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十年之後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我整整在大元朝生活了近十年,這一年,我四十三歲。


    說來也奇怪,我和查理霸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可是我們的麵貌這十多年,變化不大。如果不是我們說出年齡,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僅僅就是三十出頭的壯年而已。


    這十年,我並不孤單。查理霸就住在三教堂,我們日夜研究,如何返回現代。可是無能無力。


    查理霸的記憶非常的亂,很多事他都記不起來。尤其是現在,他自稱展俊,字玉堂。我也是從常明那聽到了一些關於查理霸的經曆。不過並不多,可是我發現,查理霸對於展俊這個身份,他非常喜歡。所以現在我也不稱呼他為查理霸,也不叫他老鬼。


    古人以字想稱,以示尊敬。所以我跟查理霸一見麵,就喚作玉堂。


    這十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一直在三教堂之內,秘密研究科學。當然,我所謂的科學,無非就是穿越的要素。本來我就對這些東西不懂。所以說,十年間幾乎是一事無成。我隻是記得,在擊殺朱雲溫的時候,天空中刮起了台風。我被台風刮起,隨後失去知覺。我本以為必死無疑。誰能想到,我竟然回到了大明朝。


    雖然不可思議,這確實事實。


    我不甘心,也不願意留在這裏。因為在現代,還有等待我的家人和愛人。


    這十年間,朱元璋幾乎每年都會來三教堂上一次香。我們三兄弟都會被朱元璋所召見。


    讓我想不到的是,我之前所見到的若寒。竟然是朱棣的生母。讓我更加想象不到的是,明朝的若寒,竟然不是中國人,而是蒙古人洪吉喇氏。


    所以在朱棣出生之後,洪吉喇氏雖然住在皇宮中,但是朱棣卻由馬皇後撫養。


    或許後世的緣份,朱棣從我見到他開始,我就跟他特別有緣分。每一天,朱元璋來到三教堂都會上香祈福,總是會帶上他所有的兒子。朱元璋兒子眾多,唯獨我與朱棣、朱標二人幾位投緣。


    朱棣從小就喜歡武術,所以小時候跟在朱元璋的身邊學武。自從來到三教堂之後,看到三教堂的功夫,朱棣便沉迷武術,由於是皇子身份,每個月總是會來到三教堂學習武術一兩次。久而久之,我和朱棣漸漸熟悉。


    而朱標,乃是朱元璋建國事後立下的太子。朱元璋的結拜人。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為人彬彬有禮。在三教堂建立之初,朱標經常喜歡聽我大哥宏覺講法。常明講道。


    我呢?本本知識並不多,從小我就喜歡看的偵探書籍。不過我是現代人。畢竟文化程度頗高。現代人的一些先進思想,沒有想到我開壇講課的時候,卻頗受歡迎。


    三教堂乃是朱元璋親封的三教歸一的勝地。自然名揚遠播。再加上我們三兄弟逢年過節都會開壇講課。久而久之,應天周邊的百姓、皇家,都會親自到場聽課。


    尤其是我的先進思想,頗受歡迎。所以三教堂的勢頭,在大明天下,佛、道、釋、武、以國都應天發揚出去。


    “三才真人。”


    我正在看書,耳邊響起了銀鈴般的聲音。


    一聽到這個聲音,我就極為頭疼。


    說話的人,乃是朱元璋的十女兒,朱苓。


    這個朱苓的長相,竟然跟蔡英平一模一樣。最開始我見到十公主的時候,我都嚇了一跳。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在大明朝,不光是見到了若寒的前世、也看到了蔡英平的前世。


    朱苓二十出頭,女人在十六歲之後,便會出嫁。皇帝之女,豈會卻少追求者。


    可這十公主朱苓,從小就跟朱棣一樣,不喜歡琴棋書畫,更不喜歡文人禮儀。喜歡的就是一個。那就是武術。


    或許是現代中,我對蔡英平的虧欠。所以每一次我看到十公主朱苓,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愛惜。


    “拜見十公主。”我連忙站起,朝著十公主勢力。


    朱苓見我要施禮,連忙拉住了我。


    “三才真人,我都說了多少次了。見到我能不能就把我當成你的朋友。你跟朋友什麽樣子,你就跟我什麽樣子。”


    “在下不敢!”


