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賈璉一陣風竄到賈母正房, 門口小丫頭跟賈璉混得唄熟, 這些個小丫頭每年沒少得賈璉賞賜,且賈璉又生俊俏招人喜愛,對這些小丫頭又和藹。 所以, 賈母房裏丫頭們一個個都很喜愛賈璉這個俊俏又大方小主子。
小丫頭正哪兒愣神呢,抬頭見了賈璉, 喜滋滋見個禮,正要往內通傳, 卻被賈璉使眼色製止了, 悄聲問道:“老太太做什麽呢?”
小丫頭依言閉了嘴巴,笑盈盈做個抹骨牌動作。
賈璉直皺眉,抹骨牌的話自己母親肯定得給老太太搭台子了。那可就說不成話了, 賈璉覺得自己的那件事情要說清楚, 可不是三言兩語的事情。
他皺眉呆了片刻,有些不死心, 心中期望母親隻在一邊伺候, 這樣子他就有機會交出母親來說話了。心中想著這事兒,便跟門口悄悄伸出個腦袋向內偷窺,這一看他死心了。她母親張氏跟二嬸子王氏還有東府珍大嫂子尤氏,陪著老太太搭台子鬥牌。
賈璉一看這陣勢,老太太精神十足, 興致很高,知道今晚這話說不成了。賈璉眼下還不喜歡這些賭博玩意兒,心裏甚是失望, 歎口氣,得了,還是陪妹妹迎春白話去吧。
卻不料這一愣神功夫,恰恰被賈母看見了。賈母麵向門口坐著,隻因一張牌看不大清楚,偏了頭拿個旁邊觀陣丫頭瞧,就那麽一抬眸,隱約看見個小子摸樣閃過去,心知是賈璉,因為寶玉賈玨尚小,不會自己亂跑,賈珠又是個正兒八經個性。賈母笑罵:“那門口是誰,鬼鬼祟祟作甚,還不滾進來磕頭呢。”
賈璉被抓個現行,知道逃不得了,忙端正姿態,彈彈衣衫,笑意盈盈,玉樹臨風進了房,俏生生在賈母跟前跪下作揖:“請老太□□,給老太太拜早年了,祝願老祖宗福壽延綿,笑口常開。”
這話擱往日蒙賈母早樂開了。這會兒賈母卻繃個臉,一雙眼睛盯著牌,半晌發了一張出去,這才抽空看眼賈璉:“說的好聽,誰知道心裏怎麽想呢。我方才若沒看見呢,你是不是就溜去了,也不會磕這個頭,說這些話了。八哥巧嘴,有口無心,老祖宗不稀罕呢。金家裏,你璉兒爺今年的紅包啊,”
賈母說著話頓一頓。
老金家裏以為是叫他打賞,忙著應一聲:“哎,知道了老奴這就去。“
誰知賈母卻道:“免了。”
賈璉原是不缺這幾個賞錢的,他在府裏有月錢五兩,上學有紙筆費二兩,若有大需求,自有他母親私下幫襯。隻是這會兒為了逗趣祖母,賈璉不免做出些顏色來跟祖母膩歪。但見他聞言跪行幾步抱住賈母胳膊,黑眸閃閃跟賈母哀求:“老祖宗,別價啊,孫兒原是偷偷離了父親那邊,專門來給老祖宗磕頭的,孫兒還想早點來磕頭,老祖宗一個高興能得個草雙份呢,您這樣一免,明兒被珍大哥、珠大哥們知道了,還不笑死呢。”
賈母聞言心頭一樂,笑盈盈停了牌,目光從老花眼鏡上房看出來:“既是專門來磕頭,如何又伸頭縮腦,可見是哄人的。”
這話卻難不倒賈璉,張嘴就是一串話:“孫兒原要進來,卻見老祖宗手氣正火,問了小丫頭,說老祖宗連樁十幾把了,孫兒怕進來耽擱老祖宗贏錢,想著老祖宗您再贏上幾把,我的賞錢也盡夠了。真跟哪兒貓著侯著呢,不想被老祖宗看見了。”
