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業軍團進入了戰時的軌道,惡徒們也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起來。
第一支援連連長達夫對大量情報進行了篩選,他挑出有關冰子彈團的斬首行動和遠征軍前兩次作戰失利方麵的相關信息,進行了整理,形成了一份比較全麵的分析報告。在海拉號離開港口後的第三天早上,他把這份材料送到了新團長董成的手裏。
達夫在報告中介紹了聯邦軍隊三次登陸作戰的情況,他是這樣整理的:
冰子彈團先發製人的斬首行動,選擇了在斯利德市區內執政官府邸進行登陸。卻由於情報不明,孤軍深入,遭遇到了數量眾多叛軍的反擊,最後隻能在損失慘重後撤退。
而遠征軍第一次空降作戰,選擇了距離城區較遠的北部冰原。先頭部隊的空降過程還算順利,可就在準備建立前線陣地時,卻突然遇到大股叛軍的襲擊。在毫無遮蔽的冰原之上全軍覆沒。
第二次空降,選在了城市的邊緣。當執行後續空降的艦隊在進入低位軌道後,突然遇到了地麵反艦導彈的襲擊,空間艦隊在規避中,錯過了合適的空降時機,導致先期空降部隊得不到後續的支援,被困死於地麵。
第一支援連連長在報告裏分析了失敗的原因:
一是情報不準確,對敵軍的兵力估計不足;二是登陸地點選擇的有問題;三是敵軍的戰術運用的比較成功,屢次突襲得手。
達夫經驗豐富,分析的很到位,董成親身經曆了冰子彈團的斬首行動,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而另外兩次行動,他也在看過了達夫的報告後,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對於達夫的分析報告提出的觀點,董成十分認可。他又和負責製定作戰計劃的屈誠、雪花等,一起進一步研究了這份報告,在聽取了屈誠關於作戰的初步想法後,惡業團長董成又召集了第二次會議。
這次會議的議題很明確,如何開展對斯利德星球的地麵打擊,占領一個區域,為大部隊投入兵力建立落腳之地。(.好看的小說)
參加會議的還是上次那些人員,惡業團在艦艇上的五名連長達夫、屈誠、趙拓、韓越、蝦米以及一名副連長雪花。
董成首先強調了這次任務的主旨。他說道:“這次空降作戰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首先,我們需要快速占領一個可運作的太空港或者建立一座可供軍隊臨時降落的太空港。如果在初始攻勢中不能完成,也必須在著陸之後的幾天之內迅速完成這個目標。”
他繼續說道:“這次遠征是對一個叛星進行清剿,所有的兵力都必須空降過去。一個大型的太空港,對於向地麵輸送源源不斷的兵員補給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戰鬥開始之後尤其如此。”
董成環視了一下他的一線指揮官們,補充說道:“前幾次的登陸失敗分析報告你們都看過了吧,我認為,達夫連長分析的非常到位,對敵人兵力的估計不足,就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遠征軍司令部當然也看到了這一點。”
“司令部原本希望至少同時有三個師的力量在戰場上。隻有這樣的兵力才能夠保證,哪怕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我們也能與之抗衡。”停頓了一下,董成繼續說道,“同時也保證了從衛星軌道到地麵得以建立一個最有力的橋頭堡,可以抵抗敵人任何的即時反擊。如果沒有一個安全的基地,那麽戰役將在頭幾天之內就宣告失敗。”
董成麵色嚴肅的說道:“可以看出,我們的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對這次遠征來說,事關成敗。”
