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俅舉棋不定,左右為難之際,這河南府裏有一個老吏,姓王名瑾,那人平生克毒,被人稱為“剜心王”,他是河南府府撥在帥府供應的小吏,他伺候在高俅身邊,因見了詔書抄白,又打聽見高太尉心內遲疑不決,遂來帥府,呈獻利便之事,見了高俅稟說道:“貴人不必沉吟,小吏看見詔上已有活路:這個寫草詔的翰林待詔,必與貴人相好,先開下一個退路,給貴人走。”
高太尉聽了大驚,便問道:“你怎見得留下後路。”
王瑾稟道:“詔書上最要緊是這中間一行。”說著王瑾一麵指給高俅看著,念道:“上麵寫得明白,道是:‘除史進,吳用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此一句是囫圇話,到時候開讀詔書時,卻可以分作兩句來讀,將‘除史進’當做一句,‘吳用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另做一句,隻要能將這夥人騙到城裏,捉下為首的史進,哢嚓綁來殺了,卻將他手下眾人,盡數拆散,分調開去,自古道:‘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但著綠林軍沒了史進,其餘的還有甚用,此論不知恩相意下若何。”
“好極好極。”高俅大喜,隨即升王瑾為帥府長史,又請聞參謀說知此事。
聞煥章聽了,眉頭不展,諫道:“堂堂天使,隻可以正理相待,不可行詭詐於人,倘或被史進手下的智謀之人識破,到時候激起眾怒來,反倒是弄巧成拙,壞了大事。”
高太尉並不以為然,自負地道:“非也,自古兵書有雲:‘兵行詭道,’豈可用得正大。”
聞參謀繼續諫言道:“然雖兵行詭道,這一事是聖旨,乃以此取信天下,自古王言如綸如綱,因此號為玉音,不可移改,今若如此,後有知者,難以此為準信。”
文煥章說的著實有理,但是,高俅卻聰耳不聞,此番用這人,為的就是試一試他,當初高俅確實是需要這樣的一位智謀策略之人,但推薦他的是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昨夜叛變投敵,這一場風雲突變,差點讓高俅腦袋搬家,如此居心叵測之人推薦的參謀,讓高俅如何放心的下,當下高俅轉眸看著王煥章問道:“以參謀之意,該當如何。”
王煥章初來,不知高俅前事,當下直言道:“應當奉旨行事,息事寧人,招安為上。”
“哼。”高俅聽得王煥章將自己的尊嚴丟在一邊不顧,心裏憤憤,當下嗬斥出去,心道:“且顧眼下,卻再理會。”,終不聽聞煥章之言,先遣一人往壽安報知,令史進等全夥,前來河南府城下,聽天子詔書,赦免全罪。
卻說史進又贏了高太尉一陣,將兵馬駐紮在壽安城外,安撫百姓等事不再詳談,且說那些在戰中被燒了的船隻,都令小校搬運做柴,不曾燒的,拘收入水軍營寨,那些活捉的軍將: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都盡數陸續放回河南府。
當日史進整頓兵馬,犒賞三軍之後,與大小軍將正在堂上商議如何一舉作氣,攻打河南府,這時候,外麵有小校報道:“河南府差人入城來報:‘朝廷特遣天使,頒降詔書,赦罪招安,加官賜爵,特來報喜’。”
史進聽罷,環視堂上眾將,問道:“朝廷意在招安,兄弟們意下如何。”
林衝沒有抓到高俅心裏極不痛快,當下便第一個說道:“大帥,我雖也不曉得兄弟們怎地想,但我林衝與高俅不共戴天,就算是走到末路,我林衝也絕不招安。”林衝這幾句話雖然說得平淡,但字字將仇恨都咬得分明。
“我也一樣。”韓存保聽罷,頓時自覺地與林衝歸為一條戰線之上。
欒廷玉開口說道:“我等追隨大帥,並非圖什麽高官厚祿,而做的是破舊立新的大事記,天下太平之日,老夫自到歸山之時。”
孫立、李應、祝家三傑等在場兄弟都紛紛點頭讚同,紛紛反感招安。
一直沒有開口的武鬆,這個時候說道:“我等乃是匡扶社稷,開天辟地的正義之師,如何要他們來招安,等咱一口氣打下河南府,倒是要派一個使者往汴京去勸降。”