賈母一聽這話笑迷了眼睛:“這話我愛聽,過來,坐下給我看牌,甭管輸贏,今兒晚上老太太桌上銅錢都是你的了。”
賈璉心裏本不樂意跟一起婦人廝混,麵上卻笑嘻嘻,一幅求之不得道態勢:“好呢。老太太您可要大收三家啊。”
賈璉一貫甜言蜜語,張氏王氏都是見怪不怪了。賈璉是老太太寵孫,隻要老太太高興,兩妯娌樂得裝聾作啞,積極配合。唯有尤氏聽著新鮮,瞟眼大伯娘張氏,抿嘴一笑:“慣常隻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卻沒見璉叔叔這樣,見了銀子忘了娘呢。”
賈母聞言哈哈大笑,眾人都是一樂。
尤氏敢跟賈母逗趣,也是賈母對他另眼相看之故。
這尤氏原是官宦門第,家裏不十分富裕,自小也是金尊玉貴閨閣千金女。隻因她正說親之時祖父過世,她是在室女,守孝一年,孝期剛過,母親臥病一年多,尤氏一心服侍母親,熟料母親一病不起,又是三年孝期。這一耽擱就成了十九歲的大姑娘。等她孝滿了該說親了,跟她一邊大的都做了爹尊了。她家裏不願意給他尋個小女婿,別人家裏也不樂意迎娶失母長女。直至他父親一年後匆匆續弦,迎娶石家一位寡居姑奶奶,她才正經論婚。
這位續弦繼母出身石家旁支,也有些人脈,倒給繼女尋摸了一門她以為可靠地人家。就這樣四年前,二十歲的尤氏嫁進賈府做了賈珍填房,進門就做娘,有個繼子賈蓉比賈璉隻小三歲,今年十二了。這尤氏隻比繼子大十二三歲,卻很有做母親派頭,把賈蓉照顧的事事周全,很得公婆讚賞,也得賈母讚賞。
她婆婆原本身子弱,進門就幫辦家務,迎來送往,操持的越發出挑。因此她雖是那府裏,卻比李紈在老太太麵前放得開。也敢說話些。
卻說尤氏這一打趣,正中了賈璉心病,臉皮‘轟’的一下子紅到耳根子:“我不要媳婦,就是娶了媳婦,也越不過老太太太太去。”
張氏聞言一樂:“這個傻小子。”
賈母卻樂壞了:“還是璉兒孝順,大年夜陪老祖宗贏錢,大太太你教導孩子教得好。”
這一說,王氏臉色不好看了,李紈自小產一直身子不大好,老太太著她歇著去,賈珠配送媳婦回去就沒回轉。王氏隻覺得賈母這話說的自己。臉上陪著笑誇獎賈璉母子,眼眸掃一眼周瑞家裏的大丫頭,那丫頭跟她娘一樣機靈,一笑出去尋她母親去了。
不一刻,周瑞家裏就進來了,笑盈盈給賈母報信兒:“大爺叫奴婢給老太太太太報信兒,這會兒正跟大老爺二老爺一起寫春聯呢,預備著子時糊門神,還要寫包袱,寄給給祖宗們,說等忙完了才能過來伺候老太太、太太。”
這話無論真假,賈母聽著舒坦,笑道:“告訴他別惦記老太太,我這兒有璉兒與他母親陪著就好了,他忙正事要緊。”
賈母一直贏錢,精神甚好,隻玩到轉鍾該敬神接年了方罷,尤氏尚可,兩個媳婦王氏張氏差點陪不住了。
賈璉侯了一夜恁沒個空跟母親說起讀書之事。後來好容易敬神接年拈香事畢,已經天交五更,賈璉見母親麵露倦容,不忍心再勞累母親,便壓下話頭。
隔天天色微明,賈府便開始喧鬧起來。小輩們給賈母磕頭,又有本家小輩進府各房頭請安,賈璉輩分不高也不低,又是嫡係,磕了不少頭,也受了不少禮。
