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平公主聽了太妃的話,說道:“那阿娘是打算要護著新興王了麽?他闖了這麽大的禍事,北涼那邊我們怎麽為他圓轉?”
太妃看了看始平公主,麵容很是嚴肅地說道:“新興王傷了北涼使臣,就一定是他自己的錯嗎?那北涼使臣若是沒有做什麽事情,新興王會無緣無故地出手?你說這句話之前,心裏已經把大魏的立場放得極低,卻無意中將別人抬高。要知道,兩國之間,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講道理,而是看誰更強硬。新興王是傷他北涼使臣不假,即便真是他的過錯,即使是這樣的時局,要懲要罰那也隻是我們大魏的事情,我們堂堂的王爺交給外人來發落,不是明擺著伏低我們自己的脊梁,讓人看笑話嗎?”
始平公主被太妃連點帶斥地說了一番,愣了一下神,語氣軟了許多。
太妃說道:“我知道你是對新興王心中生厭,因此才說出那番話。然而無論什麽話,在說之前先要想一想你做公主的身份。落到大公主那般識理不清,自坑自家,才是最要不得的。”
歎了口氣,說道:“你跟我過去看看吧。新興王做了這麽混帳的事情,長孫嵩是皇上托國的老臣,不是代皇上處置,卻直接將人送到宮裏來,這是打算讓我當家事處理了。他敢這樣處理,未必不是皇上的意思。北涼使臣自來我朝,行事張狂,你以為皇上心裏對北涼沒有怨氣?我不過後宮一個閑居的太妃,也隻能拿著長輩的身份將新興王斥責一番魯莽罷了。”
心裏更是明白,北涼先是假傳宮中的口旨劫擄琉璃,被拿了人後居然強硬要回,矢口否認,平口說白話,行事如此張狂,說不得,這是皇上給北涼的回敬。否則新興王好好地,為什麽偏偏動手動到了北涼使臣頭上?
心裏有了算計,麵上越發地沉穩起來。對前來稟報的宮女問道:“那北涼的使臣現在何處?”
宮女答道:“長孫大人命人為北涼使臣包紮一番後,跟著長孫大人一並在宮外等候。那被打殘的護衛被長孫大人送到了醫館。”
太妃看了看始平公主,說道:“聽聽,都一並跟到宮裏來了,這是要交代呢,生怕我們護短屈了他。什麽時候,這皇宮是他一個外邦使臣說來就來的了?張狂得連這點禮數都不懂!皇上這是早有算計了,所以才叫長孫嵩如此行事呢。”
始平公主倒是在心裏吃了一驚,深覺自己心思到底是不夠深,居然連這個都沒有想到。
新興王那邊半醒半醉地被李蓋使著幾個侍衛抬著,先帶到侍衛換班的門房找宮女過來伺候著喝了碗醒酒湯。
新興王清醒過來,知道自己打了北涼使臣,殘了他的護衛,並不以為意,隻是冷冷說道:“我看他不順眼,打他幾下又能怎地?平日裏隻說那北涼人勇猛好武,也不過如此而已!”
李蓋說道:“王爺,那北涼使臣再有錯處,他代表的是北涼。如今皇上正與赫連定交戰,北涼能穩一時是一時,你這番打了北涼的使臣,北涼王一怒與我們大魏為敵,助了赫連定,豈不是為皇上找麻煩?”
新興王冷笑道:“赫連定苟延殘喘,夏國還有幾個城池,如今占著秦國的都城,別人的地盤上能撒野多久?北涼王除非是沒有腦子才會這個時候去助赫連定。一個小小的北涼,你們倒誠惶誠恐地奉若爹娘一般,真是叫人笑話!”
李蓋說道:“誠如王爺所說,小小北涼,也翻不起什麽風浪,然而如今南有宋地對我們虎視眈眈,北有柔然伺機反撲而動,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北涼要麽與我們站在一起,要麽誰都不幫,這個時節,何必再多一個敵人?”
新興王看了看李蓋,說道:“皇上留了你守都城,你倒托著架子管起我來了。怎麽,長孫嵩的意思難道是要我給北涼賠禮道歉不成?”
