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漵望著母親的笑臉, 久久不能回神, 背上浸透了衣服。
果真是女人心, 海底針。這後宅之事, 莫非真能像母親說的那樣攪動整個朝局?
似乎……也並非不可能。古往今來, 亡在女子手裏的國朝並不少見。
鄭夢境略有些得意地打量著兒子,“怎的了?不認識我了?”她戳了戳朱常漵的鼻尖,“你呀,且有的學呢。”呼,總算有一個是自己能勝過他的了。
鄭夢境負責指出方向, 朱常漵轉回慈慶宮去, 就開始想法子,如何將這件事落實下來。
有了先前的經驗, 朱常漵在父親麵前並不敢太過放肆。哪怕現在看起來似乎風平浪靜,可誰知道這不會是風雨來襲前的征兆。
必須小心, 再小心。
朱常漵心不在焉地任由宮人們給自己更衣洗漱,腦子不斷轉動著。從被冊立皇太子之後,朱常漵所看的奏疏就不是由著他自己的挑的,全是朱翊鈞選好了給他的。
如果現在他提出要翻閱過去的奏疏卷宗,會不會橫生枝節, 另起波瀾?
朱常漵躺在床上,咬住下唇, 翻了個身。謹慎起見,還是放棄這個方法比較好。不到萬不得已,便不用這個下下之策。
可如果不去翻閱舊卷宗, 又從何得知楚藩究竟有沒有人對朱華奎的身份有所懷疑?
朱常漵絞盡腦汁地想了半天,也毫無頭緒。煩躁之餘,他便做起假設來。
如果自己是楚藩的宗親,懷疑楚王的身世,那會在什麽時候上疏?
楚藩地處湖廣武昌府,楚府宗人受當地民風影響,素來彪悍。朱常漵不信如果他們懷疑朱華奎身世不明不會上疏。
肯定是冊立為王的時候。那是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
朱常漵模糊地記得,朱華奎是萬曆八年被冊為楚王的。隻想不出如果照自己所想,究竟會是哪一位上疏指出。而父親又為什麽沒有重視。混淆血統,這是多大的事?
再有,朱華奎被冊為楚王時,還年幼,那時候好像是由武岡王朱顯槐代為管理府事。後來卻換成了東安王朱顯梡。這人事交迭之中,是否有什麽隱情和緣由?
否則好端端的,換人做什麽?朱顯槐可是萬曆十八年才薨逝的,那時候活得好端端的,身體康健得很。平白無故,為的什麽換的人?一定是出過什麽事。
朱常漵輾轉反側了一整夜,能確定下楚藩確確實實有人上疏,而且一定是在萬曆八年。剩下的,便是如何說服朱翊鈞,讓他重新審視這份奏疏,並下令徹查。
一旦有了楚藩這個由頭,自己再上疏奏請徹查所有的宗親,屆時禍水東引,拉下河南那三個來,眼前之局也就迎刃而解了。朝臣們的注意力會放在混淆血脈上頭,而忽略除籍。
“殿下,該起了。”單保的聲音在帳外響起。
一夜未眠的朱常漵應了一聲,很是疲憊地起來。困乏疲倦的感覺,與不停轉動的腦子混在一起,讓他一根指頭都不想動。可朱翊鈞還在啟祥宮裏等著他。
幸好今日不用視朝。否則朱常漵不確定自己到時候會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就這麽睡過去了。
單保一邊替朱常漵更衣洗漱,一邊道:“殿下可是昨日沒睡好?氣色看起來很不好,要不要叫太醫過來瞧瞧?”
朱常漵揉了揉臉,有氣無力地道:“是麽?”
“可不是。”單保細細看了看他,“眼睛裏全是血絲。”
朱常漵皺眉,這模樣叫父皇見了,一定會相加詢問到底怎麽回事。自己到時候要怎麽回答?
單保將溫熱的手巾絞好,遞給朱常漵,“殿下。”
朱常漵接過手巾,又拋回給他,“換冷水。”
“這……”單保有些為難,怕太子受了涼病了。
朱常漵橫了他一眼,“快去!”沒睡飽的時候特別容易生氣。他趕緊深呼幾口氣,讓自己的心緒平靜下來。萬不能在父皇跟前露出來。
清冷的早晨,冰水浸過的手巾敷在臉上,片刻就叫人神智清醒起來。
朱常漵用力眨了兩下快合上的眼,搖了搖頭,拍了拍兩頰,覺得比剛才清醒了一些。
“去啟祥宮吧。”朱常漵吩咐道,“肩輿可都備好了?”
