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蓮英派人到小酒肆去查獄卒何二愣死前那一日中午與人喝酒的事,很快被都知監的線人探知了,消息報到了沈德義那裏,沈德義得到了消息後,他不得不佩服張蓮英快速的辦事效率,他感到,張蓮英確實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家夥。
沈德義有些擔心了,如果張蓮英繼續查下去,有可能會發現真相。
先前,是沈德義請他的義兄“草藥師”親自出手,用計讓獄卒何二楞斃命,如果被張蓮英查出獄卒的死是“草藥師”幹的,情況將是很嚴重的,一旦張蓮英把所查到的真實情況奏報給皇上或皇太後,萬一有徹查何太醫死因的新旨意下來,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局勢,沈德義有可能脫不了幹係,屆時,沈德義將不得不丟車保帥,犧牲“草藥師”來保住自己,這樣代價就太大了,沈德義掌控武林的大計還需要“草藥師”的協助,他不能丟棄“草藥師”這位義兄,他也不能損失這一員大將。
沈德義多年來,一直在宮廷裏與張蓮英合作和較量,他對張蓮英有很深的了解,他知道,張蓮英和他一樣,有兩個很相似的特點,第一是一旦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第二是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有好處,絕不會僅是為做事而做事,辦所有的事都是為了權和利,權衡利弊之後,一旦發現有權有利可圖,可以改變做事的方式,甚至可以放棄本該執著地做下去的事。
權衡利弊之後,沈德義決定以退為進,先對張蓮英作出一些讓步,暫時把一些權力讓給張蓮英。等以後機會來了,再奪回來。
沈德義整整齊齊地穿好官服,到了司禮監,向大門口的護衛說明。他要拜會張蓮英。門口的衛護有一人認識沈德義,非常客氣地請他在門口歇著。他急忙進去通報。
很快的,護衛出來通報,說張公公有請沈公公進去,護衛恭敬地在前麵引路。他們到了張蓮英的處事室門口,門口的侍衛進去通報,張蓮英走到門口來迎接。
“沈公公,今日是什麽風,把你吹到司禮監來了?你可是很久都沒有到敝處來了,快請進!”張蓮英以熱情的口氣對沈德義說,可是。沈德義能聽得出,他的話中,帶著幾分責怪。
“早就想到貴處來拜訪張公公了,可是。張公公日理萬機,在下怕來了後會打擾您,今日突然感到特別想見見張公公,就鬥膽來了,希望不會打擾您!”沈德義謙恭地說。
“說哪裏話,沈公公能到司禮監來,是帶著光彩來的,敝處是蓬蓽生輝,老夫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是‘打擾’呢,咱們都在為皇上做事,應該經常來往的,沈公公請坐!”張蓮英說。
沈德義恭敬地先請張蓮英先坐,他隨後也入座,小太監沏上碧螺春上等茶,他們喝著茶,互相客氣了一番。
沈德義說:“張公公是內廷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等機構的首領,每日要處理的事非常多,您不但要批答奏章、傳宣諭旨,還要總管中官事務,並兼管東廠等機構,忙得很,不像在下隻管理一個小小的都知監,比較清閑,所以,作為閑人,在下一直不敢來打擾張公公。”
沈德義有意渲染張蓮英的顯赫官職,肯定他的領導地位,盡量讓張蓮英高興。
“沈公公說客氣話了,內廷十二監,每個機構均有專人在管理,老夫隻是為皇上看好司禮監而已,像沈公公執掌的都知監,老夫豈敢越權幹預呢,沈公公執掌都知監幾年來,做得有聲有色,還增設了警蹕司,越來越得到了皇上的賞識,沈公公的前途可是不可限量!”張蓮英說的是讚揚沈德義的話,其實,話中包含著對沈德義幾年來不斷增設機構,擴展勢力表示不滿。
“張公公謬讚了,在下托聖上的洪福,蒙張公公的支持,有幸在都知監做事,多增加了幾個人,隻是為了不負皇恩,盡量把事情做好,並不敢肆意妄為,如果沒有張公公的支持,在下將一事無成,豈敢想什麽前途的事。”沈德義再次表示對張蓮英的恭敬。(..tw)
張蓮英想:“一貫是趾高氣揚的沈德義,今日卻表現出特別的禮貌謙恭,這一頭狡猾的狼到底在耍什麽陰謀,老夫倒要仔細看看,他到底安的是什麽心?”
