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開始在翊坤宮宿夜了, 宮裏先前的那股子妖風不過在頃刻間就消停了下來。
不過改變不僅僅如此。
最目瞪口呆的還要算是朝臣們。
張位十分不解, 為什麽聖上在處理政務的時候, 還要將個奶娃娃給帶在身上?難道就不怕分心嗎?
話雖如此……張位抬起眼, 朝窩在朱翊鈞懷裏的小皇女看了看。
“咯咯”, 朱軒媁朝他笑了。
皇女真是可愛極了,就像自己家裏頭那個小孫女一樣。也是方出生的樣子,一樣的愛笑。
張位又看了一眼。也一樣的喜歡把口水擦在人身上。
朱翊鈞一手抱著女兒顛了幾下,一手翻著奏疏。果不出他所料,這幾日開始陸續有言官上疏, 提出先前的除籍之令過於傷財, 應速速收回。
若是先前王家屏沒提醒,朱翊鈞還不會在意。現下翻翻奏疏, 一馬當先的全是幾個江浙出身的言官。
“張卿怎麽看?”朱翊鈞眉毛也不抬一下,將這封要求收回旨意的奏疏放到留中的那一堆裏去。
張位的眼睛眯了眯, 天子的意思非常明確。這般心思堅定的聖上,在印象中還是頭一回見到。究竟在天子的身上發生了什麽事?
還是說,是再為人父的關係?
朱翊鈞久等不來張位的回答,不由放下了朱筆,再次出聲問道:“張卿?”
“陛下。”張位向朱翊鈞拱手, “臣以為對參與播州之亂將士的犒賞,應當相比寧夏之亂略少一些。播州雖戰事綿延近兩年, 不過寧夏為北境要地,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朱翊鈞抱著女兒換了個姿勢,將另一隻麻了的手輕鬆會兒。“不過這樣一來, 會不會讓將士們覺得朝廷對他們不重視?”
張位略帶鄙夷地說道:“武官本就粗鄙不堪,當今重文不重武乃是大勢所向,陛下不當太過牽掛於心。”依他看,給武官的金花銀和軍餉都已是太高了,要知道文職的俸祿可低得要命,若不是家中有補貼,根本就吃不飽飯。
朱翊鈞雖不讚同他的看法,但也無可奈何。沒有軍士拚殺,寧夏、朝鮮、播州三場戰役就不會大勝,這些錢確是他們應得的。不過而今國庫空虛,也拿不出更多的錢來。
暫且邊如此便宜行事吧。待有了錢……有了錢……
朱翊鈞心中一歎,可惜鄭國泰去了江陵行商,否則自己還能照舊封了他做皇商,四處去摟錢。人家是拿了自己兒子的錢去建辦織坊,自己總不好同兒子爭。
“就這樣吧。”朱翊鈞揮退了張位,將懷中朱軒媁咂巴地有滋有味的手指給撥開。
這般不識愁滋味的模樣,真真是叫他羨慕。
朱翊鈞將孩子抱去了啟祥宮,鄭夢境才算是真正能睡個好覺。自從將朱軒媁親自帶在身邊後,鄭夢境就沒有一天是好好合眼睡下的。有的時候剛閉上眼,孩子的哭聲就響起了。疲倦了這些日子,總算是有一回難得消停了。
“母後,你醒了。”一直坐在榻邊的朱常漵見母親醒來,將手上的書卷隨手放下,起身將她扶起來,“你睡了好久。”
鄭夢境從兒子手裏接過隱囊,塞在自己腰後,“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剛過了晚膳的點。父皇帶著媁兒回來同我們一道吃的,見母後睡得香甜,就沒叫起。”朱常漵細細看著鄭夢境的麵色,“母後餓不餓?小廚房裏頭還溫著藥粥。”
鄭夢境扶了下額頭,睡得太多似乎頭有些發昏,“我竟睡了這麽久。去端來吧。”雖然沒什麽胃口,不過多少還是吃一點,要是沒了奶,女兒可就吃不上飯了。
宮人很快就將藥粥端來。說是藥粥,可味道一絲都不帶了藥味。
鄭夢境邊吃邊問:“姝兒同治兒呢?”
