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聽到北涼王後的話,先是微怔了一下,然後說道:“涼王守孝,乃是孝道。非常時期,婚事從簡,原也應該。叔孫將軍通情達理,必然不會有異議。”
北涼王後便知道,琉璃到底是年紀小,沒有聽明白她話中的意思。於是將眼神往聶阿姆處看了看。
聶阿姆聽到北涼王後的話時,先心裏沉了一沉。涼王要守孝,自然是不能跟琉璃圓房的。本來便隻是兩國合親促成了婚事,涼王對琉璃,大約也隻是麵上的客氣多於內裏的喜愛,畢竟琉璃初來乍到,兩人並不熟悉。兩人隻大婚,不圓房,少了夫妻的親昵,這感情如何能培養得起來?
然而北涼王後的話也無可厚非。涼王剛剛承了王位,作為一國之君,一言一舉都在眾人之眼,何況外麵又有心懷異心者伺機發難。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冒著不孝不敬的惡名行違背孝禮之事。
心裏想著,對北涼王後施一禮,說道:“王後所說,乃是孝禮。我家公主已是涼王的王妃,自然事事以涼王為先,秉禮德而行。我們公主沒有異議,涼王隻管著人跟叔孫將軍講明緣由便是了。王後能先行前來,跟我們公主當麵說明,是真正拿我們公主不見外。我們公主日後有王後疼惜憐護,現在受些委屈也不打緊。”
最後一句是開著玩笑說出來的。
北涼王後心領神會。
她從前一向聽人說,漢人多狡詐,說話蕆而不露,常讓人不知其真實意圖。然而今日和琉璃及聶阿姆交談,覺得這兩人都夠坦誠直白,且說話又十分入心,哪怕是生硬的話題,也總是能以玩笑的意味帶出來。倒也直白。
立刻笑著對琉璃說道:“高公的女兒,知禮懂事如此,涼王自是沒有選錯王妃。你小小年紀,便離開爹娘到北涼來,隻憑這點,我便該多疼你幾分。何況你人小心善,處處體貼,直如我的親生女兒一般。莫說是我,算上涼王及下麵幾個王弟,哪個敢不疼你你隻管來找我!”
琉璃被北涼王後信誓旦旦的樣子倒是逗得失了笑,說道:“王後說了疼我,那我便從此賴住了王後。”
聶阿姆抿著嘴笑道:“王妃還叫王後?明明已是一家人,虧得王後口口聲聲說親女兒一般地對王妃。”
琉璃看到北涼王後衝著自己笑,張口便甜甜地喊:“母後!”
琉璃從前在大魏的家裏,哄了阿爹哄阿娘,連向來高冷的崔浩都能哄得眉開眼笑,何況這剛剛失了丈夫的北涼王後。
而北涼王後,因著琉璃一聲甜軟嬌糯的“王後”,可不是將她的心都要喊化了。她身邊從前有一個女兒興平養在身邊,丈夫也是百般疼愛,一朝和親嫁到了大魏皇宮,她本來心裏也甚是掛念,如今來了一個琉璃,乖巧伶俐一點不輸女兒,且人更體貼懂事,說話行事都有大人的樣子,不像興平,多數時候還帶著小孩子家的任性。況且丈夫新喪,她正心裏失落,被琉璃又是體貼,又是撒嬌地伴著,倒覺得日子有了些歡樂。
北涼王後因著琉璃,心情一開,又因著月滿做菜的手藝實在是好,午飯便多用了些。看得她身邊的赤珍幾個都麵露喜色,知道北涼王後這是喜歡琉璃,在這裏舒解了心情。
帶著幾分討好和歡喜,對琉璃笑道:“王妃這裏的菜果然是做得好,王後已經數日未曾這般實實地用飯了。”
琉璃便笑道:“母後喜歡吃月滿做的菜,趁著月滿如今還在宮裏,頓頓過來,咱們一邊吃,一邊叫她們幾個也跟著學幾個菜。”
北涼王後心情一好,便拿琉璃當自己女兒興平一般,跟琉璃說笑道:“你倒不說將月滿借到我宮裏去省得一天三次地我跑腿?”
