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往院門口看了一眼,轉身吩咐守門的丫環,“呆會少爺醒了,讓乾嬤嬤帶他來我屋裏。(.無彈窗廣告)”
丫環輕聲應了是,梅香點了點頭。
胡嬤嬤也聽到了遠處的吵鬧聲,“王妃,外麵這麽吵是不是來了外人,要不要老奴帶人過去看看?”
“不用了,王爺和墨管事已經帶人過去了,這已經是第二波了,隻是這次來的人似乎有點麻煩,這個樣子吵法我估計他們可能不是官眷。。。”
這裏是官驛,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進來地,看雨這麽大外麵那麽吵,恐怕真是附近的百姓過來躲雨,那可真是麻煩了。不讓他們進來躲雨太不近人情,讓他們進來又會壞了規矩,不知道寶親王會怎麽處理。
“嬤嬤,您陪我到屋裏說會話吧。”
梅香說完這話又想起了什麽,扭頭吩咐明月道,“去跟下麵的人說一聲,驛站裏住了其他人,教她們無事不要亂走動,若有事需要出院子辦,就找家丁幫忙,守院門的那幾個人著重提個醒,不要放外人進來,不管他們說什麽!”
明月領命而去,胡嬤嬤跟著梅香進了屋子,昏暗的燭光下映著梅香的臉色發黑,便勸解道,“王妃別擔心,王爺不會有事的,別人聽到咱家的名聲就該嚇破膽了,再說咱們出來帶的侍衛不少,除非他們不要命了才敢打咱們的主意。”
“嬤嬤說的是,我是被這暴雨攪了心情,本來想著能休息一天,卻被這又是打雷又是閃電給弄地心裏亂糟糟地。。。”
梅香這邊同胡嬤嬤正說著話,門外一個小丫環跑過來稟報,“王妃,有客人求見。”
“什麽人?”梅香問道。
“來人說是之前住進來的官眷,想過來為剛才打擾王妃休息請罪,還有他們家小孩子生病了,想跟我們討要些藥材。”
“那人可知咱們家的身份?”
“奴婢聽她說話似乎是不知。聽她口氣大概隻以為咱們家是京裏的哪位將軍府的家眷。”
將軍府的家眷?倒也有幾分像,普通官員出行可不會帶這麽多侍衛。其實說他們是將軍府家眷也沒錯。寶親王可不就是西南大將軍麽。
“把人請過來吧,叮囑其他人不要亂說話,”梅香說道。
杜秋嬋跟著丫環往裏麵行去,她皺著眉頭是因為擔心兒子的病情,眼角餘光掃向四處。是為了更多的了解這家官眷,好求得對方施恩。
院子裏侍衛果然很多,普通家丁也是行走有力,可見腿腳上也是有些功夫地。杜秋嬋對之前的判斷更加肯定了,這定然是某戶人家定是京城將軍府的一員,這樣的人家出門必是備著草藥的。
梅香打量著眼前的女子。燭光映照在女子臉上,映出如皎月般潔白的臉龐,一雙秋水眸泛著盈盈淚光,眼角淡淡發紅。
“夫人,請坐。”梅香讓旁邊的丫環給杜秋嬋看座。
杜秋嬋謝過後並未上座,而是屈膝跪在了地上,“小婦人杜秋嬋,求夫人開恩。”
梅香眯了眯眼,她對這種帶有強迫性質的求取向來有些反感。“夫人太客氣了,不知我有何處可幫你?”
