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關天!


    聽說這位李姓背簍男子是大夫,中年男子立即毫不猶豫將其請了上去。


    李大夫沒有多說話,放下背簍,從裝滿了草藥的背簍裏取出一個藥箱。


    他先是用一根繩子紮結了女子的右手食指,然後才開始為女子診脈。


    殺人需見血,救人須救徹。


    聶小倩不懂醫術,救人是救不徹底的。


    如果不是恰巧有一位大夫經過,那麽即便她知道棺中女子未死,也做不來太多事情。到最後,這不幸的女子可能還是會死掉。


    上次幫助平安的母親梁氏也是一樣,她能用鬼的手段清除梁氏身上的陰煞,但不懂接下來的救治工作,隻能等待真正的大夫。


    經曆過兩次類似的事情,她就不禁會想,如果自己懂醫術,是不是會方便一些,是不是就能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


    有了這麽一番心思,她便守在一旁,仔細觀察著那個李大夫診治過程。


    與聶小倩的心理不同,其他人絕大多數都是焦急難耐的,也是翹首以盼的。


    沒一會兒,年輕男子就迫不及待的顫聲問道:“李大夫,可還有希望?”


    這時,女子被紮結了繩子的右手食指已經變得青紫腫脹。


    聶小倩倒是看出來了這位李大夫為什麽會這樣做,手指被繩子紮結得青紫腫脹,直接說明人體內的血液尚有循環。並未敗死凝結,從另一方麵證明了人沒有死。


    李大夫大概也是這樣想的,他為女子解開食指上的繩子。答道:“尊夫人還活著,隻是假死。”


    還活著,隻是假死!


    眾人都是大喜,年輕男子與幾位情緒激動的婦人更是喜極而泣。


    一旁的平安則是高興之餘在心裏哼了一聲,他為剛剛這群人質疑聶小倩有點不高興。


    李大夫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他隻自顧自的解釋:“假死,與真死表麵症狀極其相似。脈搏與呼吸都已十分微弱,常用方法無法診其有無。是以剛才這位小哥誤以為病患已經脈搏與呼吸全無,以為是已經死亡。”


    嘩,人群中轟然生動,一個個都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李大夫解釋完了。從藥箱中取出一個匣子,匣中銀光閃爍,整齊排列著數十根銀針。


    眾人見到針匣子,便知道他要為女子施針了。


    聶小倩觀察得更加仔細了,可惜這不是教學過程,盡管全都看在了眼裏,卻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


    半響過後,李大夫將銀針收回:“尊夫人已經救回,回去之後靜心調養一段日子便能恢複健康。”


    “多謝李大夫救命之恩。”年輕男子說著。啪的跪倒在李大夫麵前,碰碰碰的就是連磕了幾個響頭。


    “救尊夫人一事並不難,難就難在判斷出尊夫人是假死。而不是真死。剛才要不是這位小哥硬是擋住了你們的去路,說尊夫人未死,就不會有鄙人的救治。”李大夫稍稍側身,說道,“所以,你們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這位小哥。”


    李大夫說的有理。年輕男子感激零涕,如果不是這位小廟祝提醒。假死得不到及時施救,那便成了真死,變成自己把自己的媳婦給活埋。


    心有餘悸的年輕男子幾乎是不敢想像,顧不得自己比平安大了十幾歲,轉而朝平安磕頭,把額頭磕得紅腫了起來。


    平安不願意讓人給自己磕頭,但又阻止不了,於是朗聲說道:“你們謝我做什麽,要謝就謝穀娘,棺中人未死一事都是穀娘托我與你們說的。”


    “我就說嘛,穀娘最是靈驗。”


    “這小廟祝也是滿身靈氣。”


    那幾位鄰村的大嫂大媽眉開眼笑的說了起來,因為平安這話等於是肯定了她們的先見之明,讓她們與有榮焉。


    於是接下來,眾人稱道,滿場都是頌詞。


    “穀娘大慈大悲!”


    “穀娘救死扶傷!”


    “穀娘救苦救難!”


    ……


    聶小倩看在眼裏,頗有哭笑不得之感。


    她又不是觀音菩薩,哪裏來的什麽大慈大悲和救苦救難,也就是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不過她心情還是挺好的,救人的成就感,讓她心中滿是歡喜。


    而這個時候,被一擁而入的穀娘廟是人滿為患。


    不通風的小廟裏被旺盛的香火籠罩,青煙彌漫黑壓壓一片,很是熏人。


    被擁在人群中的平安待了不過半炷香的時間,眼淚就被熏得嘩嘩而下,不得不找個借口溜了出去。


    聶小倩自然是不會被香火熏著的,她飄在半空,聽到中年男子與青年男子商議著什麽,回去就召集工匠,給穀娘重塑金身,重建廟宇。


    重塑金身,重建廟宇這些事情,聶小倩其實沒有在意,她飄到廟外,找到平安。


    “平安,你去打聽一下那位李大夫。”


    “李大夫,打聽他做什麽?”


    “那位李大夫醫術高明,正好為你娘親做一番檢查。況且讀書之人講究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你如果能從他的手中學得一些醫術,對自己將來的發展也有好處。當然,姐姐也想學一點醫術”


    “那好,平安這就過去。”


    平安得了聶小倩的囑咐,直接找上了那位李大夫:“小子梁平安,見過李大夫。”


    李大夫微笑著答道:“我姓李,名時珍,小友不必多禮。”


    平安人小,做事即便不是那麽符合禮法,也不會被怪罪,何況平安還剛剛阻止了一起醫療事故的發生,頗得李大夫好感。


    姓李,名時珍?


    當聶小倩聽到這幾個字,並將其中的姓名組合起來後,“本草綱目”這四個字便從腦海中蹦了出來。


    明朝有幾位李時珍?聶小倩不知道。


    但懂醫術,而且醫術很高明的李時珍,大概不會很多吧?


    然後平安問上了李時珍大夫的字:“李大夫有字嗎?”


    李時珍微微一愣,他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直接幹脆的問自己的字,而且問的人還是個幾歲小童,那種感覺實在是很奇妙,不過他隨即答道:“好叫平安小友得知,鄙人字東璧。”


    李時珍,字東璧,《本草綱目》著作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聶小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國傲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國傲雪並收藏重生之聶小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