琉璃道:“我剛也是想過的。然而想著人心難測,宋大人明明借了月滿給我,回頭人去了母後宮裏,知道的是我孝敬,想要母後吃些合口的。那些個不知道的,尤其是懷著壞心思的,還以為我剛入宮就被怎麽樣了呢。”
琉璃是笑著說的,一臉的天真狡辯。然而北涼王後卻是心裏一驚,立刻想到涼王如今的處境。外麵有多少不服他,想要取而代之的。不過是因著大魏和北涼和親作了北涼的後盾,一時不敢有人造次。那些人,隻怕時時刻刻都在盯著王宮裏的動靜,沒有異動都些生些謠言出來,自己一句玩笑,不承想險險成了涼王被人威脅的話柄。
北涼王後這邊心裏後怕著,琉璃還滿臉頑皮地在笑。
聶阿姆卻是一直都在暗暗觀察北涼王後的神情,一見北涼王後眼神一定,便知道琉璃點到了北涼王後心坎的軟肋上。麵上不動聲色,在旁邊點琉璃,笑著說道:“你舍不得隻說舍不得,跟王後倒拐弄的好借口。好歹如今是一國王妃了,總要莊重著些不是?”
北涼王後笑道:“她這性子我喜歡得很,阿姆不用說她了。”
對琉璃說道,“你自己下了邀請,我可是當了真。數日吃飯不是滋味,如今終於你宮裏得了好廚娘,我自然多來捧幾回場。”
這一頓飯盡歡而散。飯畢,北涼王後和琉璃又短短聊了幾句,自己精神便有些乏了。想著琉璃這幾日也是清瘦也許多,真心心疼她,便囑咐她中午睡一覺,養一養精神,涼王向來勤勉,隻怕要晚上才能過來看她。囑咐完了,帶著一眾宮女,由赤珍抱著那卷水竹涼席,曲珍捧著那個小方竹席,才走了。
琉璃便歪在榻上,看聶阿姆臉上沒了剛才歡喜的臉色,便笑道:“阿姆,咱們才到北涼幾天,不用做得這般苦大仇深。王後對我和藹親切,即使靠不住涼王,有王後在背後,我們也不會過得太辛苦。”
聶阿姆看了一眼琉璃,說道:“一個人對你好不好,不能看當下,哪一日利益當前起了衝突的時候,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對你好還是不好。”
琉璃歪著頭想了想,說道:“阿姆說的固然對,我和王後當前有什麽利益衝突?我來北涼又不是來搶她的兒子,我來北涼,對她兒子可是有著大大的好處。”
聶阿姆急急地拿手去捂琉璃的嘴:“我的個小姐!一時三刻看不住你,就敢在這裏胡說八道!這是北涼的王宮!你這隨口亂開的玩笑話往後可不能隨便出口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王宮裏,王後眼前看著對你還不錯,那大王子的夫人李氏,可不是個善茬。王後還知道顧忌朝裏朝外的局勢,對你客氣幾分,那李氏完全是個不管不顧的隻憑好惡的。咱們與她沒有什麽利益衝突,她倒闖進來就話裏藏針語裏帶刺地紮。這種人心地不善,又沒有規矩,想來宮裏都因大王子早喪,對她容忍幾分。這種人,別人給寸,她便進尺,最是不能招惹的。”
琉璃笑道:“她再不善,能比東阿候夫人不善?阿姆不要操那麽多心。眼裏太平,便開開心心便是。”
聶阿姆歎道:“東阿候夫人雖比她可惡萬倍,然而這李氏可是跟我們住一個屋簷下,我們能防得東阿候夫人,這屋簷下的人,豈能日日時時地防著?”
