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天說:"一萬年了,我又來到這東方世界."大黑天說:"你們還不迎接我的降臨?"四大靈尊說:"大黑天."四大靈尊呀了一聲.在大黑天的呼喚下,四大靈尊竟然化成光氣.


    四大靈尊不由自主被扯上半空.勇公子說:"忿怒明尊,到底怎麽回事?"忿怒明尊說:"我們四個都是大黑天的神能化身,四合為一便會成為大黑天的真身."勇公子說:"不成,我不能讓大黑天降臨的."**天尊說:"我們一定要融合,否則天界上的大黑天便不能來到下界."妖異冥尊說:"因為大黑天已經是天外天的巨神,不能像一萬年前以肉身降世."


    極惡魔尊說:"你,怎麽阻止大黑天降世?"勇公子說:"不成."勇公子使出天心之力.


    勇公子拚盡全力,以強大意誌將光化的四大靈尊拉扯著.陳浩然說:"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勇公子說:"陳浩然,你快走."勇公子拚命阻止四尊融合,原來就是要讓陳浩然逃走.


    傷重得無以為繼的驪妃.驪妃說:"天魔,你到底想怎樣,大黑天來了,我們便沒路可逃."天魔說:"這裏是東方,有別的人會招呼他的,哈."堆積如山的骸骨當中,潛藏的巨魔笑得既可怖又興奮,似乎對東西巨神相遇之戰,早就期待已久.驪妃說:"到底是什麽一回事.到現在你可以老實告訴我了吧."驪妃自從拜奉天魔女後,得到天魔女的魔媚之術,能夠迷心奪魄偷陽補陰.加上得到了晉獻公的寵幸,逐步成為了人世間的妖妃.但是有很多事驪妃都是由眼前的天魔所擺布,包括以人身與魔身交合產下溪齊,建立這座醉生夢死城.今日不但溪齊被滅,大黑天也要降臨,不可一世的驪妃亦感到彷徨恐慌,可是骨山內的大後台還是那樣說話含糊.忍不住鬥膽追問.


    天魔吼了一聲.驪妃這一問,激起了一股巨大的怒火.無數骷髏突然一聚,化成一個巨大的魔相狠狠地衝向驪妃.天魔說:"你是懷疑我嗎?"驪妃整個人被撞得翻滾到一邊.驪妃爬起來說:"天,天魔大人."


    天魔說:"我在這裏呆了幾千年,就是為了得到這場之戰的最後勝利."天魔說:"隻要勝了.整個乾坤無論是東方西方都是屬於我的,嘿."驪妃說:"是的,天魔大人."驪妃不敢再問,因為她已經感覺到眼前的天魔魔能前所未有的強大.天魔既然在這裏,千裏而來的商暴又是什麽?天魔的身份為什麽那樣撲朔迷離,難以預測?不過東西巨神終於相遇,天魔等了萬年的巨戰也就要展開,一切的部署與陰謀,無論如何也到了要揭盅的時候.


    勇公子雖然拚命將四神隔開.但大黑天的神能透過日月並存的結界傳來,根本不是凡人可以抗拒.勇公子啊了一聲.四大靈尊不住向半空升去,勇公子支撐為艱.


    四大靈尊終於被大黑天的力量融為一體.大黑天的神識隨著力量的增大而加強.勇公子說:"不."大黑天說:"我終於也來到東方了,哈."勇公子心頭一震,連忙警告陳浩然逃走.勇公子說:"陳浩然,快走呀."


    大黑天最後的目標,便是與勇公子結合.


    勇公子說:"我不會讓你得逞的."勇公子使出天心之力.勇公子的所有神功都是來自四大靈尊,現在要抵擋神能之源.唯一武器便是屬於自己的天心.天心之力有強大的意誌,令勇公子全身上下都幻起光圈.以圖阻止大黑天入身.大黑天說:"放肆."但大黑天是西方巨神,勇公子憑什麽可以阻止.


    轟的一聲,勇公子四周被一股無形之力壓得石滾沙飛.陳浩然說:"勇公子."陳浩然眼見勇公子被天外異力所鎮壓,如何會舍他而逃,縱身欲上前查看.陳浩然呀了一聲.陳浩然突感到眼前光芒四溢,罡氣淩厲,難以再向前進.


