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卻是不知劉君懷這一瞬間,心內已有諸多念想,詮濟法師笑聲也再次泛起:“二位師弟所言不假,古佛連番氣息生變,與君懷所散播佛義密切相關!不過,他這等功績卻是令我等佛門中人汗顏。


    “好在君懷師侄身懷道佛兩教修為,且與佛義相關法通修得,已盡數交由我清涼寺加以秉持,亦為我清涼寺幸甚大事。善哉!原來清涼寺與君懷之間,尚有如此一段因果,如此看來,佛道雖複殊途,之間因果卻令二教同歸天地本意!”


    他話中之意,既是表明劉君懷自身修道者身份,也暗中喻意,二教間今後相輔相成發展關係。


    表麵上清涼寺與玄羽旗之間僅存在私人交往,如今大勢所趨,人、魔二族終會有終極一戰,此時刻意提及,便是在提前給勢力內早作鋪墊,以便於那一戰,佛教會親自參與其中。


    相比道教包容萬有,佛教便屬於教義相對狹窄一方,對於天下大勢所關注程度自然也稍顯不如。


    雖然清涼寺所引領下諸家佛門勢力,為人族最後守護力量,但麵對滅世大劫,此等保守觀念早已與實際不相符合。


    但由此而撼動佛教數萬年處世理念,自然需要一個極漫長過程,詮濟法師深明此理,於是首先將打破枷錮入口,選擇在與道教之間漸愈良好關係之上。


    劉君懷立時感知他此番話語間深刻意義,由此接言道:“佛道兩家,教義追尋理念不同,但最高信仰與教理樞要,均以善道教化天下。在教義學說方麵也皆是縝密非常,儀軌戒條也很完備。


    “像佛教這樣各方麵都比較成熟宗教,對道教進一步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因而道教往往將佛教引為同道,吸取佛教經義先例筆筆皆是。佛法以有生為空幻,故忘身以濟物;道法以吾我為真實,故服餌以養生。


    “需知,道像都帶佛像痕跡,雖大都身著道冠、道袍,頷下有須,手執麈尾,但普遍采用手法來自佛教,如蓮花、火焰紋等裝飾文樣,頭光、身光、舉身舟形大背光等。


    “這其實是一種取他人之長彌補自身不足行為,也體現道家文化強大包容性,我們不應當去否定它。道教與佛教爭鬥雖從未停歇過,從宗教本身來講不同宗教之間,必然會因為教義教規不同產生差異。


    “因此在同一地區內,為獲得民眾信仰與支持,也就必然會產生分歧引發矛盾。道教理論來源與思想出發點,實際上也與佛教有頗深淵源,如今末法末劫將至,滅世大劫麵前,理當堪破兩者間教義相異之處,共同承擔起應對措施方為首要。”


    詮濟法師及時回應:“其實佛道兩教,都相互從對方那裏吸收很多東西。沒有佛教啟發,道教教義體係無法完備;沒有道教影響,佛教也不會是今日模樣。


    “道並非道家獨有,而為諸子百家所共同追求境界、真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道是宇宙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法則,由此看來,兩教間所追求共同點也在於此。


    “便如君懷今日裏所展現,雖說他自身佛義理解作用更加彰顯,但其中這般深及感悟,也有諸般道義相行添持。取其精華,取長補短,方為今後兩教竭誠合作之根本。


    “而自另一方麵講來,我等所共同麵對敵人也同為魔族與魔化勢力,也隻有先行將共同之敵抵禦在外,才會有日後發展之基礎。我想,刻意加強今後兩教間關係,才是各家日後生存保障!”


    玄義法師深以為然,他說道:“也是時候加強合作了!魔性化勢力日趨強大,一旦勢起,便是我人族所深憂危急時刻。不妨今後便由劉施主來做兩教間連接紐帶,以盡快梳理兩者間較好方式!”


