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曆史記載,1929年,陝西全省有200多萬人活活餓死,200多萬人流離失所,逃亡他鄉,800多萬人以樹皮、草根、觀音土苟延生命於奄奄一息。


    真可謂赤野千裏,屍骨遍地。甚而人人相食,慘絕塵寰。


    雖然現在已經是1934年,但是陝西那邊這幾年依然小災不斷,很多重災區的災民隻能拖家帶口一路都指望能夠度過黃河,到山西來逃難。


    所以表哥王成明這種從小生活在小康之家,又一路順利讀到大學的人,雖然也聽聞過陝西的災情,但在當權者有意控製下,知道的也不多,更是沒有沒見過這種人間慘狀。


    而在他擔任縣長治理離石縣這幾年,對於民情民生都比較關心,看到那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難民時,自然動了惻隱之心,周文又怎麽會怪他。


    想到那些流民,周文突然心裏一動,就問道:“表哥,黃河對岸的流民多嗎?”


    王成明沒見周文怪自己多事,心裏鬆了一口氣,但一聽到難民的事情,心情又有些沉重,他嗓音低沉道:“唉!很多,光是綏德縣就滯留了五六萬,聽說延川也有好幾萬人,如果冬天之前沒有更好的安置措施,恐怕沒幾家人能挨過寒冬。”


    周文聽了沉默不語,心中卻是開始思索起來。


    兩個縣加起來的難民怕有近十萬人,如果全部接手過來,如何安置可是個大問題。


    周文之所以考慮接受難民,倒不是單純的悲天尤人。


    同情歸同情,但他現在一切的出發點都以抗戰大局為主,什麽民生民情他還真沒有那麽多的情懷和精力來操這個心。


    但是,周文想到,人口資源同樣是決定戰爭走向的重要因素。不論是兵源的補充,還是後方基地物資和糧食的生產,都需要人來完成。


    而現在離石整個縣也不過十幾萬人,排除掉老弱病殘和婦女小孩,青壯年不過兩幾萬人,這就有些少了。戰爭初期也許還不會顯現,但是等到中後期,人口不足的弊端就會暴露出來。


    要知道,現在離石縣勞力不足,周文還可以去周邊縣招募和雇工,但如果到時候山西大部分都被鬼子占領了,你還能去哪裏招人?


    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現在就要未雨綢繆。


    而條件無非就是錢和糧,特別是錢。


    但周文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錢,所以他想把這近十萬流民一口吃下。


    你想想,這十萬人經曆了幾年的災害還能活下來,老弱之人也許早就病死餓死了,剩下的幾乎都是身體條件相對比較好的,年齡結構也以青壯為主,正是周文最需要的人口資源。


    他現在思慮的其實是如何安置這些人的問題。總不能自己白養著吧,得找個讓他們可以自食其力事情。


    周文心中盤算著,鋼鐵廠、彈藥廠及藥廠目前人手已經足夠,而且這些工廠需要的是懂一些技術的熟練工人,大多都是太原兵工廠原來的工人,這些流民可幹不了這個活計。


    雖然周文準備在鷹嘴崖這邊新建一些如紡織廠、被服廠、食品廠、養雞場、養豬場等這些補給工廠,但大多數崗位隻需要招募婦女就能做,用精壯男人就有些浪費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土地給他們耕種,既能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同時也能為根據地提供糧食補給。


    但問題是,周文哪裏有那麽多土地?


    土地,自古以來就是華夏人的命根子,哪裏還會有什麽無主的耕地能安置這麽多流民。


    但這卻是難不倒穿越而來的周文,隻是他還有些幾個地方需要找這方麵的行家來谘詢一二。


    在得到幾千青壯勞力將於十幾天後到達工地的確切消息後,鮑曼心滿意足地告別了周文,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而周文則是要表哥將在工地幫工的幾個山區老農叫了來,仔細詢問了一番後,這才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表哥。


    “什麽?全部接受過來?阿文,你可要想好了,咱們哪有那麽多土地安置他們?”王成明沒想到周文的胃口那麽大,居然是要將十萬人一口吃下。他可是一縣之長,管的就是民生民情,之前由於同情難民的悲慘境況,自作主張招募了兩萬人後已經是感到有些過於托大,而現在則是十萬人。


    他可是知道安置十萬流民的難度有多大,需要的金錢和糧食就是個天文數字,而且今年春耕時節一過,就是有地也趕不上耕種,起碼也要白養他們到明年有收成的秋季,那可是一年多的時間。


    何況現在還沒地,那得養到什麽時候?


    要知道,流民雖說可憐可歎,但也是一個容易引發社會動蕩的不安定因素。


    民以食為天,如果沒食物,他們就會去偷、去搶、甚至去殺人。


    周文很有把握的說道:“接受當然不能是簡單接過來白養著,咱們又不是什麽慈善機構。我的意思是,要和他們簽訂契約,實行簡化的軍事管理,把同村、同鄉、同縣的人組織在一起。以百人為村,設村長;5村為屯,設屯長;三屯為社,設社長。”


    王成明知道自己這個表弟有大能耐,他如此說來必然已經下了決心自然就不再勸阻,馬上拿出紙筆記錄起來。


    周文接著說道:“第一年就以工代賑,咱們要做的工程很多,不論是開山修路,還是建造各種基地設施,都需要大量的勞力,我看就是發動十萬人一起來幹也不會嫌多,關鍵是要組織得當。這就要辛苦表哥你勞心勞力了。主要是管理人員要得力,不夠就去各大學校招人,隻要開出高薪,不愁沒人來。”


    “那工程做完了呢?怎麽安置?”


    周文笑著指著周圍的叢山峻嶺說道:“就在這裏安置,一屯負責一座大山,不要說十萬人,就是數十萬人也完全能夠安置。”


    “可這些都是山地,沒田啊?”


    周文微微一笑道:“沒田就順著大山開荒成田,一層層挖上去,就是上好的良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傭兵192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有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有意並收藏傭兵192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