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四家聯合”
羅馬全麵戰爭之帝國崛起 作者:追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愛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茁壯的成長。愛,不是犧牲,不是占有。擁有愛情的時候,要讓對方自由;失去愛情的時候,更要讓對方自由。愛就像風箏一樣,你要給它飛翔自由,也要懂得適時把它拉回來。沒有自由的愛情,也會慢慢趨向自然死亡。愛需要自由,正如同愛也需要呼吸是一樣的。距離和神秘感,才是維係愛情溫度的好方法。
——柏拉圖(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有了盧魁斯和昆圖斯的建議以後,奧斯卡經過再三的推敲以後,終於與兩人一起製定出來一份新的奧古斯都家族軍團編製表;這次的新編製,可不是羅馬式的編製了,而是奧古斯都家族的編製。
在這份新的軍團編製表中,原有的主力軍團編製並沒有發生改變,依舊保持著之前的編製;而輔助軍團的編製,則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算是重新打造奧古斯都家族的輔助軍團了。
在之前的編製中,奧古斯都家族的輔助軍團是三千人規模的軍團,由一千標槍騎兵、一千輕裝步兵、五百弓箭手、五百投石兵組成;新的編製則是完全取消了標槍騎兵和投石兵的設置。
嶄新的奧古斯都家族輔助軍團依舊是三千人規模,隻是這三千人隻由三個純粹的兵種大隊組成;分別是一千人規模的輕裝步兵和一千人規模的弓箭手,以及一千人規模的長槍兵。
雖然取消了騎兵的編製,但奧斯卡卻是覺得新編製的輔助軍團比舊編製的輔助軍團更加具有戰鬥力;對付騎兵時,也具備更加強大的對抗能力。
當然,這樣的編製目前還隻是存在於理論當中而已;要想真正的將這份新編製的輔助軍團全部建立起來,奧古斯都家族還需要最少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
畢竟,奧古斯都家族七個主戰軍團所需要的七個輔助軍團可不是一個小的數目,那可是整整七千人的長槍兵啊;就連一般的希臘城邦都組建不出來,更何況奧古斯都家族。
不過,既然有了敘拉古城邦這個天然的希臘資源,奧斯卡可不會白白浪費這樣的好機會;就是花費再多的時間精力,為了增強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的戰鬥力,奧斯卡也是願意付出的。
除去輔助軍團的新編製以外,奧斯卡還與兩位統帥一起就兩個近衛軍團的新編製進行了商議;在奧斯卡看來,兩個近衛軍團的規模還是偏小了,戰鬥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也就被限製了。
為了更好的發揮近衛軍團的強大戰鬥力,奧斯卡決定對兩個近衛軍團的規模進行擴編;其實,奧斯卡的這個擴編想法也不僅僅是針對兩個近衛軍團的,還包括薩莫奈軍團和漢尼拔軍團。
現在,奧古斯都家族除了標準的七個主戰軍團以外,已經擁有了五個特殊的非標準軍團了;城管軍團自組建以後就不在奧古斯都家族本土,暫且不論。
其他的四個軍團中,薩莫奈軍團采用的是八千人規模的編製,兩個近衛軍團的編製則都是五千人;即將組建完畢的漢尼拔軍團,還沒有正式的編製,但實際人數已經高達九千餘眾了。
雖然漢尼拔殘部投降時隻有五千餘眾的步兵,但那些在戰鬥中被打散的漢尼拔所部也陸續被俘虜,其總人數已經達到了步兵七千餘眾,騎兵將近兩千的規模。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的話,這個由瑪哈巴爾統帥的漢尼拔軍團就有可能成為超過萬人規模的軍團;這也是奧斯卡無法接受的結果,再加上兩個近衛軍團的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奧斯卡才決定將所有的非正規軍團的編製也確定下來。
經過與兩位統帥的仔細討論以後,這些非標準軍團的規模被暫時定在了八千人的規模;也就是說薩莫奈軍團隻需要補充兵員、保持編製就行了,而兩個近衛軍團則需要增編三千人。
整理出來的近衛步兵軍團的新編製是這樣的:克裏特弓箭手的編製將完全被取消,禁衛軍的規模將保持兩千人,斯巴達重步兵的規模則是擴充至四千人,神隱突擊團的規模也擴充至兩千人。