    飛沙走石中,勇公子如同鍍上一層彩光,滿目炯炯有神,渾身彩勁流動,竟似換了另一個人似的.陳浩然說:"你到底是誰?"勇公子說:"我便是萬部濕婆羅神座下被指派掌管西方天空地下的無上巨神大黑天."陳浩然說:"大黑天?"


    陳浩然的師傅是太上老君加昆侖.是女媧族的最後傳人,從族中典故中認識無數神話.陳浩然說:"師傅,人說昆侖山是日月棲息的地方,你在那裏見過日月在睡覺嗎?"昆侖說:"那是世人的誤解,昆侖山不過是東西兩邊日月交界之地."昆侖說:"日月在天地間運行不息,從來沒說有什麽棲息休歇."昆侖說:"每一晚當我們這邊由月亮掌管時,大日轉到了西邊極遠的地方,在那裏便是白日."陳浩然說:"我們晚上,那邊是白日?那樣神奇?在那裏有什麽的?"昆侖說:"師傅說那裏跟這裏有分別,也有它的天宮和它的魔界."陳浩然說:"那一邊的惡魔會跑過來嗎?"昆侖說:"因為日月分界,不但惡魔,就是神靈也無法跨越這個界限的."


    與小時候昆侖教導過的事參照,陳浩然頓時滿腹疑團.大黑天是傳說中掌管西方的巨神,地位有如東方的玉帝,陳浩然自小便從往來東西兩方的流浪商旅中聽聞.隻是從來沒有想到這個不可一世的巨神,不但會來了東方,而且還屹立於眼前.陳浩然說:"西方的巨神不是隻.[,!]能留在西方嗎?這是乾坤的界限,你就是巨神也不能打破的."陳浩然說:"西方的巨神怎麽要來到東方?"勇公子說:"你敢對我不敬?"陳浩然說:"這裏是東方.我隻會敬我東方的神靈,西方來的,我隻聽聞過有羅刹.卻是邪惡到不得了的邪神."


    眼見勇公子已經迷失知覺,陳浩然更覺得自己不能後退,索性堅決地麵對.陳浩然說:"我看你也不是真正的神靈,識相便離開我朋友的身體,否則我便對你不留情."勇公子說:"你是盤古的傳人."勇公子說:"敢在我麵前撒野?"大黑天目光一動,一條巨蟒般的火焰便向陳浩然直噬過來,力量之巨如同火山爆發.


    陳浩然使出入聖篇.五輪並轉.陳浩然不敢怠慢,連忙運起五輪之力抵擋.可是大黑天的神能何等巨大,五輪一衝便散.不過陳浩然與魔交手多次,最知對方神能非人力可拚,出手留有三分後著.一個翻身閃到另一邊.


    大黑天之前渾不把陳浩然放在眼內,想不到對方竟然留力伺機,回頭間,陳浩然已經逼到身邊.陳浩然使出九庫同開,靈電破甲.勇公子說:"好狡猾."大黑天是西方巨神,雖然入了凡人之體受到了形相上的限製,但是神能還是那樣不可思議,身影一下消失.


    勇公子使出無影.大黑天的身影簡直快得無法捉摸.


    勇公子使出無量.驀地如同悶雷滾響的拳頭,宛如排山倒海地湧過來.威力之大比得起一百個忿怒明尊的無量滅還要可怕.陳浩然反手一拳還擊.隻聽吼的一聲.


    陳浩然哪裏想到天下間有如此快疾的攻擊,所有招式內力都被轟得崩潰.陳浩然使出大善如水,莫弱於水.幸好陳浩然身上還有不是神仙臨逝前所傳的神功.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自然而生地卸去了大半的攻擊.勇公子哦了一聲.


    勇公子說:"你身上隻有少許盤古的力量,盤古不在你身?"大黑天等了萬年時間,目的便是要與盤古再度一戰,以雪清當年過界被阻之辱.但盤古已經轉化到天外,力量寄存於天地之間.與陳浩然之間的維係,就憑著那一身神脈和因緣而生的天器.現在陳浩然身上隻有神脈.卻沒有天器,盤古的力量自然無法顯現.勇公子說:"立即召喚盤古前來."


