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嘴角微彎,伸手指了指她的頭頂,說道:“蓮花正在小施主頭上。”
莫小魚囧,仰頭一看,蓮花可不就在自己頭頂。
“嘿嘿,大師,就是這個。”
“施主可知這是什麽蓮花?”普賢問道。
“看著像是玉石雕刻的,品種嘛,不清楚。”莫小魚回道。
普賢微微一笑,說道:“小施主既然被它困住,想必不是它的主人。”
莫小魚忍不住發牢騷:“當然不是我的。它的主人可壞了,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裏。”
“嗬嗬,既然小施主與它的主人有淵源,何不試試看能否讓它聽話,收了結界。”普賢說道。
“大師,您別逗了,我又不會法術,怎麽可能讓它聽話。”莫小魚撇嘴,問普賢,“難道您也不會?”
普賢搖頭而笑,回道:“我隻是一個和尚,念經尚可,法術卻是不懂。”
“那怎麽辦呀?”莫小魚苦了臉。突然,她靈機一動,說道,“對了,大師,勞煩您過來幫我一把,看能不能把這結界推離這裏。”
普賢點點頭,真走過去,幫她推了兩把。
可惜華蓮盞所放結界不是皮球,一推就能跑。普賢雙掌撐在結界之上,所用之力如同石沉大海,他換了幾個方位,誰知結界就跟生了根似的,半分都撼動不得。
“小施主,老衲年老力衰,真是慚愧。”普賢臉帶歉意。
莫小魚不好意思起來,說道:“讓您受累了。算了吧。”
“小施主,眼看天色漸晚,你這麽待著也不是辦法。蓮盞既有靈性。何不勸說一二,讓他放你出來。”普賢說道。
莫小魚心中一動,不答反道:“大師,這是什麽地方?怎會如此頹敗荒涼。”
“這裏啊,幾千年前就荒廢了,恐怕世人都忘了有這麽一個地方。”普賢語氣沉重,神態裏老態畢現。
“離長和城遠嗎?”莫小魚又問。
“這裏地處雲海大陸之西。離長和城遠著呢。”普賢神色恢複如初。說道。
莫小魚默了默,大師兄臂力太好了,隨手一扔就把自己送到了西方極樂……要擱在地球。單這項技能,得拿多少金牌呀。
“小施主,我剛才聽你念了一段偈語。可是你自己悟的?”普賢見她沉默,道出心中所疑。
莫小魚嗬嗬一笑。回道:“不是不是。是我偶然間聽別人說的。據傳,很早很早以前。有兩名極有智慧的大師,一個叫神秀,他作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後來,有個叫慧能的大師。由此悟出新的偈子,即是‘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普賢怔愣片刻,緩緩說道:“這兩位大師果然極有智慧。隻是能道出這等偈語的人,怎麽會名不經傳,奇怪,奇怪。神秀、慧能的法號,竟從未聽說過。”
“嗬嗬,大師,我是聽一名遊方和尚說的,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不過因這兩句偈語簡單明白,朗朗上口,所以記住了。”莫小魚心中念了聲阿彌陀佛,在出家人麵前大言不慚的說謊,不會下拔舌地獄吧?
普賢微微一笑,說道:“是了,世間有智慧者,不一定名聲煊赫,倒是我拘泥了。當年,禪宗之祖淨喻大師,也不過是個放牛的牧童,因偶然在此菩提樹下午睡,醒來就得了怔悟,開創了禪宗。百年時光,信眾數萬,此處正是禪宗發源地,菩提城,這棵樹便是淨喻大師得怔悟的菩提樹。”他說著,以手指了指莫小魚身後的樹,“菩提樹自雲海大陸混沌之初,便生長在這裏,雖經浩劫,枯萎了兩千年,但千年前重新發芽抽枝,到現在,已是鬱鬱蔥蔥。”
我就說有古怪,這老和尚可不老實。莫小魚見他光著頭,赤著腳,但頭頂沒有戒疤,項上沒有佛珠,手上沒有禪杖,有了戒備之心。
“混沌之初就有了?那得有幾十萬年壽命吧,豈不是成了精?”