單保弓著身子走在他前頭,“請轎長早已備好了。”將朱常漵扶上肩輿,不無擔心地道,“殿下……真的不要緊嗎?要不要今日就同陛下告假?”
“不了。”朱常漵擺擺手,示意請轎長將肩輿抬起,“去啟祥宮吧,別叫父皇等久了。”
慈慶宮的宮人們跪了一地,恭送太子離開。
朱常漵坐在肩輿上,眼看著啟祥宮越來越近,心思也越來越複雜紛亂。
該怎麽解釋?該怎麽提起楚藩?
肩輿停在了啟祥宮外頭。“殿下,到了。”
朱常漵如夢初醒般胡亂應了一聲,下來的每一步都走得分外艱難。
“兒臣見過父皇。”朱常漵將臉低得很低,不敢去看上首父親的臉。
朱翊鈞剛好批完手上這本奏疏,“你來了。”今天兒子好像有點不對,“漵兒,你過來。”
朱常漵老老實實地走過去,照舊不敢抬起臉。被父親捏著下巴抬起,“怎麽了?昨兒晚上沒睡好?臉色看起來這般差。”
朱常漵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說沒睡好,父皇一定會追問自己。
腦子裏飛快閃過冊封大典上的景象。眾人望著自己時的震驚,一切都好似成了慢動作,連他們被風吹拂而飄動的發絲都看得一清二楚。
僅僅一瞬間,朱常漵似乎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麽。
嘴巴比腦子動得還要更快一些,“父皇……兒臣昨夜夢見了太|祖。”
“哦?”朱翊鈞覺得有幾分好笑。祖宗早就駕崩了,除了容像,他們根本見不得真顏,便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都談不上。“太|祖同你說了什麽?”
朱常漵垂眸,“太|祖將兒臣大罵了一頓。”
“好端端的,罵你做什麽。”朱翊鈞捏了捏兒子的臉,“這些日子,你並未做錯什麽事。”
朱常漵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父皇的麵色,“太|祖說,兒臣未能將混淆天家血統之人查出來,理當問罪。”他可憐兮兮地扯著父親的衣袖,“太|祖還在夢裏取了鞭子要打我,幸好有皇祖父替我求情,這才免了一頓打。”
朱翊鈞揉了揉兒子的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神鬼之說,向來都是玄妙無比。告訴兒子這是不可能的,似乎也不對。若真是如此,世人又何必求神拜佛呢。
“太|祖好凶哦。”朱常漵癟著嘴,很是委屈的模樣。
朱翊鈞漫不經心地答道:“太|祖半生戎馬,身上沾了煞氣,自然看起來要凶一些。”他想起了皇太子冊封大典時發生的事。媖兒平安產子,一直慘敗的播州大捷。這個兒子真的是命定天子,受到了祖宗神佛的眷顧嗎?
“太|祖同你說,有宗藩混淆血統?”朱翊鈞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兒子的表情,“可有說是哪一位?”
朱常漵搖頭,“這倒不曾說。隻道是有。我後來等太|祖消了氣,去問他,太|祖也沒理我,好似生了大氣。”
“朕知道了。”朱翊鈞將早就理出來的幾本奏疏推了推,“今日你看看這些。”
朱常漵乖乖應了,抱著奏疏去了專門給自己準備的桌子那兒細細翻看,斟酌著處置的方式。
朱翊鈞時不時抬頭看看他,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午膳後,朱常漵因實在太困,所以向朱翊鈞求了一個時辰去歇午覺。朱翊鈞見他眼皮子直打架,快要撐不住了,欣然應允。
待兒子去了偏殿,朱翊鈞喚來馬堂,“你去將藩地的奏疏取來。”
“陛下想看的是哪一本?”馬堂恭恭敬敬地問道。
朱翊鈞一愣,兒子說的模糊,他也不知道究竟是要看哪一個。想了想,覺得一直自天津的馬堂可能對這些並不熟悉,另又喚了一直在宮裏服侍的田義來。
“田義,你想想,自朕登基以來,可有誰是被彈劾非天家血統而襲爵的?”朱翊鈞自己也有些不清不楚,隻得問他。
田義想了想,“奴才倒是記不得了,不過這幾年似乎並未有過此類奏疏。若是有,當是前幾年的事了。”
“是了。”朱翊鈞想起來,“你去翻翻萬曆十年以前的奏疏。”萬曆元年至萬曆十年,這段時候文忠公還在世,朱翊鈞談不上真正地親政,許多事都是交由文忠公處理的。
田義答諾,與馬堂擦肩而過的時候,朝對方投去得意的一瞥。
與自己鬥,哼,且嫩著呢!
