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易京都察院衙門


    盡管在葉明盛的改革後,易京朝廷的g員無需在卯時就來衙門上班,隻需要在辰時三刻前抵達衙門就可以,但是作為都察院的左都禦史,楚知易還是在卯時一刻就來到了衙門。


    一進入到衙門班房中,楚知易先是讓差役給自己泡一壺江南新采摘的明前龍井茶,然後便是迅速進入到了工作狀態。


    盡管答應了古三思不會在這個時候發動彈劾,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楚知易停止了工作,作為左都禦史楚知易很清楚自己的責任是什麽,同時楚知易也清楚大帥為什麽會千裏迢迢,把自己從雲並調到了左都禦史的崗位上!


    楚知易雖然性格剛直了一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楚知易是一個笨人,事實上一個笨人也不可能爬到如今正二品的高位!


    他很清楚他雖然在雲按察使的位置上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這並不足以讓他僅用一年時間就從雲並按察使的位置上,晉升成為大周的左都禦史!


    而讓他從雲並來到易京這個更高層次平台的決定性原因是目前易京朝廷的局勢!


    葉大帥想要繼續深化改革,減輕財政上的壓力,但是易京朝廷內部卻是阻力重重,相較於深化改革,一些人更想要做的事躺在功勞簿上享受勝利果實!


    而前任左都禦史蕭靈玉,看出了雙方之間的矛盾,同時蕭靈玉很清楚左都禦史,都察院幹的就是彈劾人的工作,所以他勢必要夾在雙方之間左右為難······················


    所以麵對壓力蕭靈玉則是選擇了急流勇退,因病辭職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扔了出來!


    正是因此他楚知易才有機會來到了易京,來到了都察院接下了這個山芋!


    當剛剛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楚知易還來不及因為高升而高興,就是來了人找他談話!


    這個人就是雲並布政使葉浩!


    楚知易剛剛來到雲並擔任按察使後,便是雷厲風行辦了幾件大案,處置了很多涉嫌貪汙受賄,違法亂紀的g員,其中不乏有雲並布政司僉事趙偉傑這樣的高g。


    而因為楚知易這樣的動作沒有打任何招呼直接就抓人,而這無疑是打亂了布政司的一些工作安排,被葉浩誤認為楚知易要搞自己所以兩個人鬧了一些不愉快


    再加上趙偉傑和葉浩關係十分密切,且在很多事情上都打著布政使葉浩的名義!


    所以楚知易先入為主認為葉浩是有問題的!他想要順藤摸瓜調查葉浩,然而當時楚知易的副手,也就是雲並副按察使黃燦則是勸楚知易見好就收,畢竟這個葉浩算起來可是葉大帥的堂弟,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而且葉浩年紀不大便是成為了雲並布政使這樣的封疆大吏,葉明盛很有可能會著重培養他,所以說你搞他很有可能碰到鐵板上不僅抓不到魚還容易惹上一身騷·····················


    更何況按照大周的律法,布政使是正二品的大員是歸吏部管的,當地的按察司是沒有資格調查他的,你如果真發現他有什麽問題,你則是需要給朝廷寫奏本彈劾!


    麵對黃燦的勸阻楚知易卻是不為所動,他沒有畏懼葉浩皇親國戚的名頭,仍舊執意要暗中調查葉浩。


    不過在調查了葉浩一段時間,楚知易發現葉浩很是潔身自好,他雖然和劉偉傑關係密切,但是這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其次劉偉傑雖然打著葉浩的旗號,但是這些事情葉浩都是不知情的被蒙在了鼓中!


    而這個時候隨著時間漸長,葉浩對楚知易也是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這位楚按察使,並不是故意搞自己,而是確實想要為雲並除害。


    所以在一些誤會解除後,兩個人的關係也得以逐漸改善,並且因為年紀相仿,同樣擁有遠大的抱負,兩個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識,將對方引為知己成為了無話不談好朋友。


    葉浩雖然身處雲並,但一直都很關注易京的局勢,所以他很清楚圍繞著左都禦史這個位置的一些zz旋渦!


    所以葉浩不希望楚知易前往易京擔任左都禦史,一來作為好朋友他不希望楚知易栽跟頭,二來他和楚知易磨合的已經很好了,如果楚知易走了按察使的位置不知道換成誰,他還需要重新磨合,這也是很浪費時間精力的·····················


    他和楚知易推心置腹的說,雖然從雲並按察使的位置去做左都禦史是升g了,但是在易京朝廷目前的zz環境下,左都禦史這個位置就是一個火坑,蕭靈玉這個老狐狸,正是看準這一點才不得不放棄了大周閣老的位置激流勇退!


    你楚知易今年尚不滿四十歲就擔任了雲並按察使,在g場上還很年輕,未來前途一片光明,你沒必要去趟這一攤渾水,這潭水可是深不見底,萬一栽倒了很有可能這輩子就再也爬不起來了,甚至最壞的情況下可能還有殺身之禍!


    所以葉浩建議楚知易婉拒葉明盛的調令,葉浩還承諾了他也會向葉明盛上書,向葉明盛表示目前雲並的工作正在最關鍵的階段,離不開楚知易這個按察使,請求葉明盛讓楚知易能夠留下來。


    麵對葉浩的這一番話,楚知易心中非常感動的,他知道葉浩是真為他著想,要不然不會這麽推心置腹和自己說這麽多,不過最終楚知易還是婉拒了好友的好意!


    楚知易告訴葉浩他很欽佩葉明盛,他是葉明盛改革的忠實擁護者,所以能夠為改革出一份力,他十分榮幸並且樂意至極,至於其他什麽顧慮,你說他一點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願意相信葉明盛是一個明君,不會讓忠臣含淚蒙冤。


    見楚知易心意已決,葉浩雖然心中十分無奈,但是也是不得不送別楚知易前往易京·······················


    盡管在葉浩的告知下,楚知易已經對易京的情況有所預料,但是真的來到了這裏後,楚知易意識到易京的情況比他想象的更要複雜,水也更要深一些!