李蓋眨了眨眼睛,說道:“如果錯在王爺,自然要王爺賠禮道歉,如果錯在北涼使臣,他來我朝,畢竟是客人,王爺動手也實在有些魯莽,太妃身為長輩若是斥責王爺,王爺也請洗耳恭聽著些。”
新興王看著李蓋,問了一句:“我說錯在他,他說錯在我,到底是誰的錯,怎麽分辨?”
李蓋說道:“王爺和北涼使臣動手的時候,身邊多的是人,長孫大人已經命帶了幾個一起回來,錯在誰,一問便知。”
新興王若無所思地看著李蓋,問道:“這是皇上的意思?”
李蓋麵無表情地說道:“這是長孫大人的吩咐。”
且說太妃,坐穩了位子,叫人宣了長孫嵩帶著北涼使臣進宮。一見了北涼使臣包頭包臉包胳膊的樣子,深覺新興王真是魯莽得可以,這北涼使臣欠即使打了,好歹打得隱蔽一些,這明晃晃的傷處都在一眼立見處,即使錯處真在北涼使臣,想維護新興王一下,對方傷成這樣,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
麵上不露,叫人設了座,對北涼使臣歉意說道:“我居深宮,也是剛剛聽人報了才知道使臣和新興王起了衝突。新興王脾性是些許暴躁,平日又愛喝個酒,隻是不知道內裏究竟為何,竟然叫他衝撞了使臣。這到底是怎麽個情況?”
那使臣氣哼哼說道:“你們魏朝的王爺渾不講理,不過吃了個酒,與他毫無幹係,衝進來就揮拳生事!從前隻說你們大魏的皇上的英明神武,他這個弟弟管教得委實不怎麽樣!我受使命為和平而來,無端在你們魏朝受辱,還叫他打殘了我的護衛,簡直是豈有此理!今日還請太妃給我一個交待!”
太妃還沒說話,外麵新興王便粗著嗓子罵道:“放屁!什麽叫無端受辱?你不過吃個酒,為何嘴裏不幹不淨,辱罵高公不說,居然還敢要算計他的妻女?高公素有盛名,他的妻女都是明理知義之人,你在我大魏的地盤上吃酒誰曾管你來?當著我大魏子民的麵卻行辱罵之事,存算計之心,是覺得我大魏都是軟弱無能之輩任你胡言亂言張狂囂張不成?”
新興王罵著,人虎虎地闖進來,還帶著渾身的酒氣。好歹還記著跟太妃施個禮,道聲歉:“不是我無禮不宣而闖,實在這是北涼蠻人空口白言,拈輕避重!我為何動手,你敢說不知?你說了什麽話,做了什麽事,竟沒有膽子承認?我打你打得堂堂正正,那酒樓吃酒者數,隨便叫幾個來咱們麵前對質對質!那高公與皇上素有半師之誼,倍得皇上敬重,你一口一個他軟妻弱女,一口一個陰謀算計,當著我的麵藐視我大魏的良臣,更藐視我大魏的皇上,叫我怎麽不打你?”
一邊說著,一邊對北涼的使臣揮了揮拳頭,不給北涼使臣說話的機會,又罵罵咧咧說道:“大丈夫敢作敢當敢認!你是我打的,你那護衛是我傷的!在太妃麵前我敢認,你北涼王在麵前,我一樣敢認!你在外麵逞的好威風,在太妃麵前叫的好委屈!真是叫我看不起你!你們北涼王派了你這樣一個兩麵三刀的來當使者,確實是為和平而不是來挑撥離間的麽?”
太妃這時立刻截斷了新興王的話:“新興王說話不得如此放肆!”
轉臉和藹悅色對北涼使臣說道,“我大魏對北涼,素來存交好之心,如今不幸有了誤會,我必為使臣秉正處理。新興王逞勇好鬥,雖是我皇家子弟,我卻也不會偏聽偏信,叫使臣受屈。”
再轉臉問長孫嵩,“長孫大人,新興王和使臣到底是為什麽起了衝突,這事情你可有問清楚?”
