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裏莊的集市距離白山村有三十裏左右的山路,要走上小半天。為了趕上集市,法師大人淩晨四點就起床了。


    山裏晝夜溫差大,白天秋老虎還在發威,晚上和淩晨卻冰涼沁人。發現氣溫降低的小骷髏,給主人多加了件薄外套,細心的抹平衣物上的每一個褶皺,才目送他出門。


    院子外,趙玉柱已經牽著騾子等著了,騾子上麵還掛著一疊竹編器具,順便讓法師大人帶去集市賣。因為要留下放牛,所以這次趕集他不會跟去。


    “我爹編的竹筐和簸箕,直接送到老何的店裏,跟他說按照以前的價格給錢。成子知道老何的店在哪兒,你跟他走就行了。還有天還沒多亮,你們走棧道的時候小心點,寧願慢點都成,別趕時間。”趙玉柱一路送他到村外的索橋前,囉嗦了一大堆才停下腳步。


    “小佐,就等你了!快來!”索橋前趙玉成和三娘一人牽著頭騾子,對法師大人招手。


    他們今天也要去趕集,三人就一起上路。


    現在還是晝長夜短時節,雖然太陽還沒出來,但是深藍的天幕已經漸漸明亮,足夠他們看清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


    過索橋,沿著進山的棧道往外走,大約走完棧道的三分之一,遇到一條岔路。岔路通往八裏莊集市,和鄉裏唯一的小學校。


    拐上岔路,一行人上到另一座緩緩起伏的大山上。


    從這裏開始,離開白山村的地界。地貌與白山村的秀頎截然不同,雖然依然是高山深穀,但已經開始顯露出大西北特有的蒼莽和壯闊。黃色與灰色成為了主調,龐大雄渾的群山,連綿起伏一望無際。間或有大片大片的玉米、麥田和一座座小村莊,點綴在起伏的群山之間,昭示著人類的存在。


    “小佐,餓了沒有?這麽早起來,沒吃早飯吧!”三人默默趕路,走了個多小時,三娘笑眯眯的從籃子裏摸出兩個雞蛋。


    法師大人接過一個雞蛋,翻了翻小骷髏出門前給他的食盒,裏麵整齊的擺放著四個雪白的大包子,還是溫溫的,就拿出來分給大家,自己也叼了一個在嘴裏。


    嗯,香菇雞肉餡兒的,味道不錯。


    “咦?小佐你做的包子?”趙玉成剛從自己懷中摸出幾個發糕,就看到香噴噴的肉包子,立刻就拋棄了幹癟的發糕,投入包子的懷抱。


    小骷髏的手藝早就練出來了,香菇雞肉包做的鮮美多汁,一口咬下去,野生菌類和野雞混合的鮮香,讓人舌頭都要吞下去。


    “唔,真好吃!”趙玉成三五幾口解決完一個肉包子,還意猶未盡,法師大人又給了他一個。


    不過吃著熱乎乎的包子,趙玉成總覺得的哪裏不對。


    #論小佐做的包子很好吃這件事,為什麽這麽違和?#


    清楚明白原因的法師大人裝作沒有看到他奇怪的神色,開始剝起了三娘給的雞蛋。


    邊走邊吃了早飯,天色早已經大亮,狹窄崎嶇的山路也開始平坦好走起來。路上遇到的行人漸多,大多是去趕集的附近村莊裏的人。


    “喲!三娘,成娃子,吃了沒啊!”正走著,旁邊的一條土路上拐過來一輛驢車,上麵坐著對五十來歲的夫婦,趕車的老漢看到他們籲了一聲,收了收韁繩,放慢了車速。


    “哎,吃過了!親家,你們也早!”三娘回頭,看到是二女兒的公公婆婆,連忙笑著招呼了聲。


    “趕場呢?”


