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茂山縣一家大戶嫁女兒,六十八抬的嫁妝,引得無數人觀望,其中一個八開雙麵牡丹屏,讓人津津樂道。
鄭家人每日忙得熱火朝天,哪有時間出去看熱鬧,自是不知道。
如同錢楊氏所預料的那樣,那件繡活在茅山縣的大戶人家內宅裏引發了熱議,開始有人打聽是這件繡品來路。
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已經存下十幾甕的幹葛粉,雜物房裏堆得滿滿當當,足夠一年半的用量。
二妞他們原來發現葛根的那個地方,早就被挖完了,後來的那些,是鄭大虎在別的地方尋得的,鄭家人也不貪多,得了足夠多的葛粉後,便不再繼續。
金秋時節,山裏的野果子也開始成熟了吧,二妞站在柿子樹下,望著上邊有她拳頭大小的青澀果實,掂念起了茂山上的野果子來。
自從賣上了水晶糕,她就一直呆在家裏,不是蒸糕就是洗粉,沒再進過茅山,每次聽三郎說爹領著他們進這個山頭,爬那個山峰,她也是羨慕的不行,卻任性的也要跟去,其實每回鄭大虎他們進山都是來去匆匆,根本沒時間遊玩,領了她還多了個累贅。
現在鬆緩下來,她倒是真想再進山看看,不定裏邊還藏著什麽別的寶貝,在葛根上嚐到的甜頭,讓她的心越發大了,光靠葛根賺錢,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自鄭大虎回來後,家裏邊往來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鄭家關門閉戶的那幾年,就是井水都不再對外開放,現在又有人找上門來,都是些以前常來用水的人家,沒有理由再拒絕。
知道鄭大虎回來了。鄭家溝的近親進城的時候,也會常常過來走走門子。
在院子裏打葛粉的事,是瞞不住的。
她還送了些葛粉給陳家和鄭家。以及一些親戚,雖然隻是告訴他們如何用來做葛粉煎餅,水晶糕的做法一直沒說出去。陳家和鄭家的人也識趣的不問,但到底不是件很慎密的事。沒準哪天就泄露出去了,葛根也是從山裏邊挖回來的,誰想要都成,就像冬天套野兔的事情一樣,二月的時候,不也有人去撿被套住的野兔嗎,被大哥他們撞見過兩回。這些人把繩索拿回家去,摸索幾回,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現在一個月靠著水晶糕能賺五六兩的銀子,可沒準哪天這條財路就斷了,等天涼了下來,水晶糕的銷量也會降下來,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必須另辟新途。
鄭家底子薄,才是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夠不上小康的標準。缺錢的很呢。
“二妞,又開始魔怔啦,柿子還沒熟哩,別又打它的主意。你不是要去給大郎送飯嗎,還不快走。”
她前年饞得忍不住,硬是打了幾個生柿子下來,吃了一口,又苦又澀,嘴巴大半天都是麻的,打死她也敢再吃了,偏偏其他人老記得這件糗事。
“大姐,我沒想吃來著,就是覺得掛在上邊挺好看的,才多望了兩眼,你不能老翻我的舊黃曆吧,有沒有多裝一份葛粉煎餅?”
“裝了,說了好幾遍,我能忘了嗎。”
二妞提著食盒出門,這個食盒是她又找了做‘蝦弓’的那個大叔用柳條編的,每天要送午飯,提籃子不如提食盒方便,外邊賣的都是木質的,她嫌重,還是藤編的來得輕便,花了十文錢做了一個三層的。
二妞到官學門口的時候,還沒到下學,她就又去“洪記書鋪”前麵等著,順便把多帶的那份葛粉煎餅交給閔書生。
“閔大哥,你還會回茂山嗎?”
