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遠征軍與南華的戰爭向世人展示了英法這兩個列強虛弱的本質,這一點至少希特勒看到了。
與曆史上不同的是現在歐洲的近旁站立著一位剛剛崛起的亞洲巨人---南華,遠征軍被南華逐出亞洲後,希特勒很想趁機落井下石,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可是事到臨頭他放棄了軍事擴張的計劃,因為他擔心這樣做會給中國人吞並土耳其和敘利亞製造機會。
蘇聯和南華這兩個大國都讓希特勒忌憚,斯大林他已經穩住了,可是齊誌宇究竟作何打算希特勒不得而知。
1936年下半年德國加強了與南華的關係,兩國經貿往來日益頻繁。
除了經貿往來,南華與德國還暗中開展了軍工合作項目。德國向南華提供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和88毫米防空炮的圖紙和全套技術,並且幫助南華在曼穀建立一家年產五百台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工廠。
南華提供給德國虎式坦克的全套圖紙與技術,另外還贈送給德國五架b-10轟炸機和烏克蘭礦產分布圖以及蘇聯軍工生產的詳細資料,並承諾勝利油田投產後,每年向德國按國際價格提供五十萬噸成品油。
1937年九月份,南華為了打消德國的疑慮,同德國簽署了一個秘密協議,南華向德國承諾,自1938年元月開始南華將向德國每月交付五十架海燕戰鬥機、五百架初教六飛機,至於石油、橡膠、青黴素等物資敞開供應,德國要多少南華就供應多少。
另外在這份協議裏南華還承諾,德國進軍蘇聯的時候,若德國在蘇聯戰事不利,南華將加大對德國的軍事援助……南華如此支持德國,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德國必須使用軍事手段幫助南華解除英、法、蘇聯的威脅,另外南華還在這份秘密協議裏,對蘇聯的領土提出了要求,南華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這幾個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海燕戰鬥機足以在這個時代奪得歐洲天空的飛機,南華承諾每個月為德國提供五十架海燕戰鬥機,這讓希特勒在軍事上增強了對英法、蘇聯的信心,而德國與南華簽訂的秘密協議也使希特勒明白了南華對德國的態度,南華無疑是支持德國在歐洲進行軍事擴張的,希特勒一度冷卻的雄心壯誌重新膨脹起來。
1937年10中旬,希特勒向奧地利伸出了黑手,奧地利納粹分子在柏林的資助和遙控下開始在奧地利開展恐怖活動,奧地利每天都有大批恐怖事件發生。
11月13日兩個德國步兵師開赴奧地利與德國邊境,擺出一副隨時準備入侵奧地利的架勢。
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在德國軍事威脅和國內納粹分子的折騰下,最終屈服於希特勒的淫威,將奧地利送給了德國。
1938年3月初,德國從南華得到大批軍事裝備後,揮師侵入捷克斯洛伐克,5月份德國吞並了波蘭。
英法本以為德國接下來會對蘇聯下手,可是德軍卻一口氣將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吞下去。
希特勒將歐洲攪得烽火連天,國內的白崇禧、李宗仁、胡璉、海軍司令林建章,經過三個多月的秘密磋商,1937年2月份在北京組建聯合政府,李宗仁任總統,白崇禧任軍委主席,胡璉為軍委副主席兼參謀長,林建章任海軍司令。
