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幽魂人鬼戀第二章複活(第2節)
如今,這裏又開始恢複生機,山穀間長滿了雜草荊棘。但是此地已經被認為死穀凶地,不適宜人類居住,繁衍生息,所以依舊荒涼冷落。
幾乎無人記得哪年開始,這裏成了安葬死人的風水寶地。
有傳說這應該感謝一個姓燕的道士。那燕道長曾經指出,仙俠嶺是一條遭受天譴而蟄伏死虯龍。這虯龍被玉皇大帝鎖在這裏,不能飛升,隻好待罪安眠。但它總有醒來的時候,或幾十年,或幾百年,蘇醒一次就要動彈動彈,比如聳聳龍角啊,抖抖鱗甲啊,或者伸伸懶腰什麽的,解解乏,緩緩累。就因為這個,仙俠嶺地動山搖,房倒屋塌,災難來臨,其中有一次,它翻了翻身,搖了搖尾巴,結果山崩地裂,鸞鳳坡南端的山嶺斷裂開來,就形成了一線天大峽穀。緊接著虯龍怒了,吸幹了山泉,使這裏大旱連年,草木枯死,餓殍遍地。再後來打了個哈欠,頓時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霹靂山火大起,人類遭受了一場滅頂之災。
但那燕道長卻說仙霞嶺神奇之地,不是邪惡之嶺,此地雖然不宜人類久居,但是卻充滿仙氣。[]曆史上許多人出生在仙俠嶺,出去後都做了帝王將相,才女佳人,其中有的告老還鄉,壽終正寢,還建了巨大的莊園、宮殿,王陵和園林,至今還可見那些建築的廢墟,道觀廟宇的遺址,蒼翠的古柏林,這些就是例證。他認為活人不能預測地動、山火之類災害,是因為他們都是外來的,缺乏祖先的蔭庇。要想得到仙氣,老人壽終安寢就應當安葬此山,他們的靈魂與虯龍為伴,騎在龍背上過日子,無異於列入仙班。所以這裏的風水極佳,葬在此地的人,其子孫後代逐漸得到蔭庇,必定有人身世顯貴,飛黃騰達。
這預言流傳開來,一度引起很大轟動,曾掀起過選墓地占高坡的運動。不過那隻是很短一段時間,不久就改了講究,改成隻葬姑娘,而且必須是未婚姑娘。
這又是為什麽呢?
據說仙俠嶺生火災的前夕,這裏曾有個神廟叫仙俠觀,緊挨道觀後是占地一百多畝的帝王園林。觀裏原來有一群風流道士,因民間傳說此廟裏的神靈驗,許願者頗多,故而香火不絕,供養得道士頗為肥胖。不料有一年秋天,許多道士不明原因地陸續死去,道觀漸漸香客稀少起來。他們的屍體被官府現,見他們死後赤條條臥在床上,身上毫無傷痕,且麵含微笑,死得很滿足。詳細查驗之下,才有人現道士的腳底湧泉穴上有個很小的針孔,原來血液是從這小小的針孔裏被吸幹才死去的。可以推斷,道士死前是在睡夢中,那可是個好夢,懷抱美女佳麗,顛鸞倒鳳,如癡如醉,正所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無人破得了如此怪案,民間傳聞越傳越神奇,便即有了吸血女鬼的故事。後逢桃花三月,觀裏來了一個書生,準備在觀裏靜心讀書,以備秋後進京趕考。跟著觀裏又來了個賞花的貴婦人,帶者兩個嬌豔如花的姑娘和婢女。當天夜晚,書生遭到那姑娘和婢女的引誘,具體情節都被蒲鬆齡寫在《聊齋誌異》裏,也就是角色女鬼聶小倩。
據說,曆史上的仙俠嶺確有死而複生的姑娘,名字不叫聶小倩,而叫倪蕭琴。聶小倩是博山人,也是死而複生,但沒有嫁給姓寧的書生。《聊齋誌異》裏那個寧采臣自然是虛構的,他對聶小倩產生了真愛,感動了閻君,因此死而複生。然而仙俠嶺一帶的人卻說不對,聶小倩是得到了虯龍的靈氣,骨肉不能腐爛,所以才得能借屍還魂。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神話傳說,城裏的貴族才對這裏的風水大感興趣,仙俠嶺上也才出現了一係列孤女的墳塋。
◎o失憶的年輕人不理解風水為何物,聽了這些傳言也毫不在意,因為他意識不到未婚女的孤墳與他的命運會有什麽關係。
此刻望著前方黑魆魆的山凹,覺得前麵的景物有些匪夷所思。二百年前那場山火燒盡了一切野草和樹木,可如今為什麽卻還還會留下這一片陰森森的古柏林。古柏林與鸞鳳坡隻隔著一道很淺的斷崖,斷崖下的草樹非常茂密,這草樹當初為什麽不起火?
