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不僅僅存在於知識之中,而且還存在於運用知識的能力中。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前方的敵人已經被打亂了犀利的進攻陣型,而後方的軍團長又下達了反擊的死命令,第四軍團和第九軍團的重裝步兵們隻得鼓起勇氣,發起了對敵人長槍兵部隊的反擊衝鋒!


    此時,美因茨部落的六千長槍兵還有大概五千餘眾,而其左右兩翼的斧頭兵和精銳斧頭兵卻隻有不到四千之眾了;相比於不足萬人的美因茨部落將士,尤利烏斯家族則是還擁有八千餘眾的重裝步兵和將近三千人的輔助軍團將士們。


    那些輔助軍團的弓箭手在己方的輕裝步兵突入敵軍的長槍兵方陣以後,立即就將他們的攻擊對象變成了敵軍長槍兵後方的精銳弓箭手部隊;兩支弓箭手部隊的對射,自然是美因茨部落的精銳弓箭手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但尤利烏斯家族的弓箭手部隊卻是極為強悍的頂著傷亡在攻擊!


    這當然不是尤利烏斯家族的弓箭手部隊不自量力了,而是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換取重裝步兵們的進攻機會;現在,敵軍的長槍兵方陣被打破了,精銳弓箭手部隊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難道尤利烏斯家族最為精銳的重裝步兵們還無法建功嗎?


    事實證明,在這場戰鬥中輔助軍團將士們的表現是極為出彩的,也是令那些平時看不起輔助軍團的主力軍團重裝步兵們極為汗顏的;就是弗拉維斯本人,也忍不住在心裏為輔助軍團的將士們的表現而喝彩,他們的確稱得上是真正的戰士了!


    相比於表現出彩的輔助軍團將士們而言,號稱尤利烏斯家族精銳部隊的重裝步兵們,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簡直就是一塌糊塗;差強人意的戰鬥意誌,讓弗拉維斯對他們失望透頂。


    你以為法裏烏斯和朱利爾斯兩位軍團長為什麽要當場斬殺後退的大隊長和百夫長,還不是因為弗拉維斯讓自己的親衛為兩位軍團長帶去了一句話嗎?弗拉維斯的原話是這樣的:今後我們尤利烏斯家族的主戰軍團和輔助軍團是不是應該調換一下位置?


    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榮譽才是勝過於一切的存在;尤其是這些由純粹羅馬人組成的軍團,更是一直非常有榮譽感,各個軍團的軍團長在一起的時候,也是互相攀比各自軍團獲得的榮譽。


    而弗拉維斯的話,對於視榮譽為生命的羅馬將軍來說,這無疑是最殘忍的打臉;但是,法裏烏斯和朱利爾斯完全無法怨恨自己效忠的領袖,因為他們麾下的重裝步兵們實在是表現的太差了!


    就連那些輔助軍團的弓箭手和來自高盧蠻族的輕裝步兵,都可以悍不畏死的與敵人的弓箭手部隊對射,抓住機會向敵軍發起反擊;而一向以精銳之師、主力部隊著稱的重裝步兵們竟然隻能在敵人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兩位軍團長想想都覺得羞愧不已。


    狠下決心的兩位軍團長下達了最為凶狠的戰場命令,並毫不猶豫的斬殺了四名還在後撤的大隊長和七名不聽命令的百夫長;有了那些被斬殺當場的例子以後,其他的百夫長和大隊長們立即放棄了後撤,開始逼著各自麾下的將士們往前衝鋒,反擊那些美因茨部落的敵人。


    兩位軍團長死逼各自軍團的大隊長們,大隊長隻能拿著短劍去死逼百夫長,誰也不願意前進他們就殺誰;逼於無奈的百夫長們隻得率領自己麾下的將士們發起反擊,否則他們就是最先被斬殺當場的典型,左右都是一個死,還不如狠狠地拚一把呢!


    重新發起反擊的重裝步兵們再次遇到了美因茨部落戰士們的拚命搏殺,隻不過,這次卻是隻有敵人的短兵交接,而不用再害怕敵人長槍兵方陣組成的槍林了;尤利烏斯家族的百夫長們紛紛身先士卒,率先帶著身邊的重裝步兵們向敵人殺去,其後的將士們也是被激勵的殺向了敵軍。


    日耳曼蠻族的長槍兵絕對是對抗騎兵和步兵的利器,一旦這些長槍兵結成戰陣組成槍林陣型以後,無論敵人是步兵還是騎兵都需要極為慘重的代價才能突破;而這樣的戰陣被突破以後,那些手拿長槍的長槍兵們就悲劇了。


    長槍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長槍兵們組成戰陣,將敵人抵擋在兩到三米以後的地方;而失去了戰陣的配合並陷入近身搏殺的時候,長槍兵們的長槍就毫無作用了,反而會成為累贅。


    事實上,美因茨部落的六千長槍兵已經給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們造成了將近兩千人的傷亡代價;這個數字已然堪稱恐怖了,那可是兩千名武器裝備精良的重裝步兵,而不是輕裝步兵。


