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鳳棲城來了一個東洋商人,那東洋商人非常低調,專門做文物生意。
文物生意非同一般,屬於冷門,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相當銳利的鑒別能力。可是這個東洋商人也很奇怪,他不去瓦溝鎮尋找有價值的稀世珍寶,而是一頭紮進盧師傅的瓦盆窯,看李懷德和魯藝捏製泥人,並且跟盧師傅簽訂合同,把李懷德和魯藝的泥人全部訂購,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手段把泥人做舊,做舊後的泥人好似古墓裏出土的陶俑。
魯藝終於看清楚了,生意行當各種人物都有,這個東洋商賈專門做的是文物贗品生意,當年運往國外的文物識貨的不多,一件贗品如果成交,其價值難以估量。當然做贗品生意也要有相當的專業知識,最起碼要講出來一整套能糊弄人的道理,騙子絕對不會說他是騙子,騙子都是一本正經地騙人。不過文物生意自古以來真偽難辨,你淘得便宜貨叫‘撿漏’,你被人暗算也隻能自認倒黴。有些贗品也價值連城,關鍵是看你手中的文物是不是藝術珍品,是不是具備收藏價值。
魯藝原來跟上長安工匠學過給工藝品做舊,做舊也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要讓鑒別者看不出來破綻,要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當然,東洋商賈開出的價錢不低,這樣一來大家都有利可圖。自從文秀生了魯藝的孩子以後,魯藝身上那種男子漢的責任感陡增,魯藝沒有過多地考慮自己的以後,最起碼要讓這個借腹懷胎的兒子生活無憂。那個東洋商賈幹這一行時間不會很短,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很專業,東洋商賈有個中國名字叫周宏利,周宏利還帶著自己的妻子,妻子也有個中國名字叫做周紅霞,周紅霞一身中國女人打扮,這兩個人肯定畢業於某所高等學府,行為做事帶著知識分子的那種幹練。
大家很快混熟,盧師傅雖然是個燒瓦盆瓦罐的師傅,耳熏目染,對待工藝品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愛好,工棚裏原來就盤著爐灶,長安工匠在鳳棲時大家在一起吃飯,周宏利倆口子來了以後大家又重新開灶,反正年輕人在一起喜歡熱鬧,吃飯幹活不出工棚,又能互相交流,每天都有創新,每一件工藝品都不盡相同,過一段時間那些陶俑積攢得差不多了,竟然來了兩輛汽車把那些陶俑拉到黃河渡口,魯藝這才清楚,這些搞文物贗品的販子跟那些販運大煙的是一夥。
其實也不需要搞得那麽清楚,這個社會隻要有錢賺就行,捏製泥人任何時候都不會犯法,大家靠自己的手藝掙幾個辛苦錢,至於把泥人當作文物去賣那是別人的事,魯藝也不想去管那麽多。周宏利跟上汽車一起過了河東,周紅霞沒有一起回去,盧師傅家房子很多,周宏利和周紅霞小倆口來了以後盧師傅就騰出一間屋子讓小倆口去住。周紅霞單眼皮,但是皮膚皙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行為大方,沒有中國女人的那種扭捏。
周宏利一走就是半個月,李懷德每天在自己家裏吃過早飯,就來到工棚裏捏製泥人,目不斜視,都沒有抬頭看一眼周紅霞的勇氣。中午飯大家都在工棚裏吃,一到晚上懷德就早早回家。
魯藝從臥龍崗山寨回來以後,一直就睡在工棚,工棚緊靠瓦盆窯,裏邊溫度很高。那周紅霞好像非常開放,每天晚上都來魯藝的工棚裏跟魯藝啦閑話,交流相互間的見聞,一點也不忌諱男女有別,好像周紅霞對中國的曆史非常熟悉,甚至能說得出中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
孤男寡女在一起,最擔心的要算盧師傅。自打魯藝重新回來以後,盧師傅到處打聽,想給魯藝說一門媳婦。盧師傅也認定魯藝是個好小夥,可是盧師傅的三個女兒都已經出嫁,盧師傅盼望魯藝有一個安穩的家,那樣一來魯藝就能在盧師傅的瓦盆窯安心幹活。盧師傅擔心魯藝跟那個東洋女人再碰出什麽火花,魯藝跟文秀已經鬧得滿城風雨,那個東洋人是個肯出大價錢的好買主,盧師傅不希望他的生意再受到什麽困擾。所以當兩個年輕人頭碰到一起正說得熱火之時,盧師傅總是不失時機地出現,兩個年輕人看見盧師傅進來,總是戀戀不舍地分開。
