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突圍以後楊九娃沒有直接上山,而是跟隨郭麻子一起來到鳳棲縣城,當時郭麻子已經昏迷,楊九娃不放心摯友。有人曾經給楊九娃捎話,讓楊九娃趕快歸山,但是沒有告訴楊九娃山上究竟發生了什麽變故。楊九娃知道山上的土匪們火拚,是在三天以後。三日後楊九娃從鳳棲返回山寨,楞木專門守在驢尾巴梁等候,楊九娃見到楞木後有點奇怪,詢問楞木:“山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楞木一向說話都很直爽,這陣子卻有點吞吞吐吐。
楊九娃火了,罵楞木像個娘們。
楞木說:“大哥,你先把火氣壓下來,我才肯告訴你”。
楊九娃心裏一沉:“該不是疙瘩他——遭遇了不測”?
楞木說:“咱們東渡以後,山上留下來的幾個老家夥以為咱們回不來了,打昏了保管曾彪,把山寨的財物洗劫一空,正好讓突圍歸來的弟兄們碰見,雙方發生了火拚,那幾個老家夥沒有一個逃脫,全部被打死在樹林子裏”。
楊九娃聽後一言不發,打馬一鞭,朝山寨直奔,來到山寨一看,隻見十幾個弟兄全都在聚義堂坐著,一見楊九娃進屋全都站了起來。這次東渡黃河,楊九娃也損失了十幾個弟兄,還有幾個弟兄負傷,正在鳳棲治療,三十多個人的山寨隻剩下不足二十人,楊九娃心裏本來就不是滋味,又為了財產之爭發生了火拚,更讓這個漢子難以承受。他大聲質問:“誰下令開的槍”?
疙瘩腿上纏著紗布,拄著桌子站起來,說:“大哥,是我下令開的槍,要殺要剮我一個人頂著,跟其他弟兄無關”。
楊九娃看這十幾個弟兄跟他出生入死,沒有一個認慫,臉頰憋得通紅:“疙瘩兄弟,我說你好糊塗!銀錢乃身外之物,沒有了可以重新掙回來,這些老哥們出生入死跟我幾十年,卻為了幾個臭錢葬送了性命,你把楊九娃置於不仁不義之中”!
老保管曾彪一手插在腰間,裝著腰痛的樣子從門外走進來,替疙瘩申辯:“楊大哥,這件事不怪老三(疙瘩排行第三),我曾經力勸他們,他們不但不聽,還將我打昏”。
楊九娃坐下,低頭思忖,良久,抬起頭,問楞木:“你們回山寨三天,為什麽不設靈堂”?
楞木回答:“靈堂設在祠堂裏,陣亡的十幾個弟兄全都設了牌位”。
原來,山上專門有一間屋子設為祠堂,凡是死了的弟兄都設一個牌位,每逢過節或者出外打劫回來都要祭祀。
楊九娃出屋來到祠堂,焚香跪拜,身後跪倒十幾個弟兄。少頃,他站起來,囑咐楞木:“把為國捐軀的弟兄的牌位移到聚義堂,祭祀三日,為山寨火拚而死去的幾個老哥舉行厚葬,增設牌位,跟其他弟兄一起祭祀”。
楞木有些不解,爭辯道:“大哥差矣,前邊的弟兄為國捐軀,後邊這幾個老哥死於財產之爭,這兩類人怎麽能供奉在一起?你這樣做讓在戰場上殊死拚搏的弟兄們寒心”!
楊九娃慨然:“同是人生父母養,活一世不易,雖然死法不同,但是大家都是跟上楊九娃出生入死的弟兄。這件事是咱們山寨的恥辱,希望以此為戒,以後永遠再不要發生”。
疙瘩當了土匪以後,洋芋從來沒有上過山寨,聽得疙瘩從戰場上九死一生,活著回來,而且負傷了,洋芋不顧一切,帶著兩個女兒,連夜趕到山寨。
山寨上的弟兄們常去郭宇村,全都認識洋芋,可是疙瘩負傷回到山寨以後,公然跟那個帶領他們突圍的女人住在一起,那女人給疙瘩端屎端尿,侍候疙瘩的衣食起居,儼然一對恩愛夫妻。兩個小男孩在院子裏玩耍,好似一對孿生兄弟。弟兄們擔心洋芋跟疙瘩混鬧,勸說那女人暫時回避。
疙瘩拉那女人坐在自己身旁,對女人說:“你就坐在這裏,洋芋跟我夫妻十幾年,我理解洋芋,你們兩個終究要見麵,早一點解除隔閡對雙方都有好處”。
洋芋帶著兩個女兒進入疙瘩的屋子,看疙瘩腿上纏著繃帶坐在炕上,一隻胳膊摟著一個女人,地上兩個小男孩在玩耍。心裏的不爽一晃而過,不但不吃醋,反而替疙瘩感到欣慰。隻是有點難過,看來疙瘩娶了這個婆娘已經幾年,而且有了兩個兒子,心想我早都主張你另外納一房媳婦,為你生子立後,你竟然瞞我幾年,這疙瘩做事也有點太損,你把我洋芋當成什麽人?
