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猶豫好一陣,覺得老爸心裏還是顧念李永生的,否則不會讓他來專門通知連鷹的消息。


    而且李家人也做不出那些忘恩負義的事情。


    反正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他對自己說,然後才為難地回答,“兌帥的問題,可不止這一點,連鷹能帶給他一定的被動,但是區區的個例,不足以扳倒兌帥。”


    李永生秒懂,然後長歎一聲,“看來軍隊要大洗牌了。”


    小九笑一笑,說起了別的,“對了,我父親很希望你去軍役部,連鷹死定了,也算給你報仇了,你應該沒那麽抵觸了吧?進了軍役部,你真的前途無量了。”


    這話是一點都不假,別看李永生現在高階製修,真要走官府的路子,也就是一個七幻府教化房副房長的檔次,甚至可能隻是下麵一個室的室長。


    當然,若是去縣城的教化房,撈個教化長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他想再繼續往上走的話,就算修為提升得快,上麵也沒有多少供他上升的空間,在中土國做官,一樣要論資排輩,火箭幹部不是那麽好當的,一不小心,會引起眾怒的。


    但是去軍役部的話,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隻要他修為能上來,李清明提拔他,那真是不要太簡單,隨隨便便提拔一下,再外放鍍金一下,再回來的時候,當個司長都問題不大。


    再往外放,就可以是郡房軍役使了——起碼軍役副使是可以保證的。


    這種路子,真的是要多輕鬆有多輕鬆。


    不過這些話,小九沒打算細說,這也是他父親的意思:李永生那人有主見,而且很認死理,你提一下,表明咱李家的態度就是了。


    李永生卻是笑一笑,“李部尊早就知道,我的心思不在官府,你若肯幫忙,還不如告訴我,京城的混亂,多會兒就結束了?”


    “這我哪裏知道?”李小九很無奈地一攤雙手,想一想之後,他又補充一句,“估計天家也說不清楚,要看形勢的發展。”


    “你這是哄誰呢?”李永生不高興地一皺眉頭,“再這樣下去,不出一年,新月國和伊萬國都可以考慮進軍中土了……任何一個團體,內訌時間一長,都會引起對手的攻擊欲望。”


    小九卻是聽得精神一震,“坤帥上次北巡的效果很好,她很快會再次北巡,新月國不足為慮,至於說伊萬國……嗬嗬,我父親可以是重新回來了。”


    跟寧致遠的鄭重不一樣,小九說起伊萬國,一臉的不屑,大約這就是將門子弟的優越感了——伊萬國是我老爸揍趴下的,能揍他一次,就能揍他第二次!


    然而,李永生想的卻是:坤帥北巡的時候,坎帥似乎……是在南下?


    沒錯,當時大司馬南下了,李清明為前驅,還在百粵幫李永生解決了一個郡務房長齊曉哲。


    想到這裏,李永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大司馬南下的時候,今上就開始對付他了?”


    坎帥南下,坤帥才能北上,否則北邊和東北,多是坎帥的心腹,北巡的效果肯定不會好。


    小九聽到這話,憨憨一笑,“我父親當時隨行,這事兒我不好多說。”


    “不是不知情,就是不好多說!”李永生狠狠地瞪他一眼。


    小九很委屈地反問,“做兒子的,怎麽能隨便議論老爸呢?”


    李永生重重地歎口氣,這種撲朔迷離的感覺,令他很是不好受,李某人做事,一向講究個恩怨分明來去清白,像眼下這般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現狀,讓他有點不耐煩。


    更令他不耐煩的,是事件中的每個人都很黏糊,沒個痛快勁兒,做人真誠一點很難嗎?


    他沒有意識到的是,其實他已經比其他人知道得太多了。


    這種節骨眼上,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起碼李永生知道的消息,還算得上是權威。


    又過兩天,有新的消息傳來,宮裏有懿旨發往了海岱郡,太皇太妃公然嗬斥自己的兒子“胡鬧”,並且要求襄王去祖陵守墓三年!


    趙家的祖陵可不在海岱,而是在隔壁的豫州郡,因為有封王不得擅離封地的禁令,太皇太妃發這道懿旨,是經過了金鑾殿上的那位。


    當然,以她的身份,不經過這位也無所謂,天家斷然不敢跟她計較,但是老太太做事講規矩,而天家自無不準之理。


    因為懿旨是天家認可的,所以懿旨的內容,也被傳了出來——天家這是表明,嗬斥襄王不是我幹的,而襄王的做為,連他老媽都看不下去了。


    英王第一時間就得知了消息,頓時就高興了起來,“哎呀,終於能回大名府了,天天在野外待著,起居實在不方便。”


    在他看來,這就是朝爭徹底明朗化的標誌,老太太很堅定地站在今上這一邊,襄王再怎麽折騰,沒了老太太的支持,那真的什麽都不是。


    更別說,丫要派去守墓了,那裏就是個豪華監獄,吃住條件都是一等一的,但是等閑見不到人,百裏之內都是禁地,趙家的祖陵,隻有趙家人才能接近並且祭拜。


    外人心慕皇族祖陵,想要祭拜的話,也不是不行,百裏之外遙祭吧。


    靠得近了,祖陵有個閃失,或者趙家氣運被竊取,這責任誰承擔得起?