    “是啊,這不中秋了嗎,去買點兒吃的!英子和大山過節也不回來?”三娘的二女趙玉英,年初的時候跟男人去城裏打工,這都半年多沒見著了,有點想。


    “大山前天來電話,說是工作忙,老板不放人,要等到過年才能回。”馬大娘也是歎氣,打工掙得是多了,可和兒子兒媳見麵也少了,難免想念,也不知道小兩口這麽忙著,啥時候她才能抱上孫子喲。


    “算了,不說他們了!這俊娃子是誰呀?怎麽這麽眼生?”趙玉英結婚的時候,法師大人沒回,隻是托人捎了賀禮,所以羅大娘沒見過他。


    “這是小佐,老九家的。”三娘連忙介紹,“這幾年去外麵讀書了,前段時間才回來。”


    “哦。”馬大娘恍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關於趙老九的流言,知道那是個禁忌,就換了話題,“哎喲!我說你們村這是有靈氣吧?男娃娃女娃娃都生得這麽好,讓這十裏八鄉都羨慕死了!”


    不知道是遺傳好的原因,還是真的有靈氣,趙家的孩子生得都好看,不僅女孩兒個個水靈,男孩兒也是濃眉大眼相貌堂堂。所以雖然窮,但是趙家的兒女從來不愁嫁娶。


    “對了,成娃子今年22了吧?”馬大娘說著,忽然看了看走在一邊“濃眉大眼”的代表——趙玉成,露出個大家都明白的笑容,“還沒說親吧?我娘家有個外甥女,今年剛20,要不見見?”


    “他呀——”三娘也露出了同樣的笑容,“這得問他媽!”


    趙玉成沒想到話題扯到自己身上,連忙憨厚一笑:“哈,那個啥,柱子哥都還沒結婚呢,還輪不到我!”他是個心野的,看慣了村裏漂亮的姐妹們,對山裏那些長相身材在及格線上下波動的妹子們不大感興趣。反正現在牧場也辦起來了,等以後有了錢,還怕找不到媳婦兒嗎?


    一行人說笑著趕路,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集市就到了。


    八裏莊的集市是這周邊唯一的集市,逢農曆初一、十五開集,一月兩場,每遇節慶自動提前一天。明天八月十五,剛好中秋,就提前到了今天。


    集市不大,周邊群山環繞,幾條土路從山裏延伸出來,在這裏匯集,構成了一大片平地壩子,八裏莊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們平時就在此交易購貨。


    此時差不多才七八點鍾,但集市上已經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了。各種抱著小孩兒的,趕著驢車的,牽著騾子的,挑著雞鴨的,套著牛羊的人進進出出……人群和牲畜混黑壓壓一片;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小孩兒的哭聲,雞鴨鵝等牲畜的叫喚聲等各種聲音交錯在一起,嘈雜而熱鬧。


    法師大人跟在趙玉成後麵融進了人群。


    鄉民自發的集市沒有固定的攤位,顯得雜亂無章。賣東西的人找到自認滿意的位置,把貨物擱在一個柳條筐或者麻布口袋裏,往地上一放,就開始叫賣;買的人看到合心意的東西,就蹲下和賣家討價還價,也不管會不會堵著路。


    “讓一讓,讓一讓,小心有騾子啊!”高大的趙玉成在前麵吆喝著開路,艱難緩慢的分開人群,大嗓門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清晰的聽到。