他似乎由此找到了記憶的聯係,二百年前的大火不能逾越淺瀨的斷崖,而他也不能逾越十天前的記憶領域。自然界和人的思維竟然如此仿佛,有個溝崖就嘎然斷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心裏不服,一定要讓記憶逾越這道淺瀨的溝坎,他抓著枯草荊棘,艱難地越過了斷崖,來到坍塌的石坊前。他仔細尋找,觀望,見斷頭的石人、側臥的石馬、瘸腿的石虎,各種石雕依然如故,還都在原來的地方不動。
他忽然想起來了,清明節那天傍晚,掃墓的人早已散盡,他就在這裏痛苦呻吟。那時他有了知覺,感到頭疼,才開始呻吟的。後來有水滴濺在臉上,好像天在下暴雨,細聽,有細微的滴水聲。他想到也許是房子漏雨了,還沒睜開眼睛看個究竟,房頂上已經呼啦一聲響,塌落下來一灘泥土。他看見上方露出來一個窟窿,閃電光就從窟窿裏接連不斷地照進來,極似一群新聞攝影記者對著他開閃光燈。他被強光耀得眼花,閉目許久才眯起一條縫,仔細觀察半天,現自己趴伏在一口長方形的木箱內。他此刻有了知覺,感到身下軟綿綿的,是錦繡棉被,被子裏熟睡著一個嬌小玲瓏的身軀,很像年輕的姑娘。
如今,這裏又開始恢複生機,山穀間長滿了雜草荊棘。但是此地已經被認為死穀凶地,不適宜人類居住,繁衍生息,所以依舊荒涼冷落。
幾乎無人記得哪年開始,這裏成了安葬死人的風水寶地。
有傳說這應該感謝一個姓燕的道士。那燕道長曾經指出,仙俠嶺是一條遭受天譴而蟄伏死虯龍。這虯龍被玉皇大帝鎖在這裏,不能飛升,隻好待罪安眠。但它總有醒來的時候,或幾十年,或幾百年,蘇醒一次就要動彈動彈,比如聳聳龍角啊,抖抖鱗甲啊,或者伸伸懶腰什麽的,解解乏,緩緩累。就因為這個,仙俠嶺地動山搖,房倒屋塌,災難來臨,其中有一次,它翻了翻身,搖了搖尾巴,結果山崩地裂,鸞鳳坡南端的山嶺斷裂開來,就形成了一線天大峽穀。緊接著虯龍怒了,吸幹了山泉,使這裏大旱連年,草木枯死,餓殍遍地。再後來打了個哈欠,頓時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霹靂山火大起,人類遭受了一場滅頂之災。
但那燕道長卻說仙霞嶺神奇之地,不是邪惡之嶺,此地雖然不宜人類久居,但是卻充滿仙氣。[]曆史上許多人出生在仙俠嶺,出去後都做了帝王將相,才女佳人,其中有的告老還鄉,壽終正寢,還建了巨大的莊園、宮殿,王陵和園林,至今還可見那些建築的廢墟,道觀廟宇的遺址,蒼翠的古柏林,這些就是例證。他認為活人不能預測地動、山火之類災害,是因為他們都是外來的,缺乏祖先的蔭庇。要想得到仙氣,老人壽終安寢就應當安葬此山,他們的靈魂與虯龍為伴,騎在龍背上過日子,無異於列入仙班。所以這裏的風水極佳,葬在此地的人,其子孫後代逐漸得到蔭庇,必定有人身世顯貴,飛黃騰達。
這預言流傳開來,一度引起很大轟動,曾掀起過選墓地占高坡的運動。不過那隻是很短一段時間,不久就改了講究,改成隻葬姑娘,而且必須是未婚姑娘。
這又是為什麽呢?