“父皇怕吵著你歇息,領著他們上禦花園去了。說我不同他倆一樣,與母後處得久,所以就留下來照看母後。”朱常漵接過空碗,給母親遞上帕子擦嘴,“大概再一會兒就回來了,已是不早了。”
鄭夢境用清茶漱了口,笑罵道:“連媁兒也一並抱走了?也不怕夜裏頭風大,把孩子給凍著了。”
“都已是開春了,不似年前那般冷。況且媁兒穿得並不少,又有嬤嬤們在一旁看著,不會叫父皇出格的。”朱常漵笑道,其實他更想說,就小皇妹裹成個球的穿法,想凍著都難。
鄭夢境靠在床欄上,笑了一回,臉上的笑意漸漸止住了。
“你父皇,變了。”
朱常漵挑眉,“變了?”
“變了。”鄭夢境點頭,“以往他不告訴我政事,是因為擔心後宮幹政。現在不告訴我,是怕我擔心。”她拿眼瞥了下兒子,“前朝出事了。”
非常肯定的語氣。
朱常漵從未想過要瞞住母親。他與朱翊鈞不同。放眼大明朝,應當隻有他和母親知道幾十年後的大明朝發生了什麽。他們是彼此唯一的幫手。
“河南的藩王有異動,以重金賄賂朝臣。已經有不少言官上疏要求父皇收回除籍的旨意了。”朱常漵的表情看起來一點都不輕鬆,“父皇一直為此惱怒,我也想不出有什麽好法子。”
鄭夢境冷笑,“這群國蠹倒是胃口不小。有多少人收了賄賂?”
朱常漵搖頭,“連首輔都收到了信,怕是朝中人人都有。”他一歎,“這也無法,誰讓太|祖定下的俸祿根本就不夠朝臣們吃用的。偏現在也無法提高俸祿。”國庫哪裏有這個錢。
“有心想貪的人,便是一年於他十萬俸祿也一樣會貪。”鄭夢境垂眸,“人心如此。”
朱常漵莞爾,“母後說的倒是在理。”
鄭夢境皺緊了眉頭,不斷地回憶著重生前自己看過的《明神宗實錄》,希望可以找出解決當下困局的方法。倒不是她不信朱常漵的能力,要論起政事的處理,對方勝過自己萬萬倍,不過百密總有一疏,興許自己就會想到他不曾想過的法子。
“此次是在河南行省試行?”鄭夢境慢慢理著思路,“打算什麽時候推行至旁的行省去?”
朱常漵的身子往前傾,“其實現在要推行,是再好不過的了。光河南一地,願意除籍的宗親就有好幾千,這還是短短幾日內的,若是長久下去,想來必會有更多收獲。”
“好幾千?”鄭夢境搖搖頭,苦笑道,“光一個河南就有一百多萬的宗親,願意除籍的不過杯水車薪。但也好過沒有,便是最後不曾減少歲祿的支出,也權當是給人一條活路,做了件善事。”
朱常漵現今每次聽見有奏疏從河南送來,都會提心吊膽一番。不是怕藩王勾結衛所反了,便是擔心送去的七萬兩銀子已經所剩無幾。
“怎麽?在想什麽?”鄭夢境見兒子眉頭緊皺,不由出聲相詢。她眼睛一轉,“是在擔心銀錢不夠?”
朱常漵很是疲憊地點頭,“這是一樁,另一樁……便是藩王了。”
“若是當初定的地方在湖廣便好了。”鄭夢境絞盡腦汁能想到的便是楚藩,“漵兒,你可還記得武昌府的楚藩曾出過一件大事?”
朱常漵略一思索,邊回憶起來,冷笑道:“何止是一件。朱華奎他還敢打殺了地方官。這等罪惡滔天之人,父皇當年到底為何不將其□□?!”