    現在我們說一下盤古和大黑天的故事.


    盤古民間神話傳說人物,關於其來源有多個說法.最早見於三國時代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曆紀》,最早形象見於《廣博物誌》,《乩仙天地判說》.混沌未開的時候,在混沌的中央,有一塊渾圓就像是一枚雞蛋.這塊渾圓裏有著一個巨人.這巨人醒來,用一萬八千年把這"雞蛋"橫著劈開,那清氣上升,成了天,濁氣下降,成了地.盤古漸長大,頂天立地,天每加高一尺,地每加厚一尺.


    最終天地日遠不再合,盤古力竭身亡,左眼化日右眼為月,毫毛成星.吐氣成風喘息為雲落淚變雨.


    他身軀倒下,**成了山川,骨頭成了礦脈,血液成了江川大海.


    有學者認為盤古傳說源出本土.炎帝,蚩尤等部落從黃河流域遷徙南方以後,伏羲的傳說演變為盤古氏,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當中.範文瀾認為盤古的傳說,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出來的用於填補鴻蒙時代空白的.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


    最早有盤瓠之說.聞一多《伏羲考》一文考證盤古即匏瓠,即葫蘆,"盤"字古義為開端,"盤"即葫蘆,寓意生命繁衍.有學者亦稱盤古氏乃是伏羲的音轉.盤古的名字可能源自記載於搜神記中的盤瓠.


    亦有學者認為盤古傳說源自古印度神話.前1500-前1000年間《梨俱吠陀》中創世神靈"阿特曼"創造了原人"普魯薩"(或譯布盧沙),普魯薩被肢解獻祭,造出了世界:"月亮由心意產生,太陽由兩眼產生,由咀生出天神和火,由呼吸產生了風,由臍生出了太空,由頭出現了天,地由兩足,四方由耳.這樣造出了世界."普魯薩神話或通過佛教轉述入華.


    就21世紀而言,最早的盤古記載,就是這戰國成書的《六韜》了.《六韜?大明》中有"盤古之宗"的語句.看此句,說的是天道地德人事,也就是國事.若想國事不凶,則不可動"盤古之宗".因此,此處的"盤古之宗",必然是一概念,有的學者將其解釋為祭祀盤古.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麽看來,似乎是很有道理.


    可是若是認為這裏的"盤古之宗"是祭祀盤古氏.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北宋《通鑒外紀》所引的《六韜?大明》帝係記為:"柏皇氏,栗陸氏,黎連氏,軒轅氏,共工氏,宗盧氏,祝融氏.庸成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倘若《六韜?大明》的"盤古之宗"確是盤古,那這同一篇的帝係為何會將之遺忘?


    那麽這個關係到國家穩固的"盤古之宗"到底是什麽呢?


    《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製,此所謂盤石之宗也;《漢書?景十三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封建諸侯,國土犬牙相交,即可互製,又可互助,皇帝穩坐長安,國家固如磐石.


    盤石盤古字形相似,兩者抄寫錯誤並非罕見.如陳夢雷編輯《古今圖書集成》,就將酈道元《水經注》中的盤石山抄成了盤古山.


    而通過《史記》,《漢書》中的決定性證據,我們則可以斷定.《六韜?大明》中的"盤古之宗"乃是"盤石之宗"的訛寫.


    因此,《六韜?大明》並不能證明先秦就有盤古.盤古的最早記載,依然是在三國時期.


    那麽我們就來看三國時期.三國時期的記載,除了很難作為證據的魏碑外,現存的僅僅隻有三條,一個是韋昭的《洞記》.另兩個是徐整的《三五曆記》和《五運曆年記》.


    而我們可以看到,同是東吳治下的兩個人.記錄的盤古非常的不一樣.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大約是這一時期盤古神話才被創造出來的原因.


