的好處,想剝削我的勞動力,想從我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你呢?跟別人一樣,把我當牛馬,甚至更厲害。你完全鑽進錢眼裏,看到的隻有錢,從沒過問這錢是怎麽來的?你看看我這雙手磨得比牛皮還厚,我在外麵是在賣牛工呀。你巴不得這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下架。即使是牛也有過冬的時候,修生養息的時候,怕我這命就不是爺娘生的?”顏永農一口氣吐出怨氣。
“你吃不消冬瓜刨地皮,吃不住外人隻吃住得家裏人,別人罵你都受了,我才說了你幾句就出不了你的殼。哪個請你做工拿了鞭子逼你做牛馬工?是你自己不惜力,是你自己出傻氣,該要的不要,該吃的不吃,該休息的不休息。都是你自作自受,莫把氣撒在我身上。古話說了:‘長工無健漢。’還不是叫長工蓄力、惜力。”王會蘭還嘴。
“我承認是我出傻勁,可解縉吃屎也隻吃一次。我再也不上門替別人做事了,看你哪裏去進猛水?”顏永農說起氣話來。
“你莫嗆我,你賺座金山、銀山回來還是放在你顏家。你放心,我不會把你的錢偷到我娘家去,我娘家也過得好,隻有疼我的,不會靠我活命。再說我不像從前坐在屋裏要你養,從你胳肢窩接飯吃。你不在家裏的日子我外頭、裏頭一個人操勞,我本就在幫你拚世事你還到我麵前叫苦,我又到哪裏去叫苦?真是的,這兒女都是你的,都跟著你姓顏,你賺錢是養了他們,該你受累呀。你寬裕他們跟你過好日子,你窮他們跟你受苦。”
“我不出去做工,又不是坐在家裏玩,我在家裏照樣幹我的本行。哪家要什麽家具,隻要把材料送上門來我替他們加工,隻是變換了加工的地點。這樣兩方都有利,他們免了招待費,我住在家裏方便。而且我攢空做的事是自家的,在人家門上做事一天的工價是定的,哪怕一天做了一天半的事也是那個價。而且田地裏的事我也好幫忙,你也輕鬆些。”顏永農口氣軟和些。
“就算搬材料來容易,材料是散的,可是成了形的家具像床,衣櫃這樣的大件上山下嶺人家怎麽個搬運法呢?”王會蘭發問。
“說你頭發長見識短你不服氣,怕跟你生人一樣生出來的是個完整的個體喓!家具是可組裝的,各部件做好後先運回去,然後我上門調攏。”
“這樣你還不是上人家的門做事了?”
“但不必住在別人家裏呀!。”
慢慢兩人說到一起了。
其實顏永農不上門服務的真正原因不是他說出來的那個原因,那隻是用來遮口的。他原本是個熱心的人,不管是誰隻要用得上他,他都不遺餘力幫助。他也不是一個雞毛蒜皮、斤斤計較的人。人們公認他是個最好答應,最好說話,且手藝高強的木匠。因而爭著請他,排著隊等他。現在他突然失信於人,放掉大把大把的票子不賺有他的苦衷,他不能對外說出來,哪怕對自己的妻子也不能說。
他出門做工是為了兒子,現在不出門做工也是為了兒子。本來他把兒子帶出去是為了父子倆時刻在一起,他受不了跟兒子一刻的分離,同樣他兒子一刻也離不開他。
同時在別人家裏做事別人把他們當客人一樣招待,兒子口祿也比在家裏強。他寧願自己吃薯把飯省給兒子吃的,如果他在外麵吃魚肉把兒子放家裏吃薯坨那麽他會哽壞的。可是他受不了一撥又一撥來觀看他兒子的人。
也不知道那些人幹嗎對他兒子這麽有興趣,這麽好奇,這麽念念不忘。那些人的言行讓他生氣,讓他憤怒,他討厭,更讓他膽顫心驚。
“這不是帶兒子出來做廣告宣傳嗎,把他向外推銷嗎?天哪,那些人的嘴巴是廣播筒呀,一傳十,十傳百,不知傳到哪外國去了?兒子算不穩了,馬上有人來跟爭兒子了。”他越想越害怕。
他再也不把兒子帶出去了,哪怕賺得了金山銀山回來他也不希罕。沒了兒子要那麽多錢有啥意義哦!得趕緊躲進山裏,不被外人知道。
他希望凡見過他們的人都得健忘症,最好在睡了一夜覺之後什麽都不記得了。
他就在家裏搭起廠子做木工,可幫別人加工,也可把自家的木材加工成家具銷到山外。
這是給自家做事自由多了,想做就多做點,想歇就歇會兒。不比在別人家裏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管,一天到晚不得一時閑空。這也苦了兒子,兒子被他抱慣了,馱慣了,可是他不能丟下事兒不做來抱他,也不可能像在家裏一樣把他背在背上做事。隻好讓他一個人玩,拿刨片、鋸末、廢木塊當玩具。隻有玩累了打瞌睡了,他才抱他一下。
現在不同了,隻要他一時心血來潮,或手發癢或背感覺不自在他隨時隨地把手頭的工具一丟像玩獅子一樣玩兒子溜兒子去。
當然他不會吳工,每天給自己定的工夫半夜裏打馬燈都要做完。
王會蘭老這樣說他:“白日裏走四方,夜晚裏補褲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