九月份部隊完成整編,十月初白崇禧派出三百架水上飛機運載一個步兵旅兵進四川,空軍的水上飛機源源不斷地將部隊送進四川,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等四川軍閥望風而降,四川軍閥控製的軍隊被送到了緬甸,他們將在密支那接受整編,並在那裏進行為期半年的軍事訓練。
1938年7月下旬,在北京聯合政府與南華的雙重壓力下,南京政府、武漢政府大小官員黯然神傷地離開了中國大陸,來到了南華緬甸省曼德勒,而他們的軍隊則被南華和北京政府組織的船隊分批送往馬達加斯加島。
馬達加斯加島上隻象征性地在馬哈讚加港駐紮著一支英軍部隊,不到兩千人,現在德軍的鐵蹄正在踐踏歐洲,英法聯軍自顧不暇,哪裏有餘力估計這個海外大島,中國人浩浩蕩蕩的船隊進入馬哈讚加港,英軍就投降了。
第一批被送到馬達加斯加島的國民黨軍部隊是陳誠第18軍第11師,師長羅卓英。
九月份莫與碩的六十七師登上該島,九月末蔣介石率領南京政府高官顯貴進駐馬達加斯加島的塔那那利佛。
這個島的麵積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可是畢竟是海島,四周被大海包圍,與大陸隔絕,島上資源有限,若發生戰爭,敵軍到處都可登陸,沒有回旋餘地。
蔣介石並不準備將這裏建立自己的根基,他真正矚目的是對麵的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島隻不過是進入非洲大陸的一塊跳板。
蔣介石現在要做的就是委托南華和北京政府盡快將滯留在國內的兵力和物資運送過來。
現在南華暫時停止了向其他海外領土輸送人口的行動,將能夠投入遠洋運輸的商船都組織起來與北京政府的船隊向馬達加斯加島運送兵力和物資。
截止1938年底,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國民黨軍隊已達到了三個步兵師,一個航空師。
國民黨軍隊航空師裝備的飛機全部是南華提供的運5水上飛機,這種飛機便於將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軍隊投送到對麵的莫桑比克。
截止1939年2月份,德軍的裝甲師在歐洲以閃電戰術相繼攻占了法國、南斯拉夫、雅典、匈牙利、羅馬尼亞,歐洲除了蘇聯、英國以及德國的盟友,其他國家悉數被德軍的鐵蹄踩踏在腳下。
德軍在歐洲攻城略地,中國軍隊趁著英國人自顧不暇的機會在非洲開疆擴土。
2月中旬,運抵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運5水上飛機達到了兩百架,而島上的三個步兵師也適應了非洲的氣候、水土,蔣介石準備開始實施登陸非洲的作戰計劃。
2月17日這天淩晨,兩百架運5水上飛機從馬達加斯加島的馬哈讚加港專為水上飛機建造的水上飛機碼頭上相繼起飛,前往莫桑比克。
運5水上機群在莫桑比克境內的讚比西河上降落,兩個步兵營一千多官兵將橡皮艇充滿氣扔到河麵,隨後鑽出飛機,爬上橡皮艇,將水裏的同伴拉上去,橡皮艇坐滿人員後,就劃著橡皮艇登上河灘,在河灘上尋找適合建立碼頭的地方,為水上飛機修建簡易碼頭。
第三天下午,水上飛機利用修建在讚比西河上的水上碼頭已經先後向岸上輸送了兩個團的兵力和部隊所需的武器彈藥和藥品。
旅長遲雲山留下兩個營看守碼頭,其餘部隊向距離碼頭三百多裏地的貝拉港挺進。
2月25日遲雲山旅與貝拉港守軍激戰兩個多小時,全殲守軍,占領貝拉港。
貝拉港可以停靠數千噸的商船,南京政府的海軍被林建章毫不客氣地收編了,就連商船也作為運費留下了。
不過蔣介石還是帶過來大批錢財,蔣介石數月前通過南華向土耳其購買了十幾艘二手商船,土耳其現在是南華的附屬國,而南華在德國侵占波蘭後,對外宣稱南華對歐洲戰事持觀望態度,南華的立場自然就是土耳其的立場,土耳其的商船英國是決不能攔截的,除非英國昏了頭,打算將南華完全推向德國一邊。