“沈公公對內廷的很多事都是很關心的,你主政都知監以來,做了很多事,大家都到了你的能力,你比神宮監、尚寶監等其他幾個‘監’的頭領們幹得出色多了,老夫對你還是挺佩服的,你就不要謙虛了。”張蓮英說。
“與張公公所處理的重大事務相比,在下幹的隻是一些不起眼的雜事,盡力而為而已,在下哪有什麽能力。”沈德義謙虛地說。
張蓮英請沈德義喝茶,他自己也端起茶杯品著茶,他輕鬆的問:“沈公公最近在忙什麽事?皇上近期沒有出巡的計劃,沈公公應該不會那麽忙吧?”
“都知監主要是忙著為皇上出巡警蹕護道的,皇上近期沒有出巡計劃,都知監的人是輕鬆一些,可是,平時要忙的事也不少,加上這些能力有限,依然是瞎忙著,每日都有事做,似乎也是清閑不了。”沈德義說。
“沈公公是個閑不住的人,有時一些不該你忙的事,你可能也介入了,幫著忙,這當然就不清閑了,聽說皇後病了以後,你也一直在幫著忙太醫院的事,這能不忙嗎?”張蓮英有意把話題引到沈德義所關心的敏感主題上麵。
沈德義心裏想:“好個張蓮英,故意把話題引向我擔憂的話題上麵,他已經知道了些情況,故意找敏感的話題刺激我,我不如索性來個順水推舟,既然你直接出招。我也隻好應招了。”
“張公公消息靈通,明察秋毫,在下做的事豈能瞞過張公公,太後病重。做臣下的理應盡自己所能做一些事。在下與太醫院院使薑德興比較熟悉,有時就過去坐坐。自然也就問起皇後是否恢複健康的事,大家都希望皇後能早日康複,張公公執掌司禮監,應該對太醫院更清楚。上次出現何俊仁太醫對皇後誤診,後來吳太醫死於獄中的事,張公公一定了解很多,能否對在下講講,讓在下開開眼界?”沈德義把話題引到了尖銳的問題上。
“老夫奉皇太後懿旨,查何太醫的死因,想必沈公公也已經聽說了。老夫已經到何太醫出事的刑獄去查過了,在何太醫死的一日,有獄卒遇到了一位陌生人從刑獄裏出來,而等我們要去詢問那位獄卒時。獄卒卻在慶生的宴會上被蛋糕噎死了,老夫認為,何太醫的死很可能不是自殺而是他殺,那獄卒的死是有人殺人滅口,老夫還查清,那獄卒死前的那一日中午,與一位很可疑的人去喝過酒,而他們去喝酒的小酒肆,老夫的人也去調查過了,得到了重要的線索,下麵的事,老夫就不便透露了,沈公公與太醫院的人很熟悉,對於何太醫的死一定也是很清楚的,怎麽反而對老夫問起這樣的問題呢?”張蓮英用疑問的眼光看著沈德義。
沈德義想:“張蓮英已經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我也隻好直奔主題了,他說:“張公公,不瞞您說,在下今日來司禮監,既是很久不見您了,特意想來看看您,向您問好,又是來與您商量些事的,在下最近一直在想,之前在下在內廷做事,有些魯莽,是新手氣盛,對張公公不夠尊重,現在想起來很愧疚,您是內廷十二監的首領,而在下隻是十二監中排在最末位的都知監的負責人,長期以來,如果沒有您一直罩著,在下哪能把事情辦得那麽順利,您是首領,而在下隻是司禮監下麵一個辦事機構的小頭頭,以後您掌舵,在下辦具體事情,在下隻認真管好都知監的事,請張公公多指導和監督,其他的事,沒有張公公的指令,在下一定是不會去做的,司禮監是中官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機構,是權威性的衙門,有張公公執掌司禮監,內廷的事都能處理得井井有序,條條合道,在下現在對張公公十分傾服!”
