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五台山佛陀普覺大師雲遊四海時,在黃河岸邊撿到了一隻包裹,解開包裹一看,原來是一個女嬰。
這讓普覺大師為難。佛家普渡眾生,不可能見死不救。可是亂世年間這種現象多矣,草莽之中常常聽聞嬰孩啼哭,窮苦人家生下孩子養活不起,順便抱來丟棄在荒郊野外或者古刹旁邊。
佛陀前後左右看看,黃河岸邊空無一人,聽聞黃河之水咆哮而來,濤聲震天。內心裏好似做賊,有一種心慌一種不安,心想自己既然無法解救這個女嬰,幹脆把她投進黃河裏邊,免得遭受狼蟲虎豹的摧殘。佛陀甚至內心裏替女嬰禱告,希望女嬰來世降生到一個富貴人家。
可是當佛陀奮力把女嬰扔進黃河裏時,一個浪花打來,把那女嬰又重新衝向岸邊。如此反複幾次,讓那佛陀突然間心有靈犀,也許這個女嬰有些來頭,也許前世有緣,也許什麽他說不清,感覺到剛才所有的行為是一種罪孽。神仙跟人一樣,有時也會權衡利弊。佛陀用缽盛了些黃河水,把褡褳裏的米團化開,喂那女嬰吃喝,那女嬰吃飽喝足以後,竟然在佛陀的袈裟內酣然入眠。
佛陀不可能把那女嬰帶回五台山撫養,那樣一來將會耗費巨大的精力和引起不必要的猜忌。佛陀想給女嬰找一戶殷實人家,把女嬰撫養成人。
一日,佛陀進入太原城,在太原城內晉商靳尚德門前敲擊木魚化緣,停一會兒出來一個仆人,給了佛陀一些散銀。佛陀賴著不走,聲言要見靳家老爺。
老爺靳尚德正在書房讀書,一本發黃的線裝書,一把茶壺,一隻茶杯,看幾行字,抿一口茶,看到得意處,嘴角露出一絲會心的笑容。猛然間聽見門外木魚聲響,靈機一動,信步走出書房,看一佛陀正跟仆人糾纏。
老爺把佛陀讓進書房,佛陀從袈裟內取出一個女嬰,直言告訴老爺,這女嬰有些來頭。佛陀要靳老爺將女嬰收養,並且拿出自己的金缽作為抵押。
靳尚德把金缽拿在手裏細細把玩,心裏恍惚著,不知道想了些什麽。老爺喊來仆人,囑咐仆人把女嬰抱走,交給奶媽子好生撫養,緊接著把金缽還給佛陀,言道:“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這金缽斷不能收。”
誰知那佛陀把金缽放在桌上,出門揚長而去,身後留下一句話:“咱們後會有期。”
恰逢那天夜間靳尚德的兒子靳之林出世。老爺認為這是吉兆,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跟佛陀抱來的女嬰放在一起撫養,並且給女嬰取名叫靳之琴,姐弟兩小無猜,轉瞬間靳之林長到七歲,那一天姐弟倆正在院內玩耍,突然間那佛陀不期而至,聲言要帶姐弟倆出家。
當年富戶人家的子弟在寺廟裏出家已經成為時尚,出家幾年又還俗,為的是學一點防身的本領,學一點佛家的經典。靳之林從小聰穎,深得老爺喜歡,老爺早都想讓靳之林去寺廟裏長一點見識,學一點本領,如此一來正和靳尚德的心意。