疙瘩見洋芋進屋,滿臉帶笑,不但不覺得尷尬,反而指著旁邊的凳子說:“洋芋,你先坐下,容我給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
洋芋把提來的包裹放在凳子上,她本人仍然站著。疙瘩笑洋芋也笑,隻是兩人內心的想法不一樣。洋芋說:“疙瘩,我一直主張你給你另外找一個女人,隻是這件事你不該瞞著我”。
疙瘩懷裏的女人早都聽過疙瘩說他的老婆很醜,見了疙瘩還是猛吃一驚,這女人哪像女人,簡直是一頭棕熊!她緊緊地靠在疙瘩身旁,眼神裏流露出驚恐。可是聽了洋芋說話以後,對洋芋的驚恐消除,還有點心存感激,她解釋道:“大姐,您誤會了,我跟你家疙瘩認識才幾天”。
洋芋懷疑地看著疙瘩,疙瘩說:“她說得是真話,我至今還不知道她叫什麽名字,正是她們父女倆救了我的命,她的老爹爹還為了保護我犧牲了自己,這女人的丈夫死了,我感覺我應當承擔起男人的責任”。
那女人把疙瘩摟著她的胳膊取開,心想大家既然都說明白了也就成了一家人,她對洋芋說:“你母女三人大老遠來了,一定還沒有吃飯,我給你們做飯去”。
洋芋說:“不用忙活了,我們坐一坐就走。我們主要擔心疙瘩出事,看見疙瘩平安回來,我們也就放心”。
疙瘩有些不悅,對洋芋說:“洋芋,你想你能走嗎?你一走大家都顯得生分。住下吧。住幾天再回去”。
楊九娃的小老婆香玉聽說洋芋姐姐來了,早都抱著孩子在門口站著,她擔心洋芋跟疙瘩鬧事,一直沒有進屋,這陣子看一家人和解了,還沒有進門就喊:“洋芋姐姐,你來了,咱娘可好”?
洋芋把香玉的孩子接過來抱在懷裏,開玩笑說道:“你做了壓寨夫人,還記得咱們的老娘?老娘可想你啦,天天念叨你”。
香玉哭了:“我也是天天想娘,你回家時一定要將我帶上”。
楊九娃平安回到山寨,小女人終於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下,當夜一對患難夫妻緊緊相擁,小女人睡在楊九娃的懷裏激動地嚶嚶囁嚅:“楊大哥,我不能沒有你,從今後那樣冒險的事兒你不要再做了,行不”?
楊九娃撫摸著香玉,感覺中小女人的身子光滑得像隻泥鰍,他翻身騎在小女人身上,小女人在暗夜裏等待,一動不動。楊九娃想起了戰場上那一個個倒下去鮮活的身影,渾身一陣燥熱,頭上冒出了汗珠。小女人雙手把楊九娃的脖子鉤住,關切地問道:“楊大哥,你這是怎麽了?哪兒不舒服”。
楊九娃猛然從小女人身上彈起來,急速地穿好衣服,開了門來到馬廄,牽出自己的坐騎,翻身騎上,值崗的哨兵問他:“楊大哥,你要去哪裏”?
楊九娃甩了一鞭,馬朝山下飛奔,身後撂下一句話:“我出去轉轉就回”。他有一樁心願未了,不可能睡在女人的懷裏逍遙。此時還有另外一個女人讓楊九娃揪心,大家都突圍而歸,單丟下何仙姑一人斷後,楊九娃知道何仙姑的本領了得,可是子彈不長眼,現代戰爭一個人要突出重圍談何容易!何仙姑是楊九娃心裏那一根跳動的脈絡,時刻牽動著楊九娃的神經,幾十年來楊九娃多少次化險為夷,都是何仙姑助他一臂神力,今夜,楊九娃不能光圖自己享受,他必須見到何仙姑,死要見屍、活要見人!