    稍早一點的韋昭所記載的是,說世俗相傳盤古一日七十化.雖然他說了世俗相傳,但這四個字實在需要商榷.兩漢時期,女媧也有所記載的,她的形象是個少婦.直到漢代後期,太一抱羲和常儀圖漸漸從龍身演變成了蛇身,爪子沒了,名字也變了,成了伏羲女媧.這一時期,民間才漸漸流傳女媧人首蛇身一日七十化,形成規模以後,又被王逸記進了《楚辭章句》,之後王逸他兒子也順便把女媧蛇身寫進了《魯靈光殿賦》.當時《魯靈光殿賦》的名氣多響自不必說.因此漢末時期,世俗相傳的,無論如何也不會是盤古一日七十化.所以我想,大約盤古最初便是由這位仁兄搞出來的,至於為什麽會叫盤古,我想或許是因為看了《六韜?大明》一時腦殘,又或是看了《尹子?盤古》,又或者是因為緯書人物巨靈胡才取得這麽個名字.當然這也隻是個沒什麽根據的意淫,不過就算盤古不是從他而出,也不會比他早多少了.


    至於他所記的盤古"覆為天,偃為地"之語,我想應該是沿襲當時的世界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未分,其氣混沌,清濁既分,伏者為天,偃者為地"(《河圖括地象》)


    所以他這裏的盤古,也就是把女媧和混沌元氣相結合的產物.頗顯不倫不類,因此在韋昭後麵的徐整,就把盤古大改特改了一下.八萬歲改成了一萬八,七十化改成了九變,人首蛇身改成了龍首蛇身——我估計韋昭的記載裏還得有盤古人首蛇身的語句,不過沒流傳下來.


    雖然徐整數體教,但經他這麽一改,把女媧的顯著特性去掉了,不過他又融合了燭龍的特性和巨靈的特性.燭龍是誰大家都知道,但是巨靈可能就知道的不太多了,這個巨靈不是西遊記裏的巨靈神,而是一個叫做"胡"的,一般稱作"巨靈胡",他生於混沌,能造山川江河.


    經過徐整的修改,盤古的形象就成了混沌之中第一個生靈,龍首蛇身的巨人以及化萬物者,最初的創世神,唯一的君王.身上的特性有女媧,燭龍,巨靈以及伏羲.為什麽會有伏羲呢?因為伏羲在東漢時代.也有伏羲龍狀,是開辟以後的第一君主.到徐整這兒,就被借用到盤古身上了.


    在此順便說一句.《繹史》引的是《帝王五運曆年記》,《廣博物誌》引的是《五運曆年記》,前者承襲《元氣論》,前文寫時我未發覺,總以為說的是一本書.


    雖然徐整完善了盤古神話,但是這盤古神話的流傳範圍仍然不怎麽樣,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流傳.


    饒宗頤通過《益州學館記》論斷盤古圖出現在東漢,他上了年紀.老眼昏花,我們自然不能怪他沒看到後麵的【耆舊雲:"西晉太康中,益州刺史張收筆."】,但是有些學者或者業餘愛好者看到了.從此處推斷西晉時候盤古已經在四川流傳了.我最初看《益州學館記》的時候也是如此想的.


    但是,《益州學館記》是初唐刻的碑文,它的"耆舊雲"說魏晉之事,真的可靠嗎?


    答案是如韋昭的世俗相傳一般不可靠.


    張收畫的畫很好,他的畫名氣也很大,不僅被曆史記錄了下來,更是被大名鼎鼎的王羲之欣賞.王羲之沒聽過張收這個人,卻聽過他的畫.但是王羲之聽到的這協,不同於唐碑文所刻.唐碑文說張收畫的是"上古,盤古,李老等神,及曆代帝王之像.梁上又畫仲尼七十二弟子,三皇以來名臣".而王羲之所聽到的,則僅僅是三皇五帝以來的聖賢畫像.並沒有盤古等人.而漢魏五書中亦記載了張收的畫像,同樣是說他畫了三皇五帝以來的聖賢畫像,也沒提到盤古等人.


    所以我想,張收所畫的,恐怕僅僅隻是三皇五帝以來的聖賢了.耆舊雲,終究隻是道聽途說.


    而從兩晉的誌怪小說當中.也可以看出,盤古的流傳.隻怕還未展開.按我個人想來,盤古的流傳,大約是隨著東晉後道教的發展傳開的.


