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淋漏了半個藏經閣。


    劉馳馳晃步走進銅佛樓的時候,樓上下堆滿了佛籍。


    沒沾上水的成捆成堆地碼放在一起。沾上水的被掀開一部一部擱在案幾上晾著。那些泡上水的被一頁一頁拆開,一排一排按照頁序放在陰涼處等待晾幹。這些工作由悟門作為“師兄”帶著幾個小和尚在一點一點細心的做。


    主持大師帶著幾個監院站在門口,正在對著藏經樓指指點點商量著什麽。


    劉馳馳走過去給主持他們微微躬身算是打了個招呼。


    他四顧看看滿地晾著的經書,驚訝地說:


    “主持大師,這一場雨淋壞了這麽多的經書?”


    明遠合十回禮,然後感歎道:


    “是啊,這藏經樓年紀久遠,屋頂破損早該修繕,疏忽了呀。”


    旁邊一個監院接話:


    “主持,剛才已派匠人看過,屋頂尚是牢固,隻不過日常忘了維護,有幾處屋頂的瓦片被風吹鬆動了,露出幾個不小的窟窿,這才漏進了雨,補上就好。”


    劉馳馳心裏說,要不是小爺我趁天黑上房揭了你幾片瓦,能漏成這樣嗎。


    心裏這樣想,嘴上卻說:


    “哎呀真的是大意了,想不到釀成了這樣的無妄之災。”


    一邊搖頭感慨著,一邊把話題轉到經書上,說道:


    “這些泡了水的書籍是不能這樣處理的,這樣如是幹了,要不就是粘黏在一起,要不就會皺得不成樣,想要重新裝訂就難之又難了”


    主持聽這話有些急了,這其中不乏孤本善本,他可不想被後世冠以保存不善毀壞典籍的罪責。


    “劉施主可有什麽好的法子?”


    “有是有,不過......”


    “不過什麽?”


    劉馳馳略是一沉忖,說道:


    “不過這法子是宮裏集賢殿書院傳出來的,不太好說啊。”


    “這可怎麽辦,劉施主你得幫幫老衲啊。”


    “算了,我們兩下有緣。這樣吧,我也算個閑人,給我幾個人手幫忙,我指揮著弄吧,也算為佛門盡點微薄之力。”


    停了下,他看看幾名忙活著的小僧。


    “這樣,人手方麵,你就派這幾名小沙彌跟著我做個幫手,也好學著點,能不能學會就看他們天資了。”


    主持明遠這才釋然,一臉欣喜連聲說道:


    “這個自然好,這個自然好,有勞劉施主了。”


    劉馳馳注意到,悟門離遠著表情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這丫頭今日怎的心思怪怪的。


    他就當沒看到,打著哈哈把主持他們送走了。


    銅佛大殿一片寧靜。


    他席地坐下,在身側的銅盆裏洗淨雙手,用白帕印幹。


    幾個小沙彌圍著他一圈盤腿而坐,悟門坐他的正對麵。


    他朝著悟門一笑:


    “接下來的步驟可要記得。”


    他在一麵平整的地板上鋪上一張黃宣,然後拈起一張濕透的書頁,用兩手平捏著平平整整地放在草宣上,最後又拿一張黃宣輕輕覆於書頁之上,用手按了按,黃宣上立刻印出水印來。


    “這樣就好了嗎?”悟門問。


    “還沒有,這樣僅是吸去表麵的水分而已。”


    他又拿出一張白色素宣平放地上,把方才吸幹水的書頁輕輕放上去,然後在上麵又覆了一張素宣。“這樣就好了,然後把它移到陰涼處。以此類推,把素宣夾著書頁一張張摞放起來,最後上麵壓一件重物讓其平整就可以了。”


    在每個人表示看懂了之後,他便安排沙彌們各自分工去幹了。


    大殿裏隻有沙沙的紙聲......


    他信步走到悟門麵前坐下,悟門沒看他,自顧自拿了一張宣紙悶頭做著。


    “怎麽啦,不做聲?”他問。


    悟門弄好一張移到一旁,抬頭直視他,低著聲嚴肅地問他:


    “是不是你弄的?”


    他掩飾說:“你說什麽事是我弄的?”


    悟門仍舊盯著他:“藏經閣漏雨的事!”


    悟門眼裏帶著無容置疑的嚴厲,這讓他覺得自己任何掩飾都是徒勞的。。


    “好吧”他撓撓頭“既然我們是朋友,我就跟你說實話。是!我弄的。可我沒想到雨會這麽大......”


    “為了看到方丈大師讀過的經書?”悟門打斷他,沒有讓他繼續說。


    “嗯!”麵對悟門的眼睛,他不想撒謊。


    “你以為你會攀壁爬牆就了不起了是嗎!”


    “不是”劉馳馳覺得這時自己反倒是個做錯事的孩子。


    “卑鄙!”悟門忍了半天還是恨恨地吐出兩個字。


    他一時不知道如何答她,因為他知道自己這麽做確實有點不擇手段,挺對不起她信任的。


    空氣在他們之間凝固了一會,隨即在暮色裏慢慢變涼起來。


    悟門啟唇輕輕說道:“說啊,我在等你解釋。”


    劉馳馳正待要說,忽然閉口,他屏息凝神聽了一聽說:


    “有人進山來了!”


