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13日,由英國、法國、荷蘭三國海軍抽調艦船組成的總數達360艘艦船的遠征艦隊進入印度洋,浩浩蕩蕩向馬爾代夫群島殺過去。


    三國遠征艦隊此次不惜血本、遠涉重洋來到南亞的首要目標就是奪取新加坡這個戰略重地。


    隻有占據新加坡,才能打通馬六甲海峽航道,並以新加坡為基地,進入太平洋殲滅日本海軍,隨後奪占東南亞諸島,登陸安南,掃平南華共和國,恢複三國在南亞、東南亞的殖民統治。


    這支龐大的艦隊是按照各國軍事實力以及戰後在亞洲分配利益的多寡為原則組建的,其中運送步兵以及補給的船隻占據了三分之二。


    英國海上實力最強,在亞洲、澳洲的利益最大,艦隊中百分之八十五的艦船都是英國人的,荷蘭占了百分之五,法國承擔了百分之十。


    法國的海上力量要比荷蘭強大,可是法國吃過中國飛機的苦頭,在與西南國民軍爭奪印度支那聯邦的戰爭中,法國亞洲艦隊被西南國民軍的空軍全部殲滅,那一次戰爭給法國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法國人認為南華共和國雖然沒有海軍,可是他們擁有遠比歐洲各國先進的飛機和強大的陸軍,即便三國占據無可比擬的海上優勢,可是麵對肆無忌憚的空中打擊未必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所以法國人並不十分看好這次軍事行動,並沒有派出多少彌足珍貴的艦船。


    法國人對於這次軍事行動有存在著僥幸心理,擔心英國人最終取得了勝利,如果自己沒有參與其中,利益會受到損害,在法國人眼裏陸軍的成本要比海軍低廉,於是法國人就派出了整整五個師的陸軍,而且法國人允諾這五個師將協助英國奪取新加坡,並且法國在開戰後還將派遣五個師參戰。


    為了組建這支多國遠征艦隊,荷蘭、法國各自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英國人為了將三國拖下水,頻繁派出談判代表前往三國與之協商,耗費了很多心血,雖然最後如願以償,卻足足耽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


    在這將近四個月時間裏,南華共和國總共向馬爾代夫群島、拉克沙群島、錫蘭島上輸送了六個師的兵力以及大量的戰爭物資。


    在馬爾代夫群島的馬累島和錫蘭的賈夫納島上各修建了簡易機場和水上飛機碼頭,其中馬累島和拉克沙群島的卡瓦拉蒂島作為阻擋四國艦隊的前沿,更被視為重中之重,島上挖掘了縱橫交錯的地道網,每一座山上也挖掘了大量的坑道和貓耳洞,準備與三國聯軍進行持久戰。


    拉克沙群島、馬爾代夫群島與錫蘭島構成了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控製著四國艦隊前往新加坡的航道。


    三國艦隊必須拔掉南華共和國在印度洋上構建的這個三角形的防禦體係才能打開通往新加坡的大門。


    這場規模空前,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海上力量與空中力量的較量在1月13日這天下午開始了。


    13日中午三國艦隊在距離馬累島三百多海裏的海域,派出英國競技神航母上的多架水上偵察機對馬爾代夫群島進行空中偵察。


    英國人的水上偵察機還沒有飛到馬累島就被執行空中巡邏任務的十架獵鷹發現,英國人的雙翼機根本就不是獵鷹飛機的對手,僅僅一個照麵英國人派出去的水上偵察機就相繼被獵鷹戰鬥機擊落。


    英國人沒有獲得寶貴的島上防禦情報,可是令英國人納悶的是馬累島上也沒有派出飛機對三國艦隊進行空中打擊。


    三國艦隊司令英國海軍上將傑裏科意識到自己的偵察機再派出去也是送死,然而知彼知己百戰百勝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空中偵察失敗後,他決定派出第三分艦隊前往馬累島南麵的馬達偉利島,將馬累島機場上的飛機全部吸引過去,然後派遣第二分艦隊護送運輸艦前往馬累島,強行登陸。


    第三分艦隊司令官英國海軍中將魏菲爾乘坐旗艦布裏斯托爾級輕巡洋艦和五艘w級驅逐艦、兩艘運兵船駛向馬達偉利島,魏菲爾知道南華共和國有為數不多的潛艇,還有大量的先進飛機,一路上不敢掉以輕心,下令嚴密監視水麵動向,所有艦船上防空火力做好一級防空準備,隨時準備應對來自水下、空中的攻擊。


    然而一直擔心的攻擊並沒有發生,第一分艦隊平安地進入了馬達偉利島的環礁中停泊下來。


    運兵船開始向艦船停泊位置兩側的小島上運送人員和武器,在島上建立防空陣地。


    就在魏菲爾對南華共和國沒有派出飛機在前往馬達偉利島的路上予以攻擊感到迷惑不解的時候,整整五十架從馬累島機場起飛的獵鷹飛機出現在第一分艦隊的上空。


    一架架獵鷹戰鬥機、強擊機對準各自的目標相繼從空中俯衝下來,火箭彈嗖嗖地飛竄向那些艦船的甲板,燃燒彈也一枚接一枚地下餃子一樣往下落,英國水兵不顧一切地在甲板上操縱著防空火炮和高射機槍,向空中傾瀉火力。