其實魯藝也很害怕,知識分子總是多愁善感,感情的神經末梢豐富多彩,容易撲捉對方心裏那些細微的變化。魯藝早都知道周紅霞對他有意,隻要魯藝稍微有所表示,周紅霞立刻就會投懷送抱,好像外國女人把貞節看得很輕,不太在意男女之間的偷情。可是東洋人不同,東洋人起碼有中國人的血統。那個周宏利也很幹練,魯藝鬧不清周紅霞看上了他的什麽。
魯藝在刻意克製自己,魯藝不可能見一個愛一個,女人有時很難說清,誰知道是不是一個陷阱?堅決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再鬧出什麽動靜來後果不堪設想。魯藝強迫自己把那些脫韁的思緒收回,牢牢地禁錮起來,切不可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人最難控製的是自己的欲望,那需要決心和毅力。窗外月光如洗,魯藝開始懷念自己遠在秦嶺山腳下的山村,媽媽織布的梭子帶著一種旋律,機杼聲敲打得人心碎!後半夜魯藝睡著了,睡夢裏看見媽媽倚門眺望,期盼在長安讀書的兒子歸來……猛然間魯藝驚醒了,月光下他看見了一雙明亮的雙眸,一個女人伸出雙臂把魯藝緊緊地抱住。相信就是神仙也難以管控自己,那是一種契合一種引力,誰也無法拒絕那種誘惑。那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去處,魯藝一邊祭法一邊用功,非常悲壯地進入周紅霞的城廓。感覺中這周紅霞跟文秀大不相同。文秀像一塊海綿,柔軟舒適同時又把體內的水分吸幹,而周紅霞卻像彈簧那樣不停地收縮和擴張;文秀像一罐蜂蜜,黏稠得化不開,而周紅霞卻像一朵浮雲一陣清風,讓魯藝感到心曠神怡渾身清爽。那是一種全新的感受,魯藝甚至感覺到自己的藝術潛能得到了升華。
大約二十天左右周宏利回來了,仍然坐著專車,一輛美國吉普車上卸下了幾袋子古墓裏的腐殖土,腐殖土做舊時必不可少。看樣子生意做得相當順利,周宏利竟然給盧師傅、魯藝、李懷德每人送了一塊懷表。當年懷表屬於貴重物資,隻有李明秋、薑秉公那樣的人才有。
然而魯藝心裏有鬼,那層窗戶紙一旦捅破魯藝就無地自容。但是那個女人好像做戲一般抱住周宏利親了一口,然後用日語談著他們之間的事情,看得出周宏利對魯藝非常滿意,竟然伸出大拇指用中國話誇讚魯藝:“哥們,好好幹,生意靠大家來做,賺了錢我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文物生意非同一般,屬於冷門,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相當銳利的鑒別能力。可是這個東洋商人也很奇怪,他不去瓦溝鎮尋找有價值的稀世珍寶,而是一頭紮進盧師傅的瓦盆窯,看李懷德和魯藝捏製泥人,並且跟盧師傅簽訂合同,把李懷德和魯藝的泥人全部訂購,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手段把泥人做舊,做舊後的泥人好似古墓裏出土的陶俑。
魯藝終於看清楚了,生意行當各種人物都有,這個東洋商賈專門做的是文物贗品生意,當年運往國外的文物識貨的不多,一件贗品如果成交,其價值難以估量。當然做贗品生意也要有相當的專業知識,最起碼要講出來一整套能糊弄人的道理,騙子絕對不會說他是騙子,騙子都是一本正經地騙人。不過文物生意自古以來真偽難辨,你淘得便宜貨叫‘撿漏’,你被人暗算也隻能自認倒黴。有些贗品也價值連城,關鍵是看你手中的文物是不是藝術珍品,是不是具備收藏價值。
魯藝原來跟上長安工匠學過給工藝品做舊,做舊也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要讓鑒別者看不出來破綻,要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當然,東洋商賈開出的價錢不低,這樣一來大家都有利可圖。自從文秀生了魯藝的孩子以後,魯藝身上那種男子漢的責任感陡增,魯藝沒有過多地考慮自己的以後,最起碼要讓這個借腹懷胎的兒子生活無憂。那個東洋商賈幹這一行時間不會很短,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很專業,東洋商賈有個中國名字叫周宏利,周宏利還帶著自己的妻子,妻子也有個中國名字叫做周紅霞,周紅霞一身中國女人打扮,這兩個人肯定畢業於某所高等學府,行為做事帶著知識分子的那種幹練。
