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情節,就是七柄姊妹劍早就被人找到了,怎麽還有劍散落在外邊?比如現在薛穎手上的這柄朱雀劍就是,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他記起在兩年前,那四個合體境修士在他手裏拿走七星劍時,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怎麽樣?把你這柄七星劍交給我們吧!”
徐東說,“七星劍?你們要七星劍幹什麽?”
“怎麽?舍不得了?實話跟你說,這本來就是我們孫家的東西,我們隻不過是替家族收回散落在外的東西而已。”
徐東驚問,“你們孫家的東西?替家族收回散落在外的東西?”
“是的,這是我們孫家的東西,如果我沒說錯,你身上的這柄七星劍應當是二劍合一,一柄是‘騰蛇’,另一柄是‘玄武’,除了這兩柄劍,其他五柄劍都已找到了!”
“那……你們為什麽要收回七星劍?”
“銷毀,收回之後就將其銷毀,因為這劍留在世上隻會帶來戰禍,隻有將其銷毀才能消除戰禍,你沒有聽說‘七劍嘯聚,戰亂遂起’麽?”
徐東道,“七劍嘯聚之後果真能帶來戰亂嗎?我不相信這七星劍會有這麽神奇,即使真是這樣也不必把寶劍銷毀,隻讓這七柄劍天各一方,永不聚合就行了!”
“不行,七星劍在鑄造時熔入了太多的仇恨,它是為複仇而生,這七柄劍如果合七為一,就是一柄戰神之劍,戰爭就會永遠存在,這世間就沒有了和平的一天。”
徐東說,“我憑什麽相信你們的話?再說,我要是把七星劍交給了你們,萬一你們不將它銷毀,而是有意讓七劍嘯聚帶來戰禍,我不就成了一名罪人?”
“呀嗬!”那人驚呼一聲,“你這話也不無道理,這倒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看來要你相信我們還挺難的。”
…………
徐東想到這裏,把心中的這兩個疑問說了出來,這好像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沒想到被人家輕描淡寫就給解釋通了。
“我先給你解答第一個疑問,這七柄劍中隻能兩柄兩柄地合體,並不是你想象的所有劍都會合於一體,並且還有些講究,比如青龍隻會和白虎合在一起,朱雀隻會和太白合在一起,騰蛇隻會和玄武合在一起,至於勾陳是柄孤劍,也是孫興北鬥七劍中的收官之作,通常被認為是王者之劍,所以,兩國國王在這個賭局基本定下來的時候,臨時又把條款作了修改,哪一方得到了勾陳劍,可以以一抵三,意思是說實際上是以九柄劍計算的。”
“哦!”徐東驚愕了一聲。
“我再來解釋第二個疑問,”為首的說,“我可以肯定追著你要七星劍的是魍魎帝國的人,看來他們的運氣比我們要強,居然解讀出來這最重要的一塊靈石,一下子從你手中得到了騰蛇和玄武兩柄劍,不過,他們自稱為孫興的後代是假的,他們更不會把七柄劍全部收齊,因為即使不算這位道友的朱雀劍在內,我們手上也得到了另一柄真劍。”
“那……他們為什麽要騙我?沒找齊就沒找齊嘛,怎麽要說找齊了七柄劍?”
為首的說,“這倒不是他們有意騙你,而是他們自己被贗品蒙哄了,其實,我們也搜集到一些贗品,也就是說不是真正的孫興所鑄的古劍,主要是曆代仿造者不絕,造成了這種真偽難分的事。”
說到這裏,他忍不住“噗嗤”一笑,“再者,還有一部分別的因素在裏麵,為了麻痹這些魍魎帝國的人,我們很花費了一些腦筋,一麵打造贗品投放到你們大陸,一麵把相應的假資料灌進靈石裏,魍魎帝國的人解讀假的資料之後,又按圖索驥找到了贗品古劍,所以他們自以為找到了真品,豈不知是上了自己對手的當。”
“哦!你的意思是說,他們找到的七柄劍中有贗品?而他們自己還不知道?”