馬堂無聲地冷笑,收起全身的鋒芒,乖順地立在殿中隨侍。
當今天子,可不喜歡那等鋒芒畢露的人。
如今是萬曆二十六年初,這二十六年奏疏浩繁,便是僅為前十年的奏疏,也夠田義翻上一陣子的了。司禮監幾個小太監一起在堆積著灰塵的文卷中翻揀著,不時因灰塵而咳嗽。
田義端著茶碗站在他們身後,不時地敦促著他們快些。
“爺爺,找到了!”一個小太監捧著發黃的奏疏,將上頭的灰塵都用袖子擦了,“爺爺瞧瞧,可是這本?”
田義翻開,先看了最後的署名,乃是楚藩府內宜賓汪若泉的上疏。再看內容,所奏的乃是楚恭王的遺腹孿生子並非天家血統。
就是這個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璃子鳶的手榴彈,還有光影相生和莫欺人的地雷,麽麽噠
謝謝青纖引君、沈雁、平凡、紅舞華裳、我愛818、智障十三、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jj、涼白開、還有沒有名字的小天使,謝謝你們投給我的營養液~
通宵的後遺症就是腦子整天的混裏混沌的otz,果然是年紀大了
今天又救了一隻流浪小喵子,才一個月大,兩隻手捧著都有空,好小好小好小。這是我救的第四隻貓子了,希望它的主人快快出現,不然我家狗子要吃醋吃死了qwq
看文愉快~麽麽噠
果真是女人心, 海底針。這後宅之事, 莫非真能像母親說的那樣攪動整個朝局?
似乎……也並非不可能。古往今來, 亡在女子手裏的國朝並不少見。
鄭夢境略有些得意地打量著兒子,“怎的了?不認識我了?”她戳了戳朱常漵的鼻尖,“你呀,且有的學呢。”呼,總算有一個是自己能勝過他的了。
鄭夢境負責指出方向, 朱常漵轉回慈慶宮去, 就開始想法子,如何將這件事落實下來。
有了先前的經驗, 朱常漵在父親麵前並不敢太過放肆。哪怕現在看起來似乎風平浪靜,可誰知道這不會是風雨來襲前的征兆。
必須小心, 再小心。
朱常漵心不在焉地任由宮人們給自己更衣洗漱,腦子不斷轉動著。從被冊立皇太子之後,朱常漵所看的奏疏就不是由著他自己的挑的,全是朱翊鈞選好了給他的。
如果現在他提出要翻閱過去的奏疏卷宗,會不會橫生枝節, 另起波瀾?
朱常漵躺在床上,咬住下唇, 翻了個身。謹慎起見,還是放棄這個方法比較好。不到萬不得已,便不用這個下下之策。
可如果不去翻閱舊卷宗, 又從何得知楚藩究竟有沒有人對朱華奎的身份有所懷疑?
朱常漵絞盡腦汁地想了半天,也毫無頭緒。煩躁之餘,他便做起假設來。
如果自己是楚藩的宗親,懷疑楚王的身世,那會在什麽時候上疏?
楚藩地處湖廣武昌府,楚府宗人受當地民風影響,素來彪悍。朱常漵不信如果他們懷疑朱華奎身世不明不會上疏。
肯定是冊立為王的時候。那是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
朱常漵模糊地記得,朱華奎是萬曆八年被冊為楚王的。隻想不出如果照自己所想,究竟會是哪一位上疏指出。而父親又為什麽沒有重視。混淆血統,這是多大的事?