兄弟們聽得爽快不禁哈哈笑了。
吳用搖著羽扇,也說道:“招安不過是朝廷的緩兵之計,眼下倒是可以聽聽這來人如何個說法,我心裏粗粗以有一計,送走這廝,再看可不可行。”
史進點點頭,便叫請那報事人到堂上來。
不過片刻,那人便到了大堂,也不跪拜,直愣愣地站著,離得最近的呼延灼看不下去,頓時站起來,一腳踹翻了那廝,喝道:“見了俺家大帥,還敢大刺刺地站著。”那來使撲倒在地上,見呼延灼瞪著一雙虎眼,甚是可怕,當下也不敢做作,就此乖乖跪倒在地上。
那使者說道:“朝廷降詔,特來招安,高太尉差小人前來,報請大小頭領,都要到河南府城下行禮,開讀詔書,並無異議,勿請疑惑。”
吳用且叫人取銀兩緞疋,重賞來人,先發付回河南府去了,等使者一走,魁二、時遷封鎖大堂,關起門來,眾兄弟商議起來
吳用說道:“高俅那廝,被我們殺得膽寒心碎,眼下招降也並非他所願,或許他又會在半道上耍出什麽計策,但有咱們這麽一幫兄弟在,料他也施展不得,明日眾兄弟隻顧跟隨大帥下山,我這裏先差欒廷玉,引著祝龍、祝虎、祝彪、扈三娘、李應、杜興,帶步軍一萬,埋伏在河南府東路;再差孫立,引著顧大嫂,解珍、解寶、鄒淵、鄒潤、和樂,帶步軍一萬,埋伏在河南府西路,若聽得連珠炮響,殺奔北門來便是。”吳用分調已定,眾頭領都出城準備,隻留徐寧保護城池,以及留下水軍頭領鄔小龍看守寨柵。
話說高太尉在河南府城中帥府坐地,喚過梅展等眾節度使商議:傳令將各路軍馬,拔寨收入城中,令梅展、楊溫、張開,以及先前陸續放回來的王煥、王文德、項元鎮這所剩的幾個節度使都各個全副披掛,伏於城內,各寨軍士,也盡數準備擺列於城中,城上都不插旌旗,隻在北門上立黃旗一麵,上書“天詔”二字,高俅與天使眾官,都在城上,隻等史進到來。
當日,史進先差“雙鞭”呼延灼,將帶五千哨馬,到河南府城邊,周回轉了一遭,望北去了,須臾,魁二步行來探了一遭,也施展輕功去了,人報與高太尉,說史進等人率兵踏入河南府界內,太尉點點頭,雖然淡定,可是,當他聽到帶兵前來時,那深深烙在內心裏的恐懼又蔓延開來,親自嚐了兩次慘敗的滋味,他曉得綠林軍的厲害。
月城上,女牆邊,高俅帶著左右從者百餘人,大張麾蓋,前設香案,在城頭上遙望北邊史進軍馬到來,前麵金鼓,五方旌旗,眾頭領都齊齊擺列開來,當先為首,史進,吳用,朱武,公孫勝,史進不動,吳用在馬上欠身,與高太尉聲喏。
高太尉見了,差手下人在城頭上大叫道:“如今朝廷寬赦你們的罪,特來招安,如何還披甲前來。”
史進差魁二飛奔至城下很硬氣地回覆道:“我等大小人員,未蒙絲毫恩澤,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望太尉周全,今日帶手下兄弟全來,為得就是全軍將士同聽聖詔,那時承恩卸甲。”
高太尉聽罷,放眼再看,隻見今日隨史進來的兵不少,但是將領卻似乎少了些,警覺的高太尉揣測著史進的誠意,為了以防萬一,當即便差人說道:“爾等放心便是,可盡喚在城中百姓耆老,一同上城聽詔,同感天恩浩蕩,也做見證之用。”說罷,立刻出令,差使手下兵馬抓了城中耆老百姓,幾百餘老小都上城來。
史進和吳用看了,心裏咯噔一下,暗暗叫罵這高俅陰險,當即便悄悄令時遷傳令,教埋伏在中軍的淩振收束火炮,改變計劃。
不多時,許多老小紛紛滾滾,盡皆在驚恐中上了城頭,史進等在城下,看見城上百姓老幼擺滿,心裏多了許多估計,城上鳴鼓一通,史進眾將下馬,鳴鼓二通,眾將步行到城邊,背後一排小校,牽著戰馬,離城約莫一箭之地,齊齊地候著,鳴鼓三通,眾將在城下拱手,聽城上開讀詔書。
那天使見人都齊全了,便扯開嗓子讀道:“製曰:人之本心,本無二端;國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則為良民,造惡則為逆黨,朕聞綠林軍聚眾已久,不蒙善化,未複良心,今差天使頒降詔書,除史進,吳用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其為首者,詣京謝恩;協隨助者,各歸鄉閭,嗚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歸正之心;毋犯雷霆,當效革故鼎新之意,故茲詔示,想宜悉知。”