為首的說,“是的,他們早就開始沾沾自喜了,也撤回了尋找古劍的人,這對我們來說就起到了麻痹敵人的效果,據可靠的情報,他們找到的七柄劍中的確有四柄是真品,除了你給他們的騰蛇和玄武以外,青龍和白虎兩劍也在了他們手上,我們已經落後於他們了,但是,現在形勢依然對我們有利,因為我們已經鎖定了那柄叫勾陳的劍,那可是含金量最高、可以以一抵三的一柄寶劍啊!”
徐東問,“勾陳?勾陳劍在哪兒呀?”
“這我暫時保密,等我們先做成交易再說,”為首的轉向一旁的薛穎,“怎麽樣?這位道友,你願意獻出這柄古劍,讓我們完成這筆交易嗎?”
徐東怕薛穎不答應,便勸道,“薛愛卿,你知道這藏寶地址我們自己恐怕難以找到了,你看是否……”
那為首的從自己腰間抽出一柄劍給薛穎,“這是我在魑魅帝國當元帥的佩劍,也算是一柄不錯的寶劍,如果你願意把那柄古劍給我,我這柄劍就作為對你個人的補償。”
經過剛才的那一番溝通,薛穎不像先前一樣敵對人家了,他接過人家的佩劍看了看,這劍是用精鋼打製的,彈性十足,劍氣充盈,吹彈可以聽到一陣沉渾的金屬轟鳴,“這樣吧?隻要你真能給我們提供準確的藏寶地址,那我願意把我薛家的傳世寶劍給你帶走,但是現在不能給你,必須在你幫我們找到那些藏寶之後。”
那人哈哈一笑,“爽朗!這位道友真是爽朗!成交!現在我就把藏寶地址告訴你們,這地方並不在忘川境內,而是在‘拉基國’,你們在‘拉基國’找到了‘荒神’和‘契’兩處地方,不是還有一處叫‘雅西’的地方沒有找到嗎?那正是當時的忘川川主藏寶的地點。”
“什麽?不會吧?忘川川主怎麽會把寶藏埋在‘拉基國’,而且把這件事記載在了《忘川史誌》上?”徐東驚道。
為首的說,“這就是當時的忘川川主的聰明之舉,因為不會有人想到他會借人家的地方藏寶,不說這麽長的一條金江,就是你把整個忘川掘了一個遍,也不會找到那些藏寶,但是,也不能不是說就與‘金江’無關,不然,不會在三本不同年代版本的《忘川史誌》上寫上同一句話:用法移金江凅其流,下穿數仞,實以**及寶器累萬千,殺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水藏’。”
徐東問,“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你要知道,金江是一條河流,是河流就會有源頭和通海口,這條江由西向東貫穿忘川全境,在忘川境內既沒有源頭也沒有通海口,它的源頭在鄰近的‘拉基國’,通海口在羅陀國,金江的源頭出自綿延數百裏、橫亙於幾個國家的大雅雪山,因此在‘拉基國’境內叫‘雅河’,‘雅西’就是指‘雅河的西岸’,這樣,《忘川史誌》上的那句話就解釋得通了。”
“哦!”徐東如茅塞頓開,要想截斷金江的水流,隻有在源頭才可能做到,當時的忘川川主選擇了‘雅河的西岸’凅其流在江底藏寶,之後再把源流打開疏通,他一想也是極合情理的。
為首的繼著說,“還有,既然他把這些寶物窖藏,那肯定在他的後人中有人知道,要是不把藏寶地點告訴後人的話,那這些寶物不就永遠沉之地下,沒有見光見日的一天?那藏寶還有什麽意義?”
“是呀!”徐東、皇劍師和薛穎都點點頭,“那……是他的哪位後人知道呢?”