    兩教間最大理念不同之處,在於神靈在佛教中屬於六道中天道,依然有生死輪回。


    佛教則是要超脫生死輪回,可以說是淩駕在輪回之上的。


    佛不是神靈,神靈依然有生死輪回,佛教神靈,相當於佛祖護法一樣。


    而道教認為神靈長生不死,是修煉終極目標。


    佛道之爭,雖屬宗教衝突,然二者之興替,皆不離毀滅之厄運。


    一旦大勢所需,神靈觀念不同已在其次,實際上還是生存原則為首要。


    身入神界,兩教修煉者已至修為通達愈加接近層麵,相關理解也有殊大改變。


    這一層麵之人,對於觀念秉持,已不及修真、修仙低下層麵那般頑固。


    尤其在生死攸關之際,人人深諳其中關要,這對於兩教接下來共同禦敵最為關鍵。


    空淨法師自然也是認同幾人間交流結論,“有劉施主之間牽線,對於今後聯合之勢殊為必要!莫要講,你與佛門具有這般巨甚恩澤,便是身乃昨日之敵,生存大勢麵前,也理當摒棄一切!”


    清涼寺勢力中,詮濟法師代表最高層公眾利益,空淨與玄義二位法師,雖然同為半聖之體,但其初期境界限製,也僅為清涼寺中堅力量代表。


    詮濟法師今日之所以刻意向他二人表述心內念想,便是期望他二人在日後稍低層麵中施加影響。


    從前所受,皆為大略,徹底改變之前情形,絕非一蹴而就即可達成。


    他便是巧妙借用二人實際地位,先行打開突破口,才會有意見日趨完善那一刻。


    近兩日來,麵對自己於三寶塔引起另一番佛氣湧動,實在是出乎於意料之外,卻也因此更提升他在清涼寺中聲譽。


    這為他接下來有所行事幹係重大,便是尚處閉關當中詮濟法師,也未曾預料到,僅僅這麽短時間,劉君懷會再次給清涼寺帶來佛義福蔭。


    此等足足覆蓋數般萬裏之遙佛氣熏染,雖然大多功在拈花古佛,但其在中間起到何等作用,也是顯而易見。


    他這種無意間舉動,極大促進自身所施加給佛門中影響力,畢竟這兩場佛氣廣施之舉,令得清涼寺上下萬餘人集體受惠。


    僧人們實力整體性質提升,無論個人還是清涼寺勢力均受益匪淺,或許由此帶來幾十年苦修也未可知。


    此等效用,在三寶塔百萬裏周圍,紛紛投擲過來善意探識,道場內眾人即可直接感知。


    如今清涼寺上上下下,不再有人輕忽劉君懷這位神皇初期存在,雖說此人明明為道教身份,卻擁有較之清涼寺至高佛家法典還要純正佛義。


    便是劉君懷自己,也未曾完全意識到,他進階之後數月裏,不但將一眾蛇族攏及身邊,便是偌大清涼寺,也均被他迅速攏盡人心。


    但此時,劉君懷著實受不了四麵八方所投放過來感激眼神,在與詮濟法師輕聲相商後,隨著他重回那處祠堂之內。


    隨後日子裏,他更是不敢再行踏及三寶塔山巔之上,一門心思守候在祠堂內,修行之餘,日夜觀察詮濟法師入關狀態。


    此時距離那空無妖變顯現,不足一年時間,兩地間隔也不甚遙遠,且碧麟妖皇也傳來訊息,會在幾月後趕至,劉君懷也就此在清涼寺留滯下來。


    如此相對平靜過得幾月光景,其間自然不斷有高僧前來拜訪,相互間商討修煉事宜,也不覺得時間緩慢。


    在碧麟妖皇來至第二神域前一月,劉君懷順利進階神皇中期,這均得益於那座拈花古佛所垂衍無盡佛氣。


    較之劉君懷所修得道家其他能量,此間佛氣更加精純,因為拈花古佛自身佛義進階與他密切相關,他再行吸收起來,也愈加無所滯礙。


    況且拈花古佛本身所具有佛氣,乃是萬千元神精髓所凝煉,其中各式法則紋理再是密集不過。


    神人進階更多依仗與天地法則感知程度,因而無盡佛義雲霧氤氳之下,法則寓意通明貫透相當明晰,使得他識海內天地悟會幾乎日日均有提升。


    由此令他在短短一年時間裏,境界再次提升已成必然之勢。


    便是同一屋簷下詮濟法師,長此以往,也對劉君懷這種匪夷所思感悟進程感到麻木。


    雖然在他進階那一日,心下不免由生驚歎感念,不過接下來自身輪回法則悟到一刻,令詮濟法師再次進入閉關凝實,對於劉君懷的關注,也借此沉靜下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之天眼通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布可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布可奈並收藏修仙之天眼通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