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穀修者偷營,是有傳統的,永樂的大營就是這麽被打下來的。


    西大營想要慰勞對方,卻被拒在門外,不管怎麽看,都有一些不好的預兆。


    然而,大營的主官還真想錯了,雷穀的人沒有在夜裏偷襲,人家是明著來的。


    雷穀的修者不是明著攻打大營,而是在子夜時分,借著夜色的掩護,在大營外喊話。


    喊話的內容很豐富,首先就是告知大營裏的軍人,鄭王府跟揶教妖人不清不楚。


    譬如說堪輿隊的正副隊長,都是揶教妖人,已經被雷穀誅殺,“若不是掌握了這樣的線索,我雷穀何必為難諸位?”


    此前李永生等人並未將這消息散布出去,隻是要求鄭王給個交待出來。


    怎奈鄭王給出的交待,十分不誠懇。


    雷穀選擇此刻,忽然將事情曝光,引起的反應可想而知。


    營地裏的軍士,大都是普通人,對很多事情比較蒙昧,但是就算再蒙昧的人,也知道跟邪教妖人勾連,是什麽樣的罪名——這可是比信奉國內朱雀之流的野祀,還要惡劣。


    大營的主官發現雷穀的人這麽搞,第一反應就是安排人辯駁,以安軍心。


    但是辯駁了幾句,他就意識到了,這個事情,根本是講不清楚的——他說鄭王是被蒙蔽了,但是別人也得相信不是?


    其實他更想直接否認,說絕無此事,但是他非常擔心,這樣的做法,會讓自己也有了揶教妖人的嫌疑——你跟揶教沒關係的話,何必為何要如此顛倒黑白?


    他相信,以雷穀那幫人做事的尿性,有機會扣帽子潑汙水的話,絕對不會手軟。


    所以他又想出一招來,直接在營地裏敲鑼打鼓,壓住外麵的雜音。


    但是鑼鼓聲一響,他就知道壞事了,這大半夜的,整出這麽大動靜,軍士們還怎麽休息?


    事實上,西大營鼓樂齊鳴,這動靜之大,連簫陽城內的百姓都被驚醒了。


    到最後,大營的主官在無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又走回老路,召集了幾十名負責喊陣的大嗓門軍士,齊聲大喊,“一二、王爺是被蒙蔽的;一二、王爺是被蒙蔽的……”


    這般喊話的效果怎麽樣,他也不是很確定,不過毫無疑問,比敲鑼打鼓的動靜小多了,而且,辯解總比不辯解強,難道不是嗎?


    雷穀的人也壞,見到對方能夠應對這一招了,馬上就又使出一招來。


    有幾個人在軍營外,用桐河話大聲喊話,“桐河的老少爺們兒,簫陽人在永樂,把咱們殺得好慘,你們還要死皮賴臉地給簫陽人看家護院?咱桐河漢子,啥時候成了別人的狗?”


    這種赤裸裸的挑撥,檔次實在有點低,但是別說,還真就有人吃這一套。


    尤其是雷穀的人手上有大量桐河俘虜,在簫陽也收集到了不少情報,他們甚至能對大營裏某些桐河人直接喊話。


    “雙溪鎮東頭高家的二柱子,你走以後,你爹娘因為隱藏糧食,被吊死在你家的棗樹上了,西邊那棵……”


    “磨盤村的癩痢老六,你定的那個童養媳,被村長糟蹋了,她想不開投井了!”


    “剪子鋪的李三漢,你家……什麽,他是東大營的?那回頭去東大營再說。”


    一時間,各種負能量源源不斷地湧進了西大營。


    民眾是非常容易被鼓動的,中下層軍士也是如此,外麵的鄉音聽得太熟悉了,那些有名有姓的人,打聽起來也不難。


    原本,還有一些有見識的桐河人,嚐試彈壓一下同鄉中的不良情緒,但是隨著外麵點名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彈壓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總算還好,永樂人和桐河人最近被單列了出來,他們就算想有所動作,周邊還有不少軍士看著他們呢,倉促間動彈不得。


    不過可以想像得到,軍營裏的氣氛,也是越來越緊張。


    桐河籍士兵的怒火,就像越吹越大的氣球一般,隻差爆炸了。


    最終,有一個桐河口音的家夥,正說得熱鬧,猛地慘呼一聲,“江太峰,你家……啊~~”


    慘呼之後,就沒了動靜,然後又有人高聲大喊,“是希山的,殺人那幾個是希山的……”


    前文說過,希山和桐河兩縣,關係一向糟糕,說是世仇都不為過,相互之間嫁娶都很少。


    然後,大營外就響起了激烈的呐喊聲和打鬥聲。


    這一下,被看管的桐河人直接炸鍋了,他們不敢反抗所有人,就直接奔著希山的士兵去了。


    但是其他人也不能看著桐河人炸刺不是?紛紛地撲了上來。


    桐河人急眼了,大聲地招呼同樣被單列出來難兄難弟,“永樂的……你們就看著?”