為首的道,“他並沒有給後人明示,也等於是拿一個謎給後人去猜,如果這個後代子孫能猜出這個謎,才可能有能力去完成他的未竟事業,也就是指恢複忘川的自治,他給了後人一個期限,就是在三代之內,三代之內無法完成這個事業,那就幹脆放棄,以圖他這個家族能平安無事地延續下去,所以,在他的後代的教名上也有講究,遠的不說,就說這第三代‘西渚’,名字裏也含有‘雅河西岸‘之意。”
徐東驚道,“你的意思是說,西渚是根據他祖宗的交待,也就是遵照他祖宗的遺言,在複國無望的情形下不得不將虎座印交給羅陀國的?”
為首的說,“正是,三代忘川川主不僅沒把忘川治理好,反倒讓它如染重屙一天天萎下去,忘川黑白兩教人心渙散,北涉教的一些遺少從來沒有停止過叛亂,連南明教的那些元老也不聽其奉勸,在風雨如晦、漂浮不定的情勢下,西渚隻得選擇交出手中權力,讓自己、也是讓其家族平穩著陸,雖說無奈,其實也是一個明智之舉。”
“哦!”徐東總算明白了,他在橐駝穀鎮壓黑教遺少和白教元老的合流反叛之後,想延請西渚教長複出主政,西渚堅辭不受,原來是有原由的。
為首的沉思道,“西渚和他的祖宗一樣是個聰慧且明智的人,也許,他用他自己的頭腦悟出了一些玄秘,比如說知道他祖宗的藏寶方位,但是他覺得實在沒有力量掌控局麵,於是選擇了退守,我這麽跟你一分析,你也知道這三本《忘川史誌》束之高閣,並沒有人重視它的原因,因為它不能給人提供什麽有用的材料。”
徐東一想也是,如果這三本羊皮卷有用的話,那也不會躺在八角鐵塔的櫃子裏等著他去取,應該是早就被人拿走了,看來如若不是外人指點,他想根據那有限的資料自己找到藏寶地點,幾乎是萬中無一的。
他記起在兩年前,那四個合體境修士在他手裏拿走七星劍時,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怎麽樣?把你這柄七星劍交給我們吧!”
徐東說,“七星劍?你們要七星劍幹什麽?”
“怎麽?舍不得了?實話跟你說,這本來就是我們孫家的東西,我們隻不過是替家族收回散落在外的東西而已。”
徐東驚問,“你們孫家的東西?替家族收回散落在外的東西?”
“是的,這是我們孫家的東西,如果我沒說錯,你身上的這柄七星劍應當是二劍合一,一柄是‘騰蛇’,另一柄是‘玄武’,除了這兩柄劍,其他五柄劍都已找到了!”
“那……你們為什麽要收回七星劍?”
“銷毀,收回之後就將其銷毀,因為這劍留在世上隻會帶來戰禍,隻有將其銷毀才能消除戰禍,你沒有聽說‘七劍嘯聚,戰亂遂起’麽?”
徐東道,“七劍嘯聚之後果真能帶來戰亂嗎?我不相信這七星劍會有這麽神奇,即使真是這樣也不必把寶劍銷毀,隻讓這七柄劍天各一方,永不聚合就行了!”
“不行,七星劍在鑄造時熔入了太多的仇恨,它是為複仇而生,這七柄劍如果合七為一,就是一柄戰神之劍,戰爭就會永遠存在,這世間就沒有了和平的一天。”
徐東說,“我憑什麽相信你們的話?再說,我要是把七星劍交給了你們,萬一你們不將它銷毀,而是有意讓七劍嘯聚帶來戰禍,我不就成了一名罪人?”