豪門子弟出家也是一項非常隆重的儀式,靳之林和姐姐靳之琴梯度那天,太原城一片喜慶,幾百和尚唱經,老爺靳尚德親自把姐弟倆送出十裏長亭,手牽著馬韁繩親自把靳之林扶上馬背,一長溜腳夫肩挑著姐弟倆的行李緊跟其後,佛陀敲著木魚為姐弟倆開道。
那是一段令人非常懷念的歲月,每天早晨姐弟兩在師傅的調教下健身習武,跟著師兄們一起坐禪,一起誦經,日子在不經意間溜走,直到有一天,靳尚德老爺親自馱著銀兩和貢品來到五台山,答謝師傅的培育之恩,接姐弟倆還俗。兩個孩子才意識到,他倆已經上山八年整。
佛陀在靜室內設茶,款待靳尚德老爺。佛陀的用意非常明顯非常清楚。雖然說早已遁入空門,不再涉足人世間的兒女私情,可是人非草木,佛陀從內心裏想為他撿來的那個女嬰安排歸宿。眼前的靳之林是個不二人選,佛陀早都戳破了姐弟倆並非一母同胞的真情。其實兩個孩子也有此意,等待著還俗,等待著父母為他倆選擇佳期,人有時就是這樣,相互間的情感產生於潛移默化,好像一切都順理成章,靳尚德一直把靳之琴視為親生,對待這個女兒也是一如既往地愛護,其所以讓靳之琴跟靳之林一起上山習武,一方麵是佛陀的主意,一方麵還是想讓兩個孩子互相照顧,建立感情。
靳尚德沒有立即答應佛陀的請求,隻是非常含混地說,這個事情可以商量。靳尚德飽讀詩書,豈肯讓自己的兒子娶一個來路不明的女子!回家後靳尚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為女兒靳之琴擇婿,隻要把這女子先嫁出去,就徹底地斬斷了靳之林的兒女私情。一切都在嚴格地保密之中進行,癡情的靳之琴還以為紅線的那頭就是靳之林,直到進入洞房她才恍然大悟,原來狠心的靳尚德把靳之琴嫁給了一個老頭。
熱血女子幾乎沒有怎麽考慮,伸出胳膊輕輕一扭,就扭下了那個新郎官的人頭,然後用紅燭點燃了屋頂的葦箔,百年的老屋在火中盡燃,紅紅的火光照亮了半個太原城。人們撲滅了大火到處尋找,早已經不見了新娘子的蹤影。
靳尚德大病了一場,恍惚中無數冤鬼向他索命,看樣子氣數將盡,整個人隻剩下一絲遊魂。突然聽見半空裏木魚聲聲,那靳尚德一下子從炕上爬起,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神仙饒命!”
佛陀嗟歎一聲:“本來不想救你,無奈那小女子靳之琴跪在貧僧前苦苦哀求,她言道為了報答養育之恩,懇求貧僧救你一命。”
靳尚德高聲問道:“我那義女現在哪裏?”
佛陀又一聲嗟歎:“那女子給貧僧磕了三個響頭,聲言她已經心灰意懶,想找一個安靜的去處了卻殘生。緊接著走出山門,揚長而去,究竟去了哪裏貧僧並不清楚。”
靳尚德後悔不迭:“吾乃千古罪人吔!”
佛陀問道:“那一隻金缽可否還在?”
靳尚德讓管家取出金缽,交還於佛陀,佛陀將金缽倒置於靳尚德的頭頂,隻見一股甘霖從金缽內流出,瞬間,靳尚德全身濕透。
卻說那靳之琴離了師傅,撂開大步行走,這一日來到黃河岸邊,看一壯漢背客渡河。
靳之琴問道:“大哥,黃河對岸是什麽地方?”
壯漢沒有回答靳之琴的提問,故我而言他:“女子,我看你穿一身新衣,是不是逃婚?”
靳之琴答道:“正是,壯士,你敢娶我?”
