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剛過,李懷仁就去隆坊縣履職,兒子媳婦劉莉莉也回部隊上班,“李府”門前的大紅燈籠每天晚上仍然照亮了半條巷子,可是李家宅院卻冷清了許多。老夫妻倆一個冬天難得這樣清閑,雖然天氣仍然很冷,李明秋卻將躺椅搬到院子裏,石桌上放著一隻茶壺,李明秋躺進躺椅裏一邊抽著水煙一邊品茶,一邊享受著春日裏和煦的陽光。
突然間進來幾個幫助李明秋照看食鹽的夥計,告訴李明秋來了一隊士兵,要把那些食鹽運走,據說胡宗南司令長官親自帶領長安城裏的秦腔班子來鳳棲慰問演出,戲樓上再不能堆放食鹽。
李明秋原打算過了正月十五把那些食鹽運往長安銷售,他不願意給劉副軍長增添麻煩。於是他急匆匆跟上夥計來到戲樓前,看見一個軍官正指揮著士兵搬運食鹽。李明秋問道:“你們打算把這些食鹽搬運到哪裏”?
那軍官知道李明秋跟劉副軍長的關係,給李明秋行了一個軍禮,然後告訴李明秋:“劉副軍長讓把這些食鹽下發到連隊”。
李明秋揮手製止了那些搬運的士兵,說:“先停一下,我去找你們的劉副軍長”。
那些搬運食鹽的士兵看看他們的指揮官,指揮官也讓停下。士兵們並不知道這些食鹽的來龍去脈,對劉副軍長分發食鹽滿肚子怨氣,這些食鹽足夠全軍將士吃十年,這樣一來士兵們的夥食標準就要降低,士兵們停下來消極等待,感覺中這劉副軍長有點不可思議。
李明秋來到劉副軍長辦公室,看劉副軍長正跟邢小蠻促膝長談,邢小蠻一見李明秋立刻站起身來,雙方都異常激動,卻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鬥轉星移,想不到邢小蠻竟然重返鳳棲,人生的路有時由不得自己做主,風裏浪裏過來了,相互間諸多感慨,盡在不言中。兩人握手,相擁,互道一聲問候,然後坐下來,李明秋說得直接:“劉副軍長,那些食鹽我來處理,你就不要插手了”。
劉副軍長慨然道:“食鹽的問題是我的失誤,我已經命令把食鹽分發到各個連隊,你隻消從軍務處領錢就是”。
李明秋有點失控:“這裏沒有別人,容我叫你一聲親家,親家,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食鹽部隊什麽時候才能用完?你是部隊首長,你這樣做下邊服不服你?有沒有怨言?你也置李明秋於不仁不義之地,讓咱們老哥倆失信於人”。
劉副軍長恍然大悟,他直言這些問題他根本就沒有想過,看來軍隊的事把人幹傻了,光知道軍人服從命令,用製式管理來處理民間事務,難免失誤。劉副軍長有點激動:“那是這樣,我打算從個人的軍餉裏邊補償你一部分損失”。
李明秋反問道:“我損失了什麽?這些食鹽運到長安肯定賺錢。我說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我李明秋一輩子雖然沒有幹成大事,但是能掂得來輕重,絕對不會給親家增添任何麻煩”。
屈秀琴的婚事也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祁先生已經答應在鳳棲城裏為屈秀琴購置一幢小院,鳳棲城內寸土寸金,購置一幢小院並非易事,屈福錄慷慨解囊,資助女兒一筆資金。木已成舟,李明秋隻能樂觀其成。
最震撼人的消息還是叫驢子酒館的女老板年翠英為爐頭崔秀章生下一子,四十多歲的崔秀章初為人父,在叫驢子酒館大宴賓客,但是應邀者寥寥,鳳棲人並不了解年翠英跟崔秀章的那一段戀情,他們在背地裏指指戳戳,極力貶斥那一對男女,叫驢子酒館門可羅雀,崔秀章坐在酒館內看著街上來往匆匆的人群,深切感受到了世俗的壓力。
鳳棲城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元宵,又恢複了以往的平靜。李明秋準備著趕赴長安銷售食鹽,順便看望他的小兒子懷信,臨行前他騎馬來到楊九娃的山寨,懷揣不可告人的目的。
自從山寨被焚毀以後,李明秋還沒有上過山寨,感覺中新修的木屋比以前的祠堂相差甚遠,楊九娃攜起李明秋的手走進大堂,話也說得直接:“李兄,你這次南下長安,可否順便帶些大煙”?