“呀嗬!”那人驚呼一聲,“你這話也不無道理,這倒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看來要你相信我們還挺難的。”
…………
徐東想到這裏,把心中的這兩個疑問說了出來,這好像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沒想到被人家輕描淡寫就給解釋通了。
“我先給你解答第一個疑問,這七柄劍中隻能兩柄兩柄地合體,並不是你想象的所有劍都會合於一體,並且還有些講究,比如青龍隻會和白虎合在一起,朱雀隻會和太白合在一起,騰蛇隻會和玄武合在一起,至於勾陳是柄孤劍,也是孫興北鬥七劍中的收官之作,通常被認為是王者之劍,所以,兩國國王在這個賭局基本定下來的時候,臨時又把條款作了修改,哪一方得到了勾陳劍,可以以一抵三,意思是說實際上是以九柄劍計算的。”
“哦!”徐東驚愕了一聲。
“我再來解釋第二個疑問,”為首的說,“我可以肯定追著你要七星劍的是魍魎帝國的人,看來他們的運氣比我們要強,居然解讀出來這最重要的一塊靈石,一下子從你手中得到了騰蛇和玄武兩柄劍,不過,他們自稱為孫興的後代是假的,他們更不會把七柄劍全部收齊,因為即使不算這位道友的朱雀劍在內,我們手上也得到了另一柄真劍。”
“那……他們為什麽要騙我?沒找齊就沒找齊嘛,怎麽要說找齊了七柄劍?”
為首的說,“這倒不是他們有意騙你,而是他們自己被贗品蒙哄了,其實,我們也搜集到一些贗品,也就是說不是真正的孫興所鑄的古劍,主要是曆代仿造者不絕,造成了這種真偽難分的事。”
說到這裏,他忍不住“噗嗤”一笑,“再者,還有一部分別的因素在裏麵,為了麻痹這些魍魎帝國的人,我們很花費了一些腦筋,一麵打造贗品投放到你們大陸,一麵把相應的假資料灌進靈石裏,魍魎帝國的人解讀假的資料之後,又按圖索驥找到了贗品古劍,所以他們自以為找到了真品,豈不知是上了自己對手的當。”
“哦!你的意思是說,他們找到的七柄劍中有贗品?而他們自己還不知道?”
為首的說,“是的,他們早就開始沾沾自喜了,也撤回了尋找古劍的人,這對我們來說就起到了麻痹敵人的效果,據可靠的情報,他們找到的七柄劍中的確有四柄是真品,除了你給他們的騰蛇和玄武以外,青龍和白虎兩劍也在了他們手上,我們已經落後於他們了,但是,現在形勢依然對我們有利,因為我們已經鎖定了那柄叫勾陳的劍,那可是含金量最高、可以以一抵三的一柄寶劍啊!”
徐東問,“勾陳?勾陳劍在哪兒呀?”
“這我暫時保密,等我們先做成交易再說,”為首的轉向一旁的薛穎,“怎麽樣?這位道友,你願意獻出這柄古劍,讓我們完成這筆交易嗎?”