    臥槽尼瑪……永樂兵表示很蒙圈,這關我們什麽事?


    桐河人裏也有機靈的,大聲喊話,“你們永樂已經被雷穀占了,我們被收拾了,你們還好得了?被單列的就是你們和我們。”


    然後就有永樂人表示,“不過希山人確實挺討厭的……大家不要打了,好好說話。”


    希山人哪裏肯跟永樂人好好說話?“滾蛋,惹急了,勞資連你們也打!”


    永樂人聽到這話,就徹底暴走了,“我去尼瑪的,欺負我們人少是吧?信不信我們把雷穀的人招呼進來?”


    這一夜,西大營是徹底亂套了,雷穀的人沒有打進來,光他們自己就夠亂的。


    這種現象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必須指出,鄭王征召軍隊的時候,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他所占的地盤,總共都不到一個府,卻征召了這麽多士兵,其中鄉黨聚集的現象,真的太嚴重了。


    與此同時,鄭王練兵,是強調“愛兵如子”,不但士兵的軍紀觀點都比較差,軍官也是如此,不太懂得遵守秩序,做不到令行禁止,非常容易炸營。


    而雷穀采用的手段,也直指矛盾的核心,效果驚人,當然,這也不是偶然現象。


    四麵楚歌,瓦解了無敵的江東子弟;訴苦大會,直接把國軍解放到了對麵的陣營。


    待到天色大亮,雷穀的人回去吃早飯了,西大營裏,時不時還傳來兵器碰撞的聲音。


    大營的主官麵如土色,不住地念叨著,“太卑鄙了,太無恥……他們怎麽能這樣做?”


    下麵有軍官冷哼一聲,陰森森地發話,“必須要狠殺一批了……否則鎮不住這股歪風邪氣!”


    “你放屁!”有人跳腳大罵,“王爺起兵一來,一向強調愛兵如子,你要狠殺一批,到底是何居心?是要陷王爺於不義嗎?”


    “你當然會反對了,”冷哼的軍官又冷哼一聲,“夜裏最早不穩的,就是你桐河的兵。”


    桐河的士兵是被單列了出來,但是還有桐河籍的少數軍官,是比較受信任的——這麽做,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桐河人的怨氣。


    這名桐河軍官氣得直跳腳,“媽個比的,你是希山人的女婿,真以為別人不知道你假公濟私?殺一批可以……你敢把永樂人也殺了,我就服氣你。”


    殺永樂人……誰敢殺永樂人?雷穀已經打下了永樂縣,要是大營敢對永樂人下手,真的很難想像,雷穀的人會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見他倆爭執得厲害,有人在一邊勸解,“要不這樣,把永樂人和桐河人都送回大營去,換一批士兵來?”


    他說的大營,可不是東大營西大營這種,而是鄭王的大本營,老軍所在的真正大營。


    “你這話跟沒說一樣,”被稱為“希山女婿”的軍官發話了,他一臉的嘲諷,“且不說這麽做合適不合適,我就問你,如何將永樂和桐河人送走?”


    那桐河軍官卻是冷笑一聲,“為何不能送走?雷穀隻堵了南門,其他三個門可是安全的。”


    “扯淡吧,”希山女婿軍官還之以冷笑,“外麵看熱鬧的簫陽人多了,這些軍士跑得再快,能躲過雷穀的追殺?我怎麽感覺,你是想讓桐河兵投敵呢?”


    經過晚上這一番折騰,桐河籍士兵的軍心,已經嚴重不穩,隻要雷穀有意招攬,他們投敵的可能性很大。


    桐河軍官聞言冷哼一聲,“王爺練兵,強調的就是‘撒得出去,撤得回來’,你對桐河兵的偏見竟然這麽大,還敢說自己出於公心?”


    眾人是各說各有理,主官見勢不妙,向東大營派出了信使,請求支援。


    雷穀之人對於攔截信使,興趣還是很大的,又有簫陽人配合,所以派出的五十名信使,隻有兩名化妝成簫陽平民,才僥幸進入了東大營。


    東大營卻是果斷地拒絕援助——有沒有搞錯,一百多個人,堵了軍營一個門,你大營裏五六千的士兵,竟然來找我們求援?


    咱不帶這麽開玩笑的。


    當然,東大營也說了,雷穀詭計多端,看著是找你們的麻煩,沒準是瞄著我們這些援軍呢,我們現在該做的,就是幫西大營戒備好四周,防止其他的不明勢力渾水摸魚。


    這個表態有道理沒有?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西大營的主官,卻是氣得跳腳大罵對方“見死不救”。


    一天時間,就這麽飛快地過去了,夜晚再度來臨。


    (更新到,月票還是有點少啊,這個月真的沒有雙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情仙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風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風笑並收藏尋情仙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