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二師的隊伍調離鳳棲的間隙,郭麻子贏得了喘息的機會,本來長安方麵嚴令郭麻子的部隊春節前就東渡黃河開赴山西,這一下他們起碼可以在瓦溝鎮過一個春節。既然郭善人已死,郭麻子也就無所顧忌,感覺中自己已經五十多了,把牡丹紅連帶自己的親生兒子娶回自己身邊才是正理。
新來的駐軍師長是劉勘集團軍長的部下,也姓劉。劉師長駐軍鳳棲的第二天中午,郭麻子特意備了一份厚禮,去鳳棲看望劉師長,劉師長親自出麵接見了郭團長,還留郭團長吃了飯,跟郭團長促膝長談,劉師長詢問了鳳棲的風土人情,還談了他對長安兵諫的看法,直言道他也主張抗日,但是他認為張學良將軍跟楊虎城將軍的做法有點過激。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對領袖實行兵諫實質上就是反叛。劉師長一邊說郭麻子一邊點頭,從不插言,等待劉師長說完了郭團長才提出了自己的請求:“上級命令我部即刻開赴山西抗日前線,現在春節將至,部隊老弱官兵較多,能不能寬限我部一些時日”?
劉師長即刻表態:“我還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就我個人來說,我不會落井下石,不會催促你們動身,你部就放心駐軍瓦溝鎮,什麽時候上級來了命令,我會通知你們”。
郭團長離開鳳棲鎮,跟隨行的衛兵打馬揚鞭,一路朝東,高原上刮過來凜冽的風,可是他感覺不來冷,直想放開嗓子吼上一曲。他在鳳棲駐軍二十年,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全在這裏度過,雖不能說功勳卓著,卻也盡職盡責。二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郭團長不能說一無所獲,最起碼他有一個親生兒子,兒子就是他的全部。他讓隨行的衛兵先回瓦溝鎮,而郭團長卻隻身一人,騎著馬上了驢尾巴梁,直奔郭宇村。
郭麻子在四合院門前下了馬,抬手敲門的瞬間心裏頭一陣發酸,想不到他郭麻子把人活到今天!開門的正是牡丹紅,那個女人有點吃驚,想不到郭麻子會來,她遲疑地問道:“你們什麽時候動身”?
郭麻子知道牡丹紅問話的涵義,因為他曾經說過,上級命令他們東渡黃河開赴山西。郭麻子說話時有點哽咽,他說:“不走了,最起碼春節前不會動身”。
郭麻子在拴馬石上拴好馬,跟牡丹紅一起走進院子,兒子郭全中跟媳婦李娟出來了,全發已經知道了眼前的軍人就是他的生父,可是那個“爹”字無論如何也叫不出口,倒是兒子媳婦李娟顯得較為乖巧,叫了一聲爹,還問:“你吃了沒有”?
回家的感覺是那樣的強烈,讓郭麻子倍感親切,然而牡丹紅卻哭了,她流淚道:“要麽你把我們全部帶走,吃苦受累我們全不在乎,要麽你就離開這裏,我們的死死活活不要你管”!
郭麻子臉上堆滿巴結的笑:“我既然來了就有我的打算”。他走上前去想跟兒子郭全中親熱,誰知道兒子見了郭麻子膽怯,躲在媳婦李娟的身後。郭麻子突然哭了,淚流滿麵,大聲喊道:“兒子,我是你的親爹”!
牡丹紅感動了,臉頰上顯出了少女才有的紅暈:“孩子他爹,你小聲點,小心外邊人聽見”。然而郭麻子卻用盡全部力量喊道:“我就是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聽見”!
灶膛裏一把火,水開了,屋子裏罩滿濃濃的水蒸氣,郭麻子盤腿坐在炕上,享受做丈夫和爹的酣然。然而此時,在另外一幢院子裏,郭全發跟年翠英卻一籌莫展,按照鳳棲習俗,丈夫死了寡婦改嫁要等過了三年,最起碼也得過了周年,可是爹爹郭善人屍骨未寒,郭麻子卻找****來要跟牡丹紅重續前緣,這樣匆忙、這樣不顧一切未免有點打臉,可是他們隻能私下議論,真正出頭露麵阻撓牡丹紅改嫁夫妻倆都沒有那個膽。夫妻倆盼望著那郭麻子帶著牡丹紅趕快離開,他們眼不見心不煩!