“沈公公今日怎麽突然變得如此謙虛,你這態度的忽然轉變讓老夫都有點接受不了,你剛才對老夫的表態和許諾是客氣話還是真心話?以前你的眼界很高,連司禮監你看不順眼,現在真的開始看得起司禮監了嗎?你對老夫所表示尊重,到底是在逗著老夫高興,還是真誠的態度?老夫最恨的是花言巧語和虛情假意,沈公公在內庭是以能幹而出名的,你應該不會在老夫麵前耍花樣吧?”張蓮英很坦率地把話講明了,他覺得既然沈德義到司禮監來了,那就一定是帶著真實想法來的,張蓮英不想再跟沈地義兜圈子了。
“張公公,在您這樣德高望重的首領麵前,在下豈敢有半句假話,剛才說的全是真心話,這是在下考慮了很久才特意跑到司禮監對您說的,在下的表態是誠心的,對張公公的許諾是一定會兌現的,以後,在下就當張公公是頂頭上司,您掌舵,在下幹實事,在下聽您指揮;您決策,在下幫著實施,在大事大非的問題上,一定聽從張公公的吩咐。”沈德義表現出非常真誠。
“老夫和你都是一‘監’之主,區別隻在於老夫掌管的司禮監比你掌管的都知監事情多一些,老夫哪裏敢當你的上司,隻要你在辦大事之前能先給老夫通報一聲,隻要你對於司禮監職權範圍內的事,想幫著老夫去做,你能事先知會一聲,老夫就滿足了,老夫隻要求你在以後,不要幹預太多,讓老夫的手下為難,還有,在皇上麵前,你和老夫都應該互相多說些好聽的好話,這才能讓皇上能更放心,如果你看出老夫做事有不妥之處,就當麵指出來,老夫一定會虛心改正,這樣咱們倆才能配合得更好!”張蓮英坦誠地說。
“張公公的話句句在理,在下一定聽您的,以後絕不會插手司禮監職權範圍裏的事,並多多在皇上麵前讚賞張公公,請張公公放心。”沈德義表態說。
“如果你能信守這樣的承諾,老夫自然會把你當成摯友,也會多多幫助你的,對了,剛才隻是說老夫對你的要求,你對老夫有什麽要求呢?不妨也說說,老夫能做到的,一定全力幫助你。”張蓮英說。
沈德義有些擔心了,如果張蓮英繼續查下去,有可能會發現真相。
先前,是沈德義請他的義兄“草藥師”親自出手,用計讓獄卒何二楞斃命,如果被張蓮英查出獄卒的死是“草藥師”幹的,情況將是很嚴重的,一旦張蓮英把所查到的真實情況奏報給皇上或皇太後,萬一有徹查何太醫死因的新旨意下來,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局勢,沈德義有可能脫不了幹係,屆時,沈德義將不得不丟車保帥,犧牲“草藥師”來保住自己,這樣代價就太大了,沈德義掌控武林的大計還需要“草藥師”的協助,他不能丟棄“草藥師”這位義兄,他也不能損失這一員大將。
沈德義多年來,一直在宮廷裏與張蓮英合作和較量,他對張蓮英有很深的了解,他知道,張蓮英和他一樣,有兩個很相似的特點,第一是一旦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第二是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有好處,絕不會僅是為做事而做事,辦所有的事都是為了權和利,權衡利弊之後,一旦發現有權有利可圖,可以改變做事的方式,甚至可以放棄本該執著地做下去的事。
權衡利弊之後,沈德義決定以退為進,先對張蓮英作出一些讓步,暫時把一些權力讓給張蓮英。等以後機會來了,再奪回來。
沈德義整整齊齊地穿好官服,到了司禮監,向大門口的護衛說明。他要拜會張蓮英。門口的衛護有一人認識沈德義,非常客氣地請他在門口歇著。他急忙進去通報。
很快的,護衛出來通報,說張公公有請沈公公進去,護衛恭敬地在前麵引路。他們到了張蓮英的處事室門口,門口的侍衛進去通報,張蓮英走到門口來迎接。