近衛騎兵軍團的新編製也是類似:標槍騎兵的編製將完全被取消,鐵甲騎兵的規模將繼續保持兩千人,長盾騎兵的規模則是擴充至兩千人,另外新組建軍團騎兵,規模則是四千人。
這個所謂的軍團騎兵,完全就是奧斯卡參照自己玩羅馬全麵戰爭時的羅馬騎兵兵種想出來的新式騎兵,也算是羅馬式的重裝騎兵吧;采用的武器裝備也都是典型的羅馬式風格。
不過,這支騎兵的戰鬥力可就比不上鐵甲騎兵了;但是,從理論的角度來說,這個羅馬軍團騎兵的戰鬥力將遠勝迦太基王國的長盾騎兵,也算是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了。
至於漢尼拔軍團的編製,奧斯卡自然也是采取八千人的編製了;為了充分發揮漢尼拔軍團的積極性,也為了增添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的多樣化,奧斯卡決定讓漢尼拔軍團繼續使用迦太基武器。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後勤補給遠沒有後世那樣的標準化和係統化;讓自己家族的一個軍團使用迦太基王國的武器裝備,對於奧古斯都家族來說也不過是多開一個武器作坊的事情罷了。
經過一番討論以後,漢尼拔軍團的編製也就被整理出來了;新的漢尼拔軍團編製是這樣的:利比亞槍兵四千,布匿步兵兩千,伊比利亞步兵兩千;且也分成八個大隊。
原本奧斯卡是答應瑪哈巴爾和哈士杜巴,將投降的漢尼拔騎兵殘部也編入漢尼拔軍團的;但考慮到奧古斯都家族騎兵使用的新辦法,奧斯卡還是決定將哈士杜巴的騎兵也歸入騎兵集群使用。
在確定了這些軍團的具體編製以後,奧斯卡和盧魁斯、昆圖斯仔細一合計以後發現,奧古斯都家族剩下的還供使用的騎兵也就隻剩下不到兩千之眾了,加上漢尼拔騎兵,也不過四千騎兵罷了。
這四千騎兵中,長盾騎兵大概在一千人左右,標槍騎兵則擁有三千人;這四千騎兵將會組建一個純粹的騎兵戰鬥集群,並交由哈士杜巴進行統帥,隸屬於盧魁斯的貝提卡大軍統領。
這些所有的軍團編製都確定下來以後,奧斯卡與盧魁斯和昆圖斯的商議也就正式結束了;這次的商議,三人確定了太多軍隊的事務,這也就意味著三人都需要忙碌起來了。
奧古斯都家族這方麵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關於奧斯卡親自率領奧古斯都家族大軍在紮馬平原擊敗漢尼拔,並全殲漢尼拔大軍的消息也是傳回了羅馬本土。
當馬略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第一反應就是不可置信;等確定了這個消息絕對無誤的以後,馬略才陷入了極度的震驚當中,他簡直無法想象,奧古斯都家族的劣勢大軍竟會全殲了漢尼拔的大軍!
這樣的結果,完全超出了馬略的心裏預期,也讓馬略的心裏壓力驟增;其實,馬略的表現還算是鎮定的,其他羅馬勢力的領袖在得知這樣的消息以後,表現則是更加不堪。
尤其是西庇阿家族的領袖尤利亞努斯,他在得知奧古斯都家族全殲了漢尼拔大軍以後,驚的連手中捧著的酒杯都摔到了地上;反應過來以後,他更是快馬加鞭朝羅馬城的方向趕來了。
尤利烏斯家族的領袖弗拉維斯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並沒有做出什麽驚人的舉動;他隻是默默的繼續著自己手中的事情,隻是傍晚時分的時候,兩撥使者快速的離開了亞雷提恩。
這兩撥使者,是弗拉維斯分別派給卡拉貝斯和馬略的;對於卡拉貝斯,弗拉維斯是希望他盡快的組織大軍繼續向高盧進軍,以擴充尤利烏斯家族在山外高盧地區的勢力。
對於馬略,弗拉維斯的目的則是為了結盟了;沒有辦法,誰讓馬略之前已經折騰出來了一個所謂的三家聯盟呢。既然馬略、西庇阿家族、布魯圖斯家族已經因為種種原因聯合在了一起,現在奧古斯都家族又強勢崛起了;弗拉維斯也隻能讓尤利烏斯家族加入這個聯盟了。
除了西庇阿家族和尤利烏斯家族的反應以外,布魯圖斯家族的反應卻是最為無奈的;原本布魯圖斯家族就是在被逼無奈之下,才答應與馬略和西庇阿家族結盟的。
後來,因為艦隊決戰的事情和納姆斯的存在,讓雙方的關係一度陷入了低穀,甚至有了拔刀相向的衝動;可是,隨著奧古斯都家族獲得了決戰的勝利,並吞並了希臘城邦聯盟的敘拉古城邦,整個希臘半島上的局勢也變得微妙起來了。
與敘拉古城邦同為希臘城邦聯盟成員的斯巴達城邦,在得知敘拉古城邦被羅馬奧古斯都家族吞並以後,就對盤踞在希臘半島上的布魯圖斯家族表達出來足夠強大的戰意;這無疑是對布魯圖斯家族極為不利的,畢竟斯巴達城邦的強大可不是吹出來的。
