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鄭月蟬對這個傳說中的鼇山燈會期待的緊,至於飛霞子所擔心的那天在宮裏有人考校才藝……她倒是很是淡然,眼睛一瞪,扯著他的胡子說道:“師叔祖你是不是讀書讀傻了?我不會作詩你還不會?你不知道什麽叫槍手?什麽叫代筆?作弊?”


    要說這飛霞子老雖然老了但好歹也是進士出身,這腦袋雖然老是容易拐不過彎來但總得來說這智商絕對還是可以的。在經過鄭月蟬這麽一點撥,飛霞子隨即豁然開朗,要說這類事其實在大明文人之間也多得是,而他隻不過是因為是在宮中當麵考校給禁錮了思想。當即對於鄭月蟬揪他胡子這一條給予無視,興高采烈的回去作詩了,這類的命題作詩原本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但是如果想不著痕跡那就有點難度了,鄭月蟬畢竟隻是個小姑娘,得符合她的年紀和口吻不是嗎?


    轉眼之間,很快就倒了萬曆五年的元宵節了。這是為了慶祝皇帝即將大婚說白了就是和現代的單身告別儀式差不多的意思,早在年前李太後就下旨,要君臣同樂在宮中開鼇山燈會。


    要說這皇宮內德鼇山燈會,雖然大小沒什麽定製但是舉行卻是按祖列那是要一年一度的。往年這當然全憑這萬歲爺的嗜好和當年朝廷的年成來決定的,但是到了萬曆爺爺那就不成了,為什麽呢?因為這天是上元天官的聖誕,他在那天會很忙,實在沒空去看什麽燈會。有人要問他忙什麽呢?忙著做青詞,禱告,祭天,開爐煉丹,他恨不得把這天瓣成兩半來用,那還會浪費在看燈會這類小事上呢?而到了隆慶年間,卻是因為沒錢!隆慶雖然很想操辦這樣的賞燈樂事,卻總是因為沒經費(隆慶那時候真的很窮!當時國內太多不用交稅的人了,再加上偷稅漏稅,官員火耗貪汙,交到國庫裏的已經十中去九沒剩多少了!這雖然沒剩多少了但是總還有點存在的,可隆慶卻是取不出來的,因為這是大明的錢,不是隆慶的錢,而隆慶的錢在內庫,曆史上他最窮那年的記載是,他那年想賞給自己妃子首飾的錢也沒有o(╯□╰)o這皇帝當得……)。隆慶朝總得來說也就隻有六年,他在位期間就沒辦過什麽燈會。


    等到了萬曆登基的元年,當時李太後就想要辦鼇山燈會,這兒子登基自己多年媳婦熬成婆成皇太後拉怎麽也要慶祝慶祝吧?可張居正不同意了,他說了現在先皇剛剛過世,大行費用龐大,這民生吃緊,不管是國庫內庫都空虛,皇家應該帶頭節儉,一眾大臣也多附和,沒辦法李太後也隻能歇下了這份心思。隨後的幾年她也一直想辦,可是張居正總是找這個那個的借口就是不同意。直到今年,李太後這才找到讓張居正不能推脫的說辭。皇帝大婚!這皇帝大婚也可算是百年難遇的大事,吉祥事。


    縱觀整個中國曆史,皇後最少有五百多個,可真正是有午門抬進宮的皇後卻是十個手指能多能數的過來,而大明朝大婚的皇帝在萬曆之前也隻有第六個兼第八個皇帝英宗朱祁鎮。而後又經過了那麽多個皇帝多沒能經過或是享受這皇帝大婚的榮耀。直到了現在萬曆,終於要大婚了!這絕對是需要普天同慶的大事。對此這下子張居正實在是找不出借口再推辭辦這鼇山燈會。


    這天元宵節的這天,宮裏天沒亮就派人過來,指導鄭月蟬宮裏的禮儀和規矩,然後在下午就時候就開始讓她沐浴,更衣,熏香,在大約申末時分,天色尚未全黑得時候,一乘小轎就把她從神武門送進了慈慶宮,見到了她的師父陳太後。


    鄭月蟬本就相貌出眾,再經過宮裏嬤嬤的這一番打扮之後雖然年齒尚幼,看上去卻是粉雕玉琢,雙眼靈動可愛。陳太後在看見她的刹那間心思有恍惚了,她現在的心思很矛盾,初三剛見到月蟬的時候那時是一門心的想調教好了給自己做兒媳婦,可在回宮前的刹那卻是因為想到自己那個落地就沒了的女兒,而憐惜鄭月蟬不想她進那吃人的大口中,可在那天回到宮中知道了李氏這家的作為之後,對鄭月蟬卻是又起了不同的心思。但是到底要不要那麽做呢?她還在猶豫。


