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巧破東條詭計(1)


    周恩來從曲之義領導的秘密渠道得知閻錫山中了東條的反間計,閻欲不讓中央軍入晉作戰和排擠傅作義;他尋思:“閻錫山的軍閥地盤觀念根深蒂固,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說服他,隻有以毒攻毒。閻的疑心很重,我若去勸說他,更會加重他的疑心。要找閻尊重和相信的人去勸說他。”他想到山西大學文學院院長張簌曾和第二戰區執法總監張培梅。


    周恩來去拜見張簌曾,一見麵,周恩來焦急:“山西危矣,我來請張公出山,挽救危局。”


    張簌曾麵露不悅之色:“周公是來與老朽開玩笑吧?老朽還有自知之明,知己乃一介腐儒,非臥龍也。豈能出山受命於危難之時?”


    周恩來正色:“張公要安坐於書齋之中,眼看著山西淪陷於倭寇之手,坐視不管嗎?難道張公忘了聖賢之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張簌曾臉脹得通紅,眼睛瞪圓:“老朽深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豈能安坐於書齋之中?”


    周恩來道歉:“我急於請您出山救危,說話不恭,冒犯了您,懇請原諒。”


    張簌曾臉色緩和:“老朽隻能於書齋之中,寫文章呼籲抗戰,不能縱橫戰場之上和運籌惟幄之中。”


    周恩來道:“我請教張公,閻長官要保住山西,有何辦法?”


    張簌曾提筆一揮,寫出四個大字,高聲:“老朽隻知四個字:堅決抵抗!”


    周恩來問:“僅靠山西一省之力,能夠打敗倭寇嗎?”


    張簌曾搖頭。周恩來焦慮:“閻長官不讓中央軍入晉,又要擠走傅作義;那他欲憑山西一省之力抗擊倭寇嗎?以閻長官之聰明,定能看出這是不可能的。”


    張簌曾道:“伯川(閻的字)或許有其它辦法。”


    周恩來冷笑:“有人給閻長官想了一個辦法,能讓他保住山西之主的地位;那就是投降日寇。[]”


    張簌曾雪眉倒豎,環眼圓睜,怒氣衝出,卷得白發飄,銀髯抖,用拐杖擊地,厲聲:“我去問伯川,是誰給他出的當漢奸的主意;我一杖打死那個混蛋!伯川的父親生前教誨他要為振興中華出力,臨終將全部遺產捐獻給抗日事業。伯川若忘記祖訓,我就一頭撞死在他麵前,把我這一腔熱血濺到他身上!”他忿忿地欲去找閻錫山。


    周恩來道:“閻長官一心隻想保住其山西之主的地位,他不是孩童,有自己的主見,您痛罵他一頓,就能改變他的主見嗎?您與閻家是世交,又是他尊重的長輩,您替他出個好主意,使他能保住山西,他肯定會采納。”


    張簌曾問:“老朽計拙,周公有何妙計?”


    周恩來如此這般說出計策。


    張簌曾拍手:“好計!周公能為伯川著想,足見您胸懷寬廣,顧全抗戰大局。”


    周恩來道:“閻長官對我黨深懷戒心,您切不可告訴他此計是我出的,免得引起他的疑心,壞了大事。”


    張簌曾點頭,周恩來告辭,又去拜訪張培梅。


    張培梅正在洗腳,得知周恩來到訪,高興得蹦起來,顧不得擦腳和穿襪子,蹬上鞋,急忙奔出迎接。


    周恩來充滿魅力地微笑著,瀟灑地邁著大步迎上來,伸出洋溢著熱情的手,吐出極具磁性的聲音:“周恩來前來拜見張總監。”


    張培梅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你們在平型關痛擊板垣,救了郭宗汾部,又幫助宜生施空城計,救了王靖國部,我應該登門拜謝。怎能勞您大駕?”


    周恩來十分真誠:“國共合作,我們應該出力,您不用言謝。您是辛亥###,我理應拜見革命前輩,向您請教。”


    張培梅連忙擺手:“周公之睿智,天下誰不知?您有話要問老夫盡管說,不要用‘請教’來客套,不要羞殺老夫!”


    說罷,爽朗大笑。


    周恩來誠懇:“久聞張總監豪爽俠義,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就有話直說。您認為僅靠山西一省之力,能抵抗住日寇的進攻嗎?晉軍中有誰比傅作義將軍更有軍事才能?”


    張培梅搖頭:“您是怨伯川有太狹隘的家鄉觀念吧。唉,伯川是有這個大毛病;陳長捷、郭宗汾、商震都是難得的人才,隻因他們是外省人,不被伯川重用;商震憤然離去。山西危急,抗戰亟需用人,伯川不得以才用陳、郭為軍長,把他們劃入宜生的第七集團軍。伯川雖無五湖四海之胸懷,難成大事,但山西在此危急之秋,伯川應該不會拒絕外援吧?”他又搖頭歎氣。


    周恩來焦慮:“您最了解山西,您搖頭,山西危矣。”


    張培梅大驚:“周公何出此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帷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狂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狂生並收藏風流帷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