這件事的最終處決,一直盤旋在朱常漵的心頭。他怎麽都想不明白,為何父皇當時突然中止了對楚藩的審查,就此將人給放了。
“若朱華奎果真並非朱家血脈,楚恭王妃可真真是膽大包天。這等混淆天家血脈的事竟也能做得出來?!”朱常漵忽然福至靈心,“母後,你的意思是?”
鄭夢境點頭,“若是定在湖廣,我們正好拿此事來做文章。若是我沒記錯,偽楚王案乃三十一年發生的,可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人上疏,隻是陛下並未理會。你而今可參與政事,不妨去尋尋看,可有卷宗文書。如果沒有的話,大抵也就這幾年的事。”
“不過楚藩的事,與河南怕是搭不上幹係。”朱常漵還有些不解,“母後是想借機誣陷河南的幾位藩王?”
鄭夢境笑了,“誣陷?漵兒,你可真真是不通內宅之事。”她目光中透出一絲精明來,“楚恭王妃為什麽會鋌而走險抱來自己侄子充作楚恭王之子?不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恭王妃的地位,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這樣的事在宮外頭可算不上少見了。”
“我就不信,河南這麽多的宗親,就不會有人為了歲祿、為了私利,冒充天家的!”
朱常漵覺得從這個地方入手也算是個法子,隻不過不能大張旗鼓。“怕是不好查吧?”
鄭夢境輕笑,點了點兒子的額頭,“要人去查做什麽?我們原就不想真的攪起亂去動真格兒地除藩,捕風捉影,散布謠言,總會吧?著人上當地去打聽一圈,總有舌頭長的三姑六婆四處說人陰私事,自她們嘴裏聽來,再四處宣揚一番,不就得了?”
反倒他們自己身上是幹幹淨淨,半點血絲都沒染上。到時候消息傳入京城,免不了要派去錦衣衛好生盤查,自家尚顧不及,哪裏還有什麽旁的心思聯手勾結。若沒查出個好歹來,也就罷了,若是真叫人抓住了把柄。
這項上人頭,要還是不要?
作者有話要說: 扛不住了,先去睡幾個小時再起來寫,你們先看著,麽麽噠
不過改變不僅僅如此。
最目瞪口呆的還要算是朝臣們。
張位十分不解, 為什麽聖上在處理政務的時候, 還要將個奶娃娃給帶在身上?難道就不怕分心嗎?
話雖如此……張位抬起眼, 朝窩在朱翊鈞懷裏的小皇女看了看。
“咯咯”, 朱軒媁朝他笑了。
皇女真是可愛極了,就像自己家裏頭那個小孫女一樣。也是方出生的樣子,一樣的愛笑。
張位又看了一眼。也一樣的喜歡把口水擦在人身上。
朱翊鈞一手抱著女兒顛了幾下,一手翻著奏疏。果不出他所料,這幾日開始陸續有言官上疏, 提出先前的除籍之令過於傷財, 應速速收回。
若是先前王家屏沒提醒,朱翊鈞還不會在意。現下翻翻奏疏, 一馬當先的全是幾個江浙出身的言官。
“張卿怎麽看?”朱翊鈞眉毛也不抬一下,將這封要求收回旨意的奏疏放到留中的那一堆裏去。
張位的眼睛眯了眯, 天子的意思非常明確。這般心思堅定的聖上,在印象中還是頭一回見到。究竟在天子的身上發生了什麽事?
還是說,是再為人父的關係?
朱翊鈞久等不來張位的回答,不由放下了朱筆,再次出聲問道:“張卿?”
“陛下。”張位向朱翊鈞拱手, “臣以為對參與播州之亂將士的犒賞,應當相比寧夏之亂略少一些。播州雖戰事綿延近兩年, 不過寧夏為北境要地,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朱翊鈞抱著女兒換了個姿勢,將另一隻麻了的手輕鬆會兒。“不過這樣一來, 會不會讓將士們覺得朝廷對他們不重視?”