正月間熙熙攘攘,祭祖吃席,飲酒看戲,迎來送往,賈璉跟著父兄直忙得腳不沾地,且每日裏都喝得熏熏然,即便有所空閑,也是舌頭不靈便了。
他倒很是惦記迎春,三五時來看看迎春,沒再外頭見得了好東西,都記得謀一份帶給迎春。隻不過每每都是匆匆放下,說不了三句話就被人叫走了。
不過,迎春卻插空問明白了,讀書備考之事,賈璉至今還沒跟母親搭上話兒。迎春估計賈璉要打了退堂鼓,心下暗暗著急。也甚失望。
轉眼就是初五了,這日晚間,迎春便有些坐立難安了。她知道,明天就是母親帶著賈璉賈玨到張家串門子,賈璉那話再不跟嫡母提起,就要錯過了。
迎春倒不在乎賈璉跟不跟王家結親,這是她無法逆轉之事。但是,讀書科舉之事,她希望兄長賈璉試一試,能否走一條跟前生不一樣人生之路。改變賈府滿門碌碌無為,事事依靠王家王子騰,結果王子騰一倒,元春死了,整個賈府無人支撐,轟然坍塌,一敗塗地。
迎春知道,即便襲爵,朝廷也會考量襲爵者文韜武略,自己父親就是因為考校不合格才降爵承襲,沒做成侯爺。
猶豫再三,迎春決定親自出手推兄長一把。今日已經初五,明日母親歸寧正是請托舅舅最好時機。迎春知道,母親這會兒應該正在備辦禮品尚未安歇。主意拿定,事不遲疑,迎春脫了平日所穿粗白布袍子,換了件半舊月白棉袍,披了件銀狐毛披風,抱著手爐走到嫡母房裏。
張氏畏寒,正跟熱炕上坐著抱著滿歲賈玨剝幹果,一邊看著何嫂子輕點整理明日歸寧各色禮品。見了迎春進來,張氏歡喜的緊,忙催促迎春也上炕,娘兒們對麵坐著就著炕桌吃東西,又吩咐給姑娘斟茶擺上各色點心幹過,指使的滿屋子奴婢一通好忙和。
卻說賈玨見了迎春,咯咯笑著拱到姐姐懷裏撒嬌:“二加加,學姑息(二姐姐,說故事)。”
迎春摟了賈玨親親額頭笑:“姐姐這活兒要跟母親說話不得空呢,明兒給玨兒說一車可好呢?”
賈玨奶娘知道二姑娘特特而來定然跟太太有話說,她知道太太很重視二姑娘,聽了迎春之話,忙著配合,接了賈玨哄著吃奶去了。
張氏才得空,拉了迎春手摩挲問詢:“大冷的天,這會兒怎的來了?我正想著人去問你,要不要明兒跟我去舅舅家去鬆散一天,又想著你姨娘不易,原該讓你全了孝心才是,母親想叫你知道,你是母親女兒,母親不怕衝撞,你外婆舅舅也怕的。”
迎春起身一拜,說道:“知道母親外婆舅母無不待我好,是女兒不想衝撞母親外祖母。”
張氏忙攔住:“坐下坐下,知道你是有主見的,就依你了。”又道:“奴才們伺候可周到,可缺什麽,差什麽,隻管做聲。”
迎春笑盈盈搖頭:“母親什麽都想在頭裏,吃的用的都堆起來了,女兒什麽都不缺。”說著話四處張望:“二哥哥還沒會嗎,一天沒看見呢。”
張氏道:“隨你父親拜客吃酒去了,今個衛家有酒戲,不會早散了。”
“這樣啊。”
張氏見迎春皺眉苦臉,欲言又止,不又問道:“怎的啦,找你哥哥有事呢?似乎聽他說,你吩咐施粥布施他都安排了,他沒告訴你?”
迎春不想張氏知道這個,說了要保密的,不由赫然:“母親也知道了,二哥哥就是大嘴巴,自己事情到忘記了。”
張氏笑笑:“不是你哥哥,我無意發覺的,哦,你哥哥有什麽事情麽?”