杜秋嬋看出了梅香的不悅。急忙說道,“是小婦人唐突了,隻求夫人看在我愛子心切的份兒上不與我計較。”
梅香輕笑,“你說了這半天還沒說道正事。”
杜秋嬋抬頭怯怯地看了梅香一眼,“不瞞夫人說,犬子在路上染了風寒,無奈又遭暴雨淋了雨水,病情加重,我等詢問了驛承,官驛裏並未備有草藥,可是如今暴雨不知何時才會停歇,這裏距離最近的城鎮也有百裏地,犬子病情等不得,所以小婦人才厚著臉皮來求夫人,想問夫人借些草藥。”
“原來是你兒子生病了,這倒是情有可原。你們可找郎中給孩子看過?有沒有配藥的方子?”梅香問道,“我這裏倒是有些常用的藥材,但不知合不合用。。。”
杜秋嬋見梅香願意給藥,臉上大喜,“方子是有的,我家夫君些許懂些歧黃之術,以為犬子開好了藥方。”
杜秋嬋從懷中掏出方子,胡嬤嬤接了過來又遞給梅香。
梅香看了一遍,說道,“這些藥材倒都是常用的幾種,正好我這裏備著都有,看你疾病心切,小孩子病情耽誤不得,嬤嬤,你帶人把這方子上的藥材取出來。”
梅香把方子又給了胡嬤嬤,胡嬤嬤應聲退了下去,杜秋嬋有些心急,起身便想追著她同去,卻被門口的丫環攔了下來。
梅香看著杜秋嬋一臉急色,勸說道,“夫人不要著急,我下麵的人知道該怎麽做,你耐心在這裏等一會就好,我們府裏下人多,免得衝撞了你。。。”在別人的院子還是不要亂跑地好。
杜秋嬋臉上一紅,也覺得自己做得有些過了,忙轉身回來跟梅香請罪,“請夫人恕罪,小婦人實在是擔心孩子,才做出了逾矩之事,並非有意為之。”
梅香又打量了杜秋嬋一番,覺得她的態度還算真誠,體諒她一片慈母之心,便也不同她計較。
“剛聽夫人說令公子在路上便染了風寒,那為何還要勉強趕路?小孩子生病還是要盡早醫治才好。。。”
杜秋嬋臉色一白,表情有些淒楚,她猶豫了一會才說道,“老家那邊催得急,夫君生怕趕不及回去見我婆婆最後一麵,所以路上趕了些,本來在前麵的鎮子也是配了藥的,隻沒想到遇到了暴雨,把行李和藥材都淋濕了,孩子也淋了雨,病情有了變化,以前的藥便吃不得了。”
梅香目光微閃,聽這話的意思似乎是這女子的夫君做事魯莽了,隻是梅香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勁,這女子看上去沒什麽不對的地方,但她還是覺得有點問題。
“原來如此,真是苦了孩子了,”梅香又問道,“不知令夫何處高就?”
杜秋嬋眼睫微斂,搖了搖頭回道,“老人一去,夫君必然丁憂在家,什麽高就都沒有了,隻有等三年後再由朝廷分派了。”(未完待續)
丫環輕聲應了是,梅香點了點頭。
胡嬤嬤也聽到了遠處的吵鬧聲,“王妃,外麵這麽吵是不是來了外人,要不要老奴帶人過去看看?”
“不用了,王爺和墨管事已經帶人過去了,這已經是第二波了,隻是這次來的人似乎有點麻煩,這個樣子吵法我估計他們可能不是官眷。。。”
這裏是官驛,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進來地,看雨這麽大外麵那麽吵,恐怕真是附近的百姓過來躲雨,那可真是麻煩了。不讓他們進來躲雨太不近人情,讓他們進來又會壞了規矩,不知道寶親王會怎麽處理。
“嬤嬤,您陪我到屋裏說會話吧。”
梅香說完這話又想起了什麽,扭頭吩咐明月道,“去跟下麵的人說一聲,驛站裏住了其他人,教她們無事不要亂走動,若有事需要出院子辦,就找家丁幫忙,守院門的那幾個人著重提個醒,不要放外人進來,不管他們說什麽!”
明月領命而去,胡嬤嬤跟著梅香進了屋子,昏暗的燭光下映著梅香的臉色發黑,便勸解道,“王妃別擔心,王爺不會有事的,別人聽到咱家的名聲就該嚇破膽了,再說咱們出來帶的侍衛不少,除非他們不要命了才敢打咱們的主意。”
“嬤嬤說的是,我是被這暴雨攪了心情,本來想著能休息一天,卻被這又是打雷又是閃電給弄地心裏亂糟糟地。。。”
梅香這邊同胡嬤嬤正說著話,門外一個小丫環跑過來稟報,“王妃,有客人求見。”
“什麽人?”梅香問道。
“來人說是之前住進來的官眷,想過來為剛才打擾王妃休息請罪,還有他們家小孩子生病了,想跟我們討要些藥材。”
“那人可知咱們家的身份?”