    法師大人悄悄在他身上施放了點小戲法,讓他走得稍微輕鬆點。


    這壩子是個葫蘆形,口子小,腹部大,走過了入口這段就寬敞多了。


    進了市場,三娘跟著她的親家,先去逛自己的了,法師大人就和趙玉成去找老何家的店。


    市場除了趕集日,平時也有買賣交易,裏麵有幾排固定的鋪子,是附近的農戶經營的店麵,趙玉柱交代的老何家的店子就在裏麵。


    此時中秋將至,大多店鋪都進了月餅之類的節慶食品,或者做月餅的玫瑰、薑黃等材料,空氣裏飄蕩著一股子的甜香。


    法師大人跟著趙玉成,轉過兩個彎,到了老何店門口。


    老何的店是間小小的雜貨鋪,除了出售鍋碗瓢盆等日用百貨,也收購鄉民自製的竹編、藤椅、柳條筐等手工製品,白山村村民的竹編器具大多是賣給了他。


    由於氣候的原因,白山縣和周邊的地區都少有竹子。所以白山村的竹編很受歡迎,成為了補充村民收入的一大來源。


    白山村的那片竹林,據四爺爺說是祖輩們剛遷來的時候,隨手種下的。雖然白山村同樣氣候幹旱,但大概因為當時種在了江邊,水分充足,也可能是品種耐旱,那幾棵竹筍就這麽存活了下來,幾百年後,長成了現在的一大片。


    按照往常的價格,把竹編賣給老何,又和趙玉成約好十一點在壩子口見,法師大人按照小骷髏給的清單,去采購食物。


    大米,調料,麵粉,鮮肉,鹹肉,水果……


    法師大人在一家現場製作月餅的攤位前停麵了下來。


    熱滾滾的蒸汽不停從疊得老高的蒸籠中冒出,帶著沁人心脾的甜香,這讓攤位的生意相當紅火,剛做好的一批已經被買走了,旁邊還候著一群人和老板娘聊著天,等著蒸籠裏的月餅熟。


    “大兄弟,要來兩個月餅嗎?”


    老板娘招呼著客人,將發好的麵團搬出來,放到案板上,以便做月餅的男人隨時取用。


    白山縣這片地方的月餅與眾不同,是用麵蒸的。揉製好的麵皮,抹上一層玫瑰,一層薑黃再一層苦豆,層層疊疊反複塗抹,可以疊上幾百上千層。最後蒸好的月餅有10寸左右大小,口感豐富,綿軟甜糯,足夠全家人分食。


    “俺家的月餅可香了!這十裏八村都知道,百年老店,保證吃了還想!姐姐做主,還能給你打八折!”老板娘還在賣力的推銷自家月餅。


    “阿慶嫂你這就不對了啊!剛才你怎麽不給我們打折呢?偏偏這位大兄弟來才打折,就算他長得好也能這樣啊!你家男人還看著呢!”聽到老板娘說打折,旁邊的顧客開始不滿的起哄了。


    老板娘雙手叉腰,理直氣壯的反駁:“你們管得著嗎?我家男人都沒說啥呢,老娘看他長得俊,高興不成嗎?”


    “大慶!大慶!快看你媳婦兒這是要給你戴帽子呢!”


    “一把年紀了還自稱姐姐,哎喲那個酸喲……”


    這群顧客都是老板夫婦的熟人,開起玩笑來混不吝,老板也不生氣,隻嗬嗬笑著繼續做自己的月餅。


    隻不過在這裏等月餅的顧客,大多是姑娘大嬸兒,這說著說著,味道就有點變了。話題從調侃老板夫婦,不知怎麽的,就說到了法師大人身上。


    “你別說,這娃子長得還真是俊,也不知道哪個村兒的,回頭讓人打聽打聽!”一位胖乎乎的大嬸兒眼神閃爍,對旁邊的同伴嘀咕,“我家閨女也十八了,這娃子看著差不多年紀,還真般配!”


    她的同伴大概是想到了大嬸家閨女的長相,頓時露出個吃了翔一樣的表情。


    “趙家的吧?他們村娃子都長得好!”看來白山村出帥哥美女已經是有名的了。


    “我去打聽打聽,保管把他家底兒給掏出來!”已經有媒婆開始行動了。


    ……


    耳朵靈敏的法師大人,開始還淡定的聽著,後麵漸漸招架不住了,趕緊跟老板娘說聲給他留十個,就趁著月餅出籠,大家注意力分散的時機悄悄的溜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法師大人要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不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不留人並收藏法師大人要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