“不瞞小施主,我乃曆代菩提樹的守樹人之一。菩提樹生於洪荒時期,是最純最淨的靈氣所化,追其根源,的確可以說不是樹,他化身為樹後,便一直以樹的形態存在。但是,雖與天地同壽,他卻一直沒有自己的神識,更不會化形修煉。因為,他是世間最純粹的空,也是世間最純粹的圓滿,既能包容萬物,亦不容萬物。‘身是菩提樹,菩提卻非樹’,佛法無邊,禪宗無涯,善哉善哉。”普賢雙手合十,念了聲號。
聽起來很玄妙的樣子,可是,我聽不懂啊。莫小魚一副當機的表情。
“佛和禪宗不是一回事?”
普賢又是一笑,回道:“佛法與禪宗同宗同源,不過修行之路不盡相同而已,卻都是佛門弟子。”
莫小魚點點頭。這意思大概是,念經的和尚分兩撥,一撥隻念經撞鍾過日子;另外一撥,一邊念經撞鍾,一邊修煉法術,兩個都不耽誤。
“淨喻大師不是佛祖嗎?”
“嗬嗬,先有佛祖,後來淨喻大師。不過佛祖生生世世在此間輪回,而淨喻大師,已羽化飛升,去了仙界。”普賢耐心回道。
哦……莫小魚默默鼻頭,九天門有個飛升的師祖,禪宗也有個飛升的師祖。這都多久遠的曆史人物了,看看現在這些會點法術就臭屁哄哄的修士們,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這裏是禪宗的聖地,為什麽菩提樹好好的,但城池卻毀之不建?”
普賢靜默半晌,低聲說道:“異星不仁,魔道猖狂。當年毀掉的不僅是這座城,更是禪宗萬年基業,多少典藏付之一炬,多少能人神魂俱滅。傳承已斷,如今修禪的人少之又少,禪宗早已不複當年盛況,何來人力物力興建城池。”
沒錢?姐有啊。莫小魚清清嗓子,說道:“大師,隻要您能幫我出去,這個金鈴鐺就當我的布施吧。”她指了指結界內金光閃閃的鈴鐺,以利誘之。
普賢搖頭苦笑,說道:“小施主,不是我不想收你的布施,隻是華蓮盞的結界,老衲實在沒辦法破解。”
哼,知道這麽多,還是個守神樹的人,我就不信你不會法術!
“大師,我這裏還有一個空間玉簪,挺值錢的,也當做我的布施吧。”莫小魚說著,從懷中的暗袋裏掏出龍潛送的玉簪。
普賢見她不信,問道:“小施主,你可知道華蓮盞的由來?”
莫小魚搖頭。
“華蓮盞乃淨喻大師的法寶,他最初生於西碧池之中,你看,就是那裏。”普賢指了指前方被一堆磚瓦埋了大半的幹涸池塘,說道,“華蓮本是西碧池中一朵普通的蓮花,因****聽淨喻大師參佛講經,生了靈性。他自有意識後,感慨同伴們花期短暫,開放後須臾萎落,於是,他遲遲不肯盛開。數百年後,他還是花苞的模樣。有一天,淨喻大師講完佛理,獨自一人盤坐在池邊靜思,發現了他的異常。
淨喻大師問:‘小蓮花,你立於池中已有幾百年,怎麽還不肯盛開?’
華蓮回道:‘姿容不美,花期甚短。我一直在想怎麽開才能更美些,更長久些,哪天想通了,我就開了。’
淨喻大師笑了,說道:‘皮囊終不長久,妍麗總是須臾。你別再想了,現在就開了吧,日後隨我修煉,必能修成不死不滅之身。’
華蓮聽後,十分高興,當即盛放開來。奇怪的是,他的花瓣隻有九個,比尋常蓮花少了很多。於是,他沮喪起來,說道:‘看吧,我還沒想好怎麽開呢,結果就成了這樣。嗚嗚,我不該心急的。’
淨喻大師又笑了,他說:‘別急,看我的。’
他手結蓮花印,對著華蓮念了幾聲訣。隻見華蓮身軀一抖,花瓣重重疊疊的開了千萬,美麗非常。”
莫小魚聽到這裏,抬眼看了眼浮在空中的華蓮盞,咋舌:真想不到當年你還是個僑情的小蓮花。(未完待續。)
莫小魚囧,仰頭一看,蓮花可不就在自己頭頂。
“嘿嘿,大師,就是這個。”
“施主可知這是什麽蓮花?”普賢問道。
“看著像是玉石雕刻的,品種嘛,不清楚。”莫小魚回道。
普賢微微一笑,說道:“小施主既然被它困住,想必不是它的主人。”
莫小魚忍不住發牢騷:“當然不是我的。它的主人可壞了,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裏。”
“嗬嗬,既然小施主與它的主人有淵源,何不試試看能否讓它聽話,收了結界。”普賢說道。
“大師,您別逗了,我又不會法術,怎麽可能讓它聽話。”莫小魚撇嘴,問普賢,“難道您也不會?”