再有,朱華奎被冊為楚王時,還年幼,那時候好像是由武岡王朱顯槐代為管理府事。後來卻換成了東安王朱顯梡。這人事交迭之中,是否有什麽隱情和緣由?
否則好端端的,換人做什麽?朱顯槐可是萬曆十八年才薨逝的,那時候活得好端端的,身體康健得很。平白無故,為的什麽換的人?一定是出過什麽事。
朱常漵輾轉反側了一整夜,能確定下楚藩確確實實有人上疏,而且一定是在萬曆八年。剩下的,便是如何說服朱翊鈞,讓他重新審視這份奏疏,並下令徹查。
一旦有了楚藩這個由頭,自己再上疏奏請徹查所有的宗親,屆時禍水東引,拉下河南那三個來,眼前之局也就迎刃而解了。朝臣們的注意力會放在混淆血脈上頭,而忽略除籍。
“殿下,該起了。”單保的聲音在帳外響起。
一夜未眠的朱常漵應了一聲,很是疲憊地起來。困乏疲倦的感覺,與不停轉動的腦子混在一起,讓他一根指頭都不想動。可朱翊鈞還在啟祥宮裏等著他。
幸好今日不用視朝。否則朱常漵不確定自己到時候會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就這麽睡過去了。
單保一邊替朱常漵更衣洗漱,一邊道:“殿下可是昨日沒睡好?氣色看起來很不好,要不要叫太醫過來瞧瞧?”
朱常漵揉了揉臉,有氣無力地道:“是麽?”
“可不是。”單保細細看了看他,“眼睛裏全是血絲。”
朱常漵皺眉,這模樣叫父皇見了,一定會相加詢問到底怎麽回事。自己到時候要怎麽回答?
單保將溫熱的手巾絞好,遞給朱常漵,“殿下。”
朱常漵接過手巾,又拋回給他,“換冷水。”
“這……”單保有些為難,怕太子受了涼病了。
朱常漵橫了他一眼,“快去!”沒睡飽的時候特別容易生氣。他趕緊深呼幾口氣,讓自己的心緒平靜下來。萬不能在父皇跟前露出來。
清冷的早晨,冰水浸過的手巾敷在臉上,片刻就叫人神智清醒起來。
朱常漵用力眨了兩下快合上的眼,搖了搖頭,拍了拍兩頰,覺得比剛才清醒了一些。
“去啟祥宮吧。”朱常漵吩咐道,“肩輿可都備好了?”
單保弓著身子走在他前頭,“請轎長早已備好了。”將朱常漵扶上肩輿,不無擔心地道,“殿下……真的不要緊嗎?要不要今日就同陛下告假?”
“不了。”朱常漵擺擺手,示意請轎長將肩輿抬起,“去啟祥宮吧,別叫父皇等久了。”
慈慶宮的宮人們跪了一地,恭送太子離開。
朱常漵坐在肩輿上,眼看著啟祥宮越來越近,心思也越來越複雜紛亂。
該怎麽解釋?該怎麽提起楚藩?
肩輿停在了啟祥宮外頭。“殿下,到了。”
朱常漵如夢初醒般胡亂應了一聲,下來的每一步都走得分外艱難。
“兒臣見過父皇。”朱常漵將臉低得很低,不敢去看上首父親的臉。
朱翊鈞剛好批完手上這本奏疏,“你來了。”今天兒子好像有點不對,“漵兒,你過來。”
朱常漵老老實實地走過去,照舊不敢抬起臉。被父親捏著下巴抬起,“怎麽了?昨兒晚上沒睡好?臉色看起來這般差。”
朱常漵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說沒睡好,父皇一定會追問自己。
腦子裏飛快閃過冊封大典上的景象。眾人望著自己時的震驚,一切都好似成了慢動作,連他們被風吹拂而飄動的發絲都看得一清二楚。
僅僅一瞬間,朱常漵似乎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麽。
嘴巴比腦子動得還要更快一些,“父皇……兒臣昨夜夢見了太|祖。”
“哦?”朱翊鈞覺得有幾分好笑。祖宗早就駕崩了,除了容像,他們根本見不得真顏,便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都談不上。“太|祖同你說了什麽?”