閔書生明天就要走,也沒說去哪,隻是在昨天跟她要了份葛粉煎餅,以前送飯的時候,也給他捎帶過幾回,他很喜歡吃這個東西,不過這是第一次自己開口要。
“這次應該不會再回來了吧。”
閔書生接過用布包著的煎餅,還是溫熱的,份量很足,夠他吃三天的了,他直接打開來,用手撚了一塊放進嘴裏,這麽做有些失禮,他卻顧不得許多,隻是想確認,最後一次吃到的煎餅,是不是她做的。
“怎麽啦,味道不對嗎?”
怎麽吃過後一臉的惆悵呢,第一次見他這樣呈現這樣的表情,平時都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很好吃,幫我謝謝你大姐”,也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他這麽個冒失的書生,應該是早就遺忘了吧,還是遺忘了好,為什麽他偏偏就忘不掉呢,曾經的驚鴻一瞥,怎的就刻在心裏去了。
小丫頭跟她那三個哥哥防他的緊,從來不在他麵前提及她,隻有三郎說起家裏的事的時候,偶爾會帶出她來,又一次三郎失口,說那天的葛粉煎餅是他大姐做的,於是這個味道,他便記住了,離開前隻想再吃一回,厚著臉皮提出來,不過不好直接說要她來做,不然小丫頭是不會滿足他的心願的,現在吃了一口,確定了,心反而更是惴惴。
“哦!”他怎麽知道東西是大姐做的,二妞不明白,也不想問,閔書生喜歡她家大姐,她和哥哥們都心知肚明,都在這件事上裝傻充愣,這個書生身份太神秘,大姐跟他不會有結果,沒得要犧牲自己人來成全一段才子佳人的悲劇,可幸的是書生從來不主動提起。
這回是怎麽了,閔書生態度詭異,二妞不禁臆想連篇,這書生別是臨走了,想拿個什麽信物出來,讓她交給大姐吧,雖說她對書生挺有好感的,他也算是哥哥們半個先生,怎麽算,都是自己人欠了書生的人情,可這份人情不是這樣的還法,二妞開始想著,要怎麽拒接書生才好。
她在腦子裏組織各種各樣的語言,都不合適,隻能祈禱書生也像以前一樣識趣才好。
閔書生見小丫頭眼睛忽閃忽閃的,不免好笑,隻是提了一下她大姐,看把她嚇得,真拿他當賊防著呢,還能把人拐跑了不成,他倒是夢裏想過,不過醒來後,一切都是煙雲。
二妞瞥見閔書生似笑非笑的神情,頓時尷尬無比,大郎正好從官學大門裏出來,給她解了圍。
“家裏還等著我回去吃飯,閔大哥,祝你一路平安,萬事如意!大哥,我先走了,食盒等你下學的再拿回來吧!”
二妞逃似的往回跑,過了拐角才停下來,一路走一路想,突然生出一股子的內疚。
她猛地甩了甩自己的腦瓜子,書生也是情竇初開,離開這個地方,轉身就能把大姐忘了,而且他也沒說什麽啊,有啥好內疚的。
回到家裏,她趁進廚房端菜拿碗的機會,竟鬼使神差的偷偷跟大妞提了閔書生要走的事。
“是嗎,那咱得跟娘說說,要不要送點什麽給他,大郎他們不是得了這個書生很多提點嗎,按理,咱們該謝謝他才是,爹還老說要請他來家裏吃頓飯的。”
“請誰吃飯?”偏巧薑氏也進來廚房,正好聽到大妞後麵這一句。
“娘,就是官學門口的那個姓閔的書生,二妞說他要離開茂山了。”
“哎呀,你爹是說要請人家吃飯來著,二妞,他啥時候走啊?”
“明天!”從嗓子眼裏憋出兩個字來。
二妞恨不得買塊豆腐回來撞死,她跟三個哥哥早說好了,隱瞞閔書生與寫春聯的那個書生是同一個人這回事的,她怎麽就忘了呢,大姐沒見過他們口中的閔大哥,娘親即使見過一回,也不知道那些前塵往事,她這不是沒事找事,節外生枝嗎。
薑氏回到東屋就跟鄭大虎說了這事。
“哎呀,什麽時候走?大郎怎麽沒回來說呢?”