壯漢用手指了指黃河對岸:“我背你過河,過了河咱倆結婚。”
靳之琴爬在壯漢的脊背上,壯漢用一根繩索把靳之琴捆緊,兩人涉過黃河來到一片樹林裏,那壯漢猛然間將靳之琴撲倒,緊接著就要脫靳之琴的褲子,靳之琴一個鷂子翻身,一下子從地上躍起,好像還沒有怎麽使力,那壯漢頭撞在一棵樹上,腦漿迸裂,好似一堵牆一樣,倒了下去……
一日,靳之琴來到鳳棲城,黑地裏睡在羊肉泡饃館門前的石階上,早晨八條腿葛羅鍋起來開門,看石階上睡一個女人。
那女人已經餓得奄奄一息。葛羅鍋的爹爹用一碗羊肉泡救活了靳之琴,從此後,靳之琴就隱名埋姓,做了葛羅鍋的女人。
這讓普覺大師為難。佛家普渡眾生,不可能見死不救。可是亂世年間這種現象多矣,草莽之中常常聽聞嬰孩啼哭,窮苦人家生下孩子養活不起,順便抱來丟棄在荒郊野外或者古刹旁邊。
佛陀前後左右看看,黃河岸邊空無一人,聽聞黃河之水咆哮而來,濤聲震天。內心裏好似做賊,有一種心慌一種不安,心想自己既然無法解救這個女嬰,幹脆把她投進黃河裏邊,免得遭受狼蟲虎豹的摧殘。佛陀甚至內心裏替女嬰禱告,希望女嬰來世降生到一個富貴人家。
可是當佛陀奮力把女嬰扔進黃河裏時,一個浪花打來,把那女嬰又重新衝向岸邊。如此反複幾次,讓那佛陀突然間心有靈犀,也許這個女嬰有些來頭,也許前世有緣,也許什麽他說不清,感覺到剛才所有的行為是一種罪孽。神仙跟人一樣,有時也會權衡利弊。佛陀用缽盛了些黃河水,把褡褳裏的米團化開,喂那女嬰吃喝,那女嬰吃飽喝足以後,竟然在佛陀的袈裟內酣然入眠。
佛陀不可能把那女嬰帶回五台山撫養,那樣一來將會耗費巨大的精力和引起不必要的猜忌。佛陀想給女嬰找一戶殷實人家,把女嬰撫養成人。
一日,佛陀進入太原城,在太原城內晉商靳尚德門前敲擊木魚化緣,停一會兒出來一個仆人,給了佛陀一些散銀。佛陀賴著不走,聲言要見靳家老爺。
老爺靳尚德正在書房讀書,一本發黃的線裝書,一把茶壺,一隻茶杯,看幾行字,抿一口茶,看到得意處,嘴角露出一絲會心的笑容。猛然間聽見門外木魚聲響,靈機一動,信步走出書房,看一佛陀正跟仆人糾纏。
老爺把佛陀讓進書房,佛陀從袈裟內取出一個女嬰,直言告訴老爺,這女嬰有些來頭。佛陀要靳老爺將女嬰收養,並且拿出自己的金缽作為抵押。
靳尚德把金缽拿在手裏細細把玩,心裏恍惚著,不知道想了些什麽。老爺喊來仆人,囑咐仆人把女嬰抱走,交給奶媽子好生撫養,緊接著把金缽還給佛陀,言道:“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這金缽斷不能收。”
誰知那佛陀把金缽放在桌上,出門揚長而去,身後留下一句話:“咱們後會有期。”
恰逢那天夜間靳尚德的兒子靳之林出世。老爺認為這是吉兆,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跟佛陀抱來的女嬰放在一起撫養,並且給女嬰取名叫靳之琴,姐弟兩小無猜,轉瞬間靳之林長到七歲,那一天姐弟倆正在院內玩耍,突然間那佛陀不期而至,聲言要帶姐弟倆出家。
當年富戶人家的子弟在寺廟裏出家已經成為時尚,出家幾年又還俗,為的是學一點防身的本領,學一點佛家的經典。靳之林從小聰穎,深得老爺喜歡,老爺早都想讓靳之林去寺廟裏長一點見識,學一點本領,如此一來正和靳尚德的心意。
豪門子弟出家也是一項非常隆重的儀式,靳之林和姐姐靳之琴梯度那天,太原城一片喜慶,幾百和尚唱經,老爺靳尚德親自把姐弟倆送出十裏長亭,手牽著馬韁繩親自把靳之林扶上馬背,一長溜腳夫肩挑著姐弟倆的行李緊跟其後,佛陀敲著木魚為姐弟倆開道。