朱常漵垂眸,“太|祖將兒臣大罵了一頓。”
“好端端的,罵你做什麽。”朱翊鈞捏了捏兒子的臉,“這些日子,你並未做錯什麽事。”
朱常漵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父皇的麵色,“太|祖說,兒臣未能將混淆天家血統之人查出來,理當問罪。”他可憐兮兮地扯著父親的衣袖,“太|祖還在夢裏取了鞭子要打我,幸好有皇祖父替我求情,這才免了一頓打。”
朱翊鈞揉了揉兒子的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神鬼之說,向來都是玄妙無比。告訴兒子這是不可能的,似乎也不對。若真是如此,世人又何必求神拜佛呢。
“太|祖好凶哦。”朱常漵癟著嘴,很是委屈的模樣。
朱翊鈞漫不經心地答道:“太|祖半生戎馬,身上沾了煞氣,自然看起來要凶一些。”他想起了皇太子冊封大典時發生的事。媖兒平安產子,一直慘敗的播州大捷。這個兒子真的是命定天子,受到了祖宗神佛的眷顧嗎?
“太|祖同你說,有宗藩混淆血統?”朱翊鈞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兒子的表情,“可有說是哪一位?”
朱常漵搖頭,“這倒不曾說。隻道是有。我後來等太|祖消了氣,去問他,太|祖也沒理我,好似生了大氣。”
“朕知道了。”朱翊鈞將早就理出來的幾本奏疏推了推,“今日你看看這些。”
朱常漵乖乖應了,抱著奏疏去了專門給自己準備的桌子那兒細細翻看,斟酌著處置的方式。
朱翊鈞時不時抬頭看看他,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午膳後,朱常漵因實在太困,所以向朱翊鈞求了一個時辰去歇午覺。朱翊鈞見他眼皮子直打架,快要撐不住了,欣然應允。
待兒子去了偏殿,朱翊鈞喚來馬堂,“你去將藩地的奏疏取來。”
“陛下想看的是哪一本?”馬堂恭恭敬敬地問道。
朱翊鈞一愣,兒子說的模糊,他也不知道究竟是要看哪一個。想了想,覺得一直自天津的馬堂可能對這些並不熟悉,另又喚了一直在宮裏服侍的田義來。
“田義,你想想,自朕登基以來,可有誰是被彈劾非天家血統而襲爵的?”朱翊鈞自己也有些不清不楚,隻得問他。
田義想了想,“奴才倒是記不得了,不過這幾年似乎並未有過此類奏疏。若是有,當是前幾年的事了。”
“是了。”朱翊鈞想起來,“你去翻翻萬曆十年以前的奏疏。”萬曆元年至萬曆十年,這段時候文忠公還在世,朱翊鈞談不上真正地親政,許多事都是交由文忠公處理的。
田義答諾,與馬堂擦肩而過的時候,朝對方投去得意的一瞥。
與自己鬥,哼,且嫩著呢!
馬堂無聲地冷笑,收起全身的鋒芒,乖順地立在殿中隨侍。
當今天子,可不喜歡那等鋒芒畢露的人。
如今是萬曆二十六年初,這二十六年奏疏浩繁,便是僅為前十年的奏疏,也夠田義翻上一陣子的了。司禮監幾個小太監一起在堆積著灰塵的文卷中翻揀著,不時因灰塵而咳嗽。
田義端著茶碗站在他們身後,不時地敦促著他們快些。
“爺爺,找到了!”一個小太監捧著發黃的奏疏,將上頭的灰塵都用袖子擦了,“爺爺瞧瞧,可是這本?”
田義翻開,先看了最後的署名,乃是楚藩府內宜賓汪若泉的上疏。再看內容,所奏的乃是楚恭王的遺腹孿生子並非天家血統。
就是這個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璃子鳶的手榴彈,還有光影相生和莫欺人的地雷,麽麽噠
謝謝青纖引君、沈雁、平凡、紅舞華裳、我愛818、智障十三、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jj、涼白開、還有沒有名字的小天使,謝謝你們投給我的營養液~
通宵的後遺症就是腦子整天的混裏混沌的otz,果然是年紀大了
今天又救了一隻流浪小喵子,才一個月大,兩隻手捧著都有空,好小好小好小。這是我救的第四隻貓子了,希望它的主人快快出現,不然我家狗子要吃醋吃死了qwq
看文愉快~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