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上將認為,既然淞滬會戰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再跟日軍消耗下去毫無意義。


    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當初製定的以空間換時間,步步抵抗,層層後退,將日軍戰線拉長的持久戰方略。


    所以對於從淞滬戰場撤退,他早就都已經思慮再三,而且心中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在他的計劃中,這種逐步的撤退需要盡早安排,並且同時要在吳福線和錫澄線這兩道國防線上建立有效的防禦。


    要知道,當初設立這兩道國防線的時候,就已經明確每道國防線的防禦部隊不得低於十萬人,而且還需要有最低兩個德械師和兩個半德械師的坐鎮。


    但現在,校長打得興起,已經抽調了不少原本屬於國防線的防禦部隊到上海,這可是有點過於冒險了。


    萬一日軍真的在沿海登陸,這幾十萬精銳部隊被迫倉促撤退,甚至有可能變成潰退。那國府靡費無數人力物力打造的國防線,就會麵臨無兵可守的狀況,那才真的是鬧出笑話來了。


    要說陳上將這麽早就預見到日軍有可能進行迂回登陸的戰術,一方麵是得益於他對日軍戰術的了解和研究,但更主要的還是周文當初給校長的建議和分析。


    陳上將雖然在當時的最高軍事會議上,對周文以南京被戰爭摧毀為代價,要與日軍展開一場慘烈的巷戰,達到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的建議並不讚同。


    但是周文提出的日軍會在江浙一帶登陸,甚至直接指出登陸地點很有可能就是在杭州灣的分析,卻是給了他一個非常有警示作用的提醒。


    而隨著淞滬戰場的局勢變化,他開始不得不佩服周文的預見性。


    在淞滬戰場進入雙方比拚消耗的相持階段後,日軍要通過迂回戰術一舉打破戰場僵局的意圖越來越明顯。


    要知道,此時日軍叫囂的速勝論還在其國內輿論和軍界大行其道,如果在上海就跟中國軍隊僵持個半年一年的,那還叫什麽速勝。


    所以,按照日本人的尿性,采用迂回攻擊就變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


    而在臨海地區,在防禦薄弱的海岸線進行登陸,就是日軍最合適也是最習慣的迂回戰術。


    隻是,對中國軍隊來說,你知道歸知道,卻是沒有任何有效的應對辦法。


    你想想,海岸線那麽長,登陸地點選擇麵那麽廣,你就是多了個幾十上百萬人也很難防得住。


    所以從淞滬戰場撤退也就成了中國軍隊的唯一選擇。


    不撤不行,一旦被鬼子包抄了後路,不說後勤支援什麽的都斷了,就是軍心士氣也會迅速被瓦解,那就是一場後果非常嚴重的災難。


    這些情況,陳上將和總參謀部的諸多將官們都做了多次推演,也看出了其中的巨大隱患。


    見到自己不著痕跡的一記馬屁有了效果,陳上將就打鐵趁熱說道:“卑職建議,先把剛剛增援到的21集團軍部署到吳福線,將在淞滬戰場調換下來的7個德械師部署在錫澄線,一邊進行整補一邊做好防禦準備。”


    陳上將說到的21集團軍,實際上就是桂軍中最精銳的主力部隊。其下轄的第7軍在北伐戰爭中打出了“鋼軍”的赫赫威名,其作風頑強、戰鬥力在國內堪稱強悍,是廣西王李上將的看家部隊。


    而在曆史上,校長則是用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戰術,將這支跋涉千裏才趕到的“鋼軍”派上了淞滬戰場這個絞肉機上。


    才僅僅三天的時間,數萬不熟悉敵情和地形的廣西狼兵,就犧牲在了淞滬大地上,實在令人感到痛心。


    校長聽了後,盯著地圖半天不發一言,心中卻是在不斷斟酌。


    陳上將將心一橫,又說道:“卑職最近思來想去,覺得小周提出的,以南京作為與敵拚消耗的戰場也不是沒有道理。隻是既然要在南京與日寇展開殘酷巷戰,部署的兵力也不能少了。”


    “卑職擔心如果在淞滬戰場上兵力折損太大,到時候不但影響了吳福線和錫澄線這兩道國防線的防禦,就是南京的防禦兵力也會短缺,那就失去了以南京被毀為代價,達到大量消耗日軍的目的。”


    “而且,如果南京保衛戰打不出應有的戰績,甚至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那麽我們要借此戰向全世界宣示我國不惜與敵皆亡的決心和精神的意義就影響甚微。”


    “所以,現在就要考慮保存我們在淞滬的有生力量,將日軍引進來打。通過兩道國防線的防禦戰和南京保衛戰,不斷讓日軍流血,也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抗擊日寇侵略的意誌和決心。”


    你還別說,陳上將不愧是校長的心腹,他的左一個全世界,又一個意義和影響,還終於打動了這位處心積慮想在世界上留名的校長,讓他心裏開始動搖起來。


    隻是,到了此時,他依然還不鬆口,反而轉移話題打趣道:“當年的軍事會議上你可是堅決反對小周的提議,甚至還跟文白吵了起來,怎麽現在轉而同意他的觀點了?”


    陳上將心裏苦笑一聲:“我還不是為了保全淞滬戰場的有生力量,不得不拉上幾個潛在的盟友來增加說服力。”


    他雖然不是很待見不服從軍委會調派,實質上已經是一個軍閥的周文,但對周文當年上報給校長的建議書還是詳細進行了研究。


    現在,隨著淞滬會戰的展開,他對於周文在兩年前就有那麽準的預見性也不得不佩服。


    他同時還想著,在南京打就打吧,毀一城總比幾十萬精銳一朝喪盡的結果要好的多吧?


    而且他知道校長雖然也不忿周文的不服控製,但對這個他口口聲聲的小土匪其實還是相當欣賞的。


    所以他現在也隻能拉上周文的名頭來說服校長。


    就笑道:“之前主要是對其提出的以一國之首都被毀為代價的建議有些不認同,也覺得這小子的提法太過殘酷,也太過驚世駭俗。”


    “但現在看來,卑職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周對於中日戰爭的預判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傭兵192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有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有意並收藏傭兵192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