向土耳其購買的十幾艘二手商船兩個月就到手了,都是兩千噸到五千噸的老舊的蒸汽船商船。
船破了點,但是價錢便宜,更重要的是所需的煤炭馬達加斯加島上就很豐富,如果是燒重油的商船,還得花錢去買油料。
國民黨軍隻需要在馬達加斯加島與莫桑比克海岸之間往返輸送人員和物資,不需要跑遠海,沒有必要浪費本就不充裕的資金購買好船。
跟隨蔣介石過來的有近千名船員,土耳其將商船送過來,立即成立了船運公司,開始向莫桑比克輸送人員和物資。
水上飛機和商船共同努力,不到十天,就將一個步兵師的人員和裝備送到了莫桑比克。
英法、意大利等歐洲列強殖民軍主要集中在北非,中南非洲也隻有南非駐有一個師的英軍,駐守開普敦港的英國艦隊在德國進攻法國的時候被調回歐洲,其他地方基本沒有歐洲殖民軍的影子。
國民黨軍隊一個步兵師隻用了兩個多月就肅清了莫桑比克境內裝備極其落後的土著軍隊。
5月下旬南華船隊為國民黨軍隊送過來一個裝甲師,這個裝甲師下轄兩個團,共配備一百輛t34坦克、su-76自行火炮,裝甲師是南華在暹羅為國民黨軍隊訓練的裝甲部隊,裝甲師師長是杜聿明。
杜聿明率領裝甲師,後麵跟著兩個步兵師,沿著讚比西河北岸向西橫掃,相繼攻占了讚比亞、安哥拉。
南華和中國本土的海上運力限製了國民黨軍的軍事行動,控製了安哥拉,國民黨軍隊不得不停止了前進的腳步,等待商船隊將後續部隊運送過來,守衛攻占的大小城市。
所幸九月份龍州至西華港口城市卡拉奇的鐵路就修通通車了,這段鐵路在修建之前隻有緬甸省曼德勒以西、孟加拉省以及順化至金邊這三段需要修建鐵路,其餘路段都有鐵路,南華鐵路公司曆時一年之久才將龍州至卡拉奇鐵路空白帶補上。
龍州至卡拉奇鐵路修通之前,滯留在國內的國民黨軍隊都是從陸路到達仰光,然後在仰光乘坐北京政府和南華的船隊前往馬達加斯加島,現在鐵路修通了,國內的國民黨軍隊和物資通過鐵路從龍州直達卡拉奇,而船隊隻需從卡拉奇港口將國民黨軍隊和物資運送到馬達加斯加島,相比船隊從仰光接送節省了將近一半海上路程。
從前兩個月運送一個步兵師,現在一個月零幾天就能將一個步兵師送到馬達加斯加島。
與曆史上不同的是現在歐洲的近旁站立著一位剛剛崛起的亞洲巨人---南華,遠征軍被南華逐出亞洲後,希特勒很想趁機落井下石,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可是事到臨頭他放棄了軍事擴張的計劃,因為他擔心這樣做會給中國人吞並土耳其和敘利亞製造機會。
蘇聯和南華這兩個大國都讓希特勒忌憚,斯大林他已經穩住了,可是齊誌宇究竟作何打算希特勒不得而知。
1936年下半年德國加強了與南華的關係,兩國經貿往來日益頻繁。
除了經貿往來,南華與德國還暗中開展了軍工合作項目。德國向南華提供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和88毫米防空炮的圖紙和全套技術,並且幫助南華在曼穀建立一家年產五百台勞斯萊斯梅林發動機工廠。
南華提供給德國虎式坦克的全套圖紙與技術,另外還贈送給德國五架b-10轟炸機和烏克蘭礦產分布圖以及蘇聯軍工生產的詳細資料,並承諾勝利油田投產後,每年向德國按國際價格提供五十萬噸成品油。
1937年九月份,南華為了打消德國的疑慮,同德國簽署了一個秘密協議,南華向德國承諾,自1938年元月開始南華將向德國每月交付五十架海燕戰鬥機、五百架初教六飛機,至於石油、橡膠、青黴素等物資敞開供應,德國要多少南華就供應多少。