下了山來到黃河岸邊,楊九娃遙望對岸的鷹咀在暗夜中靜默,突然一道亮光一閃,一顆星星拖著長長的尾巴,隕落在鳳棲縣城的方向,仿佛心有靈犀,楊九娃即刻斷定,何仙姑已經回到仙姑庵!他幾乎不加思索,躍馬揚鞭,直奔驢尾巴梁而去。
下了驢尾巴梁,黃龍山被楊九娃摔在身後,黃土高原在這裏展現了她全部的風姿,一條條溝壑縱橫,把平整的塬麵切割得七零八落,鳳棲城像一顆高原明珠,鑲嵌在黃土高原之上。離城向東十裏,一片翠柏掩映之下,仙姑庵座落其中。
往事如煙,在楊九娃的腦海裏輪番出現。那一年,楊九娃落魄在仙姑庵棲身,何仙姑靠一座仙姑庵的收入,養活了楊九娃的十幾個弟兄,使楊九娃得以苟延殘喘,儲精養銳,為以後的重整旗鼓奠定了基礎。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看似山窮水盡,卻突然間柳暗花明。楊九娃根本就沒有想到,何仙姑能冒著槍林彈雨,隻身來到戰場,救楊九娃於水火之中……
啟明星高掛,夜風很是生涼,楊九娃騎馬走進柏樹林子,下了馬,在拴馬石上把馬拴好。看那緊閉的門縫裏,有一絲燈光外瀉,他知道裏邊肯定有人,……他躡手躡腳,朝門口走去,胸腔裏升騰起一片肅穆一片神聖,感覺中他不是前來約會,而是朝聖……山門自然打開,瀉出一片光明,楊九娃看見了何仙姑雙手合十端坐蓮台,麵如滿月,眼睛微閉,朱唇一張一合,聲若洪鍾:“楊九娃,老衲知你今晚要來,故在此等候,念及你我夫妻一場,給你指撥迷津,趕快帶著你那小女人遠離塵世,到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了卻餘生。如果再迷戀塵世浮華,以後難免有殺身之禍,不得善終”。
楞木一向說話都很直爽,這陣子卻有點吞吞吐吐。
楊九娃火了,罵楞木像個娘們。
楞木說:“大哥,你先把火氣壓下來,我才肯告訴你”。
楊九娃心裏一沉:“該不是疙瘩他——遭遇了不測”?
楞木說:“咱們東渡以後,山上留下來的幾個老家夥以為咱們回不來了,打昏了保管曾彪,把山寨的財物洗劫一空,正好讓突圍歸來的弟兄們碰見,雙方發生了火拚,那幾個老家夥沒有一個逃脫,全部被打死在樹林子裏”。
楊九娃聽後一言不發,打馬一鞭,朝山寨直奔,來到山寨一看,隻見十幾個弟兄全都在聚義堂坐著,一見楊九娃進屋全都站了起來。這次東渡黃河,楊九娃也損失了十幾個弟兄,還有幾個弟兄負傷,正在鳳棲治療,三十多個人的山寨隻剩下不足二十人,楊九娃心裏本來就不是滋味,又為了財產之爭發生了火拚,更讓這個漢子難以承受。他大聲質問:“誰下令開的槍”?
疙瘩腿上纏著紗布,拄著桌子站起來,說:“大哥,是我下令開的槍,要殺要剮我一個人頂著,跟其他弟兄無關”。
楊九娃看這十幾個弟兄跟他出生入死,沒有一個認慫,臉頰憋得通紅:“疙瘩兄弟,我說你好糊塗!銀錢乃身外之物,沒有了可以重新掙回來,這些老哥們出生入死跟我幾十年,卻為了幾個臭錢葬送了性命,你把楊九娃置於不仁不義之中”!
老保管曾彪一手插在腰間,裝著腰痛的樣子從門外走進來,替疙瘩申辯:“楊大哥,這件事不怪老三(疙瘩排行第三),我曾經力勸他們,他們不但不聽,還將我打昏”。
楊九娃坐下,低頭思忖,良久,抬起頭,問楞木:“你們回山寨三天,為什麽不設靈堂”?