迎春道:“哥哥前個跟我商量來著,說是想參加今年童生試,走科舉道路,天天跟我嘀咕呢,我就說了讓二哥哥跟母親商議,也不知道母親聽過沒有呢。”
張氏聞言又驚又喜:“多會兒話呢,沒聽說呢。”
迎春便把自己的話賈璉的話都說成是賈璉的覺悟,說的賈璉就是一個鬥誌昂揚蓬勃向上優秀青年。
張氏聽得吃蜜一樣,賈府雖有爵位,傳到賈璉就是最後一戰了,張氏也一直希望賈璉想姑父林如海學習,爵位沒了有探花,毫不遜色。隻可惜賈璉聰明有餘,卻頑劣成性不好學。
張氏自己身子骨柔弱七災八難不說,還有個不著掉的丈夫,慣會惹是生非,連累張氏替他善後。婆婆又精明,稍有不慎就要吃掛落,張氏隻覺得力有不逮。
再者,兒子教養在父親,賈赦自己不著掉,焉能交給賈璉什麽好呢。說是教導,其實呢,平日把賈璉往學堂一趕不管不問,等到考評之日,賈璉做不出文章詩篇,他才急了,上板子伺候。
張氏對賈赦教育兒子不抱什麽希望,隻得私下自己抓緊了,抽空檢查賈璉功課,督導他讀背寫。
自從張氏兄長起複,張氏就跟兄長提過,要給賈璉情歌師傅專門授課,想讓賈璉改換門庭。張舅舅很有見識,也曾經不止一次跟張氏念叨過,富不丟書,方能長久。甚至提點張氏,說賈赦隻是將軍,賈府再掛榮國府牌匾有些名不副實了,要早作打算,他日被人攻擊就為時已晚了。
這些話張氏也跟賈赦說過,隻賈赦說賈母是超品誥命,國公夫人,國公府牌子管的名正言順。這話有些牽強,卻不無道理,張氏也不好再行違拗,且賈母本就不耐煩張氏動不動說些禮儀規矩。賈母以為賈府時代功勳,自有規矩,不需要文弱酸腐指手畫腳來說教。
對於賈璉專門請師父之事,賈赦更加不以為然,因為家住珠玉在前,他能從家學過了童生試了,進入了國子監,賈璉因何要特殊呢。他也不想想,人家賈珠夜夜讀書到更漏,就是娶了媳婦,這個習慣也沒丟了。
反觀賈璉,讀書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每日跟六老太爺應付差事,隻求先生不告狀,自己不挨打。
賈璉自己呢,也想著家裏有的是錢,大不了花錢捐給功名,反正將來要襲爵,有錢有爵位,還怕不能富貴無雙麽。
張氏再精明也隻有一雙手。家裏一攤子事,也顧不得哪裏失了,遑論還有賈赦帶著滿頭花兒跟她添亂,二房王氏這個弟媳婦屢屢在婆婆麵前擠兌使絆子。再有有了這樣糊塗老子懶散兒子,張氏隻得且行且看了。
如今聽說兒子主動提起要走科舉之路,張氏當然喜之不迭。可是想想兒子平時作為,又有些遲疑,看著迎春一臉希翼,若有所悟:“我兒說實話,是你提點二哥哥呢,還是他自己覺醒?”
迎春忙搖手:“沒有沒有,真是二哥哥自己意思。”
張氏笑眯眯追問:“真的?你二哥哥那個人可是藏不住話呢。”
迎春一滯,羞慚一笑:“真是哥哥自己樂意,隻不過他的初衷是為了躲避三月約定之期。”
這一說,張氏難免失望:“原是這樣!”
迎春忙著反手捂住嫡母,口裏急急言道:“無論哥哥初衷是什麽,總之哥哥想參加童生考試是千真萬確了。母親且不管他是什麽心思,隻當他是真心上進想要走科舉之路。母親不妨鄭重其事,明兒就拜托舅舅辦理相關手續,二哥哥到時候就是想打退堂鼓也不好意思了。”
張氏聞言動容,眼睛有些濕潤,摩挲迎春臉頰疼惜道:“知道我兒是真心關懷你兄長,隻是你璉兒讀書,唉,我隻怕他不上進,到時候我們忙忙碌碌一場空,徒惹人笑話。”
迎春見嫡母信心不足,忙著給嫡母鼓勁:“距離考試還有三個月之久,我二哥哥也有基礎,且我們家得天獨厚有現成師傅。舅舅家兩位表兄都進了學,舅舅當有教導經驗,母親再求了舅舅給哥哥點撥點撥,再有兩位表哥現身說法,指點哥哥溫習訣竅,以哥哥聰明,臨陣磨槍未必不中。”
迎春這一番話說的中肯誠懇,不由張氏眉開眼一聲吩咐:“何嫂,著人去請大少爺!”