“沈公公,今日是什麽風,把你吹到司禮監來了?你可是很久都沒有到敝處來了,快請進!”張蓮英以熱情的口氣對沈德義說,可是。沈德義能聽得出,他的話中,帶著幾分責怪。
“早就想到貴處來拜訪張公公了,可是。張公公日理萬機,在下怕來了後會打擾您,今日突然感到特別想見見張公公,就鬥膽來了,希望不會打擾您!”沈德義謙恭地說。
“說哪裏話,沈公公能到司禮監來,是帶著光彩來的,敝處是蓬蓽生輝,老夫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是‘打擾’呢,咱們都在為皇上做事,應該經常來往的,沈公公請坐!”張蓮英說。
沈德義恭敬地先請張蓮英先坐,他隨後也入座,小太監沏上碧螺春上等茶,他們喝著茶,互相客氣了一番。
沈德義說:“張公公是內廷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等機構的首領,每日要處理的事非常多,您不但要批答奏章、傳宣諭旨,還要總管中官事務,並兼管東廠等機構,忙得很,不像在下隻管理一個小小的都知監,比較清閑,所以,作為閑人,在下一直不敢來打擾張公公。”
沈德義有意渲染張蓮英的顯赫官職,肯定他的領導地位,盡量讓張蓮英高興。
“沈公公說客氣話了,內廷十二監,每個機構均有專人在管理,老夫隻是為皇上看好司禮監而已,像沈公公執掌的都知監,老夫豈敢越權幹預呢,沈公公執掌都知監幾年來,做得有聲有色,還增設了警蹕司,越來越得到了皇上的賞識,沈公公的前途可是不可限量!”張蓮英說的是讚揚沈德義的話,其實,話中包含著對沈德義幾年來不斷增設機構,擴展勢力表示不滿。
“張公公謬讚了,在下托聖上的洪福,蒙張公公的支持,有幸在都知監做事,多增加了幾個人,隻是為了不負皇恩,盡量把事情做好,並不敢肆意妄為,如果沒有張公公的支持,在下將一事無成,豈敢想什麽前途的事。”沈德義再次表示對張蓮英的恭敬。(..tw)
張蓮英想:“一貫是趾高氣揚的沈德義,今日卻表現出特別的禮貌謙恭,這一頭狡猾的狼到底在耍什麽陰謀,老夫倒要仔細看看,他到底安的是什麽心?”
“沈公公對內廷的很多事都是很關心的,你主政都知監以來,做了很多事,大家都到了你的能力,你比神宮監、尚寶監等其他幾個‘監’的頭領們幹得出色多了,老夫對你還是挺佩服的,你就不要謙虛了。”張蓮英說。
“與張公公所處理的重大事務相比,在下幹的隻是一些不起眼的雜事,盡力而為而已,在下哪有什麽能力。”沈德義謙虛地說。
張蓮英請沈德義喝茶,他自己也端起茶杯品著茶,他輕鬆的問:“沈公公最近在忙什麽事?皇上近期沒有出巡的計劃,沈公公應該不會那麽忙吧?”
“都知監主要是忙著為皇上出巡警蹕護道的,皇上近期沒有出巡計劃,都知監的人是輕鬆一些,可是,平時要忙的事也不少,加上這些能力有限,依然是瞎忙著,每日都有事做,似乎也是清閑不了。”沈德義說。
“沈公公是個閑不住的人,有時一些不該你忙的事,你可能也介入了,幫著忙,這當然就不清閑了,聽說皇後病了以後,你也一直在幫著忙太醫院的事,這能不忙嗎?”張蓮英有意把話題引到沈德義所關心的敏感主題上麵。
沈德義心裏想:“好個張蓮英,故意把話題引向我擔憂的話題上麵,他已經知道了些情況,故意找敏感的話題刺激我,我不如索性來個順水推舟,既然你直接出招。我也隻好應招了。”
“張公公消息靈通,明察秋毫,在下做的事豈能瞞過張公公,太後病重。做臣下的理應盡自己所能做一些事。在下與太醫院院使薑德興比較熟悉,有時就過去坐坐。自然也就問起皇後是否恢複健康的事,大家都希望皇後能早日康複,張公公執掌司禮監,應該對太醫院更清楚。上次出現何俊仁太醫對皇後誤診,後來吳太醫死於獄中的事,張公公一定了解很多,能否對在下講講,讓在下開開眼界?”沈德義把話題引到了尖銳的問題上。