據說仙俠嶺生火災的前夕,這裏曾有個神廟叫仙俠觀,緊挨道觀後是占地一百多畝的帝王園林。觀裏原來有一群風流道士,因民間傳說此廟裏的神靈驗,許願者頗多,故而香火不絕,供養得道士頗為肥胖。不料有一年秋天,許多道士不明原因地陸續死去,道觀漸漸香客稀少起來。他們的屍體被官府現,見他們死後赤條條臥在床上,身上毫無傷痕,且麵含微笑,死得很滿足。詳細查驗之下,才有人現道士的腳底湧泉穴上有個很小的針孔,原來血液是從這小小的針孔裏被吸幹才死去的。可以推斷,道士死前是在睡夢中,那可是個好夢,懷抱美女佳麗,顛鸞倒鳳,如癡如醉,正所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無人破得了如此怪案,民間傳聞越傳越神奇,便即有了吸血女鬼的故事。後逢桃花三月,觀裏來了一個書生,準備在觀裏靜心讀書,以備秋後進京趕考。跟著觀裏又來了個賞花的貴婦人,帶者兩個嬌豔如花的姑娘和婢女。當天夜晚,書生遭到那姑娘和婢女的引誘,具體情節都被蒲鬆齡寫在《聊齋誌異》裏,也就是角色女鬼聶小倩。
據說,曆史上的仙俠嶺確有死而複生的姑娘,名字不叫聶小倩,而叫倪蕭琴。聶小倩是博山人,也是死而複生,但沒有嫁給姓寧的書生。《聊齋誌異》裏那個寧采臣自然是虛構的,他對聶小倩產生了真愛,感動了閻君,因此死而複生。然而仙俠嶺一帶的人卻說不對,聶小倩是得到了虯龍的靈氣,骨肉不能腐爛,所以才得能借屍還魂。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神話傳說,城裏的貴族才對這裏的風水大感興趣,仙俠嶺上也才出現了一係列孤女的墳塋。
◎o失憶的年輕人不理解風水為何物,聽了這些傳言也毫不在意,因為他意識不到未婚女的孤墳與他的命運會有什麽關係。
此刻望著前方黑魆魆的山凹,覺得前麵的景物有些匪夷所思。二百年前那場山火燒盡了一切野草和樹木,可如今為什麽卻還還會留下這一片陰森森的古柏林。古柏林與鸞鳳坡隻隔著一道很淺的斷崖,斷崖下的草樹非常茂密,這草樹當初為什麽不起火?
他似乎由此找到了記憶的聯係,二百年前的大火不能逾越淺瀨的斷崖,而他也不能逾越十天前的記憶領域。自然界和人的思維竟然如此仿佛,有個溝崖就嘎然斷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心裏不服,一定要讓記憶逾越這道淺瀨的溝坎,他抓著枯草荊棘,艱難地越過了斷崖,來到坍塌的石坊前。他仔細尋找,觀望,見斷頭的石人、側臥的石馬、瘸腿的石虎,各種石雕依然如故,還都在原來的地方不動。
他忽然想起來了,清明節那天傍晚,掃墓的人早已散盡,他就在這裏痛苦呻吟。那時他有了知覺,感到頭疼,才開始呻吟的。後來有水滴濺在臉上,好像天在下暴雨,細聽,有細微的滴水聲。他想到也許是房子漏雨了,還沒睜開眼睛看個究竟,房頂上已經呼啦一聲響,塌落下來一灘泥土。他看見上方露出來一個窟窿,閃電光就從窟窿裏接連不斷地照進來,極似一群新聞攝影記者對著他開閃光燈。他被強光耀得眼花,閉目許久才眯起一條縫,仔細觀察半天,現自己趴伏在一口長方形的木箱內。他此刻有了知覺,感到身下軟綿綿的,是錦繡棉被,被子裏熟睡著一個嬌小玲瓏的身軀,很像年輕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