話已經挑明,相互間沒有任何遮遮掩掩,李明秋直言答道:“楊兄,李某這次上山,其目的有二,第一、借人,想讓楞木兄弟跟李某同行;第二、李某清楚山寨匿藏了大量的大煙”。
楊九娃罵道:“你這個鬼鑽,什麽事情都躲不過你的法眼,咱們是弟兄,楊某也不打算隱瞞,郭宇村還有大量的煙土沒有收購,可惜楊某沒錢”。
李明秋冷笑:“沒見過土匪頭子哭窮”。
楊九娃喟然長歎:“楊九娃一生不知道攢錢,僅有一些家底東渡黃河時給陣亡的家屬賠付已完,不瞞李兄說,目前僅能維持日常的開銷,還指望這些煙土能賣個好價錢”。
李明秋相信楊九娃所言,卻故意激道:“放心吧楊兄,李某絕不是上山借錢,隻是從鳳棲走時忘記帶幹糧,能否給李某管一頓飯”?
明知道李明秋是在開玩笑,楊九娃卻沉下臉來:“李兄怎麽如此講話,讓楊某羞愧的無地自容,吃飯可能不成問題,就是沒有好酒”。正說話間兩個弟兄端著木盤進來,盤子內盛滿各種野味佳肴,李明秋起身走出院子,從褡褳裏取出幾瓶好酒,楊九娃接過酒瓶子一看,竟然是茅台!楊九娃兩隻眼睛眯成一條縫:“想不到李兄山後屯兵”。
李明秋慨然:“咱們是弟兄,弟兄應該不分彼此,對不?這幾瓶老酒明秋已經珍藏了好幾年,今日背上山來與楊兄共飲,借酒澆愁,把往日的晦氣一股腦兒丟棄”。
過兩日,一切準備就緒,李明秋的騾馬大隊浩浩蕩蕩,從東城門外的騾馬大店出發,直奔長安而去,一同前往的除過楞木,還有騾駒子和板腦。劉副軍長特意給李明秋開了特殊通行證,李明秋的騾馬大隊沿路不需要檢查。
在長安銷貨相當順利,銷完貨後正好又碰見了八路軍的趕腳大隊,兩隊人馬在長安北郊匯合,八路軍騾馬大隊遊老板問李明秋,想不想捎回頭的貨物?
為了趕時間,李明秋決定不去內蒙,但是鳳棲的土特產有限,必須前往定邊馱鹽,那些煙土一次不能帶太多,萬一在路上出了麻煩就會血本無歸,說不定還會賠上性命,所以大家格外小心,把煙土隱藏在食鹽裏邊。不去內蒙回頭貨就不多,遊老板問李明秋捎不捎回頭的貨物時,李明秋想都沒有想就很快地答應:“捎”!
來到二府莊李明秋才發現,原來又是給八路軍運槍。李明秋不可能推辭,運槍的利潤更大,生意人管他什麽黨派,隻要有錢賺什麽生意都敢做,反正有劉副軍長開的特殊通行證,路上也基本上不怎麽檢查,李明秋賊膽包天,販運起了軍火和大煙。
那些軍火運到鳳棲,轉上驢尾巴梁給郭宇村卸下一部分,其餘的軍火運往甘泉道鎮,在道鎮把軍火給八路軍交割清楚,又去靖邊馱鹽,返回鳳棲時楊九娃已經把煙土打包運往東城外的羅馬大店等待。第一次李明秋全程跟到底,第二次返回鳳棲時李明秋不走了,讓楞木去靖邊馱鹽。自己則回到家裏稍事休息,來到親家的官邸給劉副軍長做一番交待。
劉副軍長看見李明秋回來,第一句話就說:“親家,那特殊通行證必須交回來,這是規定,誰也不能違犯”。
李明秋當真沒有帶來,那通行證還在楞木身邊,原指望那特殊通行證能永久使用,誰知道劉副軍長竟要收回。李明秋反問道:“非常重要嗎?騾馬大隊已經上了靖邊,返回時我替你要回來”。
劉副軍長沉吟了半天,才說:“那特殊通行證千萬不能落入敵人之手,更不能落入八路軍手中,假如有人利用特殊通行證販運違禁物資,我這個軍長也要跟上受牽連”。
李明秋倒吸一口冷氣,他販運軍火跟煙土之事還當真不能讓劉副軍長知曉,如果知道了怎麽處置都不過分。
邢小蠻進來,一身戎裝在身,腰裏別著手槍,顯得格外精神。他朝李明秋詭譎地一笑,讓李明秋感覺脊背發涼,黑道上的人嗅覺特靈,李明秋知道他的所有做為躲不過邢小蠻的眼睛,可是邢小蠻絕對不會對劉副軍長說任何話,李明秋對邢小蠻有救命之恩。邢小蠻也不想得罪楊九娃,亂世年間自身難保,誰願意給自己拴一個對頭?可是邢小蠻必須敲李明秋一杠子,邢小蠻初來鳳棲落腳,需要金錢和女人。
劉副軍長留李明秋吃飯,李明秋借口告辭,剛回到家裏邢小蠻就不期而至。
突然間進來幾個幫助李明秋照看食鹽的夥計,告訴李明秋來了一隊士兵,要把那些食鹽運走,據說胡宗南司令長官親自帶領長安城裏的秦腔班子來鳳棲慰問演出,戲樓上再不能堆放食鹽。
李明秋原打算過了正月十五把那些食鹽運往長安銷售,他不願意給劉副軍長增添麻煩。於是他急匆匆跟上夥計來到戲樓前,看見一個軍官正指揮著士兵搬運食鹽。李明秋問道:“你們打算把這些食鹽搬運到哪裏”?