大家很快混熟,盧師傅雖然是個燒瓦盆瓦罐的師傅,耳熏目染,對待工藝品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愛好,工棚裏原來就盤著爐灶,長安工匠在鳳棲時大家在一起吃飯,周宏利倆口子來了以後大家又重新開灶,反正年輕人在一起喜歡熱鬧,吃飯幹活不出工棚,又能互相交流,每天都有創新,每一件工藝品都不盡相同,過一段時間那些陶俑積攢得差不多了,竟然來了兩輛汽車把那些陶俑拉到黃河渡口,魯藝這才清楚,這些搞文物贗品的販子跟那些販運大煙的是一夥。
其實也不需要搞得那麽清楚,這個社會隻要有錢賺就行,捏製泥人任何時候都不會犯法,大家靠自己的手藝掙幾個辛苦錢,至於把泥人當作文物去賣那是別人的事,魯藝也不想去管那麽多。周宏利跟上汽車一起過了河東,周紅霞沒有一起回去,盧師傅家房子很多,周宏利和周紅霞小倆口來了以後盧師傅就騰出一間屋子讓小倆口去住。周紅霞單眼皮,但是皮膚皙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行為大方,沒有中國女人的那種扭捏。
周宏利一走就是半個月,李懷德每天在自己家裏吃過早飯,就來到工棚裏捏製泥人,目不斜視,都沒有抬頭看一眼周紅霞的勇氣。中午飯大家都在工棚裏吃,一到晚上懷德就早早回家。
魯藝從臥龍崗山寨回來以後,一直就睡在工棚,工棚緊靠瓦盆窯,裏邊溫度很高。那周紅霞好像非常開放,每天晚上都來魯藝的工棚裏跟魯藝啦閑話,交流相互間的見聞,一點也不忌諱男女有別,好像周紅霞對中國的曆史非常熟悉,甚至能說得出中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
孤男寡女在一起,最擔心的要算盧師傅。自打魯藝重新回來以後,盧師傅到處打聽,想給魯藝說一門媳婦。盧師傅也認定魯藝是個好小夥,可是盧師傅的三個女兒都已經出嫁,盧師傅盼望魯藝有一個安穩的家,那樣一來魯藝就能在盧師傅的瓦盆窯安心幹活。盧師傅擔心魯藝跟那個東洋女人再碰出什麽火花,魯藝跟文秀已經鬧得滿城風雨,那個東洋人是個肯出大價錢的好買主,盧師傅不希望他的生意再受到什麽困擾。所以當兩個年輕人頭碰到一起正說得熱火之時,盧師傅總是不失時機地出現,兩個年輕人看見盧師傅進來,總是戀戀不舍地分開。
其實魯藝也很害怕,知識分子總是多愁善感,感情的神經末梢豐富多彩,容易撲捉對方心裏那些細微的變化。魯藝早都知道周紅霞對他有意,隻要魯藝稍微有所表示,周紅霞立刻就會投懷送抱,好像外國女人把貞節看得很輕,不太在意男女之間的偷情。可是東洋人不同,東洋人起碼有中國人的血統。那個周宏利也很幹練,魯藝鬧不清周紅霞看上了他的什麽。
魯藝在刻意克製自己,魯藝不可能見一個愛一個,女人有時很難說清,誰知道是不是一個陷阱?堅決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再鬧出什麽動靜來後果不堪設想。魯藝強迫自己把那些脫韁的思緒收回,牢牢地禁錮起來,切不可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人最難控製的是自己的欲望,那需要決心和毅力。窗外月光如洗,魯藝開始懷念自己遠在秦嶺山腳下的山村,媽媽織布的梭子帶著一種旋律,機杼聲敲打得人心碎!後半夜魯藝睡著了,睡夢裏看見媽媽倚門眺望,期盼在長安讀書的兒子歸來……猛然間魯藝驚醒了,月光下他看見了一雙明亮的雙眸,一個女人伸出雙臂把魯藝緊緊地抱住。相信就是神仙也難以管控自己,那是一種契合一種引力,誰也無法拒絕那種誘惑。那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去處,魯藝一邊祭法一邊用功,非常悲壯地進入周紅霞的城廓。感覺中這周紅霞跟文秀大不相同。文秀像一塊海綿,柔軟舒適同時又把體內的水分吸幹,而周紅霞卻像彈簧那樣不停地收縮和擴張;文秀像一罐蜂蜜,黏稠得化不開,而周紅霞卻像一朵浮雲一陣清風,讓魯藝感到心曠神怡渾身清爽。那是一種全新的感受,魯藝甚至感覺到自己的藝術潛能得到了升華。
大約二十天左右周宏利回來了,仍然坐著專車,一輛美國吉普車上卸下了幾袋子古墓裏的腐殖土,腐殖土做舊時必不可少。看樣子生意做得相當順利,周宏利竟然給盧師傅、魯藝、李懷德每人送了一塊懷表。當年懷表屬於貴重物資,隻有李明秋、薑秉公那樣的人才有。
然而魯藝心裏有鬼,那層窗戶紙一旦捅破魯藝就無地自容。但是那個女人好像做戲一般抱住周宏利親了一口,然後用日語談著他們之間的事情,看得出周宏利對魯藝非常滿意,竟然伸出大拇指用中國話誇讚魯藝:“哥們,好好幹,生意靠大家來做,賺了錢我絕對不會虧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