“奴婢聽她說話似乎是不知。聽她口氣大概隻以為咱們家是京裏的哪位將軍府的家眷。”
將軍府的家眷?倒也有幾分像,普通官員出行可不會帶這麽多侍衛。其實說他們是將軍府家眷也沒錯。寶親王可不就是西南大將軍麽。
“把人請過來吧,叮囑其他人不要亂說話,”梅香說道。
杜秋嬋跟著丫環往裏麵行去,她皺著眉頭是因為擔心兒子的病情,眼角餘光掃向四處。是為了更多的了解這家官眷,好求得對方施恩。
院子裏侍衛果然很多,普通家丁也是行走有力,可見腿腳上也是有些功夫地。杜秋嬋對之前的判斷更加肯定了,這定然是某戶人家定是京城將軍府的一員,這樣的人家出門必是備著草藥的。
梅香打量著眼前的女子。燭光映照在女子臉上,映出如皎月般潔白的臉龐,一雙秋水眸泛著盈盈淚光,眼角淡淡發紅。
“夫人,請坐。”梅香讓旁邊的丫環給杜秋嬋看座。
杜秋嬋謝過後並未上座,而是屈膝跪在了地上,“小婦人杜秋嬋,求夫人開恩。”
梅香眯了眯眼,她對這種帶有強迫性質的求取向來有些反感。“夫人太客氣了,不知我有何處可幫你?”
杜秋嬋看出了梅香的不悅。急忙說道,“是小婦人唐突了,隻求夫人看在我愛子心切的份兒上不與我計較。”
梅香輕笑,“你說了這半天還沒說道正事。”
杜秋嬋抬頭怯怯地看了梅香一眼,“不瞞夫人說,犬子在路上染了風寒,無奈又遭暴雨淋了雨水,病情加重,我等詢問了驛承,官驛裏並未備有草藥,可是如今暴雨不知何時才會停歇,這裏距離最近的城鎮也有百裏地,犬子病情等不得,所以小婦人才厚著臉皮來求夫人,想問夫人借些草藥。”
“原來是你兒子生病了,這倒是情有可原。你們可找郎中給孩子看過?有沒有配藥的方子?”梅香問道,“我這裏倒是有些常用的藥材,但不知合不合用。。。”
杜秋嬋見梅香願意給藥,臉上大喜,“方子是有的,我家夫君些許懂些歧黃之術,以為犬子開好了藥方。”
杜秋嬋從懷中掏出方子,胡嬤嬤接了過來又遞給梅香。
梅香看了一遍,說道,“這些藥材倒都是常用的幾種,正好我這裏備著都有,看你疾病心切,小孩子病情耽誤不得,嬤嬤,你帶人把這方子上的藥材取出來。”
梅香把方子又給了胡嬤嬤,胡嬤嬤應聲退了下去,杜秋嬋有些心急,起身便想追著她同去,卻被門口的丫環攔了下來。
梅香看著杜秋嬋一臉急色,勸說道,“夫人不要著急,我下麵的人知道該怎麽做,你耐心在這裏等一會就好,我們府裏下人多,免得衝撞了你。。。”在別人的院子還是不要亂跑地好。
杜秋嬋臉上一紅,也覺得自己做得有些過了,忙轉身回來跟梅香請罪,“請夫人恕罪,小婦人實在是擔心孩子,才做出了逾矩之事,並非有意為之。”
梅香又打量了杜秋嬋一番,覺得她的態度還算真誠,體諒她一片慈母之心,便也不同她計較。
“剛聽夫人說令公子在路上便染了風寒,那為何還要勉強趕路?小孩子生病還是要盡早醫治才好。。。”
杜秋嬋臉色一白,表情有些淒楚,她猶豫了一會才說道,“老家那邊催得急,夫君生怕趕不及回去見我婆婆最後一麵,所以路上趕了些,本來在前麵的鎮子也是配了藥的,隻沒想到遇到了暴雨,把行李和藥材都淋濕了,孩子也淋了雨,病情有了變化,以前的藥便吃不得了。”
梅香目光微閃,聽這話的意思似乎是這女子的夫君做事魯莽了,隻是梅香總覺得有哪裏不太對勁,這女子看上去沒什麽不對的地方,但她還是覺得有點問題。
“原來如此,真是苦了孩子了,”梅香又問道,“不知令夫何處高就?”
杜秋嬋眼睫微斂,搖了搖頭回道,“老人一去,夫君必然丁憂在家,什麽高就都沒有了,隻有等三年後再由朝廷分派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