會場一片安靜,每個在座的指揮官都知道這次行動對全局的意義所在。
隔了一會兒,還是惡業團資格最老的第一支援連的連長達夫首先開口,說道:“此前,我已經和團長交換了自己的看法。我還是認為情報不足,是導致前幾次登陸作戰失敗的最大的共同點。無論是斬首行動,還是兩次空降,斯利德的叛軍不是數量超過預期,就是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還有就是叛軍以特殊的方式發動攻擊,讓我方始料不及,應對失措。”
大家點點頭,對這一點都有著共識。
“對斯利德絕不能輕視。”蝦米在作戰會議上的發言和私下裏完全不同,他正經的說道,“一個邊遠的霜凍行星,沒有一定的準備和仗勢,是不敢舉旗叛亂的。水有多深,魚有多大,沒有充分的估量,就貿然下水,隻能是,魚撈不到,自己也掉進水裏去了。不說別人,那個冰子彈的副團長林賽?澤維爾,我們打過交道,也是個厲害的角色,可是他在斯利德的斬首行動就吃了輕敵的虧。”
說到霜凍行星,出身嚴寒之地的雪花提出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空降部隊還必須重點考慮供暖的問題。斯利德是一個冰雪覆蓋的行星,寒冷對人員戰鬥力和設備的發揮都是極為嚴苛的考驗。”
新任第二支援連長的屈誠對他的副手雪花說的這一點很重視,他說道,“嚴寒是必須考慮的因素。這兩天,我也仔細考慮了方方麵麵的困難。我個人認為,我們的任務目標很難一蹴而就。”
惡業團的連長們對這個還不了解的新同袍的發言很關注,大家都扭過頭來,注意的聽著他的意見。
屈誠很謹慎的說出了自己對作戰環境的分析:“斯利德行星隻有一個太空港,位於它的首府冰封市的環形山內部。作為首府的屏障,環形山帶可以說是整個行星上防禦力量最強的地方。空港作為行星上唯一和外界往來的通道,對它的防禦更是重中之重。”
“無論是選擇首府,還是選擇空港作為突襲降落的地點,都是把少量的兵員投入到地麵強大的防禦火力之下。以弱對強,以原來之師對付地麵的嚴陣以待之敵,無疑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所以,其結果必然會是一場災難。最早的斬首行動,和第二次空降作戰,都是由於直接襲擊市區,遭遇到了最猛烈的抵抗。因而,最終失敗了。”
“我同意屈誠連長的分析,”第三空降連長趙拓說道,“在地麵等待著的大量敵人不僅是對降落部隊造成巨大的威脅,他們在地麵上的對軌道的火力對艦隊也是個造成巨大的威脅。”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不能重蹈覆轍?”老練的達夫向屈誠問道。
“畢竟有冰子彈團的前車之鑒。”屈誠沉穩的講出他的想法,“直接襲擊城市過於危險了。我認為著陸區應該盡可能地接近最終目標以保持補給線不至於太長,但是過近則有被強大的敵人反擊的危險。而我們的艦隊還要保持在軌道上,謹慎的做法隻有降落在離目標盡量近的地區了,也就是在環形山帶邊緣的冰原之上。”
“但是,冰原之上固然方便降落,但叛軍的攻擊也一樣非常容易。第一次空降選擇在了叛軍力量薄弱的北方冰原區域,也一樣失敗了。”趙拓對此存有疑問。
“在冰原上遇到襲擊確實是個很大的威脅。”屈誠承認這一點,並解釋道,“第一次失敗主要在於對於敵人的突襲沒有準備,再有就是缺乏掩體,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我們這次是有備而來,再有就是機動部隊相對自我防護能力較強。”
看了看董成和其他連長沒有再提出問題,屈誠開始介紹他的初步作戰設想。
“我注意到斯利德周圍有許多石油鑽井平台,尤其是在西南方向。有二十三個鑽井平台組成的聯合工作區,我們可以將那裏作為主攻方向。如果能在占領後恢複平台的工作,則我軍的基本供暖燃料也可以解決了。”屈誠說著,放出了全息投影,讓參會者都能看到冰封市和周邊的境況。
