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新任內閣


    “你是說?劉一燝一直在散發謠言,說朕貪圖李三才家業,才抄了李家。”朱由校睜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看著駱思恭和魏忠賢,手中還拿著兩人寫的報告。


    “是,微臣(奴才)不敢隱瞞。”駱思恭和魏忠賢對視一眼,均對對方的出現表示不滿。


    冷眼看著兩個情報機構的頭目爭心鬥角,朱由校微微一笑,卻並不阻攔。畢竟,這是他有意從容的結果。隻有錦衣衛和東廠能相互對抗,自己的情報來源才不致於被阻隔。


    朱由校端起茶杯,輕輕地綴了口茶,卻嘲弄的笑道:“……怪不得呢,這些天買爵位的人特別多,原來都是劉閣老辛苦的結果。”


    “陛下,”魏忠賢尖著嗓子喊道,“這劉一燝著實可惡,要不要……”說著,魏忠賢舉起手臂,在自己脖子上劃了一下,示意把劉一燝幹掉。


    朱由校‘噗’的一聲,茶水便噴了出來,“魏忠賢,你以為朕是什麽人啊?”


    魏忠賢臉一紅,也覺得自己做的太過,便嘿嘿地傻笑起來,“陛下,奴才不過是想查一查劉一燝的底子……”


    “陛下,”駱思恭輕蔑的看了魏忠賢一眼,如今的錦衣衛並不受東廠節製,駱思恭自然看不上魏忠賢的粗魯無文、裝憨賣傻。[.超多好看小說]他向前半步,奏道:“陛下有所不知,這劉一燝家財頗豐,一向以清廉示人。他的把柄,還真的不好找。不過,”說著,駱思恭卻自豪的笑了笑,“我錦衣衛對他早已建有檔案,曾查知他教子不嚴,縱容其三子在家鄉胡作非為……”


    朱由校聽得直翻白眼,心想,我處置一個大臣還用的著你們出力嗎?分分秒的事情而已。不過,對這兩個情報頭子敢於為自己分憂,朱由校頗感欣慰……


    “好了,你二人下去吧。”朱由校勉勵了兩人幾句,便打發他們下去,“劉一燝一事,朕自有主張,爾等不可恣意妄為。”


    “微臣(奴才)遵旨。”駱思恭和魏忠賢同聲應允。


    駱思恭和魏忠賢剛剛離去,便有宮人來報,葉向高求見。朱由校不由得就是一愣,‘他來幹什麽’?口中卻應道:“傳。”


    葉向高是十月裏來到京師的。


    在葉向高進京城的那天,朱由校派出了滿朝文武,接待葉向高,給予他極高的禮遇。這讓東林黨人歡呼雀躍,紛紛去向葉向高道賀。可在授予官職上,朱由校卻還是維持原意,隻給了一個乾清宮資政的閑職。每日裏,隻需陪皇帝說會話,便無事可做。


    這讓葉向高十分不滿,認為皇帝是在戲弄自己。對寫信勸自己進京的劉一燝,也是頗為不滿。有小道消息稱,兩人曾發生口角。朱由校雖未肯定,但也發現兩人從不同時出現……


    “葉老,今天怎麽有空到宮裏來坐坐啊?”葉向高尚未走近,朱由校就迎了上去。不管怎麽著,朱由校給葉向高安排職位時,是說要拜人家為師的,這禮數是不能缺的。


    看到皇帝一如既往的禮遇,葉向高有苦難言。說自己是給皇帝做老師的吧,可皇帝從不讓自己講課。說自己是給皇帝做參謀的吧,皇上又偏偏主見極大。自己就這樣無職無權的掛在半空,實在難受。


    “陛下,”不管怎麽說,葉向高今天是受人委托而來,總要幫人把事情說完。“……劉一燝畢竟是朝廷重臣,又曾受先帝遺詔,輔弼陛下。還請陛下給他點禮遇,讓他回內閣理事吧。”


    “劉一燝?”朱由校不由得一愣,你兩個不是不合嗎?怎麽……。再一想,朱由校便明白過來,劉一燝是東林黨,葉向高也是東林黨,人家這是黨同來了。


    “葉老這次進宮,劉大人知道嗎?”朱由校沉吟了一下,卻問了一個風牛馬不相幹的問題。


    “這個,”葉向高隻覺得老臉通紅,十分尷尬。他遲疑道:“劉大人並不知道,老臣隻是擔心國事,才來見駕。”


    “原來如此,”朱由校哪肯相信,卻不再追究,而是向葉向高倒苦水道:“葉老有所不知,朕一心為國,才讓王安他們去擒拿李大全這個無良商人。可哪成想,竟然順藤摸瓜,抓到了李三才。葉老你說,這李三才不該殺嗎?”


    “該殺。”葉向高心中一陣苦笑,皇上,你這是騙誰呢?王安是何等人物,怎能親自出馬去抓個小商人?還不是抓住了李三才把柄,想致李三才於死地?……口中卻道:“李三才禍國殃民,自甘墮落,著實該殺。”


    “可劉大人不理解啊。”朱由校直搖頭,“他認為朕是個貪財小人。葉老你說說,這君臣之間沒了最基本的信任,還能在一起嗎?”


    “這,”葉向高一想,這也是啊,劉一燝在外麵到處宣揚,說李三才無罪,是因家財惹禍。這不是打皇上臉嗎?再說了,自己是答應韓爌前來幫劉一燝求情,可自己沒答應一定要勸皇帝回心轉意啊。就這樣得了,我還是回去吧。


    主意打定,葉向高便站起身來,“老臣一時糊塗,竟然沒想到此事,實在罪過。不過,”葉向高向皇帝提醒道:“陛下既然有心罷免劉一燝,還是讓他早日回去吧。莫要留戀京師,反而不美。”


    朱由校一愣,這老頭子,怎麽說變就變啊?口中卻道:“葉老所言甚是。”


    次日,朱由校頒下旨意,令劉一燝致仕。又以閣臣和六部尚書變動達到兩人為由,下令方從哲等內閣閣臣總辭職,卻保留了六部尚書不變。


    一時間,輿論嘩然。大臣們紛紛上書,請求皇帝三思而後行,不要破壞目前政局。


    可朱由校卻以有言在先,閣臣連坐,變動兩人以上者需要總辭職來搪塞大臣。隨後,朱由校又快刀斬亂麻,公布了新的內閣名單。


    方從哲,少保、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主管錢糧財政。


    孫如遊,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主管禮儀教化。


    沈飀,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主管刑律。


    解經邦,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主管工程。


    徐光啟,農業署侍郎兼東閣大學士,主管農業。


    前內閣閣臣劉一燝、韓爌、史繼偕、朱國祚、何宗彥均授乾清宮資政一職,令其留在京中,以備谘詢。


    新的內閣名單公布後,朝野上下一陣死寂,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這東林黨,已經完全被完全摒除在決策層外。而方從哲,則成了最大的贏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風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比較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比較多並收藏明風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