“老夫奉皇太後懿旨,查何太醫的死因,想必沈公公也已經聽說了。老夫已經到何太醫出事的刑獄去查過了,在何太醫死的一日,有獄卒遇到了一位陌生人從刑獄裏出來,而等我們要去詢問那位獄卒時。獄卒卻在慶生的宴會上被蛋糕噎死了,老夫認為,何太醫的死很可能不是自殺而是他殺,那獄卒的死是有人殺人滅口,老夫還查清,那獄卒死前的那一日中午,與一位很可疑的人去喝過酒,而他們去喝酒的小酒肆,老夫的人也去調查過了,得到了重要的線索,下麵的事,老夫就不便透露了,沈公公與太醫院的人很熟悉,對於何太醫的死一定也是很清楚的,怎麽反而對老夫問起這樣的問題呢?”張蓮英用疑問的眼光看著沈德義。
沈德義想:“張蓮英已經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我也隻好直奔主題了,他說:“張公公,不瞞您說,在下今日來司禮監,既是很久不見您了,特意想來看看您,向您問好,又是來與您商量些事的,在下最近一直在想,之前在下在內廷做事,有些魯莽,是新手氣盛,對張公公不夠尊重,現在想起來很愧疚,您是內廷十二監的首領,而在下隻是十二監中排在最末位的都知監的負責人,長期以來,如果沒有您一直罩著,在下哪能把事情辦得那麽順利,您是首領,而在下隻是司禮監下麵一個辦事機構的小頭頭,以後您掌舵,在下辦具體事情,在下隻認真管好都知監的事,請張公公多指導和監督,其他的事,沒有張公公的指令,在下一定是不會去做的,司禮監是中官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機構,是權威性的衙門,有張公公執掌司禮監,內廷的事都能處理得井井有序,條條合道,在下現在對張公公十分傾服!”
“沈公公今日怎麽突然變得如此謙虛,你這態度的忽然轉變讓老夫都有點接受不了,你剛才對老夫的表態和許諾是客氣話還是真心話?以前你的眼界很高,連司禮監你看不順眼,現在真的開始看得起司禮監了嗎?你對老夫所表示尊重,到底是在逗著老夫高興,還是真誠的態度?老夫最恨的是花言巧語和虛情假意,沈公公在內庭是以能幹而出名的,你應該不會在老夫麵前耍花樣吧?”張蓮英很坦率地把話講明了,他覺得既然沈德義到司禮監來了,那就一定是帶著真實想法來的,張蓮英不想再跟沈地義兜圈子了。
“張公公,在您這樣德高望重的首領麵前,在下豈敢有半句假話,剛才說的全是真心話,這是在下考慮了很久才特意跑到司禮監對您說的,在下的表態是誠心的,對張公公的許諾是一定會兌現的,以後,在下就當張公公是頂頭上司,您掌舵,在下幹實事,在下聽您指揮;您決策,在下幫著實施,在大事大非的問題上,一定聽從張公公的吩咐。”沈德義表現出非常真誠。
“老夫和你都是一‘監’之主,區別隻在於老夫掌管的司禮監比你掌管的都知監事情多一些,老夫哪裏敢當你的上司,隻要你在辦大事之前能先給老夫通報一聲,隻要你對於司禮監職權範圍內的事,想幫著老夫去做,你能事先知會一聲,老夫就滿足了,老夫隻要求你在以後,不要幹預太多,讓老夫的手下為難,還有,在皇上麵前,你和老夫都應該互相多說些好聽的好話,這才能讓皇上能更放心,如果你看出老夫做事有不妥之處,就當麵指出來,老夫一定會虛心改正,這樣咱們倆才能配合得更好!”張蓮英坦誠地說。
“張公公的話句句在理,在下一定聽您的,以後絕不會插手司禮監職權範圍裏的事,並多多在皇上麵前讚賞張公公,請張公公放心。”沈德義表態說。
“如果你能信守這樣的承諾,老夫自然會把你當成摯友,也會多多幫助你的,對了,剛才隻是說老夫對你的要求,你對老夫有什麽要求呢?不妨也說說,老夫能做到的,一定全力幫助你。”張蓮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