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放心,孩兒一定不負您所望。”黃乃明聽得熱血沸騰,立刻應道。


    黃石點點頭,在心裏暗道了一句:“不過我還是更希望你能學會別去掌權。”


    看到父親掏出一張紙奮筆疾書,黃乃明本以為黃石是要交代他一些去北方後的注意事項,不料黃石寫完後開始誦讀時,黃乃明卻發現全是提醒他不應錯過的旅遊景點。


    “西安是一定要去的,”黃石念完山西後的那張後,又開始寫陝西需要去遊玩的地方,這次他一邊寫一邊講解道:“驪山得名,因為其遠觀好似一匹馬,傳說是女媧娘娘的坐騎,你去可以看看周王烽火戲諸侯的故址,這山下還有始皇陵,嗯,本來還有個捉蔣亭,不過現在沒有你見不到了。”


    黃乃明嚇了一跳:“始皇陵,不是被項王拆了麽?”


    “沒拆完。”黃石記得兵馬俑的導遊說過,項羽把俑的青銅兵器都拿走了,也放了把火,但是破壞得不嚴重。


    “父親您怎麽知道的?”


    “我猜的,我猜驪山那麽雄麗,秦始皇一定會把墓地修在旁邊,而且一定非常非常大,項羽沒本事拆光。”黃石擺手到:“算了,驪山本身就很壯觀,反正我也是瞎猜,從來沒有人找到過秦始皇的墓地,不用指望你能找到了。”


    黃乃明知道父親就好個信口開河,雖然絕大部分他所謂的猜被證明是對的,但也有少量被問到證據時就采用類似的借口搪塞,黃乃明已經習以為常所以沒有繼續追究。


    “西安的鍾鼓樓很壯觀,我很喜歡,此外就是南門後的碑林,建於元祐二年,非常不錯,一定要去……”


    “父親,”黃乃明聽了很久,終於忍不住打斷他父親囉嗦:“此番孩兒北去,父親沒有什麽要緊的事交待麽?”


    “我這不是在交待嘛,此番許將軍破北虜必也,你不妨隨他走走,等你到了西安南門旁的這個碑林……哦,我記不清當地人是這麽稱呼它了。”其實黃石是不確定是不是從一開始碑林就有這個名字:“你隻要問孔廟何在就找到,進去之後你幫我找一塊唐朝記載大秦景教在中土流傳的石碑,找到後幫我做一張拓片帶回來。”


    “這是什麽東西?這個碑林裏有很多石碑嗎?”


    “當然很多,有一千七百多塊石碑……哦,可能我記錯了,但幾百總是有的了。”黃石告訴黃乃明他又和耶穌會的神父們打賭了:“這次的賭博甚至驚動了他們的教宗,耶穌會的人自認為是最早一批來到我們中國傳教的人,我說不是,一千年前天主教就傳入中國而且曾經廣為傳播,他們不信。”


    “耶穌會的大師們又和父親打賭了嗎?他們還沒輸夠啊?”黃乃明知道耶穌會和黃石就他們歐洲的曆史、甚至他們教會的曆史同打賭過好幾次,一開始是不屑、然後是賭氣地想翻盤,但是耶穌會從來沒有贏過:“這次父親和他們賭什麽?”


    “我賭幾張油畫,還有一些石雕,都是他們教宗的東西,而我若是輸了,我會把澎湖送給耶穌會。”


    “父親,”黃乃明的臉色大變:“用澎湖那寸土寸金的地方和他們賭油畫和石雕?”


    “所以他們的教宗都驚動了,所以他們才會不知死活地又和我賭博。”黃石輕描淡寫地說道:“他們專門回羅馬去查了過去一千年前的宗卷,確認沒有派神父來過中國後才和我打賭的,要我在三年之內拿出證據證明有,所以我需要你去碑林給我拓片。”


    “這個大秦……”黃乃明記得父親告訴過他,所謂的大秦就是羅馬。


    “就是羅馬。”黃石再次教了兒子一遍。


    “這個景教?”


    “就是天主教。”


    “父親確信有這麽一塊碑?是唐朝時的,在那個碑林裏?”