軍師吳用正聽讀到除史進三字,便目視武鬆,牙咬說道:“將軍聽見了麽。”
高太尉聽了大驚,便問道:“你怎見得留下後路。”
王瑾稟道:“詔書上最要緊是這中間一行。”說著王瑾一麵指給高俅看著,念道:“上麵寫得明白,道是:‘除史進,吳用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此一句是囫圇話,到時候開讀詔書時,卻可以分作兩句來讀,將‘除史進’當做一句,‘吳用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另做一句,隻要能將這夥人騙到城裏,捉下為首的史進,哢嚓綁來殺了,卻將他手下眾人,盡數拆散,分調開去,自古道:‘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但著綠林軍沒了史進,其餘的還有甚用,此論不知恩相意下若何。”
“好極好極。”高俅大喜,隨即升王瑾為帥府長史,又請聞參謀說知此事。
聞煥章聽了,眉頭不展,諫道:“堂堂天使,隻可以正理相待,不可行詭詐於人,倘或被史進手下的智謀之人識破,到時候激起眾怒來,反倒是弄巧成拙,壞了大事。”
高太尉並不以為然,自負地道:“非也,自古兵書有雲:‘兵行詭道,’豈可用得正大。”
聞參謀繼續諫言道:“然雖兵行詭道,這一事是聖旨,乃以此取信天下,自古王言如綸如綱,因此號為玉音,不可移改,今若如此,後有知者,難以此為準信。”
文煥章說的著實有理,但是,高俅卻聰耳不聞,此番用這人,為的就是試一試他,當初高俅確實是需要這樣的一位智謀策略之人,但推薦他的是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昨夜叛變投敵,這一場風雲突變,差點讓高俅腦袋搬家,如此居心叵測之人推薦的參謀,讓高俅如何放心的下,當下高俅轉眸看著王煥章問道:“以參謀之意,該當如何。”
王煥章初來,不知高俅前事,當下直言道:“應當奉旨行事,息事寧人,招安為上。”
“哼。”高俅聽得王煥章將自己的尊嚴丟在一邊不顧,心裏憤憤,當下嗬斥出去,心道:“且顧眼下,卻再理會。”,終不聽聞煥章之言,先遣一人往壽安報知,令史進等全夥,前來河南府城下,聽天子詔書,赦免全罪。
卻說史進又贏了高太尉一陣,將兵馬駐紮在壽安城外,安撫百姓等事不再詳談,且說那些在戰中被燒了的船隻,都令小校搬運做柴,不曾燒的,拘收入水軍營寨,那些活捉的軍將: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都盡數陸續放回河南府。
當日史進整頓兵馬,犒賞三軍之後,與大小軍將正在堂上商議如何一舉作氣,攻打河南府,這時候,外麵有小校報道:“河南府差人入城來報:‘朝廷特遣天使,頒降詔書,赦罪招安,加官賜爵,特來報喜’。”
史進聽罷,環視堂上眾將,問道:“朝廷意在招安,兄弟們意下如何。”
林衝沒有抓到高俅心裏極不痛快,當下便第一個說道:“大帥,我雖也不曉得兄弟們怎地想,但我林衝與高俅不共戴天,就算是走到末路,我林衝也絕不招安。”林衝這幾句話雖然說得平淡,但字字將仇恨都咬得分明。
“我也一樣。”韓存保聽罷,頓時自覺地與林衝歸為一條戰線之上。
欒廷玉開口說道:“我等追隨大帥,並非圖什麽高官厚祿,而做的是破舊立新的大事記,天下太平之日,老夫自到歸山之時。”
孫立、李應、祝家三傑等在場兄弟都紛紛點頭讚同,紛紛反感招安。
一直沒有開口的武鬆,這個時候說道:“我等乃是匡扶社稷,開天辟地的正義之師,如何要他們來招安,等咱一口氣打下河南府,倒是要派一個使者往汴京去勸降。”
兄弟們聽得爽快不禁哈哈笑了。
吳用搖著羽扇,也說道:“招安不過是朝廷的緩兵之計,眼下倒是可以聽聽這來人如何個說法,我心裏粗粗以有一計,送走這廝,再看可不可行。”
史進點點頭,便叫請那報事人到堂上來。
