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儀有所不知。那高公秉淮,說起來,也有些家淵。他祖上高嚴,是燕國名士,後代皆有才名,至高泌一輩,被慕容皇室百般禮遇,也做到了一朝司空。三十年前燕國皇室新皇繼位,逼殺繼母之事昭儀想必是聽說的。”
右昭儀點頭道:“確實知道。聽人言說,燕國皇帝本欲立兒子慕容哲為太子,當時的皇後卻道慕容哲雖姿質雍容,然優柔寡斷,非濟世雄傑,建議皇帝別選子侄為太子。由此遺禍,以至於慕容哲懷恨在心,繼位之後,竟將那位皇後逼得自殺了。”
環娘說道:“雖說婦人不能幹政。然而從慕容哲心胸狹窄且剛愎自用以至亡了燕國看,確實不堪大用,難為一國之主。我說起前事,正與高公秉淮有些關聯。當時的高家,與皇後一樣,也並不認可立慕容哲為太子,被慕容哲抄家滅族,這高公秉淮,便是當時高家的嫡孫,因被送到外麵讀書,僥幸得免。”
右昭儀忽然想起一事,說道:“我朝已故鎮西將軍高泯,曾是燕國降將,一身才略,極得先皇器重,與這高公秉淮,可有關係?”
“確有關係。鎮西將軍曾祖與高公秉淮的高祖乃是兄弟,同在燕朝為官,皆為名士,世稱東高家和西高家。隻是兩家政見並不相和,又因著前麵西高家被滅族一事,關係似是十分冷淡。這位高公秉淮大約是因著舊事,極是避忌朝堂之事。因此雖負盛名,任人相請,卻不肯出仕。”
右昭儀“哦”了一聲,說道:“他再有盛名,主上卻為他的妻女發作二公主,二公主不是太可憐了些?”
環娘低聲說道:“前些日子,大皇子私服出宮,隨著崔尚書父子曾去高宅拜見,聽說是主上的意思。”
右昭儀愣了一下,敏感地抓到環娘話中的意思:“那高公和崔家……”
“高公少時和崔尚書同窗讀書,同師相承,情同兄弟。拜會高公之事,如果不是崔尚書主張,多少也與他有些關係。昭儀難道不記得前些日子將閉宮門之時主上急召了崔尚書父子入宮?說的便是此事。”
右昭儀愣了一會兒,低聲說道:“主上近兩年龍體欠安,竟是迫不及待要將大皇子扶上寶座了麽?”
環娘壓著聲音說道:“大皇子這一年替主上處理政務,章法有度,頗得主上讚賞,始平和大皇子向來關係融洽,昭儀日後,在這宮裏,還能靠著誰?”
右昭儀默默坐了一會兒,說道:“我隻求始平能嫁在身邊,安享富貴便好,別的也不敢求了。”
“曆來我朝公主,無一例外都是和親出去的,昭儀有心,更要和大皇子多親近才是。且杜貴嬪在世時,昭儀和她感情頗厚,因著這個,大皇子對昭儀也頗為敬重……”
右昭儀坐了一會兒,輕聲說道:“我一直憂心始平的婚事。始平自是心儀崔家阿郎,我先前還有些擔心崔家與大皇子走得太近,惹了其它幾個皇子的忌憚。阿嫂知道,這皇位之爭,由來血腥,我隻盼始平能平平安安便好,離這些紛爭越遠才越好。”
環娘不以為然道:“不是我貶低那幾個皇子,他們即使有覬覦之心,也無相爭之力。他們幾個加起來,能及大皇子一臂也不錯了。我看主上看得很是明白,才對大皇子如此用心。叫我看,崔家將來,貴不可言。況崔家阿郎,少年天才,相貌俊美,與始平年歲也相當。始平果然能下嫁崔家,自是一樁好事。”
右昭儀點頭道:“確實知道。聽人言說,燕國皇帝本欲立兒子慕容哲為太子,當時的皇後卻道慕容哲雖姿質雍容,然優柔寡斷,非濟世雄傑,建議皇帝別選子侄為太子。由此遺禍,以至於慕容哲懷恨在心,繼位之後,竟將那位皇後逼得自殺了。”
環娘說道:“雖說婦人不能幹政。然而從慕容哲心胸狹窄且剛愎自用以至亡了燕國看,確實不堪大用,難為一國之主。我說起前事,正與高公秉淮有些關聯。當時的高家,與皇後一樣,也並不認可立慕容哲為太子,被慕容哲抄家滅族,這高公秉淮,便是當時高家的嫡孫,因被送到外麵讀書,僥幸得免。”
右昭儀忽然想起一事,說道:“我朝已故鎮西將軍高泯,曾是燕國降將,一身才略,極得先皇器重,與這高公秉淮,可有關係?”
“確有關係。鎮西將軍曾祖與高公秉淮的高祖乃是兄弟,同在燕朝為官,皆為名士,世稱東高家和西高家。隻是兩家政見並不相和,又因著前麵西高家被滅族一事,關係似是十分冷淡。這位高公秉淮大約是因著舊事,極是避忌朝堂之事。因此雖負盛名,任人相請,卻不肯出仕。”
右昭儀“哦”了一聲,說道:“他再有盛名,主上卻為他的妻女發作二公主,二公主不是太可憐了些?”
環娘低聲說道:“前些日子,大皇子私服出宮,隨著崔尚書父子曾去高宅拜見,聽說是主上的意思。”
右昭儀愣了一下,敏感地抓到環娘話中的意思:“那高公和崔家……”
“高公少時和崔尚書同窗讀書,同師相承,情同兄弟。拜會高公之事,如果不是崔尚書主張,多少也與他有些關係。昭儀難道不記得前些日子將閉宮門之時主上急召了崔尚書父子入宮?說的便是此事。”
右昭儀愣了一會兒,低聲說道:“主上近兩年龍體欠安,竟是迫不及待要將大皇子扶上寶座了麽?”
環娘壓著聲音說道:“大皇子這一年替主上處理政務,章法有度,頗得主上讚賞,始平和大皇子向來關係融洽,昭儀日後,在這宮裏,還能靠著誰?”
右昭儀默默坐了一會兒,說道:“我隻求始平能嫁在身邊,安享富貴便好,別的也不敢求了。”
“曆來我朝公主,無一例外都是和親出去的,昭儀有心,更要和大皇子多親近才是。且杜貴嬪在世時,昭儀和她感情頗厚,因著這個,大皇子對昭儀也頗為敬重……”
右昭儀坐了一會兒,輕聲說道:“我一直憂心始平的婚事。始平自是心儀崔家阿郎,我先前還有些擔心崔家與大皇子走得太近,惹了其它幾個皇子的忌憚。阿嫂知道,這皇位之爭,由來血腥,我隻盼始平能平平安安便好,離這些紛爭越遠才越好。”
環娘不以為然道:“不是我貶低那幾個皇子,他們即使有覬覦之心,也無相爭之力。他們幾個加起來,能及大皇子一臂也不錯了。我看主上看得很是明白,才對大皇子如此用心。叫我看,崔家將來,貴不可言。況崔家阿郎,少年天才,相貌俊美,與始平年歲也相當。始平果然能下嫁崔家,自是一樁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