    “確信,我上次去看過這塊碑,旁邊寫的清清楚楚,是天啟五年在西安西麵出土的。”


    “那應該不會錯了。”黃乃明雖然一點兒也不記得父親去過西安,但是既然這塊碑是天啟五年才出土的,那黃石肯定是在這之後的西安,而且似乎大都督府關閉後他太不需要呆在軍鎮不得擅自離開,黃乃明估計應該是這二十年內的事。


    “碑下麵有一行景教和尚的姓名,現在有不少人以為是花紋但其實不是,是他們的名字,用古敘利亞文寫的,這幾個神父教廷以為他們一直呆在敘利亞,所以宗卷上沒有記載,但其實他們一直抵達了長安,你記得把那些名字也給我拓回來。”


    “這個父親是怎麽知道的?!”黃乃明叫道:“是碑林的學者告訴父親的?”


    “不,他們應該還不知道那是古敘利亞文,我認為現在不可能有人知道。”


    “是父親您認出來的?”黃乃明更吃驚了:“您連敘利亞文,不,古敘利亞文也識得?”


    “我猜的。”黃石隨口答道:“這次到北京,記得要顯得對許將軍有深仇大恨,畢竟現在外人都認為你妹夫和二弟都是他害死的,如果你顯得太平靜會讓人起疑。(.無彈窗廣告)”


    “妹夫也就算了,二弟那件事。”


    “不錯,你弟弟是敗於一場光明正大的鬥劍,而且許將軍沒傷他。但許將軍一直以為這個秘密沒人知道,如果你沒有表現出足夠的仇恨的話,許將軍就會猜到他身邊的衛士並不是都可靠。”


    “孩兒明白了。”


    “到了西安不必吃太多麵食了,山西麵食甲天下,我記得有三百多種,你肯定吃不過來,但西安鍾樓後麵有個回坊,裏麵有些小吃可以嚐嚐,比如一種叫甄糕的甜食不錯。”


    “用什麽做的?”


    “糯米、棗,紅豆等等,還有羊肉泡饃要吃。”


    “這個孩兒吃過了。”


    “在北京吃的吧?不正宗。還有臘牛羊肉也不錯。”


    “和廣東的臘肉不同嗎?”


    “差別很大,所以讓你嚐嚐。回坊顧名思義都是回民,沒有豬肉,去西安鍾樓旁邊的騾馬市,可以吃漢人做的肉加饃。”


    “豬肉的?”


    “是的,回坊也有牛羊肉的,但是不正宗,要吃就要去吃豬肉的,”黃石娓娓道來:“熱氣騰騰的上好豬肉從熱鍋裏取出一大塊來,當麵給你剁碎後,舀一大勺香噴噴的臘肉汁澆上再給你加到饃裏……”


    幾十年來,無論是黃石的部下還是家人,都知道他每到一處前都要把這個地方的美食小吃都打探得清清楚楚,福寧鎮和肇慶鎮中的福建、廣東人也不得不服氣,像他們黃大帥這樣吃過見過的人實在是沒見過第二個。


    又耐心給黃乃明做了一會兒預先導遊後,黃石大聲感慨道:“男子漢大丈夫,做官不必執金吾,娶妻不必陰麗華,但要是每天不能吃上一口肉,那真是虛度此生了。”


    ……


    雖然許平已經返回北方,但是順廷仍然感到鎮壓北方叛亂十分棘手,山陝的丟失讓順廷的火藥產量一下子下降了兩成,更不用說儲存在邊關的軍備一下子盡數資敵。現在大順所有的省都可能受到進攻,而四川、雲貴本來就幾乎沒有火藥生產能力,河南的生產自洪水後就一直沒時間和精力去恢複過,這些地方都需要順廷從北京萬裏轉運物資。


    得知黃乃明出使到前來時,順廷驚異之下立刻下令以最高規格接待,在黃乃明抵達前,順廷得到情報說福建兩省的那個什麽省卿院都已經通過決議,要求齊國公府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拋下成見,同北方的李順攜手對抗異族入侵。廣東的那個什麽呂議長還在廣州街頭當眾發表演說,說什麽北方若是淪陷在異族的鐵蹄之下,江南也不能獨善其身。那裏公然結黨的呂商人,還提出了一個古裏古怪的名字,叫什麽“民族統一戰線”,順廷覺得這個名字有點滑稽而且有失體統——就算和談也是順王和齊國公的協議,幹你們什麽事怎麽敢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但廣東報上去後齊國公府居然認可了。


    黃乃明遞交的國書裏沒有任何讓大順感到不快的條約,南方不要求割讓土地,不要求永久停戰,他們願意出售的武器和火藥正是大順急需的物資,對方隻有一個小小的附加條件,那就是大順以後要停止同走私商人的合作。