小丫頭正哪兒愣神呢,抬頭見了賈璉, 喜滋滋見個禮,正要往內通傳, 卻被賈璉使眼色製止了, 悄聲問道:“老太太做什麽呢?”
小丫頭依言閉了嘴巴,笑盈盈做個抹骨牌動作。
賈璉直皺眉,抹骨牌的話自己母親肯定得給老太太搭台子了。那可就說不成話了, 賈璉覺得自己的那件事情要說清楚, 可不是三言兩語的事情。
他皺眉呆了片刻,有些不死心, 心中期望母親隻在一邊伺候, 這樣子他就有機會交出母親來說話了。心中想著這事兒,便跟門口悄悄伸出個腦袋向內偷窺,這一看他死心了。她母親張氏跟二嬸子王氏還有東府珍大嫂子尤氏,陪著老太太搭台子鬥牌。
賈璉一看這陣勢,老太太精神十足, 興致很高,知道今晚這話說不成了。賈璉眼下還不喜歡這些賭博玩意兒,心裏甚是失望, 歎口氣,得了,還是陪妹妹迎春白話去吧。
卻不料這一愣神功夫,恰恰被賈母看見了。賈母麵向門口坐著,隻因一張牌看不大清楚,偏了頭拿個旁邊觀陣丫頭瞧,就那麽一抬眸,隱約看見個小子摸樣閃過去,心知是賈璉,因為寶玉賈玨尚小,不會自己亂跑,賈珠又是個正兒八經個性。賈母笑罵:“那門口是誰,鬼鬼祟祟作甚,還不滾進來磕頭呢。”
賈璉被抓個現行,知道逃不得了,忙端正姿態,彈彈衣衫,笑意盈盈,玉樹臨風進了房,俏生生在賈母跟前跪下作揖:“請老太□□,給老太太拜早年了,祝願老祖宗福壽延綿,笑口常開。”
這話擱往日蒙賈母早樂開了。這會兒賈母卻繃個臉,一雙眼睛盯著牌,半晌發了一張出去,這才抽空看眼賈璉:“說的好聽,誰知道心裏怎麽想呢。我方才若沒看見呢,你是不是就溜去了,也不會磕這個頭,說這些話了。八哥巧嘴,有口無心,老祖宗不稀罕呢。金家裏,你璉兒爺今年的紅包啊,”
賈母說著話頓一頓。
老金家裏以為是叫他打賞,忙著應一聲:“哎,知道了老奴這就去。“
誰知賈母卻道:“免了。”
賈璉原是不缺這幾個賞錢的,他在府裏有月錢五兩,上學有紙筆費二兩,若有大需求,自有他母親私下幫襯。隻是這會兒為了逗趣祖母,賈璉不免做出些顏色來跟祖母膩歪。但見他聞言跪行幾步抱住賈母胳膊,黑眸閃閃跟賈母哀求:“老祖宗,別價啊,孫兒原是偷偷離了父親那邊,專門來給老祖宗磕頭的,孫兒還想早點來磕頭,老祖宗一個高興能得個草雙份呢,您這樣一免,明兒被珍大哥、珠大哥們知道了,還不笑死呢。”
賈母聞言心頭一樂,笑盈盈停了牌,目光從老花眼鏡上房看出來:“既是專門來磕頭,如何又伸頭縮腦,可見是哄人的。”
這話卻難不倒賈璉,張嘴就是一串話:“孫兒原要進來,卻見老祖宗手氣正火,問了小丫頭,說老祖宗連樁十幾把了,孫兒怕進來耽擱老祖宗贏錢,想著老祖宗您再贏上幾把,我的賞錢也盡夠了。真跟哪兒貓著侯著呢,不想被老祖宗看見了。”
賈母一聽這話笑迷了眼睛:“這話我愛聽,過來,坐下給我看牌,甭管輸贏,今兒晚上老太太桌上銅錢都是你的了。”
賈璉心裏本不樂意跟一起婦人廝混,麵上卻笑嘻嘻,一幅求之不得道態勢:“好呢。老太太您可要大收三家啊。”