說得琉璃納了聲。
聶阿姆又說道:“我原不想叫王妃心裏生憂。然而王妃到底年幼,許多事情並不明白。諸如今日王後說大婚要從簡,熱孝裏大婚,是不該大操大辦。然而涼王守孝,你和涼王便不能圓房。夫妻之間,日日賓主相待,哪裏是夫妻維係親熱的方式?時間短還則罷了,他這孝一守兩年,你和涼王哪裏有時候做夫妻?時間一長,流言必起。俗話說,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琉璃明白了聶阿姆的意思,倒不以為然。
她和涼王本來便是陌生人,見了麵就要做夫妻,這種事情她真真適應不來。涼王守孝,大婚不過是個形式。她自己倒是滿心樂意。然而卻不敢露給聶阿姆,隻勸道:“阿姆說的這樣憂心,我又不是擺設,還能任人擺布不成?涼王守孝,又不是與我不見麵,我這般貌美可愛的王妃擺到他眼前,他若還能對我冷若冰霜,不理不睬,我才奇怪呢!”
說得聶阿姆又好氣又好笑。
琉璃笑道:“剛吃完飯,胃裏還撐著,睡不下。阿姆將那玉鐲拿來,我將它雕完了。月滿今日這般辛苦,還幫我拉攏了王後,得了王後歡喜,這玉鐲再不送,連我都覺得過不去了。”
聶阿姆便將剛剛琉璃坐過的竹席掀開,拿出玉鐲和刻刀,一邊跟琉璃揶揄道:“這生硬的東西你坐了半天,倒不聽你說聲硌得慌。”
琉璃笑道:“阿姆不見我後來陪著王後是垂腿而坐的嗎?身子偏了它倆個的位置,哪裏就能硌著我了?”
聶阿姆看著琉璃認真地雕玉鐲,一邊說道:“大婚的日子,涼王必定是要和叔孫將軍議定的。想來不會太遠。大婚之前,涼王不好常過來,今晚卻是該過來陪王妃用飯的。王妃好歹溫柔體貼些,再說你得了王後歡心,涼王還是一樣要討好。”
琉璃嗯了一聲,說道:“我曉得的。他難道比崔哥哥還難討好……”
因著一句“崔哥哥”,聲音啞在那裏。
聶阿姆在心裏深深地歎了口氣,十分後悔提到剛剛的話題。
北涼王後便知道,琉璃到底是年紀小,沒有聽明白她話中的意思。於是將眼神往聶阿姆處看了看。
聶阿姆聽到北涼王後的話時,先心裏沉了一沉。涼王要守孝,自然是不能跟琉璃圓房的。本來便隻是兩國合親促成了婚事,涼王對琉璃,大約也隻是麵上的客氣多於內裏的喜愛,畢竟琉璃初來乍到,兩人並不熟悉。兩人隻大婚,不圓房,少了夫妻的親昵,這感情如何能培養得起來?
然而北涼王後的話也無可厚非。涼王剛剛承了王位,作為一國之君,一言一舉都在眾人之眼,何況外麵又有心懷異心者伺機發難。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冒著不孝不敬的惡名行違背孝禮之事。
心裏想著,對北涼王後施一禮,說道:“王後所說,乃是孝禮。我家公主已是涼王的王妃,自然事事以涼王為先,秉禮德而行。我們公主沒有異議,涼王隻管著人跟叔孫將軍講明緣由便是了。王後能先行前來,跟我們公主當麵說明,是真正拿我們公主不見外。我們公主日後有王後疼惜憐護,現在受些委屈也不打緊。”
最後一句是開著玩笑說出來的。
北涼王後心領神會。
她從前一向聽人說,漢人多狡詐,說話蕆而不露,常讓人不知其真實意圖。然而今日和琉璃及聶阿姆交談,覺得這兩人都夠坦誠直白,且說話又十分入心,哪怕是生硬的話題,也總是能以玩笑的意味帶出來。倒也直白。
立刻笑著對琉璃說道:“高公的女兒,知禮懂事如此,涼王自是沒有選錯王妃。你小小年紀,便離開爹娘到北涼來,隻憑這點,我便該多疼你幾分。何況你人小心善,處處體貼,直如我的親生女兒一般。莫說是我,算上涼王及下麵幾個王弟,哪個敢不疼你你隻管來找我!”