二郎三郎在炕上坐著,正等著吃飯,閔書生要走的事,他們也知道,可從沒跟爹娘提起,這也是四人背地裏商議好的,現在娘是怎麽知道,她這些天沒出過門啊?
“明天走,可能是臨時決定到,二妞剛才去給大郎送午飯,這才知道的。”
“等吃了飯,我就去請,他不是在茅山沒有親人嗎,晚上就到咱家來,算是給他送行。”
這時二妞正低頭聳肩的抱了一疊碗走進來,二郎三郎瞬時把目光對準了她。
二妞從未這般心虛過,他們四人苦守了大半年的秘密,就這沒被她……
一頓飯吃下來,她都沒敢直視兩人的眼睛。
鄭大虎吃飯本來就快,三人還沒想出對策,他已經出門去了。
二妞在心裏哀悼,‘爹偶爾不那麽風風火火、說一不二該多好,希望書生能拒絕,他不是跟洪記書鋪的東家有交情嗎,現在要走了,總得去人家家裏辭別吧,明天要走,也是要收拾行李的,也許人已經回去了,她爹遇不上。’
可惜事與願違,鄭大虎到官學門口的時候,閔書生正準備離去,他又做了一回大郎的午間先生,大郎也是剛走。
鄭大虎說明來意,閔書生猶豫了一小會,還是應下了鄭大虎的邀約。
“鄭叔,我先回去收拾行李,等晚些時候再上家去,有些書籍我也帶不走,留著給大郎他們用吧,正好一塊帶過去。”
鄭大虎說是要使了二郎他們去接,閔書生一番推辭,最後問了鄭家的地址,要自己上門。
看著鄭大虎一個人回來,二妞還以為閔書生不來了,正要歡聲雀躍,哪想他從身後提溜出一條肉來,吩咐薑氏現在就準備晚上的飯菜,心頓時涼了下來,空歡喜一場。(未完待續)
鄭家人每日忙得熱火朝天,哪有時間出去看熱鬧,自是不知道。
如同錢楊氏所預料的那樣,那件繡活在茅山縣的大戶人家內宅裏引發了熱議,開始有人打聽是這件繡品來路。
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已經存下十幾甕的幹葛粉,雜物房裏堆得滿滿當當,足夠一年半的用量。
二妞他們原來發現葛根的那個地方,早就被挖完了,後來的那些,是鄭大虎在別的地方尋得的,鄭家人也不貪多,得了足夠多的葛粉後,便不再繼續。
金秋時節,山裏的野果子也開始成熟了吧,二妞站在柿子樹下,望著上邊有她拳頭大小的青澀果實,掂念起了茂山上的野果子來。
自從賣上了水晶糕,她就一直呆在家裏,不是蒸糕就是洗粉,沒再進過茅山,每次聽三郎說爹領著他們進這個山頭,爬那個山峰,她也是羨慕的不行,卻任性的也要跟去,其實每回鄭大虎他們進山都是來去匆匆,根本沒時間遊玩,領了她還多了個累贅。
現在鬆緩下來,她倒是真想再進山看看,不定裏邊還藏著什麽別的寶貝,在葛根上嚐到的甜頭,讓她的心越發大了,光靠葛根賺錢,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自鄭大虎回來後,家裏邊往來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鄭家關門閉戶的那幾年,就是井水都不再對外開放,現在又有人找上門來,都是些以前常來用水的人家,沒有理由再拒絕。
知道鄭大虎回來了。鄭家溝的近親進城的時候,也會常常過來走走門子。
在院子裏打葛粉的事,是瞞不住的。
她還送了些葛粉給陳家和鄭家。以及一些親戚,雖然隻是告訴他們如何用來做葛粉煎餅,水晶糕的做法一直沒說出去。陳家和鄭家的人也識趣的不問,但到底不是件很慎密的事。沒準哪天就泄露出去了,葛根也是從山裏邊挖回來的,誰想要都成,就像冬天套野兔的事情一樣,二月的時候,不也有人去撿被套住的野兔嗎,被大哥他們撞見過兩回。這些人把繩索拿回家去,摸索幾回,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現在一個月靠著水晶糕能賺五六兩的銀子,可沒準哪天這條財路就斷了,等天涼了下來,水晶糕的銷量也會降下來,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必須另辟新途。
鄭家底子薄,才是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夠不上小康的標準。缺錢的很呢。
“二妞,又開始魔怔啦,柿子還沒熟哩,別又打它的主意。你不是要去給大郎送飯嗎,還不快走。”
她前年饞得忍不住,硬是打了幾個生柿子下來,吃了一口,又苦又澀,嘴巴大半天都是麻的,打死她也敢再吃了,偏偏其他人老記得這件糗事。
“大姐,我沒想吃來著,就是覺得掛在上邊挺好看的,才多望了兩眼,你不能老翻我的舊黃曆吧,有沒有多裝一份葛粉煎餅?”