    見我一定要施禮,朱苓臉色一沉,喃喃的說道:“真人,如果你每一次見我都要跪拜的話,以後我可不來了。”


    我心裏就盼著你可別來了。每一次你來,我都要施禮,我自己都煩。可是又必須要做。而且我也並不願意看到她。


    朱苓見我不再說話,朱苓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三才真人,你昨天教我的功夫,我又忘記了。不如你今天再教我一次吧。”


    我搖頭苦笑道:“十公主,要說功夫,我大哥、二哥遠勝於我。你那麽想學功夫,不如去找我大哥、二哥!”


    我總是有意無意的去躲避十公主。可是十公主,竟然經常找我。


    “三才真人,怎麽?你不願意教我功夫?”


    “當然,不是!”我豈敢當麵不給公主麵子。


    十公主連忙看著我說道:“既然如此,三才真人,你就把你的功夫再打一次吧。”


    我正當左右為難的時候,就在門庭之外,有人高聲的說道:“十妹,不得無禮。”


    我和十公主都應聲看去。在門庭之外,站著一個二十歲的少年,這個少年身高一米八上下。五官端正,一身青紫色長衫。頭戴雕翎,看似玉麵秀氣,實則眼神犀利。此人並非他人,而是四殿下朱棣。


    每一次看到朱棣,我都甚是歡喜。因為朱棣跟若寒長的有七分相似。


    而在朱棣的身旁,也站著太子朱標。


    我心裏暗道:今天是什麽日子,為何朱標、朱棣和十公主都來了。


    我連忙走到了朱標和朱棣的麵前,雙膝跪倒。


    “拜見太子殿下,拜見三殿下。不知道貴客來臨,在下未能遠迎,望二人恕罪!”


    朱標左手揚起,連忙說道:“三才真人,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我跟這兩個後輩,關係不錯。不過在古代講究尊卑有別。所以每一次見麵,都得這樣。


    朱標連忙說道:“三才真人,是我們兄弟跟隨父皇而來,之前並未傳達,是我們唐突,希望真人你不要介意。”


    我瞬間就是一皺眉,心裏暗道:朱元璋也來了?


    我並沒有多問,而是大聲叫道:“來人啊。”


    我的話音剛落,張峰、王岧、李豫、趙順四人從偏房走出。


    “三堂主。”


    我陰冷的說道:“貴客已到,還不馬上清茶。”


    “是!三堂主。”


    我把朱標、朱棣、朱苓三人請到書房。


    當然了,平時見麵的時候,總是會閑聊一些。可是今天,我卻感覺到不一樣。


    因為朱元璋每一次來到三教堂,在前一天的時候,總是會吩咐太監趕往三教堂傳信。我們三兄弟,都會在三教堂的大門外迎接。可是今天冒然來訪,我感覺必然是有事。


    熟不知,朱元璋留給了我一個天大的難題,讓我去做。而我卻不得不去完成。


    三日前,皇宮養心殿裏。朱元璋、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四人,正在秘密的談論著什麽。


    朱元璋甚是生氣,一把將密折扔在地上。


    “南昌王、盱眙王、臨淮王這三人豈有此理。竟然秘密把控鹽市、私立賭場、騙取百姓錢財,自私擴張衛隊,簡直不把朕放在眼裏。”


    李善長說道:“陛下南昌王朱興隆秘密建造長樂府、在府內建造賭場、舞樓,雖然違法,畢竟隻算斂財。但是鹽鐵乃是民之根本,若由私人管控。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必然會傷及百姓之根本。”


    胡惟庸說道:“陛下,臣調查的非常清楚,南昌王朱興隆這些年不斷的在南昌一帶,搜刮民脂民膏,所斂財物,數以萬計。南昌的百姓早已苦不堪言。且南昌王秘密擴建衛隊萬人。當初陛下下令,諸侯王衛隊不得超過三萬,可是南昌王自詡孟嚐君,在門下飼養食客,根據臣的調查,南昌王的門下食客,早已超過五萬。且全部都是武士。明顯南昌王,以古人故事,在為自己秘密建兵,若陛下在姑息下去,長久下去,恐日後生變,動搖國之根本。”


    李善長和胡惟庸都是朱元璋手下最信任的高官之一。這二人的話,朱元璋必然會信。


    朱元璋一臉怒氣的坐在龍椅之上。把目光轉移到了劉伯溫的身上。


    劉伯溫看著朱元璋,不慌不忙的施禮道:“陛下。”


    朱元璋看著劉伯溫問道:“劉愛卿,你以為如何?”


    劉伯溫搖頭說道:“不妙!不妙啊!”