長孫嵩急忙說道:“臣聽到稟報,趕過去時,使臣已傷。因急著為使臣處理傷處,那酒樓又人多眼雜,因此不及詢問,但臣已著李蓋將酒樓當場幾人帶回,都在宮外,太妃可傳旨宣他們進來審問。”
北涼使臣一聽,便知道,這哪裏是要給自己找委屈?那些人宣進來一問,七嘴八舌會說自己辱罵了高家人,那新興王剛剛說打得理直氣壯,自己的委屈還能找回?
當下氣惱道:“那酒樓裏帶回的都是你們魏朝的人,自然順著你們的話風偏著你們說話!他們串通了說話,怎會對我有利?太妃如此行事,對我不公!”
太妃看了看長孫嵩:“當時在場之人,隻有我們魏朝的人麽?”
長孫嵩說道:“臣問了一下,還有一個是秦國的商人,再者便是使臣大人的護衛,現在醫館治傷。大妨可要臣將使臣的護衛一並找來問問,當麵對質?”
太妃揮了揮手,對北涼使臣說道:“新興王不管為什麽與使臣起了衝突,使臣遠來是客,本該以禮相待。如今因著些許誤會傷了使臣,是我平日教導不嚴,疏忽了管教。他是個直脾氣,平日裏少有敬重之人,對高公秉淮一家卻實在是敬而有餘,容不得別人有一絲不敬之處。他如今在我們自家裏傷了客人,總是我們的待客不周,皇家和平民百姓一樣,自有家法。為他冒犯了使者,我如今家法罰他,將他杖責五十禁足一月為使臣出氣。使臣與護衛為他所傷,所有醫治自然由我大魏來負責,使臣與護衛好生將養,回頭我便派人送了補養之物過去。使臣看這樣處置可還滿意?”
不等北涼使臣回答,轉頭對新興王厲聲喝道:“我如此罰你,你可認過?”
新興王一聽,從前因著他混帳,皇上責他一百杖的時候都有。五十杖實在不算多。當下說道:“我怠慢了客人,是我失禮,這五十杖我認。隻是我打他是因為辱罵高家,存算計之心,我打得有理,卻不會跟他認錯!若有下次他再敢動心思到高家身上,我會更叫他好看!”
太妃看了看始平公主,麵容很是嚴肅地說道:“新興王傷了北涼使臣,就一定是他自己的錯嗎?那北涼使臣若是沒有做什麽事情,新興王會無緣無故地出手?你說這句話之前,心裏已經把大魏的立場放得極低,卻無意中將別人抬高。要知道,兩國之間,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講道理,而是看誰更強硬。新興王是傷他北涼使臣不假,即便真是他的過錯,即使是這樣的時局,要懲要罰那也隻是我們大魏的事情,我們堂堂的王爺交給外人來發落,不是明擺著伏低我們自己的脊梁,讓人看笑話嗎?”
始平公主被太妃連點帶斥地說了一番,愣了一下神,語氣軟了許多。
太妃說道:“我知道你是對新興王心中生厭,因此才說出那番話。然而無論什麽話,在說之前先要想一想你做公主的身份。落到大公主那般識理不清,自坑自家,才是最要不得的。”
歎了口氣,說道:“你跟我過去看看吧。新興王做了這麽混帳的事情,長孫嵩是皇上托國的老臣,不是代皇上處置,卻直接將人送到宮裏來,這是打算讓我當家事處理了。他敢這樣處理,未必不是皇上的意思。北涼使臣自來我朝,行事張狂,你以為皇上心裏對北涼沒有怨氣?我不過後宮一個閑居的太妃,也隻能拿著長輩的身份將新興王斥責一番魯莽罷了。”
心裏更是明白,北涼先是假傳宮中的口旨劫擄琉璃,被拿了人後居然強硬要回,矢口否認,平口說白話,行事如此張狂,說不得,這是皇上給北涼的回敬。否則新興王好好地,為什麽偏偏動手動到了北涼使臣頭上?
心裏有了算計,麵上越發地沉穩起來。對前來稟報的宮女問道:“那北涼的使臣現在何處?”
