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腔作勢、過分賣弄的人,總是要露原形的。


    ——伊索(希臘寓言家,弗裏吉亞人)


    克利奧佩特拉派遣使者的到來也證明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克利奧佩特拉與托勒密十三世的戰爭即將在短期內爆發;而奧克奇維安率領的七萬大軍最少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趕到孟菲斯。


    為了避免忠誠於托勒密十三世的七萬大軍被克利奧佩特拉的軍隊和奧古斯都帝國的軍隊擊垮,伯狄諾斯和奧克奇維安直接將克利奧佩特拉派出的使者給扣留了下來;然後,奧克奇維安就命令南下的七萬大軍中的三萬戰車部隊快馬加鞭趕完孟菲斯,他則是率領四萬步兵緊隨其後。


    托勒密十三世在得到克利奧佩特拉和奧古斯都帝國的軍隊攻陷了尼羅河三角洲行省以後,除了向伯狄諾斯總督和奧克奇維安總督求援以外,就是命令波希紐斯將整個中埃及的軍隊全部聚集到孟菲斯城中據守孟菲斯;這道命令卻是難得的獲得了波希紐斯的全力支持。


    雖然波希紐斯是幫助托勒密十三世擊敗克利奧佩特拉的關鍵性人物,也是被托勒密十三世親自任命為中埃及地區七萬大軍統帥的心腹;但是,波希紐斯本人對昏聵無能的托勒密十三世宣布的很多命令都是持反對意見的,這也是他深受托勒密十三世信任才能平安無事的活到今天。


    要是換成了其他任何人的話,早就被殘暴而又嗜血的托勒密十三世處死全家了;托勒密十三世再昏聵,他也知道哪些人是忠心耿耿為他守軍權勢的,這就是他包容波希紐斯的原因所在。


    中埃及行省是埃及王國現在的首都行省,也是埃及王國最為繁華的地區;星羅密布的城市和時常爆發的奴隸暴動極大的分散了波希紐斯麾下的軍隊,也讓整個中埃及地區都分布著數量不等的守衛軍隊,這就直接導致了孟菲斯城內的守軍並不充足。


    而孟菲斯城卻恰恰又是整個埃及王國城牆最為高大堅固的城市,再加上城內儲存的無數糧草物資;將中埃及地區的七萬軍隊全部集中在孟菲斯城中進行據守,絕對是抵禦克利奧佩特拉軍隊和奧古斯都帝國軍隊進攻的最好辦法。


    當然,托勒密十三世想的可沒有波希紐斯那麽多,他也不覺得據守孟菲斯城有什麽好的;他之所以命令波希紐斯將整個中埃及地區的軍隊全部集結於孟菲斯城,隻不過是為了波希紐斯可以率領全部的軍隊更好的保護自己而已。


    無論托勒密十三世的決定是為了什麽,最起碼他的這個決定確實是其法老生涯中難得的正確決定,也是波希紐斯執行的最為一絲不苟的命令;當波希紐斯將全部的七萬大軍開進孟菲斯城的時候,一直東西吊膽的托勒密十三世總算是可以放下心來睡覺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原則在托勒密十三世的身上明顯是難以驗證的,就在波希紐斯率領七萬大軍布防孟菲斯城的第二天,他派出去求援伯狄諾斯總督和奧克奇維安總督的使者就快馬加鞭趕回了孟菲斯城,並給托勒密十三世帶來了他想要的好消息。


    最多還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伯狄諾斯總督和奧克奇維安總督派遣的三萬戰車部隊就會抵達孟菲斯;之後大約再過十天左右的時間,伯狄諾斯總督親自率領的四萬精銳步兵也會抵達孟菲斯。


    七萬精銳援軍即將到來,加上孟菲斯城內已經有的七萬精銳大軍,克利奧佩特拉的軍隊和奧古斯都帝國的軍隊加起來也就十萬左右;再算上城牆高大堅固的孟菲斯城,托勒密十三世心中所有的疑慮和擔憂都沒有了,他又一次恢複了往日奢靡腐敗的生活。


    奧斯卡和克利奧佩特拉在亞曆山大城足足等待了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等到使者趕回來,倒是克利奧佩特拉麾下的軍隊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將規模提升到了八萬之眾;事實證明,足夠的糧食和充裕的財富,的確可以迅速在人口眾多的地方拉出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


    原本忠誠於克利奧佩特拉的軍隊隻有三萬七千左右的步兵和五千戰場部隊而已,短短的半個月時間,整個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就為克利奧佩特拉貢獻了將近四萬新兵;這些新招募的軍隊可不是為了克利奧佩特拉的身份而參軍的,他們隻是衝著不菲的軍餉而來的。


    雖然埃及王國是一個極為富裕的王國,也是一個物產豐富盛產糧食的國度;但是,埃及王國的富裕僅僅是王朝的強大和貴族的富有而已,埃及王國的普通平民百姓依舊是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每年因為破產而淪為奴隸的埃及人更是數不勝數。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出現很多每年耕作產出足夠養活百人的糧食卻無法養活自己的四口之家的家庭也都是正常的;對於這些現實的埃及人,你跟他們說克利奧佩特拉和托勒密十三世,他們根本不懂這兩個人意味著什麽,但他們絕對明白一枚銀幣可以換來多少糧食。