    朱元璋臉色一沉,連忙說道:“劉愛卿,你有何話,不妨直說。”


    劉伯溫喃喃的說道:“早年間,我觀南昌王就有野心。南昌王雖為陛下長兄,自從被封南昌封邑之後,官聲並不好。而且還肆意妄為。現在南昌王私自擴充護衛,反心已露。胡丞相所言極是,若陛下依舊姑息,恐怕南昌王酒後生變。”


    朱元璋說道:“劉愛卿,你的意思是,叫朕派兵攻打?”


    “非也!”劉伯溫搖頭道。


    “劉愛卿,那你是何意?”


    劉伯溫說道:“陛下,雖然現在南昌王以露反心,不過陛下卻沒有確鑿的證據,如果貿然出兵,對陛下聲望有損。臣相信,現在的南昌王、盱眙王、臨淮王三人早已沆瀣一氣,隻待天下有變,臣相信三王必然生變。”


    朱元璋有一些不耐煩,連忙問道:“劉愛卿,你有何話,直說無妨。”


    劉伯溫連忙說道:“陛下,您不如親派一位欽差大臣親訪南昌,以安民為由,暗自調查。一旦調查出南昌王有反心,陛下那時發兵,師出有名,也不損陛下英明。”


    當劉伯溫說完,朱元璋瞬間臉上露出喜色。


    “劉愛卿!妙!妙!妙!”


    雖然劉伯溫出了一個妙計,不過誰都清楚。欽差大臣說的好聽。無非就是朱元璋放出的誘餌。


    自從大明建國之後,朱元璋親封幾個朱氏子弟為諸侯以報大明江山。


    而南昌王、盱眙王、臨淮王三人,並非是朱元璋的兒子。南昌王朱興隆,是朱元璋的親大哥,盱眙王朱興盛,是朱元璋的二哥,臨淮王朱興祖,是朱元璋的三哥。


    這三人都是貧農出身,自朱元璋從軍之後,這三人一直在老家隱居。隻待朱元璋占據應天,朱元璋的家人,才被人接到應天。


    在朱元璋統一全國之後,國家穩定,尤其是朱元璋在得到了張士誠的寶藏之後,大明的國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之前在應天有一些難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一時間,大明在朱元璋的統治之下,國力強盛,百姓富足。


    可就在朱元璋封王諸侯,南昌王朱興隆到了封地之後,便露出了小人本色。為了斂財,在南昌成為的翠屏山秘密建造了長樂府,長樂府裏有歌舞、有賭場。可以說是巨大的娛樂會所。因此南昌王朱興隆在南昌一帶,大肆斂財,而且還打家劫舍,南昌王朱興隆在南昌一帶,早就民怨日起。


    本來這件事朱元璋有耳聞,南昌本地的知府,也上書秘奏。可是朱元璋念及小時候的事,朱元璋遲遲未能處理。


    朱元璋怎麽都沒有想到,南昌王朱興隆竟然私自把控南昌一帶的鹽鐵,而且還與盱眙王、臨淮王勾結。


    朱元璋咬了咬牙,狠心的說道:“不知道劉愛卿,何人可為欽差大臣。”


    朱元璋的一句話,瞬間嚇的李善長跟胡惟庸二人全身顫抖。


    畢竟李善長和胡惟庸都知道,這個欽差大臣可不是好差事。南昌王早就表露出反心,一旦親臨南昌,南昌王撕破臉皮。那麽欽差大臣必然會死在南昌。


    李善長和胡惟庸畢竟都是朱元璋的重臣,這件事朱元璋要是發令二人之中,其中一人為欽差大臣。那麽此人必然九死一生。


    所以李善長、胡惟庸二人誰也不願意做著欽差大臣。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看到李善長和胡惟庸這二人的表情。瞬間明白其中之意。


    朱元璋瞬間臉色一沉,剛要說話。


    劉伯溫連忙搶道:“陛下,我觀滿朝文武,無一人可擔任欽差之職。”


    朱元璋一臉疑惑的看著劉伯溫,喃喃的說道:“劉愛卿,你是說,朕的大明,沒有一個人可以去南昌,微臣解憂?”


    劉伯溫搖頭笑道:“陛下,臣隻是說在朝堂之上,滿朝文武無一人可為陛下解憂,不過大明之中,卻有人可以為陛下解憂,擔任欽差大臣之職。”


    朱元璋看到劉伯溫那詭異的笑容,朱元璋最開始蒙了。不過朱元璋馬上反應了過來。


    而此時的李善長和胡惟庸也反映了過來。


    朱元璋、李善長、胡惟庸三人都不約而同的說道:“是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智笨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笨笨阡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笨笨阡陌並收藏機智笨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