另外在這份協議裏南華還承諾,德國進軍蘇聯的時候,若德國在蘇聯戰事不利,南華將加大對德國的軍事援助……南華如此支持德國,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德國必須使用軍事手段幫助南華解除英、法、蘇聯的威脅,另外南華還在這份秘密協議裏,對蘇聯的領土提出了要求,南華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這幾個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海燕戰鬥機足以在這個時代奪得歐洲天空的飛機,南華承諾每個月為德國提供五十架海燕戰鬥機,這讓希特勒在軍事上增強了對英法、蘇聯的信心,而德國與南華簽訂的秘密協議也使希特勒明白了南華對德國的態度,南華無疑是支持德國在歐洲進行軍事擴張的,希特勒一度冷卻的雄心壯誌重新膨脹起來。
1937年10中旬,希特勒向奧地利伸出了黑手,奧地利納粹分子在柏林的資助和遙控下開始在奧地利開展恐怖活動,奧地利每天都有大批恐怖事件發生。
11月13日兩個德國步兵師開赴奧地利與德國邊境,擺出一副隨時準備入侵奧地利的架勢。
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在德國軍事威脅和國內納粹分子的折騰下,最終屈服於希特勒的淫威,將奧地利送給了德國。
1938年3月初,德國從南華得到大批軍事裝備後,揮師侵入捷克斯洛伐克,5月份德國吞並了波蘭。
英法本以為德國接下來會對蘇聯下手,可是德軍卻一口氣將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吞下去。
希特勒將歐洲攪得烽火連天,國內的白崇禧、李宗仁、胡璉、海軍司令林建章,經過三個多月的秘密磋商,1937年2月份在北京組建聯合政府,李宗仁任總統,白崇禧任軍委主席,胡璉為軍委副主席兼參謀長,林建章任海軍司令。
九月份部隊完成整編,十月初白崇禧派出三百架水上飛機運載一個步兵旅兵進四川,空軍的水上飛機源源不斷地將部隊送進四川,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等四川軍閥望風而降,四川軍閥控製的軍隊被送到了緬甸,他們將在密支那接受整編,並在那裏進行為期半年的軍事訓練。
1938年7月下旬,在北京聯合政府與南華的雙重壓力下,南京政府、武漢政府大小官員黯然神傷地離開了中國大陸,來到了南華緬甸省曼德勒,而他們的軍隊則被南華和北京政府組織的船隊分批送往馬達加斯加島。
馬達加斯加島上隻象征性地在馬哈讚加港駐紮著一支英軍部隊,不到兩千人,現在德軍的鐵蹄正在踐踏歐洲,英法聯軍自顧不暇,哪裏有餘力估計這個海外大島,中國人浩浩蕩蕩的船隊進入馬哈讚加港,英軍就投降了。
第一批被送到馬達加斯加島的國民黨軍部隊是陳誠第18軍第11師,師長羅卓英。
九月份莫與碩的六十七師登上該島,九月末蔣介石率領南京政府高官顯貴進駐馬達加斯加島的塔那那利佛。
這個島的麵積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可是畢竟是海島,四周被大海包圍,與大陸隔絕,島上資源有限,若發生戰爭,敵軍到處都可登陸,沒有回旋餘地。
蔣介石並不準備將這裏建立自己的根基,他真正矚目的是對麵的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島隻不過是進入非洲大陸的一塊跳板。
蔣介石現在要做的就是委托南華和北京政府盡快將滯留在國內的兵力和物資運送過來。
現在南華暫時停止了向其他海外領土輸送人口的行動,將能夠投入遠洋運輸的商船都組織起來與北京政府的船隊向馬達加斯加島運送兵力和物資。
截止1938年底,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國民黨軍隊已達到了三個步兵師,一個航空師。
國民黨軍隊航空師裝備的飛機全部是南華提供的運5水上飛機,這種飛機便於將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軍隊投送到對麵的莫桑比克。