楞木回答:“靈堂設在祠堂裏,陣亡的十幾個弟兄全都設了牌位”。
原來,山上專門有一間屋子設為祠堂,凡是死了的弟兄都設一個牌位,每逢過節或者出外打劫回來都要祭祀。
楊九娃出屋來到祠堂,焚香跪拜,身後跪倒十幾個弟兄。少頃,他站起來,囑咐楞木:“把為國捐軀的弟兄的牌位移到聚義堂,祭祀三日,為山寨火拚而死去的幾個老哥舉行厚葬,增設牌位,跟其他弟兄一起祭祀”。
楞木有些不解,爭辯道:“大哥差矣,前邊的弟兄為國捐軀,後邊這幾個老哥死於財產之爭,這兩類人怎麽能供奉在一起?你這樣做讓在戰場上殊死拚搏的弟兄們寒心”!
楊九娃慨然:“同是人生父母養,活一世不易,雖然死法不同,但是大家都是跟上楊九娃出生入死的弟兄。這件事是咱們山寨的恥辱,希望以此為戒,以後永遠再不要發生”。
疙瘩當了土匪以後,洋芋從來沒有上過山寨,聽得疙瘩從戰場上九死一生,活著回來,而且負傷了,洋芋不顧一切,帶著兩個女兒,連夜趕到山寨。
山寨上的弟兄們常去郭宇村,全都認識洋芋,可是疙瘩負傷回到山寨以後,公然跟那個帶領他們突圍的女人住在一起,那女人給疙瘩端屎端尿,侍候疙瘩的衣食起居,儼然一對恩愛夫妻。兩個小男孩在院子裏玩耍,好似一對孿生兄弟。弟兄們擔心洋芋跟疙瘩混鬧,勸說那女人暫時回避。
疙瘩拉那女人坐在自己身旁,對女人說:“你就坐在這裏,洋芋跟我夫妻十幾年,我理解洋芋,你們兩個終究要見麵,早一點解除隔閡對雙方都有好處”。
洋芋帶著兩個女兒進入疙瘩的屋子,看疙瘩腿上纏著繃帶坐在炕上,一隻胳膊摟著一個女人,地上兩個小男孩在玩耍。心裏的不爽一晃而過,不但不吃醋,反而替疙瘩感到欣慰。隻是有點難過,看來疙瘩娶了這個婆娘已經幾年,而且有了兩個兒子,心想我早都主張你另外納一房媳婦,為你生子立後,你竟然瞞我幾年,這疙瘩做事也有點太損,你把我洋芋當成什麽人?
疙瘩見洋芋進屋,滿臉帶笑,不但不覺得尷尬,反而指著旁邊的凳子說:“洋芋,你先坐下,容我給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
洋芋把提來的包裹放在凳子上,她本人仍然站著。疙瘩笑洋芋也笑,隻是兩人內心的想法不一樣。洋芋說:“疙瘩,我一直主張你給你另外找一個女人,隻是這件事你不該瞞著我”。
疙瘩懷裏的女人早都聽過疙瘩說他的老婆很醜,見了疙瘩還是猛吃一驚,這女人哪像女人,簡直是一頭棕熊!她緊緊地靠在疙瘩身旁,眼神裏流露出驚恐。可是聽了洋芋說話以後,對洋芋的驚恐消除,還有點心存感激,她解釋道:“大姐,您誤會了,我跟你家疙瘩認識才幾天”。
洋芋懷疑地看著疙瘩,疙瘩說:“她說得是真話,我至今還不知道她叫什麽名字,正是她們父女倆救了我的命,她的老爹爹還為了保護我犧牲了自己,這女人的丈夫死了,我感覺我應當承擔起男人的責任”。
那女人把疙瘩摟著她的胳膊取開,心想大家既然都說明白了也就成了一家人,她對洋芋說:“你母女三人大老遠來了,一定還沒有吃飯,我給你們做飯去”。
洋芋說:“不用忙活了,我們坐一坐就走。我們主要擔心疙瘩出事,看見疙瘩平安回來,我們也就放心”。
疙瘩有些不悅,對洋芋說:“洋芋,你想你能走嗎?你一走大家都顯得生分。住下吧。住幾天再回去”。
楊九娃的小老婆香玉聽說洋芋姐姐來了,早都抱著孩子在門口站著,她擔心洋芋跟疙瘩鬧事,一直沒有進屋,這陣子看一家人和解了,還沒有進門就喊:“洋芋姐姐,你來了,咱娘可好”?