對照著全息圖,屈誠又播放了一段戰鬥的模擬畫麵,說道:“我設想,機動部隊的空降不用進入低位軌道,我們可以直接從高位軌道發動攻擊。攻擊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可以建立防禦陣地的鑽井平台區域,另一個是此前襲擊過我方艦隊的導彈井。隻有雙管齊下,才能彌補此前兩次空降作戰中出現的問題。”
達夫又提出了疑問,說道:“不要忘記了,前兩次空降作戰,遠征軍都在同一個空降地點投入了相當數量的兵力,依然沒能取得戰果。”
屈誠點頭說道:“當然,同時攻擊兩處,也就是要和據守兩個區域的叛軍作戰,我軍需要同時投入較大兵力,甚至說必須傾盡全力。不過,隻要這兩處是叛軍駐守的薄弱之地,應該可以拿下。這一點,還需要情報部門的配合。”
達夫聽了,也點頭認可。
屈誠還指出了這個方案的風險,說道:“還有就是叛軍有可能在我方防禦陣地建立之前,就將平台炸毀而造成的損失。不過,相對在其他地區登陸,這個風險已經算是比較小,而且容易克服的。”
“至於太空港的問題,仍然著陸之後的最優先任務。而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占住平台區域,等待後續工程部隊建起一座可以承擔運載補給任務的著陸站。”
“之後,就是與遠征軍方麵聯係,讓他們快速展開部隊,協同防禦了。如果前期作戰順利,憑借我方理論上居於優勢的兵力,應該問題不大。”屈誠結束了對作戰計劃的介紹。
各位連長交頭接耳的議論了一會兒,覺得這個計劃在目前來說還是比較可行的。
看著大家沒有再提什麽新的意見,團長董成拿出了他的作戰方案。他計劃派遣空降二連奪取鑽井平台,空降一連占領導彈井,而三連和五連作為預備隊,隨時進行支援。
一方麵必須進一步的收集情報,另外一方麵,他將初步計劃發給了遠征軍的恩裏克準將。同時,董成還要求屈誠進一步進行作戰方案的細化,並要求各連都要做好突擊降落的實戰準備。海拉號上,戰鬥的氣味越來越濃了。
第一支援連連長達夫對大量情報進行了篩選,他挑出有關冰子彈團的斬首行動和遠征軍前兩次作戰失利方麵的相關信息,進行了整理,形成了一份比較全麵的分析報告。在海拉號離開港口後的第三天早上,他把這份材料送到了新團長董成的手裏。
達夫在報告中介紹了聯邦軍隊三次登陸作戰的情況,他是這樣整理的:
冰子彈團先發製人的斬首行動,選擇了在斯利德市區內執政官府邸進行登陸。卻由於情報不明,孤軍深入,遭遇到了數量眾多叛軍的反擊,最後隻能在損失慘重後撤退。
而遠征軍第一次空降作戰,選擇了距離城區較遠的北部冰原。先頭部隊的空降過程還算順利,可就在準備建立前線陣地時,卻突然遇到大股叛軍的襲擊。在毫無遮蔽的冰原之上全軍覆沒。
第二次空降,選在了城市的邊緣。當執行後續空降的艦隊在進入低位軌道後,突然遇到了地麵反艦導彈的襲擊,空間艦隊在規避中,錯過了合適的空降時機,導致先期空降部隊得不到後續的支援,被困死於地麵。
第一支援連連長在報告裏分析了失敗的原因:
一是情報不準確,對敵軍的兵力估計不足;二是登陸地點選擇的有問題;三是敵軍的戰術運用的比較成功,屢次突襲得手。
達夫經驗豐富,分析的很到位,董成親身經曆了冰子彈團的斬首行動,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而另外兩次行動,他也在看過了達夫的報告後,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對於達夫的分析報告提出的觀點,董成十分認可。他又和負責製定作戰計劃的屈誠、雪花等,一起進一步研究了這份報告,在聽取了屈誠關於作戰的初步想法後,惡業團長董成又召集了第二次會議。
這次會議的議題很明確,如何開展對斯利德星球的地麵打擊,占領一個區域,為大部隊投入兵力建立落腳之地。(.好看的小說)