那軍官知道李明秋跟劉副軍長的關係,給李明秋行了一個軍禮,然後告訴李明秋:“劉副軍長讓把這些食鹽下發到連隊”。
李明秋揮手製止了那些搬運的士兵,說:“先停一下,我去找你們的劉副軍長”。
那些搬運食鹽的士兵看看他們的指揮官,指揮官也讓停下。士兵們並不知道這些食鹽的來龍去脈,對劉副軍長分發食鹽滿肚子怨氣,這些食鹽足夠全軍將士吃十年,這樣一來士兵們的夥食標準就要降低,士兵們停下來消極等待,感覺中這劉副軍長有點不可思議。
李明秋來到劉副軍長辦公室,看劉副軍長正跟邢小蠻促膝長談,邢小蠻一見李明秋立刻站起身來,雙方都異常激動,卻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鬥轉星移,想不到邢小蠻竟然重返鳳棲,人生的路有時由不得自己做主,風裏浪裏過來了,相互間諸多感慨,盡在不言中。兩人握手,相擁,互道一聲問候,然後坐下來,李明秋說得直接:“劉副軍長,那些食鹽我來處理,你就不要插手了”。
劉副軍長慨然道:“食鹽的問題是我的失誤,我已經命令把食鹽分發到各個連隊,你隻消從軍務處領錢就是”。
李明秋有點失控:“這裏沒有別人,容我叫你一聲親家,親家,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食鹽部隊什麽時候才能用完?你是部隊首長,你這樣做下邊服不服你?有沒有怨言?你也置李明秋於不仁不義之地,讓咱們老哥倆失信於人”。
劉副軍長恍然大悟,他直言這些問題他根本就沒有想過,看來軍隊的事把人幹傻了,光知道軍人服從命令,用製式管理來處理民間事務,難免失誤。劉副軍長有點激動:“那是這樣,我打算從個人的軍餉裏邊補償你一部分損失”。
李明秋反問道:“我損失了什麽?這些食鹽運到長安肯定賺錢。我說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我李明秋一輩子雖然沒有幹成大事,但是能掂得來輕重,絕對不會給親家增添任何麻煩”。
屈秀琴的婚事也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祁先生已經答應在鳳棲城裏為屈秀琴購置一幢小院,鳳棲城內寸土寸金,購置一幢小院並非易事,屈福錄慷慨解囊,資助女兒一筆資金。木已成舟,李明秋隻能樂觀其成。
最震撼人的消息還是叫驢子酒館的女老板年翠英為爐頭崔秀章生下一子,四十多歲的崔秀章初為人父,在叫驢子酒館大宴賓客,但是應邀者寥寥,鳳棲人並不了解年翠英跟崔秀章的那一段戀情,他們在背地裏指指戳戳,極力貶斥那一對男女,叫驢子酒館門可羅雀,崔秀章坐在酒館內看著街上來往匆匆的人群,深切感受到了世俗的壓力。
鳳棲城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元宵,又恢複了以往的平靜。李明秋準備著趕赴長安銷售食鹽,順便看望他的小兒子懷信,臨行前他騎馬來到楊九娃的山寨,懷揣不可告人的目的。
自從山寨被焚毀以後,李明秋還沒有上過山寨,感覺中新修的木屋比以前的祠堂相差甚遠,楊九娃攜起李明秋的手走進大堂,話也說得直接:“李兄,你這次南下長安,可否順便帶些大煙”?