不過片刻,那人便到了大堂,也不跪拜,直愣愣地站著,離得最近的呼延灼看不下去,頓時站起來,一腳踹翻了那廝,喝道:“見了俺家大帥,還敢大刺刺地站著。”那來使撲倒在地上,見呼延灼瞪著一雙虎眼,甚是可怕,當下也不敢做作,就此乖乖跪倒在地上。
那使者說道:“朝廷降詔,特來招安,高太尉差小人前來,報請大小頭領,都要到河南府城下行禮,開讀詔書,並無異議,勿請疑惑。”
吳用且叫人取銀兩緞疋,重賞來人,先發付回河南府去了,等使者一走,魁二、時遷封鎖大堂,關起門來,眾兄弟商議起來
吳用說道:“高俅那廝,被我們殺得膽寒心碎,眼下招降也並非他所願,或許他又會在半道上耍出什麽計策,但有咱們這麽一幫兄弟在,料他也施展不得,明日眾兄弟隻顧跟隨大帥下山,我這裏先差欒廷玉,引著祝龍、祝虎、祝彪、扈三娘、李應、杜興,帶步軍一萬,埋伏在河南府東路;再差孫立,引著顧大嫂,解珍、解寶、鄒淵、鄒潤、和樂,帶步軍一萬,埋伏在河南府西路,若聽得連珠炮響,殺奔北門來便是。”吳用分調已定,眾頭領都出城準備,隻留徐寧保護城池,以及留下水軍頭領鄔小龍看守寨柵。
話說高太尉在河南府城中帥府坐地,喚過梅展等眾節度使商議:傳令將各路軍馬,拔寨收入城中,令梅展、楊溫、張開,以及先前陸續放回來的王煥、王文德、項元鎮這所剩的幾個節度使都各個全副披掛,伏於城內,各寨軍士,也盡數準備擺列於城中,城上都不插旌旗,隻在北門上立黃旗一麵,上書“天詔”二字,高俅與天使眾官,都在城上,隻等史進到來。
當日,史進先差“雙鞭”呼延灼,將帶五千哨馬,到河南府城邊,周回轉了一遭,望北去了,須臾,魁二步行來探了一遭,也施展輕功去了,人報與高太尉,說史進等人率兵踏入河南府界內,太尉點點頭,雖然淡定,可是,當他聽到帶兵前來時,那深深烙在內心裏的恐懼又蔓延開來,親自嚐了兩次慘敗的滋味,他曉得綠林軍的厲害。
月城上,女牆邊,高俅帶著左右從者百餘人,大張麾蓋,前設香案,在城頭上遙望北邊史進軍馬到來,前麵金鼓,五方旌旗,眾頭領都齊齊擺列開來,當先為首,史進,吳用,朱武,公孫勝,史進不動,吳用在馬上欠身,與高太尉聲喏。
高太尉見了,差手下人在城頭上大叫道:“如今朝廷寬赦你們的罪,特來招安,如何還披甲前來。”
史進差魁二飛奔至城下很硬氣地回覆道:“我等大小人員,未蒙絲毫恩澤,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望太尉周全,今日帶手下兄弟全來,為得就是全軍將士同聽聖詔,那時承恩卸甲。”
高太尉聽罷,放眼再看,隻見今日隨史進來的兵不少,但是將領卻似乎少了些,警覺的高太尉揣測著史進的誠意,為了以防萬一,當即便差人說道:“爾等放心便是,可盡喚在城中百姓耆老,一同上城聽詔,同感天恩浩蕩,也做見證之用。”說罷,立刻出令,差使手下兵馬抓了城中耆老百姓,幾百餘老小都上城來。
史進和吳用看了,心裏咯噔一下,暗暗叫罵這高俅陰險,當即便悄悄令時遷傳令,教埋伏在中軍的淩振收束火炮,改變計劃。
不多時,許多老小紛紛滾滾,盡皆在驚恐中上了城頭,史進等在城下,看見城上百姓老幼擺滿,心裏多了許多估計,城上鳴鼓一通,史進眾將下馬,鳴鼓二通,眾將步行到城邊,背後一排小校,牽著戰馬,離城約莫一箭之地,齊齊地候著,鳴鼓三通,眾將在城下拱手,聽城上開讀詔書。
那天使見人都齊全了,便扯開嗓子讀道:“製曰:人之本心,本無二端;國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則為良民,造惡則為逆黨,朕聞綠林軍聚眾已久,不蒙善化,未複良心,今差天使頒降詔書,除史進,吳用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其為首者,詣京謝恩;協隨助者,各歸鄉閭,嗚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歸正之心;毋犯雷霆,當效革故鼎新之意,故茲詔示,想宜悉知。”
軍師吳用正聽讀到除史進三字,便目視武鬆,牙咬說道:“將軍聽見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