有鑒於此,布魯圖斯家族隻得向自己所謂的兩個盟友派出了使者,以期待三方更好的聯合,順便為布魯圖斯家族找到合適的援助;就這樣,羅馬四大勢力都不約而同的采取了想要聯合的措施。(未完待續。)
——柏拉圖(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有了盧魁斯和昆圖斯的建議以後,奧斯卡經過再三的推敲以後,終於與兩人一起製定出來一份新的奧古斯都家族軍團編製表;這次的新編製,可不是羅馬式的編製了,而是奧古斯都家族的編製。
在這份新的軍團編製表中,原有的主力軍團編製並沒有發生改變,依舊保持著之前的編製;而輔助軍團的編製,則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算是重新打造奧古斯都家族的輔助軍團了。
在之前的編製中,奧古斯都家族的輔助軍團是三千人規模的軍團,由一千標槍騎兵、一千輕裝步兵、五百弓箭手、五百投石兵組成;新的編製則是完全取消了標槍騎兵和投石兵的設置。
嶄新的奧古斯都家族輔助軍團依舊是三千人規模,隻是這三千人隻由三個純粹的兵種大隊組成;分別是一千人規模的輕裝步兵和一千人規模的弓箭手,以及一千人規模的長槍兵。
雖然取消了騎兵的編製,但奧斯卡卻是覺得新編製的輔助軍團比舊編製的輔助軍團更加具有戰鬥力;對付騎兵時,也具備更加強大的對抗能力。
當然,這樣的編製目前還隻是存在於理論當中而已;要想真正的將這份新編製的輔助軍團全部建立起來,奧古斯都家族還需要最少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
畢竟,奧古斯都家族七個主戰軍團所需要的七個輔助軍團可不是一個小的數目,那可是整整七千人的長槍兵啊;就連一般的希臘城邦都組建不出來,更何況奧古斯都家族。
不過,既然有了敘拉古城邦這個天然的希臘資源,奧斯卡可不會白白浪費這樣的好機會;就是花費再多的時間精力,為了增強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的戰鬥力,奧斯卡也是願意付出的。
除去輔助軍團的新編製以外,奧斯卡還與兩位統帥一起就兩個近衛軍團的新編製進行了商議;在奧斯卡看來,兩個近衛軍團的規模還是偏小了,戰鬥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也就被限製了。
為了更好的發揮近衛軍團的強大戰鬥力,奧斯卡決定對兩個近衛軍團的規模進行擴編;其實,奧斯卡的這個擴編想法也不僅僅是針對兩個近衛軍團的,還包括薩莫奈軍團和漢尼拔軍團。
現在,奧古斯都家族除了標準的七個主戰軍團以外,已經擁有了五個特殊的非標準軍團了;城管軍團自組建以後就不在奧古斯都家族本土,暫且不論。
其他的四個軍團中,薩莫奈軍團采用的是八千人規模的編製,兩個近衛軍團的編製則都是五千人;即將組建完畢的漢尼拔軍團,還沒有正式的編製,但實際人數已經高達九千餘眾了。
雖然漢尼拔殘部投降時隻有五千餘眾的步兵,但那些在戰鬥中被打散的漢尼拔所部也陸續被俘虜,其總人數已經達到了步兵七千餘眾,騎兵將近兩千的規模。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的話,這個由瑪哈巴爾統帥的漢尼拔軍團就有可能成為超過萬人規模的軍團;這也是奧斯卡無法接受的結果,再加上兩個近衛軍團的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奧斯卡才決定將所有的非正規軍團的編製也確定下來。
經過與兩位統帥的仔細討論以後,這些非標準軍團的規模被暫時定在了八千人的規模;也就是說薩莫奈軍團隻需要補充兵員、保持編製就行了,而兩個近衛軍團則需要增編三千人。
整理出來的近衛步兵軍團的新編製是這樣的:克裏特弓箭手的編製將完全被取消,禁衛軍的規模將保持兩千人,斯巴達重步兵的規模則是擴充至四千人,神隱突擊團的規模也擴充至兩千人。
近衛騎兵軍團的新編製也是類似:標槍騎兵的編製將完全被取消,鐵甲騎兵的規模將繼續保持兩千人,長盾騎兵的規模則是擴充至兩千人,另外新組建軍團騎兵,規模則是四千人。
這個所謂的軍團騎兵,完全就是奧斯卡參照自己玩羅馬全麵戰爭時的羅馬騎兵兵種想出來的新式騎兵,也算是羅馬式的重裝騎兵吧;采用的武器裝備也都是典型的羅馬式風格。