琉璃被北涼王後信誓旦旦的樣子倒是逗得失了笑,說道:“王後說了疼我,那我便從此賴住了王後。”
聶阿姆抿著嘴笑道:“王妃還叫王後?明明已是一家人,虧得王後口口聲聲說親女兒一般地對王妃。”
琉璃看到北涼王後衝著自己笑,張口便甜甜地喊:“母後!”
琉璃從前在大魏的家裏,哄了阿爹哄阿娘,連向來高冷的崔浩都能哄得眉開眼笑,何況這剛剛失了丈夫的北涼王後。
而北涼王後,因著琉璃一聲甜軟嬌糯的“王後”,可不是將她的心都要喊化了。她身邊從前有一個女兒興平養在身邊,丈夫也是百般疼愛,一朝和親嫁到了大魏皇宮,她本來心裏也甚是掛念,如今來了一個琉璃,乖巧伶俐一點不輸女兒,且人更體貼懂事,說話行事都有大人的樣子,不像興平,多數時候還帶著小孩子家的任性。況且丈夫新喪,她正心裏失落,被琉璃又是體貼,又是撒嬌地伴著,倒覺得日子有了些歡樂。
北涼王後因著琉璃,心情一開,又因著月滿做菜的手藝實在是好,午飯便多用了些。看得她身邊的赤珍幾個都麵露喜色,知道北涼王後這是喜歡琉璃,在這裏舒解了心情。
帶著幾分討好和歡喜,對琉璃笑道:“王妃這裏的菜果然是做得好,王後已經數日未曾這般實實地用飯了。”
琉璃便笑道:“母後喜歡吃月滿做的菜,趁著月滿如今還在宮裏,頓頓過來,咱們一邊吃,一邊叫她們幾個也跟著學幾個菜。”
北涼王後心情一好,便拿琉璃當自己女兒興平一般,跟琉璃說笑道:“你倒不說將月滿借到我宮裏去省得一天三次地我跑腿?”
琉璃道:“我剛也是想過的。然而想著人心難測,宋大人明明借了月滿給我,回頭人去了母後宮裏,知道的是我孝敬,想要母後吃些合口的。那些個不知道的,尤其是懷著壞心思的,還以為我剛入宮就被怎麽樣了呢。”
琉璃是笑著說的,一臉的天真狡辯。然而北涼王後卻是心裏一驚,立刻想到涼王如今的處境。外麵有多少不服他,想要取而代之的。不過是因著大魏和北涼和親作了北涼的後盾,一時不敢有人造次。那些人,隻怕時時刻刻都在盯著王宮裏的動靜,沒有異動都些生些謠言出來,自己一句玩笑,不承想險險成了涼王被人威脅的話柄。
北涼王後這邊心裏後怕著,琉璃還滿臉頑皮地在笑。
聶阿姆卻是一直都在暗暗觀察北涼王後的神情,一見北涼王後眼神一定,便知道琉璃點到了北涼王後心坎的軟肋上。麵上不動聲色,在旁邊點琉璃,笑著說道:“你舍不得隻說舍不得,跟王後倒拐弄的好借口。好歹如今是一國王妃了,總要莊重著些不是?”