賈璉一貫甜言蜜語,張氏王氏都是見怪不怪了。賈璉是老太太寵孫,隻要老太太高興,兩妯娌樂得裝聾作啞,積極配合。唯有尤氏聽著新鮮,瞟眼大伯娘張氏,抿嘴一笑:“慣常隻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卻沒見璉叔叔這樣,見了銀子忘了娘呢。”
賈母聞言哈哈大笑,眾人都是一樂。
尤氏敢跟賈母逗趣,也是賈母對他另眼相看之故。
這尤氏原是官宦門第,家裏不十分富裕,自小也是金尊玉貴閨閣千金女。隻因她正說親之時祖父過世,她是在室女,守孝一年,孝期剛過,母親臥病一年多,尤氏一心服侍母親,熟料母親一病不起,又是三年孝期。這一耽擱就成了十九歲的大姑娘。等她孝滿了該說親了,跟她一邊大的都做了爹尊了。她家裏不願意給他尋個小女婿,別人家裏也不樂意迎娶失母長女。直至他父親一年後匆匆續弦,迎娶石家一位寡居姑奶奶,她才正經論婚。
這位續弦繼母出身石家旁支,也有些人脈,倒給繼女尋摸了一門她以為可靠地人家。就這樣四年前,二十歲的尤氏嫁進賈府做了賈珍填房,進門就做娘,有個繼子賈蓉比賈璉隻小三歲,今年十二了。這尤氏隻比繼子大十二三歲,卻很有做母親派頭,把賈蓉照顧的事事周全,很得公婆讚賞,也得賈母讚賞。
她婆婆原本身子弱,進門就幫辦家務,迎來送往,操持的越發出挑。因此她雖是那府裏,卻比李紈在老太太麵前放得開。也敢說話些。
卻說尤氏這一打趣,正中了賈璉心病,臉皮‘轟’的一下子紅到耳根子:“我不要媳婦,就是娶了媳婦,也越不過老太太太太去。”
張氏聞言一樂:“這個傻小子。”
賈母卻樂壞了:“還是璉兒孝順,大年夜陪老祖宗贏錢,大太太你教導孩子教得好。”
這一說,王氏臉色不好看了,李紈自小產一直身子不大好,老太太著她歇著去,賈珠配送媳婦回去就沒回轉。王氏隻覺得賈母這話說的自己。臉上陪著笑誇獎賈璉母子,眼眸掃一眼周瑞家裏的大丫頭,那丫頭跟她娘一樣機靈,一笑出去尋她母親去了。
不一刻,周瑞家裏就進來了,笑盈盈給賈母報信兒:“大爺叫奴婢給老太太太太報信兒,這會兒正跟大老爺二老爺一起寫春聯呢,預備著子時糊門神,還要寫包袱,寄給給祖宗們,說等忙完了才能過來伺候老太太、太太。”
這話無論真假,賈母聽著舒坦,笑道:“告訴他別惦記老太太,我這兒有璉兒與他母親陪著就好了,他忙正事要緊。”
賈母一直贏錢,精神甚好,隻玩到轉鍾該敬神接年了方罷,尤氏尚可,兩個媳婦王氏張氏差點陪不住了。
賈璉侯了一夜恁沒個空跟母親說起讀書之事。後來好容易敬神接年拈香事畢,已經天交五更,賈璉見母親麵露倦容,不忍心再勞累母親,便壓下話頭。
隔天天色微明,賈府便開始喧鬧起來。小輩們給賈母磕頭,又有本家小輩進府各房頭請安,賈璉輩分不高也不低,又是嫡係,磕了不少頭,也受了不少禮。
正月間熙熙攘攘,祭祖吃席,飲酒看戲,迎來送往,賈璉跟著父兄直忙得腳不沾地,且每日裏都喝得熏熏然,即便有所空閑,也是舌頭不靈便了。