    首先讓楚知易沒有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伯樂古三思的態度!


    楚知易之所以成為葉明盛改革的支持者和擁護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古三思的影響,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古三思都備受葉明盛的信任,葉明盛也是將改革的很多內容都是交給他來負責。


    而楚知易作為古三思的得力幹將,也是更加具體的負責改革的工作,楚知易親眼見到了在改革後,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他們可以一天吃上三頓飯,飯碗裏出現了葷腥,衣服上的補丁也少了,原本黯淡的眼眸中出現了名為希望的光芒!


    正因如此在見識到了改革的作用後,楚知易成為了改革的堅定支持者和擁護者,而在他的印象中他的伯樂,他人生的導師,現任大周吏部尚書古三思也同樣是改革的支持者和擁護者!


    然而在那一次接風宴後,楚知易意識到古三思有了改變,變的十分陌生甚生讓他有些不認識了,楚知易不敢相信僅僅是一年的時間,就讓古三思產生了這麽大的變化!


    而在飯局中盡管古三思的理由冠冕堂皇,似乎是無可挑剔,但是楚知易還是從古三思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些許古三思的心思,不過礙於古三思有大恩於自己,楚知易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將一些事情容後再議·······················


    楚知易雖然做出了妥協,答應了古三思在葉明盛登基稱帝前不彈劾,但是這段時間在翻閱了都察院的大量卷宗後,楚知易也是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些思路,並且他已經是派人進行暗中調查,而最近應該就要有調查結果了!


    楚知易相信自己一旦拿到調查結果,他的證據鏈的將會更加的充分,正義必將會得到伸張!


    不過就在楚知易努力工作的時候,他的房門則是被敲響,楚知易抬頭一看隻見是負責幽燕的禦史陳濤。


    楚知易微微額首,陳濤也是走進了房中,低聲向著楚知易說道;


    “楚大人我派出去調查的人被殺了!”


    此話一出楚知易立刻神情一肅沉聲詢問道:


    “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楚大人,目前我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麽,隻知道我派出去調查的人在住處死了,看上去像是中毒,至於調查的線人則是失蹤了不知去向!”


    聽著陳濤的話,楚知易心中也是越發寒冷,他沒想到這些人竟然如此膽大包天,這易京可是天子腳下,他們就這樣明晃晃的殺人滅口,這實在是太過無法無天了,蔑視大周律法了!


    想到這裏也是激起了楚知易的鬥誌,他一定要將這幫狂徒繩之以法,絕不能讓他們繼續為非作歹禍國殃民下去························


    ···························


    ···························


    易京,葉府


    安妙依正在看著報紙,最近易京日報刊登了一部名叫紅燈記的言情小說,盡管這部小說的主體內容沒有什麽新意,仍舊是才子佳人癡男怨女那一套,但是小說的作者張青雲卻是老瓶裝新酒,在劇情的設計上很有新意。


    所以這也讓安妙依成為了紅燈記的忠實讀者,每天易京日報印刷完畢後,還不等正式開始售賣,報社的編輯就會拿著新鮮出爐的報紙,送到安妙依的手中供安妙依來閱覽。


    仔細將這一段小說的劇情看完,安妙依才是望著那名編輯吩咐道:


    “這都三天過去了,張青雲怎麽才寫了這麽點?”


    麵對安妙依的發問,編輯心中是苦笑不已,這三天三千字依舊是不少了,這還是他天天看著張青雲,讓張青雲一天除了吃喝拉撒,就在書桌動筆的結果,要不然這三天能寫一千字就已經很不錯了。


    盡管心中是這樣想的,但是麵對安妙依這位葉府大夫人不容置疑的目光,編輯也是連忙點頭說道:


    “夫人,您放心回去之後我一定會督促他,讓他多寫一點!”


    “你回去之後不僅要張青雲多寫一天,還要讓他保證質量,剛剛那一章我就看到了兩個錯別字!”


    “在下明白!我一定要張青雲保質保量,一定讓大夫人您滿意·······················”


    安妙依聞言又是叮囑道:


    “你告訴張青雲讓他好好寫,這部紅燈記他要是寫好了,我給他開一年一百兩銀子!”


    “在下一定要將大夫人您的話轉告張青雲!”


    編輯話音落下,葉府負責財務工作的王嬤嬤便是待著一部賬本,來到了安妙依的麵前稟告道:


    “大夫人,這是這個月咱們府上的各項花銷!”


    安妙依聞言一邊接過賬本,一邊衝著編輯揮了揮手,編輯立刻千恩萬謝退了下去。


    因為涉及到葉府的財務,安妙依也是將賬本看的十分仔細,檢查了約有半盞茶的時間安妙依才是黛眉微蹙的問道:


    “老夫人哪裏這個月怎麽用了兩千多兩銀子?我記得我沒有批過條子啊!”


    麵對安妙依的詢問,王嬤嬤則是立刻說道:


    “這個月老夫人院子本身的花銷和原先差不多,但是這個月老夫人賞賜了那幾個和尚不少銀子,總共是七個和尚一千三百兩銀子!”


    “大夫人你之前吩咐過的,老夫人那邊用銀子可以立刻辦的,不用等您批條子,所以老夫人院子裏的孫嬤嬤帶人過來領賞銀的時候,我就直接批了!”


    說完王嬤嬤有些擔心的望著安妙依,似乎是有些擔心安妙依不認她曾經說過的話····················


    (剛才我上傳錯誤,抱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鷹視狼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通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通明並收藏鷹視狼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