    一架獵鷹戰鬥機不幸被一枚炮彈擊中,機體四分五裂墜向海麵,然而這架飛機投下的燃燒彈卻將一艘w級驅逐艦的艦艉變成了火海。


    中國人的飛機實在太多了,英國水兵顧得了東,卻無法顧得上西麵,來自四麵八方的攻擊把英國人耍得團團轉。


    第三分艦隊進入環礁後,魏菲爾就命令所有的戰艦泊靠在環礁的淺海區,他的設想是將這些戰艦變成防空炮台,全力應對空中攻擊,即使艦船被炸彈命中也不會立即沉沒,倘若艦船受傷嚴重,隻要動力完好就可以坐灘,繼續打擊中國人的飛機。


    傑裏科派遣第三分艦隊來到馬達偉利島就是打算犧牲第一分艦隊,吸引住馬累島上的飛機,掩護第二分艦隊對馬累島實施強行登陸。


    對於傑裏科的命令,魏菲爾不敢違抗,隻能堅決執行。可是無論傑裏科還是魏菲爾都沒有想到中國人事先就已經預料到英國人會利用馬達偉利島攻擊馬累島。


    所以陳策預先就在馬達偉島環礁附近埋伏下十艘潛艇。就在英國人被獵鷹飛機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一艘艘潛艇悄悄地鑽進環礁內,相繼浮出水麵,對那些甲板上濃煙滾滾的艦船發動了致命的魚雷攻擊。


    魏菲爾並沒有忽視來自水麵下的威脅,戰前他特意留下兩艘驅逐艦在環礁周圍往來巡查,一旦中國人派來潛艇,環礁內停泊的艦船就會一起出動將其消滅。


    可是中國人的飛機在對環礁內的艦船展開攻擊的時候,沒有落下那兩艘負責監視潛艇的驅逐艦,兩艘驅逐艦為了躲避猛烈的空中攻擊,開進了環礁內。


    失去了預警能力,對於潛艇的攻擊,這些停靠在淺海區的艦船完全沒有應對時間,都成了潛艇的靶子。


    布裏斯托爾級輕巡洋艦同時被三條魚雷擊中,船體四分五裂,很快就傾翻在海水裏,而那些驅逐艦和運兵船也相繼被魚雷送進了海底。


    第三分艦隊這麽快就覆滅了,而此時第二分艦隊剛剛脫離主艦隊前往馬累島。


    七艘艦船的損失對於四國艦隊龐大的規模根本算不上什麽,得知消息後傑裏科連眉頭都沒眨一下,沒有收回第二分艦隊,不過第三分艦隊和第四分艦隊被派去了馬達偉利島,而第五分艦隊則緊隨第二分艦隊之後火速前往馬累島。


    傑裏科就是想用多如牛毛的四國戰艦摧毀馬累島上的機場,隻要摧毀了機場,中國人就沒什麽可怕的了。


    南華共和國在馬累島上有一百架獵鷹飛機,兩百架各式水上飛機。這些飛機需要集中力量攻擊三國的主力艦隊,三國艦隊同時向馬累島和馬達偉利島派出兩支艦隊,馬累島上的飛機就隻能放棄馬達偉利島,因為敵艦進入馬達偉利島的環礁中暫時對馬累島沒有威脅,他們的作用隻不過是吸引馬累島上的飛機,掩護其他艦船進攻馬累島。


    第二分艦隊和第五分艦隊共有戰艦三十艘,雖然沒有戰列艦,但是勇敢級大型巡洋艦卻多達四艘。


    此時英國兩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也被派動來空襲馬累島,數十架飛機掠過第二分艦隊向馬累島飛過去。


    馬累島這個彈丸小島缺少戰略縱深,一旦讓勇敢級這樣的大型巡洋艦逼近,那些粗大的艦炮傾泄的彈雨很輕易就能將島子犁個遍。


    獲悉敵艦向馬累島駛過來,從馬達偉利島返回來剛剛補充完彈藥的獵鷹飛機立即起飛向第二艦隊和緊隨其後的第五分艦隊撲過去。


    對馬累島威脅最大的就是那四艘勇敢級大型巡洋艦,其他艦船放到馬累島附近再打也沒問題,可是這四艘大家夥必須盡快擊沉。


    為掩護第二艦隊和第五艦隊,英國人派出了數十架艦載機。在距離兩支艦隊一百多海裏的海域近百架獵鷹飛機與英國人的艦載機遭遇。


    三十架獵鷹戰鬥機脫離編隊從高空俯衝下來,火箭彈、機關炮將七架英國飛機打的淩空爆炸,隨後就是自由纏鬥,兩架獵鷹相互配合追逐著倉皇逃竄的英國老式飛機。


    一邊倒的空戰很快就結束了,獵鷹飛機以零損失全部擊落英國艦載機。


    英國艦載機隕歿得太快了,沒有為兩支艦隊贏得多少時間。在距離馬累島不到兩百海裏的海域,獵鷹集群發現了劈波斬浪急速駛過來的第二分艦隊和第五分艦隊。


    近百架獵鷹飛機不顧一切地展開對四艘勇敢級大型巡洋艦的攻擊。幾分鍾後兩百架水上飛機也趕過來加入了戰鬥。


    運5水上飛機牽製其他艦船,獵鷹飛機和別---6水上飛機則死死盯住四艘勇敢級大型巡洋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另類天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另類天體並收藏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