    暮色裏馬蹄聲清脆而來。


    那趕在天黑前到達山門口的,是崔成晚的馬車,他們終於回來了!


    從時間上算他們這四天三夜的來回時間確實夠趕的,人馬俱是勞頓不堪。


    兩個赴京的僧人下了馬車急急去找主持大師複命了。


    崔成晚把車駕到馬廄安頓好,就看見劉馳馳背手在不遠處的空地上等自己。


    “辛苦了!”劉馳馳臉上露出淡淡笑容,帶著溫暖。


    本想好一頓訴苦,但崔成晚見到他的笑容就全忘掉了。


    有的人就是這樣,他的笑容可以安撫到每一個人。


    “還好,就是時間趕了一點,有些累。”


    “今天什麽也別說了,吃飽喝足了好好睡一覺吧。”


    “嗯”崔成晚有時感覺劉馳馳平易得像是自己家人,但他同樣也記得在客棧裏,劉馳馳冷靜得像是一台精準的殺人機器。


    崔成晚回去睡覺了,他確確實實需要補覺。


    劉馳馳也要回到銅佛殿,他的時間不多了。


    寺院上下在主持令下又開始忙碌起來,說是京裏派來的特使不日就到。


    這幾日寺裏就沒一刻消停過,搞得一座方外寺院像是集市般熱鬧。


    這也難怪,皇家寺院嘛,沾上了皇家氣,多多少少一些事情就脫不了塵世凡俗,置身不了世外。


    銅佛殿裏已經掌燈,佛像前忽明忽暗的光線裏幾個小和尚擠在一起打盹兒。


    劉馳馳看看牆角一摞摞處理好的宣紙,知道他們基本已經做完,便讓悟門安排他們早點回去歇了。


    悟門關了殿門從一旁拿了一支火燭,然後就這麽站著不說話,好像在等他。他看看她:“什麽事?”


    她幽幽說道:“你跟著我來。”


    他哦一聲,老老實實跟在後麵。


    巨大的銅鑄釋迦摩尼像後麵是條窄長的通道,通往一處幽靜的閣樓。


    燭火搖曳著把兩人的影子一大一小放大在樓梯的牆壁上。


    劉馳馳一邊跟著一邊看著她影子,從影子裏,不知何時她已能看出是個姑娘的身形了。


    “唉……”劉馳馳感歎一聲,從牆壁上別開頭去。


    上行到底是個不高的閣樓,裏麵堆滿了書籍,看起來黑壓壓像座小山的輪廓。


    中間地板上放著一把桌案,旁邊鋪著軟榻。


    悟門走過去點亮桌案上的蠟燭,指指旁邊一摞書。


    “晚上就在這兒看吧,注意火燭,別太晚早點歇息。”


    說完,不等他說話,頭一埋下樓去了。


    劉馳馳愣愣站了一會兒,心裏輾轉。


    悟門這丫頭到底還是原諒自己了,可自己難道不應該向小姑娘解釋些什麽嗎。


    又覺得沒必要,再解釋就顯得多餘了,人家都已經默許他這麽做了。


    這樣猶豫了一會兒,還是終於坐下來,注意力放到佛經上,從身邊拿起一本翻了起來......


    一部《大般涅槃經》足有四十卷、《方等大集經 》二十九卷、《金光明經 》四卷、《悲華經 》十卷、《菩薩地持經》八卷,加上《毗盧藏》全藏一千四百多部,六千一百多卷。


    這些經書摞在一起足足塞滿了閣樓全部的空間。


    劉馳馳翻了幾頁,頭昏眼花,“咣”地躺倒在地板上,老天啊,這樣找線索,這得要我看多少年啊。


    正在暗無天日地想著,樓下忽的傳來“咣咣”叩動門環的聲音,他一個激靈坐了起來。


    他一伸腦袋看看樓梯口,正好看到悟門趕到樓下對上衝他做了一個手勢。那意思要他不要出聲,然後趕著過去開門了。


    劉馳馳吹滅蠟燭,把腦袋貼近地麵,慢慢找到一條木板的縫隙往下望去。


    門一打開,就看見主持明遠帶著兩個監院走了進來。


    “悟門,其他人呢?”


    “天色已晚,劉施主吩咐他們各自回去休息了。”


    “哦,那他自己呢?”


    “也回去了,聽說善本師兄他們從京裏回來,他就趕回去了,剛走一會兒,。“


    “嗯,你在這兒看著,不經我同意,任何人不可進來翻閱我佛書典籍,切記!”


    “知道,主持大師。”


    明遠抬頭借著燭光四下看了看。


    “這裏除了你沒有其他人吧?”


    “沒有其他人,主持大師。”


    “好,悟門,你再給我想一想,方丈師兄臨走前真的沒留什麽囑托或是遺言嗎?”


    “悟門上次已經跟主持說過了,真的沒有說過什麽。”


    “那他有無說過什麽言語是關於佛指舍利的?”


    “沒有,我隻是一遞茶送水的,方丈大師怎會與我說這話。”


    “你再思索思索”


    “沒有,方丈從未對弟子講過。”


    “整日在方丈身邊,不可能沒一點線索的。”明遠低頭自語道。


    悟門提起勇氣問道:


    “弟子不清楚主持大師到底是要問什麽?”


    “密道,通往地宮的密道!你聽說了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朝天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侯之青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侯之青銅並收藏朝天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