    值得注意的是,《益州學館記》的碑文上說,其時周公禮殿圖早已經毀壞.而南宋的樓鑰的《秘澗大全文集》裏卻說"近過劉氏家塾,遂獲其本.蓋自盤古氏以下,至種仲.[,!]尼七十第子百一十三人,畫極精妙簡古,今千有餘歲無絲發剝土西衣."


    很顯然,已經毀壞的圖畫是不可能被看到的,因此樓鑰所看到的盤古圖,隻是後人重新畫上去的.


    因此,唐碑文裏說的盤古圖,恐怕也是後人重畫的.而上古,盤古,李老三者的排列,倒有些三清的味道,想來其圖大約在齊梁之間吧.


    南北朝時期的記載,現今僅存述異記一條,而就是這一條,引得諸多學者種種懷疑.一個是因為《述異記》這本書裏有記載其冠名作者任昿死後的事情,一個是因為其中有幾個條目與《灌畦暇語》相似.


    而我的觀點與李建國相似,這書應當是任昿寫的,但是其中有被增補的痕跡.學者們的論述論文我並沒有搜到.因此在這裏,我隻說一說我的一點依據.


    "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嶽"(《述異記》)


    "舊說盤古氏之死也,頭為五嶽"(《灌畦暇語》)


    這兩本書的盤古條目乍看之下似乎很相似,我看的一篇論文,學者隻注意到了後麵,從而斷言是前者抄襲後者.但是兩書最大的不同,卻在這開頭的一句話.


    沒錯,一個是四嶽,一個是五嶽.


    五嶽之名,秦漢雖定,但是魏晉以來的習慣上還是比較常用四嶽,五嶽直到唐宋才開始大量的運用.若是《述異記》抄襲了《灌畦暇語》,怕是不會將五嶽改成四嶽,而如果是《灌畦暇語》沿襲了《述異記》以來的說法,經曆了初唐,就有極大可能將四嶽傳成了五嶽.因此,單憑這一點,我便可以斷定《述異記》並非後人托名偽作.


    但是,《述異記》還是有過後人篡改,特別是這個盤古條目.從中唐時期的《灌畦暇語》,我們可以看出它基本上是引用了《述異記》,而它所引用的,並無"秦漢間俗說","先儒說"等"說"字樣,以及"盤古氏夫妻……"這後麵一段.因此我想.隻怕這些文字,就是被後人增補進去的.而增補進去的時間在唐元和年間以後.


    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


    這種說法.讓我想到了南方神話中的大洪水後葫蘆兄妹結合繁衍的故事.而經曆了唐及五代的戰亂,南方部落蠻族與中原漢族的交流日漸深遠,至兩宋開始形成今天的南方少數民族,同時兩方對各自的神話認知逐漸變得清晰.但在開始之時,由於語言的不同,便有了許多的腦補.


    最著名的就是葫蘆兄妹被等同伏羲女媧.要問為什麽?都是兄妹嘛!或許還要加上讀音的相似.但是,若說讀音的相似.這是近代以來考證的,聞一多用南方葫蘆的匏瓠,匏瓜來說是伏羲女媧的音轉.我就不苟同了,直接否定好了.


    至於為何直接否定,基本依據就是上麵這"盤古兄妹了."


    吳楚間,匏瓠,匏瓜.與伏羲女媧字音的相似,要比與盤古的相似性小得多.而且匏瓠,匏瓜自身的相似性,更是能二合一的稱作匏瓠兄妹,漢人聽過去,更能聽做"盤古兄妹".


    另外的原因,就是南方的神話中還有"盤勾"——兩廣地區的磨刀石與葫蘆神話——這一則神話也是洪水過後兄妹二人延續人類.老聞能把匏瓠音轉成伏羲,他能把盤勾音轉成伏羲嗎?但是若是讓漢人聽成盤古的話就很容易了.


    甚至自東漢就有所記載的盤瓠,到了唐宋,自認盤瓠的後人們也開始說是盤古的後代了——黔,涇,巴,夏四邑苗眾.鹹通三年春三月八日,因入賊朱道古營柵競日,與蠻賊將大羌楊阿觸,楊酋盛,拓東判官楊忠義話得姓名.立邊城自為一國之由.祖乃盤瓢之後.其蠻賊楊羌等雲綻盤古之後——看到這裏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的是"南海有盤古國",不得不感歎,神話真是現實的映射啊.