宮女答道:“長孫大人命人為北涼使臣包紮一番後,跟著長孫大人一並在宮外等候。那被打殘的護衛被長孫大人送到了醫館。”
太妃看了看始平公主,說道:“聽聽,都一並跟到宮裏來了,這是要交代呢,生怕我們護短屈了他。什麽時候,這皇宮是他一個外邦使臣說來就來的了?張狂得連這點禮數都不懂!皇上這是早有算計了,所以才叫長孫嵩如此行事呢。”
始平公主倒是在心裏吃了一驚,深覺自己心思到底是不夠深,居然連這個都沒有想到。
新興王那邊半醒半醉地被李蓋使著幾個侍衛抬著,先帶到侍衛換班的門房找宮女過來伺候著喝了碗醒酒湯。
新興王清醒過來,知道自己打了北涼使臣,殘了他的護衛,並不以為意,隻是冷冷說道:“我看他不順眼,打他幾下又能怎地?平日裏隻說那北涼人勇猛好武,也不過如此而已!”
李蓋說道:“王爺,那北涼使臣再有錯處,他代表的是北涼。如今皇上正與赫連定交戰,北涼能穩一時是一時,你這番打了北涼的使臣,北涼王一怒與我們大魏為敵,助了赫連定,豈不是為皇上找麻煩?”
新興王冷笑道:“赫連定苟延殘喘,夏國還有幾個城池,如今占著秦國的都城,別人的地盤上能撒野多久?北涼王除非是沒有腦子才會這個時候去助赫連定。一個小小的北涼,你們倒誠惶誠恐地奉若爹娘一般,真是叫人笑話!”
李蓋說道:“誠如王爺所說,小小北涼,也翻不起什麽風浪,然而如今南有宋地對我們虎視眈眈,北有柔然伺機反撲而動,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北涼要麽與我們站在一起,要麽誰都不幫,這個時節,何必再多一個敵人?”
新興王看了看李蓋,說道:“皇上留了你守都城,你倒托著架子管起我來了。怎麽,長孫嵩的意思難道是要我給北涼賠禮道歉不成?”
李蓋眨了眨眼睛,說道:“如果錯在王爺,自然要王爺賠禮道歉,如果錯在北涼使臣,他來我朝,畢竟是客人,王爺動手也實在有些魯莽,太妃身為長輩若是斥責王爺,王爺也請洗耳恭聽著些。”
新興王看著李蓋,問了一句:“我說錯在他,他說錯在我,到底是誰的錯,怎麽分辨?”
李蓋說道:“王爺和北涼使臣動手的時候,身邊多的是人,長孫大人已經命帶了幾個一起回來,錯在誰,一問便知。”
新興王若無所思地看著李蓋,問道:“這是皇上的意思?”
李蓋麵無表情地說道:“這是長孫大人的吩咐。”
且說太妃,坐穩了位子,叫人宣了長孫嵩帶著北涼使臣進宮。一見了北涼使臣包頭包臉包胳膊的樣子,深覺新興王真是魯莽得可以,這北涼使臣欠即使打了,好歹打得隱蔽一些,這明晃晃的傷處都在一眼立見處,即使錯處真在北涼使臣,想維護新興王一下,對方傷成這樣,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
麵上不露,叫人設了座,對北涼使臣歉意說道:“我居深宮,也是剛剛聽人報了才知道使臣和新興王起了衝突。新興王脾性是些許暴躁,平日又愛喝個酒,隻是不知道內裏究竟為何,竟然叫他衝撞了使臣。這到底是怎麽個情況?”
那使臣氣哼哼說道:“你們魏朝的王爺渾不講理,不過吃了個酒,與他毫無幹係,衝進來就揮拳生事!從前隻說你們大魏的皇上的英明神武,他這個弟弟管教得委實不怎麽樣!我受使命為和平而來,無端在你們魏朝受辱,還叫他打殘了我的護衛,簡直是豈有此理!今日還請太妃給我一個交待!”
太妃還沒說話,外麵新興王便粗著嗓子罵道:“放屁!什麽叫無端受辱?你不過吃個酒,為何嘴裏不幹不淨,辱罵高公不說,居然還敢要算計他的妻女?高公素有盛名,他的妻女都是明理知義之人,你在我大魏的地盤上吃酒誰曾管你來?當著我大魏子民的麵卻行辱罵之事,存算計之心,是覺得我大魏都是軟弱無能之輩任你胡言亂言張狂囂張不成?”