洋芋把香玉的孩子接過來抱在懷裏,開玩笑說道:“你做了壓寨夫人,還記得咱們的老娘?老娘可想你啦,天天念叨你”。
香玉哭了:“我也是天天想娘,你回家時一定要將我帶上”。
楊九娃平安回到山寨,小女人終於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下,當夜一對患難夫妻緊緊相擁,小女人睡在楊九娃的懷裏激動地嚶嚶囁嚅:“楊大哥,我不能沒有你,從今後那樣冒險的事兒你不要再做了,行不”?
楊九娃撫摸著香玉,感覺中小女人的身子光滑得像隻泥鰍,他翻身騎在小女人身上,小女人在暗夜裏等待,一動不動。楊九娃想起了戰場上那一個個倒下去鮮活的身影,渾身一陣燥熱,頭上冒出了汗珠。小女人雙手把楊九娃的脖子鉤住,關切地問道:“楊大哥,你這是怎麽了?哪兒不舒服”。
楊九娃猛然從小女人身上彈起來,急速地穿好衣服,開了門來到馬廄,牽出自己的坐騎,翻身騎上,值崗的哨兵問他:“楊大哥,你要去哪裏”?
楊九娃甩了一鞭,馬朝山下飛奔,身後撂下一句話:“我出去轉轉就回”。他有一樁心願未了,不可能睡在女人的懷裏逍遙。此時還有另外一個女人讓楊九娃揪心,大家都突圍而歸,單丟下何仙姑一人斷後,楊九娃知道何仙姑的本領了得,可是子彈不長眼,現代戰爭一個人要突出重圍談何容易!何仙姑是楊九娃心裏那一根跳動的脈絡,時刻牽動著楊九娃的神經,幾十年來楊九娃多少次化險為夷,都是何仙姑助他一臂神力,今夜,楊九娃不能光圖自己享受,他必須見到何仙姑,死要見屍、活要見人!
下了山來到黃河岸邊,楊九娃遙望對岸的鷹咀在暗夜中靜默,突然一道亮光一閃,一顆星星拖著長長的尾巴,隕落在鳳棲縣城的方向,仿佛心有靈犀,楊九娃即刻斷定,何仙姑已經回到仙姑庵!他幾乎不加思索,躍馬揚鞭,直奔驢尾巴梁而去。
下了驢尾巴梁,黃龍山被楊九娃摔在身後,黃土高原在這裏展現了她全部的風姿,一條條溝壑縱橫,把平整的塬麵切割得七零八落,鳳棲城像一顆高原明珠,鑲嵌在黃土高原之上。離城向東十裏,一片翠柏掩映之下,仙姑庵座落其中。
往事如煙,在楊九娃的腦海裏輪番出現。那一年,楊九娃落魄在仙姑庵棲身,何仙姑靠一座仙姑庵的收入,養活了楊九娃的十幾個弟兄,使楊九娃得以苟延殘喘,儲精養銳,為以後的重整旗鼓奠定了基礎。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看似山窮水盡,卻突然間柳暗花明。楊九娃根本就沒有想到,何仙姑能冒著槍林彈雨,隻身來到戰場,救楊九娃於水火之中……
啟明星高掛,夜風很是生涼,楊九娃騎馬走進柏樹林子,下了馬,在拴馬石上把馬拴好。看那緊閉的門縫裏,有一絲燈光外瀉,他知道裏邊肯定有人,……他躡手躡腳,朝門口走去,胸腔裏升騰起一片肅穆一片神聖,感覺中他不是前來約會,而是朝聖……山門自然打開,瀉出一片光明,楊九娃看見了何仙姑雙手合十端坐蓮台,麵如滿月,眼睛微閉,朱唇一張一合,聲若洪鍾:“楊九娃,老衲知你今晚要來,故在此等候,念及你我夫妻一場,給你指撥迷津,趕快帶著你那小女人遠離塵世,到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了卻餘生。如果再迷戀塵世浮華,以後難免有殺身之禍,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