“裝了,說了好幾遍,我能忘了嗎。”
二妞提著食盒出門,這個食盒是她又找了做‘蝦弓’的那個大叔用柳條編的,每天要送午飯,提籃子不如提食盒方便,外邊賣的都是木質的,她嫌重,還是藤編的來得輕便,花了十文錢做了一個三層的。
二妞到官學門口的時候,還沒到下學,她就又去“洪記書鋪”前麵等著,順便把多帶的那份葛粉煎餅交給閔書生。
“閔大哥,你還會回茂山嗎?”
閔書生明天就要走,也沒說去哪,隻是在昨天跟她要了份葛粉煎餅,以前送飯的時候,也給他捎帶過幾回,他很喜歡吃這個東西,不過這是第一次自己開口要。
“這次應該不會再回來了吧。”
閔書生接過用布包著的煎餅,還是溫熱的,份量很足,夠他吃三天的了,他直接打開來,用手撚了一塊放進嘴裏,這麽做有些失禮,他卻顧不得許多,隻是想確認,最後一次吃到的煎餅,是不是她做的。
“怎麽啦,味道不對嗎?”
怎麽吃過後一臉的惆悵呢,第一次見他這樣呈現這樣的表情,平時都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很好吃,幫我謝謝你大姐”,也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他這麽個冒失的書生,應該是早就遺忘了吧,還是遺忘了好,為什麽他偏偏就忘不掉呢,曾經的驚鴻一瞥,怎的就刻在心裏去了。
小丫頭跟她那三個哥哥防他的緊,從來不在他麵前提及她,隻有三郎說起家裏的事的時候,偶爾會帶出她來,又一次三郎失口,說那天的葛粉煎餅是他大姐做的,於是這個味道,他便記住了,離開前隻想再吃一回,厚著臉皮提出來,不過不好直接說要她來做,不然小丫頭是不會滿足他的心願的,現在吃了一口,確定了,心反而更是惴惴。
“哦!”他怎麽知道東西是大姐做的,二妞不明白,也不想問,閔書生喜歡她家大姐,她和哥哥們都心知肚明,都在這件事上裝傻充愣,這個書生身份太神秘,大姐跟他不會有結果,沒得要犧牲自己人來成全一段才子佳人的悲劇,可幸的是書生從來不主動提起。
這回是怎麽了,閔書生態度詭異,二妞不禁臆想連篇,這書生別是臨走了,想拿個什麽信物出來,讓她交給大姐吧,雖說她對書生挺有好感的,他也算是哥哥們半個先生,怎麽算,都是自己人欠了書生的人情,可這份人情不是這樣的還法,二妞開始想著,要怎麽拒接書生才好。
她在腦子裏組織各種各樣的語言,都不合適,隻能祈禱書生也像以前一樣識趣才好。
閔書生見小丫頭眼睛忽閃忽閃的,不免好笑,隻是提了一下她大姐,看把她嚇得,真拿他當賊防著呢,還能把人拐跑了不成,他倒是夢裏想過,不過醒來後,一切都是煙雲。
二妞瞥見閔書生似笑非笑的神情,頓時尷尬無比,大郎正好從官學大門裏出來,給她解了圍。
“家裏還等著我回去吃飯,閔大哥,祝你一路平安,萬事如意!大哥,我先走了,食盒等你下學的再拿回來吧!”