    所以,克利奧佩特拉很是輕易的就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招募到了四萬之眾的新兵;這還是奧斯卡要求克利奧佩特拉一定要控製好參軍者的素質才降低下來的數字,否則的話克利奧佩特拉招募的軍隊可就不僅僅是四萬之眾了。


    克利奧佩特拉麾下的軍隊數量達到八萬之眾以後,奧斯卡就讓克利奧佩特拉停止了招募軍隊,並讓奧古斯都帝國的軍隊從軍中抽調了一些經驗豐富的戰士們幫助克利奧佩特拉的軍隊快速形成戰鬥力,以確保他們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就在奧古斯都帝國的將士們對克利奧佩特拉麾下的新兵部隊展開積極訓練的時候,奧古斯都帝國的悲歌死士卻是及時的送來了伯狄諾斯和奧克奇維安大軍行動的情報;尤其是托勒密十三世也向這兩人派出使者的事情,也被悲歌死士全部知道了。


    悲歌死士在埃及王國的力量還是極其有限的,伯狄諾斯和奧克奇維安與托勒密十三世的使者具體的談了些什麽悲歌死士並不知道;但他們卻可以清楚的偵察到,奧克奇維安已經率領著七萬埃及王國的精銳邊防大軍南下了,並且是以非常迅速的速度在南下。


    被克利奧佩特拉派往西頓和耶路撒冷的使者還沒有絲毫的消息,悲歌死士又送來了奧克奇維安率領七萬精銳邊防大軍南下的情報,奧斯卡要是再不知道伯狄諾斯和奧克奇維安已經站到了托勒密十三世的那一邊,那他六年多的奧古斯都帝國皇帝可就白當了。


    察覺到了托勒密十三世已經獲得了伯狄諾斯和奧克奇維安的支持以後,奧斯卡立即找來了克利奧佩特拉一起商量對策;克利奧佩特拉對伯狄諾斯和奧克奇維安站在托勒密十三世的那一邊並沒有感到驚訝,隻是如何對付奧克奇維安南下的七萬大軍,克利奧佩特拉也是無法給出任何對策。


    奧斯卡與自己帝國的軍團長們也是進行了詳細的商議,針對於奧克奇維安率軍南下增援孟菲斯的舉動,奧古斯都帝國的軍團長們普遍認為應該立即發動對奧克奇維安南下大軍的阻截。


    以孟菲斯城的高大堅固和固守孟菲斯城的七萬埃及王國精銳大軍,奧古斯都帝國的軍隊和克利奧佩特拉的軍隊要想拿下孟菲斯城也是需要付出足夠慘重的代價的;要是再讓奧克奇維安的七萬大軍開進孟菲斯城的話,雙方的聯軍要想攻下孟菲斯城可就更加艱難了。


    所以,阻止奧克奇維安的七萬大軍就顯得極為有必要了;再加上奧克奇維安的七萬大軍也是分成兩個部隊進軍孟菲斯的,奧古斯都帝國的軍團長們都覺得應該將己方聯軍分成兩個部隊,一部分繼續向南進攻孟菲斯,另一部分則是向北消滅奧克奇維安的增援部隊。


    經過慎重的考慮,奧斯卡同意了自己麾下軍團長們的建議,決定正式兵分兩路進軍;隸屬於克利奧佩特拉的八萬大軍中的七萬五千步兵將向孟菲斯進軍,奧古斯都帝國的第十六軍團、第十七軍團、第十八軍團也將配合克利奧佩特拉的軍隊一起進攻孟菲斯。


    至於剩下的克利奧佩特拉軍中的五千戰車部隊,將會與奧古斯都帝國的第三騎兵軍團、第四騎兵軍團、第五騎兵軍團等三個騎兵軍團和第十三軍團和第十五軍團一起向北進攻奧克奇維安的七萬南下大軍;以三萬騎兵和兩萬步兵,以及五千戰車部隊進攻兵分兩路的埃及軍隊,已經足夠了。


    奧斯卡和克利奧佩特拉親自率領的七萬五千埃及步兵和三萬奧古斯都帝國步兵自然是不可能攻下孟菲斯城的,屆時斯巴達克也將率領其麾下的四個精銳軍團加入對孟菲斯城的進攻當中;將近十五萬的軍隊,其中還有七萬奧古斯都帝國精銳之師,孟菲斯城基本沒有守住的希望。


    當然,戰鬥中一些送死的任務還是要交給克利奧佩特拉麾下的埃及軍隊去執行的;奧古斯都帝國的精銳將士可比克利奧佩特拉麾下臨時拉出來的新兵們要值錢多了,再者說了,奧斯卡可是奧古斯都帝國的皇帝,他還不是埃及王國的法老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