不過,這支騎兵的戰鬥力可就比不上鐵甲騎兵了;但是,從理論的角度來說,這個羅馬軍團騎兵的戰鬥力將遠勝迦太基王國的長盾騎兵,也算是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了。
至於漢尼拔軍團的編製,奧斯卡自然也是采取八千人的編製了;為了充分發揮漢尼拔軍團的積極性,也為了增添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的多樣化,奧斯卡決定讓漢尼拔軍團繼續使用迦太基武器。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後勤補給遠沒有後世那樣的標準化和係統化;讓自己家族的一個軍團使用迦太基王國的武器裝備,對於奧古斯都家族來說也不過是多開一個武器作坊的事情罷了。
經過一番討論以後,漢尼拔軍團的編製也就被整理出來了;新的漢尼拔軍團編製是這樣的:利比亞槍兵四千,布匿步兵兩千,伊比利亞步兵兩千;且也分成八個大隊。
原本奧斯卡是答應瑪哈巴爾和哈士杜巴,將投降的漢尼拔騎兵殘部也編入漢尼拔軍團的;但考慮到奧古斯都家族騎兵使用的新辦法,奧斯卡還是決定將哈士杜巴的騎兵也歸入騎兵集群使用。
在確定了這些軍團的具體編製以後,奧斯卡和盧魁斯、昆圖斯仔細一合計以後發現,奧古斯都家族剩下的還供使用的騎兵也就隻剩下不到兩千之眾了,加上漢尼拔騎兵,也不過四千騎兵罷了。
這四千騎兵中,長盾騎兵大概在一千人左右,標槍騎兵則擁有三千人;這四千騎兵將會組建一個純粹的騎兵戰鬥集群,並交由哈士杜巴進行統帥,隸屬於盧魁斯的貝提卡大軍統領。
這些所有的軍團編製都確定下來以後,奧斯卡與盧魁斯和昆圖斯的商議也就正式結束了;這次的商議,三人確定了太多軍隊的事務,這也就意味著三人都需要忙碌起來了。
奧古斯都家族這方麵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關於奧斯卡親自率領奧古斯都家族大軍在紮馬平原擊敗漢尼拔,並全殲漢尼拔大軍的消息也是傳回了羅馬本土。
當馬略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第一反應就是不可置信;等確定了這個消息絕對無誤的以後,馬略才陷入了極度的震驚當中,他簡直無法想象,奧古斯都家族的劣勢大軍竟會全殲了漢尼拔的大軍!
這樣的結果,完全超出了馬略的心裏預期,也讓馬略的心裏壓力驟增;其實,馬略的表現還算是鎮定的,其他羅馬勢力的領袖在得知這樣的消息以後,表現則是更加不堪。
尤其是西庇阿家族的領袖尤利亞努斯,他在得知奧古斯都家族全殲了漢尼拔大軍以後,驚的連手中捧著的酒杯都摔到了地上;反應過來以後,他更是快馬加鞭朝羅馬城的方向趕來了。
尤利烏斯家族的領袖弗拉維斯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並沒有做出什麽驚人的舉動;他隻是默默的繼續著自己手中的事情,隻是傍晚時分的時候,兩撥使者快速的離開了亞雷提恩。
這兩撥使者,是弗拉維斯分別派給卡拉貝斯和馬略的;對於卡拉貝斯,弗拉維斯是希望他盡快的組織大軍繼續向高盧進軍,以擴充尤利烏斯家族在山外高盧地區的勢力。
對於馬略,弗拉維斯的目的則是為了結盟了;沒有辦法,誰讓馬略之前已經折騰出來了一個所謂的三家聯盟呢。既然馬略、西庇阿家族、布魯圖斯家族已經因為種種原因聯合在了一起,現在奧古斯都家族又強勢崛起了;弗拉維斯也隻能讓尤利烏斯家族加入這個聯盟了。
除了西庇阿家族和尤利烏斯家族的反應以外,布魯圖斯家族的反應卻是最為無奈的;原本布魯圖斯家族就是在被逼無奈之下,才答應與馬略和西庇阿家族結盟的。
後來,因為艦隊決戰的事情和納姆斯的存在,讓雙方的關係一度陷入了低穀,甚至有了拔刀相向的衝動;可是,隨著奧古斯都家族獲得了決戰的勝利,並吞並了希臘城邦聯盟的敘拉古城邦,整個希臘半島上的局勢也變得微妙起來了。
與敘拉古城邦同為希臘城邦聯盟成員的斯巴達城邦,在得知敘拉古城邦被羅馬奧古斯都家族吞並以後,就對盤踞在希臘半島上的布魯圖斯家族表達出來足夠強大的戰意;這無疑是對布魯圖斯家族極為不利的,畢竟斯巴達城邦的強大可不是吹出來的。
有鑒於此,布魯圖斯家族隻得向自己所謂的兩個盟友派出了使者,以期待三方更好的聯合,順便為布魯圖斯家族找到合適的援助;就這樣,羅馬四大勢力都不約而同的采取了想要聯合的措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