他倒很是惦記迎春,三五時來看看迎春,沒再外頭見得了好東西,都記得謀一份帶給迎春。隻不過每每都是匆匆放下,說不了三句話就被人叫走了。
不過,迎春卻插空問明白了,讀書備考之事,賈璉至今還沒跟母親搭上話兒。迎春估計賈璉要打了退堂鼓,心下暗暗著急。也甚失望。
轉眼就是初五了,這日晚間,迎春便有些坐立難安了。她知道,明天就是母親帶著賈璉賈玨到張家串門子,賈璉那話再不跟嫡母提起,就要錯過了。
迎春倒不在乎賈璉跟不跟王家結親,這是她無法逆轉之事。但是,讀書科舉之事,她希望兄長賈璉試一試,能否走一條跟前生不一樣人生之路。改變賈府滿門碌碌無為,事事依靠王家王子騰,結果王子騰一倒,元春死了,整個賈府無人支撐,轟然坍塌,一敗塗地。
迎春知道,即便襲爵,朝廷也會考量襲爵者文韜武略,自己父親就是因為考校不合格才降爵承襲,沒做成侯爺。
猶豫再三,迎春決定親自出手推兄長一把。今日已經初五,明日母親歸寧正是請托舅舅最好時機。迎春知道,母親這會兒應該正在備辦禮品尚未安歇。主意拿定,事不遲疑,迎春脫了平日所穿粗白布袍子,換了件半舊月白棉袍,披了件銀狐毛披風,抱著手爐走到嫡母房裏。
張氏畏寒,正跟熱炕上坐著抱著滿歲賈玨剝幹果,一邊看著何嫂子輕點整理明日歸寧各色禮品。見了迎春進來,張氏歡喜的緊,忙催促迎春也上炕,娘兒們對麵坐著就著炕桌吃東西,又吩咐給姑娘斟茶擺上各色點心幹過,指使的滿屋子奴婢一通好忙和。
卻說賈玨見了迎春,咯咯笑著拱到姐姐懷裏撒嬌:“二加加,學姑息(二姐姐,說故事)。”
迎春摟了賈玨親親額頭笑:“姐姐這活兒要跟母親說話不得空呢,明兒給玨兒說一車可好呢?”
賈玨奶娘知道二姑娘特特而來定然跟太太有話說,她知道太太很重視二姑娘,聽了迎春之話,忙著配合,接了賈玨哄著吃奶去了。
張氏才得空,拉了迎春手摩挲問詢:“大冷的天,這會兒怎的來了?我正想著人去問你,要不要明兒跟我去舅舅家去鬆散一天,又想著你姨娘不易,原該讓你全了孝心才是,母親想叫你知道,你是母親女兒,母親不怕衝撞,你外婆舅舅也怕的。”
迎春起身一拜,說道:“知道母親外婆舅母無不待我好,是女兒不想衝撞母親外祖母。”
張氏忙攔住:“坐下坐下,知道你是有主見的,就依你了。”又道:“奴才們伺候可周到,可缺什麽,差什麽,隻管做聲。”
迎春笑盈盈搖頭:“母親什麽都想在頭裏,吃的用的都堆起來了,女兒什麽都不缺。”說著話四處張望:“二哥哥還沒會嗎,一天沒看見呢。”
張氏道:“隨你父親拜客吃酒去了,今個衛家有酒戲,不會早散了。”
“這樣啊。”
張氏見迎春皺眉苦臉,欲言又止,不又問道:“怎的啦,找你哥哥有事呢?似乎聽他說,你吩咐施粥布施他都安排了,他沒告訴你?”
迎春不想張氏知道這個,說了要保密的,不由赫然:“母親也知道了,二哥哥就是大嘴巴,自己事情到忘記了。”
張氏笑笑:“不是你哥哥,我無意發覺的,哦,你哥哥有什麽事情麽?”