二妞逃似的往回跑,過了拐角才停下來,一路走一路想,突然生出一股子的內疚。
她猛地甩了甩自己的腦瓜子,書生也是情竇初開,離開這個地方,轉身就能把大姐忘了,而且他也沒說什麽啊,有啥好內疚的。
回到家裏,她趁進廚房端菜拿碗的機會,竟鬼使神差的偷偷跟大妞提了閔書生要走的事。
“是嗎,那咱得跟娘說說,要不要送點什麽給他,大郎他們不是得了這個書生很多提點嗎,按理,咱們該謝謝他才是,爹還老說要請他來家裏吃頓飯的。”
“請誰吃飯?”偏巧薑氏也進來廚房,正好聽到大妞後麵這一句。
“娘,就是官學門口的那個姓閔的書生,二妞說他要離開茂山了。”
“哎呀,你爹是說要請人家吃飯來著,二妞,他啥時候走啊?”
“明天!”從嗓子眼裏憋出兩個字來。
二妞恨不得買塊豆腐回來撞死,她跟三個哥哥早說好了,隱瞞閔書生與寫春聯的那個書生是同一個人這回事的,她怎麽就忘了呢,大姐沒見過他們口中的閔大哥,娘親即使見過一回,也不知道那些前塵往事,她這不是沒事找事,節外生枝嗎。
薑氏回到東屋就跟鄭大虎說了這事。
“哎呀,什麽時候走?大郎怎麽沒回來說呢?”
二郎三郎在炕上坐著,正等著吃飯,閔書生要走的事,他們也知道,可從沒跟爹娘提起,這也是四人背地裏商議好的,現在娘是怎麽知道,她這些天沒出過門啊?
“明天走,可能是臨時決定到,二妞剛才去給大郎送午飯,這才知道的。”
“等吃了飯,我就去請,他不是在茅山沒有親人嗎,晚上就到咱家來,算是給他送行。”
這時二妞正低頭聳肩的抱了一疊碗走進來,二郎三郎瞬時把目光對準了她。
二妞從未這般心虛過,他們四人苦守了大半年的秘密,就這沒被她……
一頓飯吃下來,她都沒敢直視兩人的眼睛。
鄭大虎吃飯本來就快,三人還沒想出對策,他已經出門去了。
二妞在心裏哀悼,‘爹偶爾不那麽風風火火、說一不二該多好,希望書生能拒絕,他不是跟洪記書鋪的東家有交情嗎,現在要走了,總得去人家家裏辭別吧,明天要走,也是要收拾行李的,也許人已經回去了,她爹遇不上。’
可惜事與願違,鄭大虎到官學門口的時候,閔書生正準備離去,他又做了一回大郎的午間先生,大郎也是剛走。
鄭大虎說明來意,閔書生猶豫了一小會,還是應下了鄭大虎的邀約。
“鄭叔,我先回去收拾行李,等晚些時候再上家去,有些書籍我也帶不走,留著給大郎他們用吧,正好一塊帶過去。”
鄭大虎說是要使了二郎他們去接,閔書生一番推辭,最後問了鄭家的地址,要自己上門。
看著鄭大虎一個人回來,二妞還以為閔書生不來了,正要歡聲雀躍,哪想他從身後提溜出一條肉來,吩咐薑氏現在就準備晚上的飯菜,心頓時涼了下來,空歡喜一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