    反正襄王一旦去了祖陵,三年之內就別想興風作浪了,三年之後,今上怎麽也能擺平局麵了。


    英王自問,自己這個兄弟被搞定,天家也就該放自己離開了——沒人幫忙分擔火力,他想作亂也沒那膽子不是?


    於是他寫了一封奏折,托朝安局的人遞給了天家,說既然太皇太妃身體康健,我就放下心來了,請天家轉告皇太妃,此刻是農忙季節,我想回封地勸農了。


    事實上,英王也確實夾起了點尾巴,若是襄王沒有被安排守陵,他遞上奏折之後,就敢走人了——太皇太妃都發懿旨了,當然是身體好了。


    至於說不等回複就離開,這算多大點事兒?他身為封王,原本就不該在京城,是被今上召來,在京城祝壽的。


    現在祝壽也完了,勸農還是國朝大事,就此轉身離開,誰能說他不對?


    若是天家不同意,大可以八百裏加急,再追我回來啊。


    就是不知道,天家再找什麽借口,強留我在京城?


    當然,這是襄王沒事的情況下,英王很可能這麽做,但是眼下襄王被太皇太後嗬斥,局麵明朗化了,他也就本分一點,遞出去奏折之後,等著天家的回信兒。


    事實上,他也想不出,朝中還有什麽道理留著自己——再找個借口都不容易,太皇太妃的身體已經好了。


    他想得很好,但是趙欣欣不是很看好這個猜測,於是找到李永生,聊起了此事,“……我覺得今上未必會放父王離開,咱們是不是該做點別的準備?”


    “咦,”李永生覺得有點意思,少不得發問,“你怎麽會這麽覺得?”


    “別的不說,就光咱們在這裏駐紮,那就是給天家難看了,”趙欣欣慢條斯理地回答,“有城裏府邸不住,非要住在城郊,天家可是好麵子的……”


    “而且咱們對待禦林軍的態度,自己肯定覺得有道理,但是天家未必這麽看,隻怕他更覺得沒麵子……少年心性,你想得到的。”


    李永生笑了起來,趙欣欣的著眼點,雖然跟他不太一樣,但是兩人的判斷,是相同的。


    於是他點點頭,“我也這麽想,恐怕在將兌帥下獄之前,王上是不能脫身了。”


    “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吧?”就在這時,摩天嶺小師妹從旁邊走了過來,她在那一場戰鬥中,傷勢不重,主要是脫力了,現在已經大好。


    因為有共同的敵人,又共同經曆了血戰,算是“一起扛過槍”,英王府旗下這幫人,關係相當不錯,大家言談之間,也沒什麽忌諱,“都是一家人,我覺得天家不該這麽小心眼。”


    趙欣欣冷哼一聲,“天家的心思粗疏起來,那叫胸懷天下;小心眼起來,那叫防微杜漸,怎麽說都是他有理,誰讓他是天家呢?”


    “要我說,咱們現在就可以走了,”杜家重傷的那名化修,在不遠處發話,他已經從趙欣欣那裏得了萬年黃梨木心,自然要向著趙欣欣。


    事實上,他早就想離開了——這重傷之軀,也不合適留在京城這是非之地。


    “等一等吧,看韋家怎麽回應天家,”小師妹大大的眼睛眨巴兩下,她也是有想法的,“若是韋家顛倒是非,我還要作證呢。”


    “大名府距此也不遠啊,”趙欣欣有點不耐煩了,“管道友,你去大名府不耽誤事兒,作證的事情,有我安排,你看可好?”


    “可是……可是我師尊正在往回趕啊,”小師妹管綠蘿猶豫一下,還是吐出了實情,“他說我不能白受人欺負,杜真人,你若是能等,我請師尊幫你討要火龍藻,你看是否可以?”


    合著邵真人接到弟子的傳訊之後,正在從北極宮往這裏趕來——多少年了,沒抓住韋家的把柄,這次你丫敢主動起摩擦,當我摩天嶺是擺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情仙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風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風笑並收藏尋情仙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