迎春道:“哥哥前個跟我商量來著,說是想參加今年童生試,走科舉道路,天天跟我嘀咕呢,我就說了讓二哥哥跟母親商議,也不知道母親聽過沒有呢。”
張氏聞言又驚又喜:“多會兒話呢,沒聽說呢。”
迎春便把自己的話賈璉的話都說成是賈璉的覺悟,說的賈璉就是一個鬥誌昂揚蓬勃向上優秀青年。
張氏聽得吃蜜一樣,賈府雖有爵位,傳到賈璉就是最後一戰了,張氏也一直希望賈璉想姑父林如海學習,爵位沒了有探花,毫不遜色。隻可惜賈璉聰明有餘,卻頑劣成性不好學。
張氏自己身子骨柔弱七災八難不說,還有個不著掉的丈夫,慣會惹是生非,連累張氏替他善後。婆婆又精明,稍有不慎就要吃掛落,張氏隻覺得力有不逮。
再者,兒子教養在父親,賈赦自己不著掉,焉能交給賈璉什麽好呢。說是教導,其實呢,平日把賈璉往學堂一趕不管不問,等到考評之日,賈璉做不出文章詩篇,他才急了,上板子伺候。
張氏對賈赦教育兒子不抱什麽希望,隻得私下自己抓緊了,抽空檢查賈璉功課,督導他讀背寫。
自從張氏兄長起複,張氏就跟兄長提過,要給賈璉情歌師傅專門授課,想讓賈璉改換門庭。張舅舅很有見識,也曾經不止一次跟張氏念叨過,富不丟書,方能長久。甚至提點張氏,說賈赦隻是將軍,賈府再掛榮國府牌匾有些名不副實了,要早作打算,他日被人攻擊就為時已晚了。
這些話張氏也跟賈赦說過,隻賈赦說賈母是超品誥命,國公夫人,國公府牌子管的名正言順。這話有些牽強,卻不無道理,張氏也不好再行違拗,且賈母本就不耐煩張氏動不動說些禮儀規矩。賈母以為賈府時代功勳,自有規矩,不需要文弱酸腐指手畫腳來說教。
對於賈璉專門請師父之事,賈赦更加不以為然,因為家住珠玉在前,他能從家學過了童生試了,進入了國子監,賈璉因何要特殊呢。他也不想想,人家賈珠夜夜讀書到更漏,就是娶了媳婦,這個習慣也沒丟了。
反觀賈璉,讀書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每日跟六老太爺應付差事,隻求先生不告狀,自己不挨打。
賈璉自己呢,也想著家裏有的是錢,大不了花錢捐給功名,反正將來要襲爵,有錢有爵位,還怕不能富貴無雙麽。
張氏再精明也隻有一雙手。家裏一攤子事,也顧不得哪裏失了,遑論還有賈赦帶著滿頭花兒跟她添亂,二房王氏這個弟媳婦屢屢在婆婆麵前擠兌使絆子。再有有了這樣糊塗老子懶散兒子,張氏隻得且行且看了。
如今聽說兒子主動提起要走科舉之路,張氏當然喜之不迭。可是想想兒子平時作為,又有些遲疑,看著迎春一臉希翼,若有所悟:“我兒說實話,是你提點二哥哥呢,還是他自己覺醒?”
迎春忙搖手:“沒有沒有,真是二哥哥自己意思。”
張氏笑眯眯追問:“真的?你二哥哥那個人可是藏不住話呢。”
迎春一滯,羞慚一笑:“真是哥哥自己樂意,隻不過他的初衷是為了躲避三月約定之期。”
這一說,張氏難免失望:“原是這樣!”
迎春忙著反手捂住嫡母,口裏急急言道:“無論哥哥初衷是什麽,總之哥哥想參加童生考試是千真萬確了。母親且不管他是什麽心思,隻當他是真心上進想要走科舉之路。母親不妨鄭重其事,明兒就拜托舅舅辦理相關手續,二哥哥到時候就是想打退堂鼓也不好意思了。”
張氏聞言動容,眼睛有些濕潤,摩挲迎春臉頰疼惜道:“知道我兒是真心關懷你兄長,隻是你璉兒讀書,唉,我隻怕他不上進,到時候我們忙忙碌碌一場空,徒惹人笑話。”
迎春見嫡母信心不足,忙著給嫡母鼓勁:“距離考試還有三個月之久,我二哥哥也有基礎,且我們家得天獨厚有現成師傅。舅舅家兩位表兄都進了學,舅舅當有教導經驗,母親再求了舅舅給哥哥點撥點撥,再有兩位表哥現身說法,指點哥哥溫習訣竅,以哥哥聰明,臨陣磨槍未必不中。”
迎春這一番話說的中肯誠懇,不由張氏眉開眼一聲吩咐:“何嫂,著人去請大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