參加會議的還是上次那些人員,惡業團在艦艇上的五名連長達夫、屈誠、趙拓、韓越、蝦米以及一名副連長雪花。
董成首先強調了這次任務的主旨。他說道:“這次空降作戰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首先,我們需要快速占領一個可運作的太空港或者建立一座可供軍隊臨時降落的太空港。如果在初始攻勢中不能完成,也必須在著陸之後的幾天之內迅速完成這個目標。”
他繼續說道:“這次遠征是對一個叛星進行清剿,所有的兵力都必須空降過去。一個大型的太空港,對於向地麵輸送源源不斷的兵員補給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戰鬥開始之後尤其如此。”
董成環視了一下他的一線指揮官們,補充說道:“前幾次的登陸失敗分析報告你們都看過了吧,我認為,達夫連長分析的非常到位,對敵人兵力的估計不足,就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遠征軍司令部當然也看到了這一點。”
“司令部原本希望至少同時有三個師的力量在戰場上。隻有這樣的兵力才能夠保證,哪怕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我們也能與之抗衡。”停頓了一下,董成繼續說道,“同時也保證了從衛星軌道到地麵得以建立一個最有力的橋頭堡,可以抵抗敵人任何的即時反擊。如果沒有一個安全的基地,那麽戰役將在頭幾天之內就宣告失敗。”
董成麵色嚴肅的說道:“可以看出,我們的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對這次遠征來說,事關成敗。”
會場一片安靜,每個在座的指揮官都知道這次行動對全局的意義所在。
隔了一會兒,還是惡業團資格最老的第一支援連的連長達夫首先開口,說道:“此前,我已經和團長交換了自己的看法。我還是認為情報不足,是導致前幾次登陸作戰失敗的最大的共同點。無論是斬首行動,還是兩次空降,斯利德的叛軍不是數量超過預期,就是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還有就是叛軍以特殊的方式發動攻擊,讓我方始料不及,應對失措。”
大家點點頭,對這一點都有著共識。
“對斯利德絕不能輕視。”蝦米在作戰會議上的發言和私下裏完全不同,他正經的說道,“一個邊遠的霜凍行星,沒有一定的準備和仗勢,是不敢舉旗叛亂的。水有多深,魚有多大,沒有充分的估量,就貿然下水,隻能是,魚撈不到,自己也掉進水裏去了。不說別人,那個冰子彈的副團長林賽?澤維爾,我們打過交道,也是個厲害的角色,可是他在斯利德的斬首行動就吃了輕敵的虧。”
說到霜凍行星,出身嚴寒之地的雪花提出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空降部隊還必須重點考慮供暖的問題。斯利德是一個冰雪覆蓋的行星,寒冷對人員戰鬥力和設備的發揮都是極為嚴苛的考驗。”
新任第二支援連長的屈誠對他的副手雪花說的這一點很重視,他說道,“嚴寒是必須考慮的因素。這兩天,我也仔細考慮了方方麵麵的困難。我個人認為,我們的任務目標很難一蹴而就。”
惡業團的連長們對這個還不了解的新同袍的發言很關注,大家都扭過頭來,注意的聽著他的意見。
屈誠很謹慎的說出了自己對作戰環境的分析:“斯利德行星隻有一個太空港,位於它的首府冰封市的環形山內部。作為首府的屏障,環形山帶可以說是整個行星上防禦力量最強的地方。空港作為行星上唯一和外界往來的通道,對它的防禦更是重中之重。”
“無論是選擇首府,還是選擇空港作為突襲降落的地點,都是把少量的兵員投入到地麵強大的防禦火力之下。以弱對強,以原來之師對付地麵的嚴陣以待之敵,無疑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所以,其結果必然會是一場災難。最早的斬首行動,和第二次空降作戰,都是由於直接襲擊市區,遭遇到了最猛烈的抵抗。因而,最終失敗了。”
