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縣去京城兩千多裏的路,即使一切順利,在路上也要用去一個來月的時間,鄭大虎沒往京城去過,不知道路上會是什麽樣的情形,這些也都是從盧鏢頭那聽來的。


    二妞本來做好了心裏準備,可一聽要走這麽久,小心肝不由得顫了幾下,她不討厭出門,也不討厭出遠門,隻是討厭大冬天的坐著馬車出遠門。


    從茅山到東陽,才是走了一天一夜,就已經把她折騰得夠嗆,東搖西晃的倒還無所謂,她沒暈車的毛病,受不了的是又冷又悶還腰酸腿麻。


    一個車裏擠下七口人,行李占據了後車廂,中間放置一個炭盆,人隻能分兩邊盤腿坐著,想伸腿真是不容易。


    她又是最畏寒不過的,幹坐著不動更是冷的厲害,車廂是木頭做的,不如磚牆來得保暖,稍微一靠近就能感覺到外頭傳來的涼意,腰再酸乏也是不敢倚靠上去,背能挺著,屁股卻是遭大罪了,底下墊了兩層褥子也還是覺得涼巴巴的,到了後來,她整個人幾乎都是趴在薑氏的懷裏,雖是如此,肚裏還是窩進冷氣,脹鼓得難受,到東陽後,薑氏跟客棧的店小二要了碗薑湯,喝下去暖呼呼的睡了一晚才是散去。


    想著要連續一個來月如此度過,二妞現在就冷得慌,原來以為自己的身體已經倍兒棒,卻是還不如娘和大姐她們,看上去柔柔弱弱,這些日子更是形影消瘦的風吹就倒,也比她強得多,到底是娘胎帶出來的孱弱,幼時又沒調理好,不是兩三年就能養過來的。


    “下午你去街上買些棉花再扯幾尺布回來。咱們在這裏要呆個幾天的時間,我再給二妞做件棉褲出來,這孩子是一點冷也受不起”。薑氏蹙起眉頭對著鄭大虎說道,顯然她也是想著同一個問題。


    二妞就在旁邊,聽得心裏暖意洋洋。不過還是要改善一下車廂內的條件才行,馬車要在冰天雪地裏連續行駛。木板子沒凍成冰塊就不錯了,隻加一條棉褲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該怎麽改善,這會還一無所知,二妞什麽也不說。


    一家人都聚在鄭大虎和薑氏住的客房裏,夫妻二人說著話,大郎和二郎一人一本書捧著。三郎教四郎認字,大妞在繡做給二郎的荷包,獨二妞目光呆滯的坐著,到自己的小世界裏改造馬車去了。


    等到店小二送來午飯的時候,她才有了些頭緒。


    自家做的馬車是很簡便的那種,車裏擱置了行李,凳子不好放,隻好疊了幾張褥子鋪在底板上,人就直接坐在上頭,外邊的冷氣能傳導過來。要是能在車廂兩旁和後邊加上木板子當做坐塌,離底板有小腿那麽高,中間隔著木炭燒出來的熱氣,應該就沒那麽冷了。也不需要太寬,能容人坐下就行,這樣子中間還會留出地來放炭盆,又能伸伸腳,行李擱在坐塌下,一點也不占地方,坐的地方也多了。


    二妞一邊吃了飯,一邊將自己的想法說了說。


    “我等會就找木匠問問,看能不能盡快做出來”,鄭大虎點頭稱道。


    大郎建議道,“爹,後邊的坐塌可以做得稍微寬一些,即能坐人,還能湊合著躺躺”,車廂是長形的,影響不大。


    這樣也好,做成裝書的藤箱那麽寬就行了,正好能擱在下邊,鄭大虎心裏想了想,說到“二郎等會跟我去木匠鋪,大郎去買布和棉花,早去早回,別在外邊逗留。”


    “爹,我跟大哥一起去”,二妞也想出去轉轉,東陽縣是茅山縣的好幾倍大,也繁華了許多,她要見見世麵去,都快活成土冒了。


    “在車裏受了涼氣才剛好,出去做啥,安生在屋裏呆著。”


    二妞提出的要求,立時就被薑氏給否了,她隻好可憐兮兮的看向鄭大虎。


    鄭大虎朝著薑氏瞥去一眼,給女兒一個好自為之的眼神,低下頭吃自己碗裏的麵去了,媳婦和女兒全不開罪。


    “別又找你爹幫著說話,今天哪也不許去,不是說還沒睡夠嗎,吃飯完再去躺一會”,這丫頭早上賴床不起,直到丈夫都打外邊回來,她讓大妞又去叫,才是爬起來穿的衣服。


    二妞嘟著嘴,嬌聲說道,“娘,已經睡夠了,走一走對身體好,大哥不會選布,我要挑自己喜歡的。”


    不管她找什麽理由,薑氏鐵了心的就是不讓今天出去,二妞磨了又磨,最後爭取下明天出門的機會,怕到時候沒人領著又被攔下,說道,“那今天還是別買了,我明天跟大哥一起去。”


    棉褲做出來不過是兩三天的功夫,不急在這一時,便如了她的願。


    鄭大虎領著大郎二郎,從客棧後院裏驅出馬車,尋木匠鋪去了。


    在車廂裏加上坐塌並不難做,他們找的第一家木匠鋪便能把活接下來,可是要收一兩銀子,鄭大虎覺得有些貴,用得是普通的楊樹木,按他的想法,給個七百文盡夠了,這家講不下價來,他領著大郎他們又去尋了下一家,要價竟然比之間的還貴些。


    自蔣家找上門來後,家裏的收入基本斷了,隻是把水晶糕的做法和家裏剩下五十來斤的葛粉偷偷賣與“一品齋”賺了十六兩,後來陳家又還過來三十兩,別的沒有任何進項,花出去的卻是不少,光置辦馬車就用去八十六兩,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也花了不少,今天給了鏢局十兩,縫在他襖子裏的一千一百兩的銀票是不能動的,手頭上應該還有個五十來兩的現銀,能省則省的好。


    鄭大虎父子三個,用一下午的時間,將東陽縣的木匠鋪訪了個遍,最後以九百五十文的價格交給一個新開不久的鋪子去做。


    這東陽縣比茂山富裕,就是買個饅頭要貴一文錢,別說五七百文,就是九百文也沒人給做去,鄭大虎心裏想著,等到了京城那地界,東西不就是更貴的嚇人,也不知身上的錢能否夠買院子買地用的。


    鄭大虎將坐塌的要求說清楚,鋪子的掌櫃親自領著夥計丈量了尺寸,鄭大虎付給三百文的定錢後,駕著馬車回客棧去了,坐塌要先打出來,然後才能安裝到車廂裏去,過三天後再將馬車駛來就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蓬戶生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金娘並收藏蓬戶生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