張位略帶鄙夷地說道:“武官本就粗鄙不堪,當今重文不重武乃是大勢所向,陛下不當太過牽掛於心。”依他看,給武官的金花銀和軍餉都已是太高了,要知道文職的俸祿可低得要命,若不是家中有補貼,根本就吃不飽飯。
朱翊鈞雖不讚同他的看法,但也無可奈何。沒有軍士拚殺,寧夏、朝鮮、播州三場戰役就不會大勝,這些錢確是他們應得的。不過而今國庫空虛,也拿不出更多的錢來。
暫且邊如此便宜行事吧。待有了錢……有了錢……
朱翊鈞心中一歎,可惜鄭國泰去了江陵行商,否則自己還能照舊封了他做皇商,四處去摟錢。人家是拿了自己兒子的錢去建辦織坊,自己總不好同兒子爭。
“就這樣吧。”朱翊鈞揮退了張位,將懷中朱軒媁咂巴地有滋有味的手指給撥開。
這般不識愁滋味的模樣,真真是叫他羨慕。
朱翊鈞將孩子抱去了啟祥宮,鄭夢境才算是真正能睡個好覺。自從將朱軒媁親自帶在身邊後,鄭夢境就沒有一天是好好合眼睡下的。有的時候剛閉上眼,孩子的哭聲就響起了。疲倦了這些日子,總算是有一回難得消停了。
“母後,你醒了。”一直坐在榻邊的朱常漵見母親醒來,將手上的書卷隨手放下,起身將她扶起來,“你睡了好久。”
鄭夢境從兒子手裏接過隱囊,塞在自己腰後,“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剛過了晚膳的點。父皇帶著媁兒回來同我們一道吃的,見母後睡得香甜,就沒叫起。”朱常漵細細看著鄭夢境的麵色,“母後餓不餓?小廚房裏頭還溫著藥粥。”
鄭夢境扶了下額頭,睡得太多似乎頭有些發昏,“我竟睡了這麽久。去端來吧。”雖然沒什麽胃口,不過多少還是吃一點,要是沒了奶,女兒可就吃不上飯了。
宮人很快就將藥粥端來。說是藥粥,可味道一絲都不帶了藥味。
鄭夢境邊吃邊問:“姝兒同治兒呢?”
“父皇怕吵著你歇息,領著他們上禦花園去了。說我不同他倆一樣,與母後處得久,所以就留下來照看母後。”朱常漵接過空碗,給母親遞上帕子擦嘴,“大概再一會兒就回來了,已是不早了。”
鄭夢境用清茶漱了口,笑罵道:“連媁兒也一並抱走了?也不怕夜裏頭風大,把孩子給凍著了。”
“都已是開春了,不似年前那般冷。況且媁兒穿得並不少,又有嬤嬤們在一旁看著,不會叫父皇出格的。”朱常漵笑道,其實他更想說,就小皇妹裹成個球的穿法,想凍著都難。
鄭夢境靠在床欄上,笑了一回,臉上的笑意漸漸止住了。
“你父皇,變了。”
朱常漵挑眉,“變了?”
“變了。”鄭夢境點頭,“以往他不告訴我政事,是因為擔心後宮幹政。現在不告訴我,是怕我擔心。”她拿眼瞥了下兒子,“前朝出事了。”
非常肯定的語氣。
朱常漵從未想過要瞞住母親。他與朱翊鈞不同。放眼大明朝,應當隻有他和母親知道幾十年後的大明朝發生了什麽。他們是彼此唯一的幫手。
“河南的藩王有異動,以重金賄賂朝臣。已經有不少言官上疏要求父皇收回除籍的旨意了。”朱常漵的表情看起來一點都不輕鬆,“父皇一直為此惱怒,我也想不出有什麽好法子。”
鄭夢境冷笑,“這群國蠹倒是胃口不小。有多少人收了賄賂?”