截止1939年2月份,德軍的裝甲師在歐洲以閃電戰術相繼攻占了法國、南斯拉夫、雅典、匈牙利、羅馬尼亞,歐洲除了蘇聯、英國以及德國的盟友,其他國家悉數被德軍的鐵蹄踩踏在腳下。
德軍在歐洲攻城略地,中國軍隊趁著英國人自顧不暇的機會在非洲開疆擴土。
2月中旬,運抵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運5水上飛機達到了兩百架,而島上的三個步兵師也適應了非洲的氣候、水土,蔣介石準備開始實施登陸非洲的作戰計劃。
2月17日這天淩晨,兩百架運5水上飛機從馬達加斯加島的馬哈讚加港專為水上飛機建造的水上飛機碼頭上相繼起飛,前往莫桑比克。
運5水上機群在莫桑比克境內的讚比西河上降落,兩個步兵營一千多官兵將橡皮艇充滿氣扔到河麵,隨後鑽出飛機,爬上橡皮艇,將水裏的同伴拉上去,橡皮艇坐滿人員後,就劃著橡皮艇登上河灘,在河灘上尋找適合建立碼頭的地方,為水上飛機修建簡易碼頭。
第三天下午,水上飛機利用修建在讚比西河上的水上碼頭已經先後向岸上輸送了兩個團的兵力和部隊所需的武器彈藥和藥品。
旅長遲雲山留下兩個營看守碼頭,其餘部隊向距離碼頭三百多裏地的貝拉港挺進。
2月25日遲雲山旅與貝拉港守軍激戰兩個多小時,全殲守軍,占領貝拉港。
貝拉港可以停靠數千噸的商船,南京政府的海軍被林建章毫不客氣地收編了,就連商船也作為運費留下了。
不過蔣介石還是帶過來大批錢財,蔣介石數月前通過南華向土耳其購買了十幾艘二手商船,土耳其現在是南華的附屬國,而南華在德國侵占波蘭後,對外宣稱南華對歐洲戰事持觀望態度,南華的立場自然就是土耳其的立場,土耳其的商船英國是決不能攔截的,除非英國昏了頭,打算將南華完全推向德國一邊。
向土耳其購買的十幾艘二手商船兩個月就到手了,都是兩千噸到五千噸的老舊的蒸汽船商船。
船破了點,但是價錢便宜,更重要的是所需的煤炭馬達加斯加島上就很豐富,如果是燒重油的商船,還得花錢去買油料。
國民黨軍隻需要在馬達加斯加島與莫桑比克海岸之間往返輸送人員和物資,不需要跑遠海,沒有必要浪費本就不充裕的資金購買好船。
跟隨蔣介石過來的有近千名船員,土耳其將商船送過來,立即成立了船運公司,開始向莫桑比克輸送人員和物資。
水上飛機和商船共同努力,不到十天,就將一個步兵師的人員和裝備送到了莫桑比克。
英法、意大利等歐洲列強殖民軍主要集中在北非,中南非洲也隻有南非駐有一個師的英軍,駐守開普敦港的英國艦隊在德國進攻法國的時候被調回歐洲,其他地方基本沒有歐洲殖民軍的影子。
國民黨軍隊一個步兵師隻用了兩個多月就肅清了莫桑比克境內裝備極其落後的土著軍隊。
5月下旬南華船隊為國民黨軍隊送過來一個裝甲師,這個裝甲師下轄兩個團,共配備一百輛t34坦克、su-76自行火炮,裝甲師是南華在暹羅為國民黨軍隊訓練的裝甲部隊,裝甲師師長是杜聿明。
杜聿明率領裝甲師,後麵跟著兩個步兵師,沿著讚比西河北岸向西橫掃,相繼攻占了讚比亞、安哥拉。
南華和中國本土的海上運力限製了國民黨軍的軍事行動,控製了安哥拉,國民黨軍隊不得不停止了前進的腳步,等待商船隊將後續部隊運送過來,守衛攻占的大小城市。
所幸九月份龍州至西華港口城市卡拉奇的鐵路就修通通車了,這段鐵路在修建之前隻有緬甸省曼德勒以西、孟加拉省以及順化至金邊這三段需要修建鐵路,其餘路段都有鐵路,南華鐵路公司曆時一年之久才將龍州至卡拉奇鐵路空白帶補上。
龍州至卡拉奇鐵路修通之前,滯留在國內的國民黨軍隊都是從陸路到達仰光,然後在仰光乘坐北京政府和南華的船隊前往馬達加斯加島,現在鐵路修通了,國內的國民黨軍隊和物資通過鐵路從龍州直達卡拉奇,而船隊隻需從卡拉奇港口將國民黨軍隊和物資運送到馬達加斯加島,相比船隊從仰光接送節省了將近一半海上路程。
從前兩個月運送一個步兵師,現在一個月零幾天就能將一個步兵師送到馬達加斯加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