新興王罵著,人虎虎地闖進來,還帶著渾身的酒氣。好歹還記著跟太妃施個禮,道聲歉:“不是我無禮不宣而闖,實在這是北涼蠻人空口白言,拈輕避重!我為何動手,你敢說不知?你說了什麽話,做了什麽事,竟沒有膽子承認?我打你打得堂堂正正,那酒樓吃酒者數,隨便叫幾個來咱們麵前對質對質!那高公與皇上素有半師之誼,倍得皇上敬重,你一口一個他軟妻弱女,一口一個陰謀算計,當著我的麵藐視我大魏的良臣,更藐視我大魏的皇上,叫我怎麽不打你?”
一邊說著,一邊對北涼的使臣揮了揮拳頭,不給北涼使臣說話的機會,又罵罵咧咧說道:“大丈夫敢作敢當敢認!你是我打的,你那護衛是我傷的!在太妃麵前我敢認,你北涼王在麵前,我一樣敢認!你在外麵逞的好威風,在太妃麵前叫的好委屈!真是叫我看不起你!你們北涼王派了你這樣一個兩麵三刀的來當使者,確實是為和平而不是來挑撥離間的麽?”
太妃這時立刻截斷了新興王的話:“新興王說話不得如此放肆!”
轉臉和藹悅色對北涼使臣說道,“我大魏對北涼,素來存交好之心,如今不幸有了誤會,我必為使臣秉正處理。新興王逞勇好鬥,雖是我皇家子弟,我卻也不會偏聽偏信,叫使臣受屈。”
再轉臉問長孫嵩,“長孫大人,新興王和使臣到底是為什麽起了衝突,這事情你可有問清楚?”
長孫嵩急忙說道:“臣聽到稟報,趕過去時,使臣已傷。因急著為使臣處理傷處,那酒樓又人多眼雜,因此不及詢問,但臣已著李蓋將酒樓當場幾人帶回,都在宮外,太妃可傳旨宣他們進來審問。”
北涼使臣一聽,便知道,這哪裏是要給自己找委屈?那些人宣進來一問,七嘴八舌會說自己辱罵了高家人,那新興王剛剛說打得理直氣壯,自己的委屈還能找回?
當下氣惱道:“那酒樓裏帶回的都是你們魏朝的人,自然順著你們的話風偏著你們說話!他們串通了說話,怎會對我有利?太妃如此行事,對我不公!”
太妃看了看長孫嵩:“當時在場之人,隻有我們魏朝的人麽?”
長孫嵩說道:“臣問了一下,還有一個是秦國的商人,再者便是使臣大人的護衛,現在醫館治傷。大妨可要臣將使臣的護衛一並找來問問,當麵對質?”
太妃揮了揮手,對北涼使臣說道:“新興王不管為什麽與使臣起了衝突,使臣遠來是客,本該以禮相待。如今因著些許誤會傷了使臣,是我平日教導不嚴,疏忽了管教。他是個直脾氣,平日裏少有敬重之人,對高公秉淮一家卻實在是敬而有餘,容不得別人有一絲不敬之處。他如今在我們自家裏傷了客人,總是我們的待客不周,皇家和平民百姓一樣,自有家法。為他冒犯了使者,我如今家法罰他,將他杖責五十禁足一月為使臣出氣。使臣與護衛為他所傷,所有醫治自然由我大魏來負責,使臣與護衛好生將養,回頭我便派人送了補養之物過去。使臣看這樣處置可還滿意?”
不等北涼使臣回答,轉頭對新興王厲聲喝道:“我如此罰你,你可認過?”
新興王一聽,從前因著他混帳,皇上責他一百杖的時候都有。五十杖實在不算多。當下說道:“我怠慢了客人,是我失禮,這五十杖我認。隻是我打他是因為辱罵高家,存算計之心,我打得有理,卻不會跟他認錯!若有下次他再敢動心思到高家身上,我會更叫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