普賢搖頭而笑,回道:“我隻是一個和尚,念經尚可,法術卻是不懂。”
“那怎麽辦呀?”莫小魚苦了臉。突然,她靈機一動,說道,“對了,大師,勞煩您過來幫我一把,看能不能把這結界推離這裏。”
普賢點點頭,真走過去,幫她推了兩把。
可惜華蓮盞所放結界不是皮球,一推就能跑。普賢雙掌撐在結界之上,所用之力如同石沉大海,他換了幾個方位,誰知結界就跟生了根似的,半分都撼動不得。
“小施主,老衲年老力衰,真是慚愧。”普賢臉帶歉意。
莫小魚不好意思起來,說道:“讓您受累了。算了吧。”
“小施主,眼看天色漸晚,你這麽待著也不是辦法。蓮盞既有靈性。何不勸說一二,讓他放你出來。”普賢說道。
莫小魚心中一動,不答反道:“大師,這是什麽地方?怎會如此頹敗荒涼。”
“這裏啊,幾千年前就荒廢了,恐怕世人都忘了有這麽一個地方。”普賢語氣沉重,神態裏老態畢現。
“離長和城遠嗎?”莫小魚又問。
“這裏地處雲海大陸之西。離長和城遠著呢。”普賢神色恢複如初。說道。
莫小魚默了默,大師兄臂力太好了,隨手一扔就把自己送到了西方極樂……要擱在地球。單這項技能,得拿多少金牌呀。
“小施主,我剛才聽你念了一段偈語。可是你自己悟的?”普賢見她沉默,道出心中所疑。
莫小魚嗬嗬一笑。回道:“不是不是。是我偶然間聽別人說的。據傳,很早很早以前。有兩名極有智慧的大師,一個叫神秀,他作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後來,有個叫慧能的大師。由此悟出新的偈子,即是‘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普賢怔愣片刻,緩緩說道:“這兩位大師果然極有智慧。隻是能道出這等偈語的人,怎麽會名不經傳,奇怪,奇怪。神秀、慧能的法號,竟從未聽說過。”
“嗬嗬,大師,我是聽一名遊方和尚說的,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不過因這兩句偈語簡單明白,朗朗上口,所以記住了。”莫小魚心中念了聲阿彌陀佛,在出家人麵前大言不慚的說謊,不會下拔舌地獄吧?
普賢微微一笑,說道:“是了,世間有智慧者,不一定名聲煊赫,倒是我拘泥了。當年,禪宗之祖淨喻大師,也不過是個放牛的牧童,因偶然在此菩提樹下午睡,醒來就得了怔悟,開創了禪宗。百年時光,信眾數萬,此處正是禪宗發源地,菩提城,這棵樹便是淨喻大師得怔悟的菩提樹。”他說著,以手指了指莫小魚身後的樹,“菩提樹自雲海大陸混沌之初,便生長在這裏,雖經浩劫,枯萎了兩千年,但千年前重新發芽抽枝,到現在,已是鬱鬱蔥蔥。”
我就說有古怪,這老和尚可不老實。莫小魚見他光著頭,赤著腳,但頭頂沒有戒疤,項上沒有佛珠,手上沒有禪杖,有了戒備之心。
“混沌之初就有了?那得有幾十萬年壽命吧,豈不是成了精?”