“我同意屈誠連長的分析,”第三空降連長趙拓說道,“在地麵等待著的大量敵人不僅是對降落部隊造成巨大的威脅,他們在地麵上的對軌道的火力對艦隊也是個造成巨大的威脅。”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不能重蹈覆轍?”老練的達夫向屈誠問道。
“畢竟有冰子彈團的前車之鑒。”屈誠沉穩的講出他的想法,“直接襲擊城市過於危險了。我認為著陸區應該盡可能地接近最終目標以保持補給線不至於太長,但是過近則有被強大的敵人反擊的危險。而我們的艦隊還要保持在軌道上,謹慎的做法隻有降落在離目標盡量近的地區了,也就是在環形山帶邊緣的冰原之上。”
“但是,冰原之上固然方便降落,但叛軍的攻擊也一樣非常容易。第一次空降選擇在了叛軍力量薄弱的北方冰原區域,也一樣失敗了。”趙拓對此存有疑問。
“在冰原上遇到襲擊確實是個很大的威脅。”屈誠承認這一點,並解釋道,“第一次失敗主要在於對於敵人的突襲沒有準備,再有就是缺乏掩體,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我們這次是有備而來,再有就是機動部隊相對自我防護能力較強。”
看了看董成和其他連長沒有再提出問題,屈誠開始介紹他的初步作戰設想。
“我注意到斯利德周圍有許多石油鑽井平台,尤其是在西南方向。有二十三個鑽井平台組成的聯合工作區,我們可以將那裏作為主攻方向。如果能在占領後恢複平台的工作,則我軍的基本供暖燃料也可以解決了。”屈誠說著,放出了全息投影,讓參會者都能看到冰封市和周邊的境況。
對照著全息圖,屈誠又播放了一段戰鬥的模擬畫麵,說道:“我設想,機動部隊的空降不用進入低位軌道,我們可以直接從高位軌道發動攻擊。攻擊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可以建立防禦陣地的鑽井平台區域,另一個是此前襲擊過我方艦隊的導彈井。隻有雙管齊下,才能彌補此前兩次空降作戰中出現的問題。”
達夫又提出了疑問,說道:“不要忘記了,前兩次空降作戰,遠征軍都在同一個空降地點投入了相當數量的兵力,依然沒能取得戰果。”
屈誠點頭說道:“當然,同時攻擊兩處,也就是要和據守兩個區域的叛軍作戰,我軍需要同時投入較大兵力,甚至說必須傾盡全力。不過,隻要這兩處是叛軍駐守的薄弱之地,應該可以拿下。這一點,還需要情報部門的配合。”
達夫聽了,也點頭認可。
屈誠還指出了這個方案的風險,說道:“還有就是叛軍有可能在我方防禦陣地建立之前,就將平台炸毀而造成的損失。不過,相對在其他地區登陸,這個風險已經算是比較小,而且容易克服的。”
“至於太空港的問題,仍然著陸之後的最優先任務。而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占住平台區域,等待後續工程部隊建起一座可以承擔運載補給任務的著陸站。”
“之後,就是與遠征軍方麵聯係,讓他們快速展開部隊,協同防禦了。如果前期作戰順利,憑借我方理論上居於優勢的兵力,應該問題不大。”屈誠結束了對作戰計劃的介紹。
各位連長交頭接耳的議論了一會兒,覺得這個計劃在目前來說還是比較可行的。
看著大家沒有再提什麽新的意見,團長董成拿出了他的作戰方案。他計劃派遣空降二連奪取鑽井平台,空降一連占領導彈井,而三連和五連作為預備隊,隨時進行支援。
一方麵必須進一步的收集情報,另外一方麵,他將初步計劃發給了遠征軍的恩裏克準將。同時,董成還要求屈誠進一步進行作戰方案的細化,並要求各連都要做好突擊降落的實戰準備。海拉號上,戰鬥的氣味越來越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