那是一段令人非常懷念的歲月,每天早晨姐弟兩在師傅的調教下健身習武,跟著師兄們一起坐禪,一起誦經,日子在不經意間溜走,直到有一天,靳尚德老爺親自馱著銀兩和貢品來到五台山,答謝師傅的培育之恩,接姐弟倆還俗。兩個孩子才意識到,他倆已經上山八年整。
佛陀在靜室內設茶,款待靳尚德老爺。佛陀的用意非常明顯非常清楚。雖然說早已遁入空門,不再涉足人世間的兒女私情,可是人非草木,佛陀從內心裏想為他撿來的那個女嬰安排歸宿。眼前的靳之林是個不二人選,佛陀早都戳破了姐弟倆並非一母同胞的真情。其實兩個孩子也有此意,等待著還俗,等待著父母為他倆選擇佳期,人有時就是這樣,相互間的情感產生於潛移默化,好像一切都順理成章,靳尚德一直把靳之琴視為親生,對待這個女兒也是一如既往地愛護,其所以讓靳之琴跟靳之林一起上山習武,一方麵是佛陀的主意,一方麵還是想讓兩個孩子互相照顧,建立感情。
靳尚德沒有立即答應佛陀的請求,隻是非常含混地說,這個事情可以商量。靳尚德飽讀詩書,豈肯讓自己的兒子娶一個來路不明的女子!回家後靳尚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為女兒靳之琴擇婿,隻要把這女子先嫁出去,就徹底地斬斷了靳之林的兒女私情。一切都在嚴格地保密之中進行,癡情的靳之琴還以為紅線的那頭就是靳之林,直到進入洞房她才恍然大悟,原來狠心的靳尚德把靳之琴嫁給了一個老頭。
熱血女子幾乎沒有怎麽考慮,伸出胳膊輕輕一扭,就扭下了那個新郎官的人頭,然後用紅燭點燃了屋頂的葦箔,百年的老屋在火中盡燃,紅紅的火光照亮了半個太原城。人們撲滅了大火到處尋找,早已經不見了新娘子的蹤影。
靳尚德大病了一場,恍惚中無數冤鬼向他索命,看樣子氣數將盡,整個人隻剩下一絲遊魂。突然聽見半空裏木魚聲聲,那靳尚德一下子從炕上爬起,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神仙饒命!”
佛陀嗟歎一聲:“本來不想救你,無奈那小女子靳之琴跪在貧僧前苦苦哀求,她言道為了報答養育之恩,懇求貧僧救你一命。”
靳尚德高聲問道:“我那義女現在哪裏?”
佛陀又一聲嗟歎:“那女子給貧僧磕了三個響頭,聲言她已經心灰意懶,想找一個安靜的去處了卻殘生。緊接著走出山門,揚長而去,究竟去了哪裏貧僧並不清楚。”
靳尚德後悔不迭:“吾乃千古罪人吔!”
佛陀問道:“那一隻金缽可否還在?”
靳尚德讓管家取出金缽,交還於佛陀,佛陀將金缽倒置於靳尚德的頭頂,隻見一股甘霖從金缽內流出,瞬間,靳尚德全身濕透。
卻說那靳之琴離了師傅,撂開大步行走,這一日來到黃河岸邊,看一壯漢背客渡河。
靳之琴問道:“大哥,黃河對岸是什麽地方?”
壯漢沒有回答靳之琴的提問,故我而言他:“女子,我看你穿一身新衣,是不是逃婚?”
靳之琴答道:“正是,壯士,你敢娶我?”
壯漢用手指了指黃河對岸:“我背你過河,過了河咱倆結婚。”
靳之琴爬在壯漢的脊背上,壯漢用一根繩索把靳之琴捆緊,兩人涉過黃河來到一片樹林裏,那壯漢猛然間將靳之琴撲倒,緊接著就要脫靳之琴的褲子,靳之琴一個鷂子翻身,一下子從地上躍起,好像還沒有怎麽使力,那壯漢頭撞在一棵樹上,腦漿迸裂,好似一堵牆一樣,倒了下去……
一日,靳之琴來到鳳棲城,黑地裏睡在羊肉泡饃館門前的石階上,早晨八條腿葛羅鍋起來開門,看石階上睡一個女人。
那女人已經餓得奄奄一息。葛羅鍋的爹爹用一碗羊肉泡救活了靳之琴,從此後,靳之琴就隱名埋姓,做了葛羅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