徐東怕薛穎不答應,便勸道,“薛愛卿,你知道這藏寶地址我們自己恐怕難以找到了,你看是否……”
那為首的從自己腰間抽出一柄劍給薛穎,“這是我在魑魅帝國當元帥的佩劍,也算是一柄不錯的寶劍,如果你願意把那柄古劍給我,我這柄劍就作為對你個人的補償。”
經過剛才的那一番溝通,薛穎不像先前一樣敵對人家了,他接過人家的佩劍看了看,這劍是用精鋼打製的,彈性十足,劍氣充盈,吹彈可以聽到一陣沉渾的金屬轟鳴,“這樣吧?隻要你真能給我們提供準確的藏寶地址,那我願意把我薛家的傳世寶劍給你帶走,但是現在不能給你,必須在你幫我們找到那些藏寶之後。”
那人哈哈一笑,“爽朗!這位道友真是爽朗!成交!現在我就把藏寶地址告訴你們,這地方並不在忘川境內,而是在‘拉基國’,你們在‘拉基國’找到了‘荒神’和‘契’兩處地方,不是還有一處叫‘雅西’的地方沒有找到嗎?那正是當時的忘川川主藏寶的地點。”
“什麽?不會吧?忘川川主怎麽會把寶藏埋在‘拉基國’,而且把這件事記載在了《忘川史誌》上?”徐東驚道。
為首的說,“這就是當時的忘川川主的聰明之舉,因為不會有人想到他會借人家的地方藏寶,不說這麽長的一條金江,就是你把整個忘川掘了一個遍,也不會找到那些藏寶,但是,也不能不是說就與‘金江’無關,不然,不會在三本不同年代版本的《忘川史誌》上寫上同一句話:用法移金江凅其流,下穿數仞,實以**及寶器累萬千,殺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水藏’。”
徐東問,“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你要知道,金江是一條河流,是河流就會有源頭和通海口,這條江由西向東貫穿忘川全境,在忘川境內既沒有源頭也沒有通海口,它的源頭在鄰近的‘拉基國’,通海口在羅陀國,金江的源頭出自綿延數百裏、橫亙於幾個國家的大雅雪山,因此在‘拉基國’境內叫‘雅河’,‘雅西’就是指‘雅河的西岸’,這樣,《忘川史誌》上的那句話就解釋得通了。”
“哦!”徐東如茅塞頓開,要想截斷金江的水流,隻有在源頭才可能做到,當時的忘川川主選擇了‘雅河的西岸’凅其流在江底藏寶,之後再把源流打開疏通,他一想也是極合情理的。
為首的繼著說,“還有,既然他把這些寶物窖藏,那肯定在他的後人中有人知道,要是不把藏寶地點告訴後人的話,那這些寶物不就永遠沉之地下,沒有見光見日的一天?那藏寶還有什麽意義?”
“是呀!”徐東、皇劍師和薛穎都點點頭,“那……是他的哪位後人知道呢?”
為首的道,“他並沒有給後人明示,也等於是拿一個謎給後人去猜,如果這個後代子孫能猜出這個謎,才可能有能力去完成他的未竟事業,也就是指恢複忘川的自治,他給了後人一個期限,就是在三代之內,三代之內無法完成這個事業,那就幹脆放棄,以圖他這個家族能平安無事地延續下去,所以,在他的後代的教名上也有講究,遠的不說,就說這第三代‘西渚’,名字裏也含有‘雅河西岸‘之意。”
徐東驚道,“你的意思是說,西渚是根據他祖宗的交待,也就是遵照他祖宗的遺言,在複國無望的情形下不得不將虎座印交給羅陀國的?”
為首的說,“正是,三代忘川川主不僅沒把忘川治理好,反倒讓它如染重屙一天天萎下去,忘川黑白兩教人心渙散,北涉教的一些遺少從來沒有停止過叛亂,連南明教的那些元老也不聽其奉勸,在風雨如晦、漂浮不定的情勢下,西渚隻得選擇交出手中權力,讓自己、也是讓其家族平穩著陸,雖說無奈,其實也是一個明智之舉。”
“哦!”徐東總算明白了,他在橐駝穀鎮壓黑教遺少和白教元老的合流反叛之後,想延請西渚教長複出主政,西渚堅辭不受,原來是有原由的。
為首的沉思道,“西渚和他的祖宗一樣是個聰慧且明智的人,也許,他用他自己的頭腦悟出了一些玄秘,比如說知道他祖宗的藏寶方位,但是他覺得實在沒有力量掌控局麵,於是選擇了退守,我這麽跟你一分析,你也知道這三本《忘川史誌》束之高閣,並沒有人重視它的原因,因為它不能給人提供什麽有用的材料。”
徐東一想也是,如果這三本羊皮卷有用的話,那也不會躺在八角鐵塔的櫃子裏等著他去取,應該是早就被人拿走了,看來如若不是外人指點,他想根據那有限的資料自己找到藏寶地點,幾乎是萬中無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