北涼王後笑道:“她這性子我喜歡得很,阿姆不用說她了。”
對琉璃說道,“你自己下了邀請,我可是當了真。數日吃飯不是滋味,如今終於你宮裏得了好廚娘,我自然多來捧幾回場。”
這一頓飯盡歡而散。飯畢,北涼王後和琉璃又短短聊了幾句,自己精神便有些乏了。想著琉璃這幾日也是清瘦也許多,真心心疼她,便囑咐她中午睡一覺,養一養精神,涼王向來勤勉,隻怕要晚上才能過來看她。囑咐完了,帶著一眾宮女,由赤珍抱著那卷水竹涼席,曲珍捧著那個小方竹席,才走了。
琉璃便歪在榻上,看聶阿姆臉上沒了剛才歡喜的臉色,便笑道:“阿姆,咱們才到北涼幾天,不用做得這般苦大仇深。王後對我和藹親切,即使靠不住涼王,有王後在背後,我們也不會過得太辛苦。”
聶阿姆看了一眼琉璃,說道:“一個人對你好不好,不能看當下,哪一日利益當前起了衝突的時候,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對你好還是不好。”
琉璃歪著頭想了想,說道:“阿姆說的固然對,我和王後當前有什麽利益衝突?我來北涼又不是來搶她的兒子,我來北涼,對她兒子可是有著大大的好處。”
聶阿姆急急地拿手去捂琉璃的嘴:“我的個小姐!一時三刻看不住你,就敢在這裏胡說八道!這是北涼的王宮!你這隨口亂開的玩笑話往後可不能隨便出口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王宮裏,王後眼前看著對你還不錯,那大王子的夫人李氏,可不是個善茬。王後還知道顧忌朝裏朝外的局勢,對你客氣幾分,那李氏完全是個不管不顧的隻憑好惡的。咱們與她沒有什麽利益衝突,她倒闖進來就話裏藏針語裏帶刺地紮。這種人心地不善,又沒有規矩,想來宮裏都因大王子早喪,對她容忍幾分。這種人,別人給寸,她便進尺,最是不能招惹的。”
琉璃笑道:“她再不善,能比東阿候夫人不善?阿姆不要操那麽多心。眼裏太平,便開開心心便是。”
聶阿姆歎道:“東阿候夫人雖比她可惡萬倍,然而這李氏可是跟我們住一個屋簷下,我們能防得東阿候夫人,這屋簷下的人,豈能日日時時地防著?”
說得琉璃納了聲。
聶阿姆又說道:“我原不想叫王妃心裏生憂。然而王妃到底年幼,許多事情並不明白。諸如今日王後說大婚要從簡,熱孝裏大婚,是不該大操大辦。然而涼王守孝,你和涼王便不能圓房。夫妻之間,日日賓主相待,哪裏是夫妻維係親熱的方式?時間短還則罷了,他這孝一守兩年,你和涼王哪裏有時候做夫妻?時間一長,流言必起。俗話說,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琉璃明白了聶阿姆的意思,倒不以為然。
她和涼王本來便是陌生人,見了麵就要做夫妻,這種事情她真真適應不來。涼王守孝,大婚不過是個形式。她自己倒是滿心樂意。然而卻不敢露給聶阿姆,隻勸道:“阿姆說的這樣憂心,我又不是擺設,還能任人擺布不成?涼王守孝,又不是與我不見麵,我這般貌美可愛的王妃擺到他眼前,他若還能對我冷若冰霜,不理不睬,我才奇怪呢!”
說得聶阿姆又好氣又好笑。
琉璃笑道:“剛吃完飯,胃裏還撐著,睡不下。阿姆將那玉鐲拿來,我將它雕完了。月滿今日這般辛苦,還幫我拉攏了王後,得了王後歡喜,這玉鐲再不送,連我都覺得過不去了。”
聶阿姆便將剛剛琉璃坐過的竹席掀開,拿出玉鐲和刻刀,一邊跟琉璃揶揄道:“這生硬的東西你坐了半天,倒不聽你說聲硌得慌。”
琉璃笑道:“阿姆不見我後來陪著王後是垂腿而坐的嗎?身子偏了它倆個的位置,哪裏就能硌著我了?”
聶阿姆看著琉璃認真地雕玉鐲,一邊說道:“大婚的日子,涼王必定是要和叔孫將軍議定的。想來不會太遠。大婚之前,涼王不好常過來,今晚卻是該過來陪王妃用飯的。王妃好歹溫柔體貼些,再說你得了王後歡心,涼王還是一樣要討好。”
琉璃嗯了一聲,說道:“我曉得的。他難道比崔哥哥還難討好……”
因著一句“崔哥哥”,聲音啞在那裏。
聶阿姆在心裏深深地歎了口氣,十分後悔提到剛剛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