    國書裏黃石解釋說他要對武器買賣收稅,打擊走私行為也是他治下國卿院最重視的問題之一,而大順杜絕走私行為會被視為是友誼的表示。牛金星對這麽可笑的理由嗤之以鼻,他立刻斷定黃石是打算徹底切斷大順在南方的秘密軍火通道。


    “停止走私對陛下也是又好處的,”黃乃明已經同順廷的禮部達成協議,暫時順明持敵國之禮、地位相等:“福建已經建立了質量監察司,途徑正式渠道出口的武器會有質量保證,而且如果發現了殘次品,我們也可以幫助陛下索要賠償……”


    “我們同意了。”牛金星對黃乃明說的話一個字也不信,不過順廷對此並沒有絲毫不滿,因為南方的走私數量已經下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最近一段時間來那些和順軍有聯係的商人都支支吾吾地不肯繼續交易,就拿那個陸昱帆來說吧,順廷本以為他當上那個什麽大夫後,會對順廷有不少益處。但是陸老板不但不幫著打探明軍虛實,而且連以前的走私交易也基本停止了,探子說他最近正忙著搞什麽“選區巡回拉票”活動,兩個月連自己的廠子都沒回去過了。


    走私渠道已經完全不能滿足需要,牛金星就支持李自成一口應承下來。


    “陛下許可此事對我們都有好處,”黃乃明聲稱合法出口物,價格遠比走私的軍火便宜,此行和黃乃明同行的還有幾個對政治沒太大興趣的閩粵軍火商,以及那些對政治十分熱心的軍火商的管家,兩省省卿院通過提案後,這些人立刻就嗅到了大好的商機,李自成這邊才一同意下來,黃乃明就把這些軍火商代表介紹給順王。


    正如黃乃明所說,風險的減少大大降低了成本,順廷可以用和福寧軍差不多的價格拿到閩粵生產的武器,如果大順無力運輸的話,軍火商可以提供收費的送貨上門服務,或是順廷可以去與福建、廣東的海商洽談,他們可以提供運輸服務。


    除去這些提供實際物品和運輸能力的商人外,順王和他的太師星還遇到了一群推銷保險的閩粵商人,首次解除到這個概念的兩個人好不容易猜搞明白對方到底想做什麽,不過牛金星很久仍沒能想通:“軍火商賣槍炮彈藥、海運商租給我們船,可是你們幾個到底賣給我的是什麽呢?”


    “是萬無一失,大人。”保險商的推銷員再次解釋起來:“太師一定聽說過‘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吧,但是買了小人的保險,那麽大順的天空上就再也沒有不測的風雲了,貨物遲到會有賠償、船隻沉沒會有賠償、裝卸損壞會有賠償……太師,隻要買了小人的保險,您就獲得了呼風喚雨的能力。”


    這種本是源自於三十年前,為出海商的船作保的行當在這期間經曆了飛速的進化,無數的保險行已經被淘汰,現存的保險行種甚至有幾家擁有自己的軍事參謀,對軍事行動的風險都能進行評估,比如當初福寧軍在浙東時他們就集體表示不會接受任何福寧軍的投保——什麽樣的保賠比例都不接受。


    而現在許平同樣遇到了無孔不入的保險推銷員,他們向大順吳王聲情並茂地介紹道:“戰爭難免會有死傷,我們保險的意思其實就是幫助大將軍的軍隊建立一種軍規,確保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士兵能夠從兄弟手中得到足以保證妻兒衣食無憂的份子錢,這對大將軍的撫恤是一樣的行為,而且待遇更為優厚……”


    “我們承認我們可能從這種生意中受益,但隻有大將軍取得輝煌的勝利我們才能拿到這樣的益處,如果大將軍的手下萬一、小人是說萬一有那麽一點點閃失,小人們就會肩負起保證讓大將軍那些部下後顧無憂的責任……”


    “小人們的協助,將使得大將軍的軍心更加鞏固,士氣更加高昂……”


    “小人的商行,已經連續三年實現了賠付率百分之百……”


    “如果大將軍願意出這筆錢也可,同意小人們在您的軍中經營買賣也可……”保險行都已經評估過許平作戰的損失風險、還有北方同盟的實力,他們拿出的條約比非常誘人:“出於對大將軍的尊敬,小人們為您準備了特別優厚的條件。”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熊貓並收藏虎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