話已經挑明,相互間沒有任何遮遮掩掩,李明秋直言答道:“楊兄,李某這次上山,其目的有二,第一、借人,想讓楞木兄弟跟李某同行;第二、李某清楚山寨匿藏了大量的大煙”。
楊九娃罵道:“你這個鬼鑽,什麽事情都躲不過你的法眼,咱們是弟兄,楊某也不打算隱瞞,郭宇村還有大量的煙土沒有收購,可惜楊某沒錢”。
李明秋冷笑:“沒見過土匪頭子哭窮”。
楊九娃喟然長歎:“楊九娃一生不知道攢錢,僅有一些家底東渡黃河時給陣亡的家屬賠付已完,不瞞李兄說,目前僅能維持日常的開銷,還指望這些煙土能賣個好價錢”。
李明秋相信楊九娃所言,卻故意激道:“放心吧楊兄,李某絕不是上山借錢,隻是從鳳棲走時忘記帶幹糧,能否給李某管一頓飯”?
明知道李明秋是在開玩笑,楊九娃卻沉下臉來:“李兄怎麽如此講話,讓楊某羞愧的無地自容,吃飯可能不成問題,就是沒有好酒”。正說話間兩個弟兄端著木盤進來,盤子內盛滿各種野味佳肴,李明秋起身走出院子,從褡褳裏取出幾瓶好酒,楊九娃接過酒瓶子一看,竟然是茅台!楊九娃兩隻眼睛眯成一條縫:“想不到李兄山後屯兵”。
李明秋慨然:“咱們是弟兄,弟兄應該不分彼此,對不?這幾瓶老酒明秋已經珍藏了好幾年,今日背上山來與楊兄共飲,借酒澆愁,把往日的晦氣一股腦兒丟棄”。
過兩日,一切準備就緒,李明秋的騾馬大隊浩浩蕩蕩,從東城門外的騾馬大店出發,直奔長安而去,一同前往的除過楞木,還有騾駒子和板腦。劉副軍長特意給李明秋開了特殊通行證,李明秋的騾馬大隊沿路不需要檢查。
在長安銷貨相當順利,銷完貨後正好又碰見了八路軍的趕腳大隊,兩隊人馬在長安北郊匯合,八路軍騾馬大隊遊老板問李明秋,想不想捎回頭的貨物?
為了趕時間,李明秋決定不去內蒙,但是鳳棲的土特產有限,必須前往定邊馱鹽,那些煙土一次不能帶太多,萬一在路上出了麻煩就會血本無歸,說不定還會賠上性命,所以大家格外小心,把煙土隱藏在食鹽裏邊。不去內蒙回頭貨就不多,遊老板問李明秋捎不捎回頭的貨物時,李明秋想都沒有想就很快地答應:“捎”!
來到二府莊李明秋才發現,原來又是給八路軍運槍。李明秋不可能推辭,運槍的利潤更大,生意人管他什麽黨派,隻要有錢賺什麽生意都敢做,反正有劉副軍長開的特殊通行證,路上也基本上不怎麽檢查,李明秋賊膽包天,販運起了軍火和大煙。
那些軍火運到鳳棲,轉上驢尾巴梁給郭宇村卸下一部分,其餘的軍火運往甘泉道鎮,在道鎮把軍火給八路軍交割清楚,又去靖邊馱鹽,返回鳳棲時楊九娃已經把煙土打包運往東城外的羅馬大店等待。第一次李明秋全程跟到底,第二次返回鳳棲時李明秋不走了,讓楞木去靖邊馱鹽。自己則回到家裏稍事休息,來到親家的官邸給劉副軍長做一番交待。
劉副軍長看見李明秋回來,第一句話就說:“親家,那特殊通行證必須交回來,這是規定,誰也不能違犯”。
李明秋當真沒有帶來,那通行證還在楞木身邊,原指望那特殊通行證能永久使用,誰知道劉副軍長竟要收回。李明秋反問道:“非常重要嗎?騾馬大隊已經上了靖邊,返回時我替你要回來”。
劉副軍長沉吟了半天,才說:“那特殊通行證千萬不能落入敵人之手,更不能落入八路軍手中,假如有人利用特殊通行證販運違禁物資,我這個軍長也要跟上受牽連”。
李明秋倒吸一口冷氣,他販運軍火跟煙土之事還當真不能讓劉副軍長知曉,如果知道了怎麽處置都不過分。
邢小蠻進來,一身戎裝在身,腰裏別著手槍,顯得格外精神。他朝李明秋詭譎地一笑,讓李明秋感覺脊背發涼,黑道上的人嗅覺特靈,李明秋知道他的所有做為躲不過邢小蠻的眼睛,可是邢小蠻絕對不會對劉副軍長說任何話,李明秋對邢小蠻有救命之恩。邢小蠻也不想得罪楊九娃,亂世年間自身難保,誰願意給自己拴一個對頭?可是邢小蠻必須敲李明秋一杠子,邢小蠻初來鳳棲落腳,需要金錢和女人。
劉副軍長留李明秋吃飯,李明秋借口告辭,剛回到家裏邢小蠻就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