“不瞞小施主,我乃曆代菩提樹的守樹人之一。菩提樹生於洪荒時期,是最純最淨的靈氣所化,追其根源,的確可以說不是樹,他化身為樹後,便一直以樹的形態存在。但是,雖與天地同壽,他卻一直沒有自己的神識,更不會化形修煉。因為,他是世間最純粹的空,也是世間最純粹的圓滿,既能包容萬物,亦不容萬物。‘身是菩提樹,菩提卻非樹’,佛法無邊,禪宗無涯,善哉善哉。”普賢雙手合十,念了聲號。
聽起來很玄妙的樣子,可是,我聽不懂啊。莫小魚一副當機的表情。
“佛和禪宗不是一回事?”
普賢又是一笑,回道:“佛法與禪宗同宗同源,不過修行之路不盡相同而已,卻都是佛門弟子。”
莫小魚點點頭。這意思大概是,念經的和尚分兩撥,一撥隻念經撞鍾過日子;另外一撥,一邊念經撞鍾,一邊修煉法術,兩個都不耽誤。
“淨喻大師不是佛祖嗎?”
“嗬嗬,先有佛祖,後來淨喻大師。不過佛祖生生世世在此間輪回,而淨喻大師,已羽化飛升,去了仙界。”普賢耐心回道。
哦……莫小魚默默鼻頭,九天門有個飛升的師祖,禪宗也有個飛升的師祖。這都多久遠的曆史人物了,看看現在這些會點法術就臭屁哄哄的修士們,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這裏是禪宗的聖地,為什麽菩提樹好好的,但城池卻毀之不建?”
普賢靜默半晌,低聲說道:“異星不仁,魔道猖狂。當年毀掉的不僅是這座城,更是禪宗萬年基業,多少典藏付之一炬,多少能人神魂俱滅。傳承已斷,如今修禪的人少之又少,禪宗早已不複當年盛況,何來人力物力興建城池。”
沒錢?姐有啊。莫小魚清清嗓子,說道:“大師,隻要您能幫我出去,這個金鈴鐺就當我的布施吧。”她指了指結界內金光閃閃的鈴鐺,以利誘之。
普賢搖頭苦笑,說道:“小施主,不是我不想收你的布施,隻是華蓮盞的結界,老衲實在沒辦法破解。”
哼,知道這麽多,還是個守神樹的人,我就不信你不會法術!
“大師,我這裏還有一個空間玉簪,挺值錢的,也當做我的布施吧。”莫小魚說著,從懷中的暗袋裏掏出龍潛送的玉簪。
普賢見她不信,問道:“小施主,你可知道華蓮盞的由來?”
莫小魚搖頭。
“華蓮盞乃淨喻大師的法寶,他最初生於西碧池之中,你看,就是那裏。”普賢指了指前方被一堆磚瓦埋了大半的幹涸池塘,說道,“華蓮本是西碧池中一朵普通的蓮花,因****聽淨喻大師參佛講經,生了靈性。他自有意識後,感慨同伴們花期短暫,開放後須臾萎落,於是,他遲遲不肯盛開。數百年後,他還是花苞的模樣。有一天,淨喻大師講完佛理,獨自一人盤坐在池邊靜思,發現了他的異常。
淨喻大師問:‘小蓮花,你立於池中已有幾百年,怎麽還不肯盛開?’
華蓮回道:‘姿容不美,花期甚短。我一直在想怎麽開才能更美些,更長久些,哪天想通了,我就開了。’
淨喻大師笑了,說道:‘皮囊終不長久,妍麗總是須臾。你別再想了,現在就開了吧,日後隨我修煉,必能修成不死不滅之身。’
華蓮聽後,十分高興,當即盛放開來。奇怪的是,他的花瓣隻有九個,比尋常蓮花少了很多。於是,他沮喪起來,說道:‘看吧,我還沒想好怎麽開呢,結果就成了這樣。嗚嗚,我不該心急的。’
淨喻大師又笑了,他說:‘別急,看我的。’
他手結蓮花印,對著華蓮念了幾聲訣。隻見華蓮身軀一抖,花瓣重重疊疊的開了千萬,美麗非常。”
莫小魚聽到這裏,抬眼看了眼浮在空中的華蓮盞,咋舌:真想不到當年你還是個僑情的小蓮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