    但在失去了戰陣優勢陷入近身搏殺以後,這些長槍兵們的傷亡卻是迅速上升;尤利烏斯家族的重裝步兵們殺入這些長槍兵們中間以後,一名重裝步兵陣亡的代價,甚至可以換取三名長槍兵的陣亡,而那些斧頭兵戰士卻隻能在兩翼拚命搏殺,根本無法介入正麵的戰鬥。


    歐多瓦卡在己方的長槍兵方陣被破壞以後,並沒有立即派出手中還剩餘的五千戰士增援正麵戰場,而是繼續在觀察著戰場上的局勢;直到長槍兵們的傷亡迅速上升以後,歐多瓦卡才對身邊的三千名日耳曼狂熱戰士下達了進攻的命令,讓他們替換下來那些傷亡慘重的長槍兵。


    三千名狂熱戰士迅速投入了戰鬥,並成功的接替長槍兵們穩住了陣腳,而六千名長槍兵最終撤回到歐多瓦卡身邊的卻隻有不到四千之眾而已,剩下的兩千多人已經戰死沙場了。


    讓這些長槍兵就地休息,隨時準備再次重整方陣投入戰鬥以後,歐多瓦卡就親自率領著最後的兩千名養精蓄銳的日耳曼斧頭兵,對圍攻己方貴族騎兵的敵軍發起了進攻!


    以兩千日耳曼斧頭兵,就敢於向還有五千之眾的克萊德第八軍團發起進攻,不得不說歐多瓦卡此舉的確稱得上勇士之舉;不過,其身為美因茨部落大軍的統帥,竟然放棄了居中指揮而親自帶兵衝殺,這又讓弗拉維斯不得不感慨蠻族人的不懂軍事。


    或許,蠻族部落的首領們都是沒有經曆過專門的軍事學習的,也都不知道如何去成為一個合格的統帥;但你卻不得不承認蠻族首領們的這種親自率軍衝殺的舉動,真的可以極大的激發蠻族戰士們的士氣和死戰不退的戰鬥意誌。


    原本已經被打的隻剩下一千餘眾的美因茨部落貴族騎兵,甚至一度都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了;但有了歐多瓦卡親自率領的這兩千斧頭兵加入戰鬥以後,他們的士氣立即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不僅沒有流露出全軍崩潰的意思,還一度配合歐多瓦卡的進攻發起了反擊!


    歐多瓦卡本人更是手持兩柄巨大的戰斧,殺進了第八軍團的重裝步兵中;在兩柄巨斧上下翻飛之間,第八軍團的重裝步兵們卻是被砍殺的血肉橫飛,完全無法阻擋。


    普通的重裝步兵們無法阻擋,百夫長們就高舉短劍衝了上去,但也根本不是歐多瓦卡的一合之敵;就算是親自走上戰場的大隊長,也逃不過被歐多瓦卡一斧斬殺的命運。


    被歐多瓦卡的勇猛打的心驚膽戰的第八軍團將士們,根本就不敢靠近歐多瓦卡的身邊,最後在第八軍團首席大隊長的親自率領下,六名鼓起勇氣的百夫長才配合著首席大隊長一起發動了對歐多瓦卡的圍攻;另外還有十數名附近的重裝步兵也參與了圍攻之中。


    可惜的是,歐多瓦卡的悍勇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在硬拚著被三名百夫長的短劍刺中後背的進攻下,他用左手的巨斧格擋了另外三名百夫長的進攻,右手的巨斧用盡力氣一把將衝上前來的第八軍團首席大隊長從上到下劈成了兩半!


    一名活生生的人被劈成了兩半,飛灑的鮮血讓歐多瓦卡成為了一個血人;說時遲那時快,抓住機會的三名百夫長狠狠地將短劍刺進了歐多瓦卡的後背,但歐多瓦卡就好像沒事兒人一樣反手用右手上的巨斧將這三名百夫長的腦袋全部削飛!


    剩下的那三名百夫長也沒有逃得出去,都在歐多瓦卡的橫斬豎砍之下紛紛殞命當場,就是拿配合進攻的十數名重裝步兵也都無一幸免;渾身鮮血的歐多瓦卡好似戰場上的魔神一般,根本不顧身上的傷勢,也不顧己方戰士們的戰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對敵人的廝殺當中。


    第八軍團的重裝步兵們眼睜睜的看著歐多瓦卡憑借一己之力擊殺了那麽多人的圍攻,而死的最慘的還是第八軍團的首席大隊長,這無疑極大的打擊了整個第八軍團的士氣;第八軍團的五千多重裝步兵就這麽硬生生的被歐多瓦卡的兩千日耳曼戰士壓製了下去。


    歐多瓦卡宛如魔神一般的無敵姿態,自然也看在弗拉維斯的眼裏,但弗拉維斯卻絲毫沒有解決的辦法;尤利烏斯家族可沒有歐多瓦卡這樣的勇猛之士,弗拉維斯隻得將希望寄托在克萊德身上,但願他可以指揮好第八軍團的將士們,將戰局穩定下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風千年並收藏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