    直到現在,在第一眼看在宮裏的鄭月蟬的時候她下定了決心。


    鄭月蟬當然不知道,就在剛才那刹那間她的命運就給敲定了,她從早上到現在還一直是暈乎乎的,直到小轎落地的刹那她才真實的感覺到她真的,真的進了傳說中的紫禁城。


    前世她不是沒去故宮遊玩過,事實上她在去銀線山前兩天就是在故宮逛了三天。事實上當初她的遊覽路線走得多是現在皇帝專用通道,當時在參觀瀏覽的時候心裏對這故宮沒什麽很特別的感覺,不少地方年久失修,又有很多地方在在維護施工,最最讓她感覺到失落的是,這故宮內參觀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幾乎你的雙腳幾乎能不用走就能自動的向前走。而在這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內不見襟一大袖,衣帶飄飄,卻隻見t恤,沙灘,各宮內更是空空如野,少數宮室內存放的少量物品也是隔著個大大的玻璃罩子。這些確確實實的影響到她參觀的興致,那裏已經體驗不到絲毫皇家那種至高無上的氣勢了。


    而今天的進宮雖然隻是從神武門的邊角門上進入卻讓她有不一樣的感覺,神武門口那盔甲鮮亮的一眾侍衛,一路上不時的有宮女和太監們低著頭無聲的行走在遊廊之間,這種感觸卻是巨大的。這時候的紫禁城才是真正的皇家禁地,才是那種一句話就能定生死的地方,皇家的威儀盡顯,而不是五百年後那個隻要花幾塊錢買門票就能進去的地方。


    這時就有宦官進來請陳太後起駕到乾清宮和萬歲爺一起上午門接受百官朝賀和點燈儀式。這樣的場合當然不是鄭月蟬現在所能參與的,陳太後便讓兩個嬤嬤照看這她,一會送去午門前的廣場下麵匯合。


    鄭月蟬幾次想問問那個小宦官金勻的消息,她對這麽肢體不全的小男孩著實有幾分上心。雖然知道他既然能在這宮裏存活了十來年,那麽這幾天想來也不會出什麽事,可就是有那麽幾分得不踏實。但是她也知道這宮中不比別的地方,隨便亂打聽那是很容易丟了自己性命的,是以一直忍著。


    就在陳太後走後,鄭月蟬無聊的在這慈慶宮的大殿裏走來走去。是,這裏雖然有這很多得古董,以及各類擺飾,這多是五百年後見不到的珍品,但是這能隨便碰和摸嗎?至少現在鄭月蟬是不敢的。門口的兩位嬤嬤麵無表情的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鄭月蟬看了不禁敬佩起來,自陳太後走到現在也快半個時辰了,這兩個嬤嬤竟然一直這麽站著,這需要多深的功力她最是清楚不過了,在前世她也連過站軍姿。每次她憐惜過後就會大罵長官,個中的辛苦隻有自己知道,而這兩嬤嬤始終自如的保持著這一姿勢看樣子還是遊刃有餘這不能不讓她不佩服!心裏感歎道這宮女也難為阿。就在她感歎後不久,陳太後就派人抬了頂小轎過來,讓人把她送到午門廣場去。


    鄭月蟬坐在小轎內向著午門趕去,暫且不表。這午門上現在卻正熱鬧,朱翊鈞和兩宮皇太後登上午門的時候看到城樓上已經人頭擁簇,隨著一名宦官高聲喊道:“太後,皇上駕到……”話音剛落這原本人聲鼎沸猶如菜場的午門刹那間靜得猶如空無一人。馬上就傳來轟天的聲音:“參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宮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隨後這樓麵上所有人包括張居正還有那個前陣子辭去職務的李太後的父親武清侯李緯,都一起跪了下去。


    此時天色早已經全黑,在幾個燈籠的照亮下,張居正跪在了群臣的最前沿。朱翊鈞見張居正跪著趕上去幾步,親手將他攙扶起來,這才說了聲:“眾卿家平身。”


    隨後朱翊鈞牽著張居正的手在馮保的引領下坐在了最正中的那張禦榻之上,張居正坐在了朱翊鈞左邊上首的錦緞太師椅上。在朱翊鈞地右邊坐的是英國公張溶。其餘的大臣也各自按著自己的職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兩宮皇太後也在朱翊鈞禦座後邊的簾子後麵坐定。這時候五楹的樓麵坐得是滿滿屯屯。


    朱翊鈞把身子側向張居正,恭敬地問道:“先生什麽時候到的?”


    張居正一抱拳回答道:“皇上到的那會,臣也剛到。”


    “先生,大伴說這鼇山燈會布置的極好,是問了當年皇爺爺初年的老人才操辦起來的。”朱翊鈞有點興奮,這畢竟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燈會。


    張居正這當口也顯得很高興他笑著回答道:“是呀,這鼇山燈會停了幾十年了,今天終於又開了。臣還聽說宮外的百姓聽說宮內要開鼇山燈會心裏多十分高興,自發的在東華門外的燈市口也辦起了燈會,那裏現在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真是皇上於天下臣民同慶,天下無不歡欣鼓舞。”


    說話間,馮保來到樓前倚著欄杆,一揮手中的火把高喊道:“開燈……”


    --------------------------------------


    萬曆那開燈


    花花這關燈


    。。。。。。。。。。


    睡覺!


    親們晚安!


    睡前記得推薦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鄭興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種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種花並收藏鄭興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