    文明的交流總是從模糊到清晰,淺顯的交流,神話人物名稱的相似或許讓各自都以為馮京和馬涼是一個人.因此才會讓著兩個不同的人物產生了交融,但是隨著交流的加深.這種交融終究失敗了.但是,仍留下了痕跡,迷亂了後人的眼啊.


    所以,分析漢人與少數民族兩方的盤古神話,實在應該考慮到兩方的交流融合,以便溯本追源.但可惜的是,我所看到的學術論文裏,並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上世紀顧頡剛就已經提出了打破民族同出一源,到如今不僅沒有打破,反倒連民族神話都漸成一源了.


    那麽再來說一說《三王曆》的問題,起初我以為《三王曆》是《三五曆記》的誤寫,但是這說法隻在一篇學術論文裏看過,而且還沒給證明.而輯本的《三五曆記》,並沒有這麽一段.想來應該不是《三五曆記》.


    且這《三王曆》裏的盤古是龍身人首,不同於徐整所說的龍首蛇身,想來應該是南北朝時的流變.至於這《三王曆》,或許是這一時期的佚書吧.再看唐代的《地理坤見》,盤古的形象又起了變化,成了龍首人身,殆至宋朝的《元氣論》時,更是完全流變成了人形.


    那麽最後來總結一下,盤古神話,漢人自創,疑始出於三國,流傳不廣,直至東晉以後,經曆宋齊,才漸漸流傳出來,至唐宋時混入南方民族.[,!],今仍有餘跡.至明清小說中,方以巨斧劈開天地.盤古神話,流經千百年,至此完成.


    ps:有說法稱盤古是印度神話傳入中原的變種,但其所用的經文,在徐整時代僅有一部譯出,不知他看過沒有,但韋昭是應該沒看過的.而上溯兩漢,盤古所具有的各種特性都已經出現了原型.尤其是,巨人,化萬物的特性,隻看兩漢神話便可知並非取材自印度.


    勇公子說:"否則我要你灰飛煙滅."隻聽天空轟的一聲巨響.醉生夢死城依著巨石而建,燒雲崖下是座孤峰,但孤峰相連的卻是巨大的山脈.大黑天雖然將力量寄附在人身,但怒火的衝動還是透過相連的山脈傳向東方.


    就連百裏之外的商暴也感覺得到.他身上的天魔,更加感應敏銳.天魔說:"是大黑天,他終於到了東方."商暴說:"大黑天來了?"商演說:"哥,你說什麽?"天魔與商暴是透過心息相通,旁邊的人根本無法聽到他們的對話.


    商暴說:"沒事."商暴說:"我先出發,你待大軍登岸整裝後再隨後而來."商演說:"晉國是囊中之物,你不用急在一時,不如讓軍隊打頭陣吧."商暴說:"不,我要先去."商演說:"哥,這不成."突然,一把聲音說:"可惡,婆婆媽媽的實在叫我嘔心,你也算是天魔嗎?"商暴立即說:"是誰?"突然,吼的一聲.天魔獸凶悍無比,立即循聲撲去.


    突然,一人說:"畜生,你敢放肆?"凶悍的天魔獸麵對敵人非但突然停止攻擊,而且還乖乖地伏在地上.商暴追到了.商暴說:"你到底是誰?"


    對方終於步出,商暴和商演一看都突然一呆,眼前的敵人,竟然是個戴著與商暴一樣麵具,而且身披獸皮盔甲,半像天魔又半像人的商暴.


    眼前人不但麵具酷似,就連身上散發的氣息也同樣相似.商暴說:"你到底是誰?"那人說:"元始天魔沒有對你說過嗎?我是你回到商朝後一百年的你."商暴說:"你是一百年後的我?"


    那人說:"是你回到商朝後一百年的你,跟現在相比是三百年前的你,那時已經是周朝."商暴說:"混賬."商暴說:"少在我麵前故弄玄虛."商遍出雷槌,便向對方撲去.那人使出神王滅聖拳.對方竟然毫不驚懼,以滅聖拳硬拚.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拳槌相拚,震得天崩地裂,商暴幾乎連雷槌也脫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仙下凡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龍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龍蟲並收藏神仙下凡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