朱常漵搖頭,“連首輔都收到了信,怕是朝中人人都有。”他一歎,“這也無法,誰讓太|祖定下的俸祿根本就不夠朝臣們吃用的。偏現在也無法提高俸祿。”國庫哪裏有這個錢。
“有心想貪的人,便是一年於他十萬俸祿也一樣會貪。”鄭夢境垂眸,“人心如此。”
朱常漵莞爾,“母後說的倒是在理。”
鄭夢境皺緊了眉頭,不斷地回憶著重生前自己看過的《明神宗實錄》,希望可以找出解決當下困局的方法。倒不是她不信朱常漵的能力,要論起政事的處理,對方勝過自己萬萬倍,不過百密總有一疏,興許自己就會想到他不曾想過的法子。
“此次是在河南行省試行?”鄭夢境慢慢理著思路,“打算什麽時候推行至旁的行省去?”
朱常漵的身子往前傾,“其實現在要推行,是再好不過的了。光河南一地,願意除籍的宗親就有好幾千,這還是短短幾日內的,若是長久下去,想來必會有更多收獲。”
“好幾千?”鄭夢境搖搖頭,苦笑道,“光一個河南就有一百多萬的宗親,願意除籍的不過杯水車薪。但也好過沒有,便是最後不曾減少歲祿的支出,也權當是給人一條活路,做了件善事。”
朱常漵現今每次聽見有奏疏從河南送來,都會提心吊膽一番。不是怕藩王勾結衛所反了,便是擔心送去的七萬兩銀子已經所剩無幾。
“怎麽?在想什麽?”鄭夢境見兒子眉頭緊皺,不由出聲相詢。她眼睛一轉,“是在擔心銀錢不夠?”
朱常漵很是疲憊地點頭,“這是一樁,另一樁……便是藩王了。”
“若是當初定的地方在湖廣便好了。”鄭夢境絞盡腦汁能想到的便是楚藩,“漵兒,你可還記得武昌府的楚藩曾出過一件大事?”
朱常漵略一思索,邊回憶起來,冷笑道:“何止是一件。朱華奎他還敢打殺了地方官。這等罪惡滔天之人,父皇當年到底為何不將其□□?!”
這件事的最終處決,一直盤旋在朱常漵的心頭。他怎麽都想不明白,為何父皇當時突然中止了對楚藩的審查,就此將人給放了。
“若朱華奎果真並非朱家血脈,楚恭王妃可真真是膽大包天。這等混淆天家血脈的事竟也能做得出來?!”朱常漵忽然福至靈心,“母後,你的意思是?”
鄭夢境點頭,“若是定在湖廣,我們正好拿此事來做文章。若是我沒記錯,偽楚王案乃三十一年發生的,可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人上疏,隻是陛下並未理會。你而今可參與政事,不妨去尋尋看,可有卷宗文書。如果沒有的話,大抵也就這幾年的事。”
“不過楚藩的事,與河南怕是搭不上幹係。”朱常漵還有些不解,“母後是想借機誣陷河南的幾位藩王?”
鄭夢境笑了,“誣陷?漵兒,你可真真是不通內宅之事。”她目光中透出一絲精明來,“楚恭王妃為什麽會鋌而走險抱來自己侄子充作楚恭王之子?不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恭王妃的地位,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這樣的事在宮外頭可算不上少見了。”
“我就不信,河南這麽多的宗親,就不會有人為了歲祿、為了私利,冒充天家的!”
朱常漵覺得從這個地方入手也算是個法子,隻不過不能大張旗鼓。“怕是不好查吧?”
鄭夢境輕笑,點了點兒子的額頭,“要人去查做什麽?我們原就不想真的攪起亂去動真格兒地除藩,捕風捉影,散布謠言,總會吧?著人上當地去打聽一圈,總有舌頭長的三姑六婆四處說人陰私事,自她們嘴裏聽來,再四處宣揚一番,不就得了?”
反倒他們自己身上是幹幹淨淨,半點血絲都沒染上。到時候消息傳入京城,免不了要派去錦衣衛好生盤查,自家尚顧不及,哪裏還有什麽旁的心思聯手勾結。若沒查出個好歹來,也就罷了,若是真叫人抓住了把柄。
這項上人頭,要還是不要?
作者有話要說: 扛不住了,先去睡幾個小時再起來寫,你們先看著,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