郭麻子哪管別人的感受?事實上他也不知道別人有什麽感受。兒子媳婦用木盤把飯盛上炕,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屋子裏洋溢著家的溫馨。郭麻子端起碗喝著小米稀粥,眼前晃動著父母的身影,牡丹紅變成了他的前妻,心儀裏湧出一陣感動。也不管兒子跟媳婦就在當麵,伸手摟著牡丹紅,附在牡丹紅的耳朵邊小聲說:“一會兒吃完飯我帶你先上楊九娃的山寨,這裏不宜咱們久居”。
牡丹紅心裏一激靈,熱淚模糊了她的雙眼,牡丹紅依偎在郭麻子的懷裏喃喃自語:“但願這是永遠”。
兒子郭全中跟媳婦李娟看到這種場麵,悄悄溜下炕,回到他們自己的新房,小兩口不知道是福是禍,他們雙雙相擁,站在自己新房的窗口,目不轉睛地瞅著上房那邊,那裏發生了什麽?他們雖然看不見,但是心裏清楚。對這個新爹李娟感覺亢奮,郭全中卻顯得有點茫然。
暮靄初降的黃昏,牡丹紅騎在馬上,郭麻子牽著馬韁繩出了村,村裏人躲在門縫裏偷看,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猜測都有。但是牡丹紅心裏滋潤著,感覺中梅開二度。她是一個戲子,連自己的真實姓名都不知道,七八歲上賣到戲院,不到十二歲就被同行的師兄輪奸,雖然在戲台上紅火了那麽幾年,但是那樣的日子蘸著血淚和心酸!她知道周圍所有的男人都把她當作玩物,沒有一個人真心跟她相愛,她學會了無所顧忌地在男人身上榨取,可是最後卻落了個一無所有,隻有在今天,在西風凜冽的嚴冬,牡丹紅才真正地綻放了,感覺到了幸福。
出了村子,郭麻子看看前後左右無人,突然一下子躍上馬背,把牡丹紅從身後緊緊地摟住,牡丹紅渾身一激靈,頓感軟弱無骨,倒在郭麻子懷中,郭麻子在馬屁股上加了一鞭,馬兒在山路上馳騁,牡丹紅心兒懸在半空,在雲裏穿行。
夜幕籠罩了群山,看那山的皺褶裏閃著粼粼火星,夫妻倆迎著那火光走去,原來是兩個狩獵的山民。郭麻子不認識山民,山民們卻認識郭麻子。看郭團長騎著馬帶著一個女人,兩個山民對視著,心裏想了些什麽誰也不清楚。那郭麻子卻突然不想走了,在篝火邊坐了下來,跟兩個山民攀談,山民們應付了幾句,借故離開。郭麻子把身上穿的狗皮大衣脫下來,鋪在篝火旁邊,讓牡丹紅坐上去,然後撿拾山柴添加進篝火之中,藍藍的火苗直衝夜空,跟天上的星星交相輝映。牡丹紅疑惑著問道:我們不走了?
不走了!郭麻子回答得豪邁,有意讓群山聽見:“這裏挺好,就我們倆,沒有紅塵俗世的煩惱,沒有明槍暗箭的博弈,我們兩人就在這裏結婚”!
大山肯定聽見了,讓風為他們吹響迎親的伴奏,紅紅的火光映紅了牡丹紅的臉,牡丹紅捋了捋頭發,坐在狗皮褥子上,看那郭麻子慢慢地脫去外衣,牡丹紅顯得有些膽怯,終究山風凜冽,數九寒冬,韶華不再,兩把老骨頭能否經得住冬夜的風寒?
可是郭麻子全然不顧,把自己剝得**,圍著篝火扭起了秧歌,嘴裏咿咿呀呀地唱著:“那天我到你家來,你媽打我一鍋蓋……”
牡丹紅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和鳴:“哥愛妹的大花眼,妹愛哥的不要臉……”
滿天的繁星眨著疑惑的眼睛看著這一雙瘋男瘋女,終於忍俊不禁,跳進火堆,爆起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瘋夠了,便摟抱在一起,躺在狗皮大衣上,互相撕咬著對方,馬兒看得高興,仰起脖子,對天嘶鳴。
那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奉獻,相戀中的大山永不後悔。火光漸漸地小下去了,可他們感覺不來寒冷,馬兒善解人意,靠他們外側臥著,為他們遮擋住凜冽的風,兩人都沒有睡意,相擁著,一直到天明。
晨曦微熹的早晨,楊九娃憋了一泡尿,一出門就掏出家夥掃射,尿完了才抬起頭,看見郭麻子跟牡丹紅一起,牽著馬,站在他的門口。
新來的駐軍師長是劉勘集團軍長的部下,也姓劉。劉師長駐軍鳳棲的第二天中午,郭麻子特意備了一份厚禮,去鳳棲看望劉師長,劉師長親自出麵接見了郭團長,還留郭團長吃了飯,跟郭團長促膝長談,劉師長詢問了鳳棲的風土人情,還談了他對長安兵諫的看法,直言道他也主張抗日,但是他認為張學良將軍跟楊虎城將軍的做法有點過激。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對領袖實行兵諫實質上就是反叛。劉師長一邊說郭麻子一邊點頭,從不插言,等待劉師長說完了郭團長才提出了自己的請求:“上級命令我部即刻開赴山西抗日前線,現在春節將至,部隊老弱官兵較多,能不能寬限我部一些時日”?
劉師長即刻表態:“我還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就我個人來說,我不會落井下石,不會催促你們動身,你部就放心駐軍瓦溝鎮,什麽時候上級來了命令,我會通知你們”。
郭團長離開鳳棲鎮,跟隨行的衛兵打馬揚鞭,一路朝東,高原上刮過來凜冽的風,可是他感覺不來冷,直想放開嗓子吼上一曲。他在鳳棲駐軍二十年,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全在這裏度過,雖不能說功勳卓著,卻也盡職盡責。二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郭團長不能說一無所獲,最起碼他有一個親生兒子,兒子就是他的全部。他讓隨行的衛兵先回瓦溝鎮,而郭團長卻隻身一人,騎著馬上了驢尾巴梁,直奔郭宇村。
郭麻子在四合院門前下了馬,抬手敲門的瞬間心裏頭一陣發酸,想不到他郭麻子把人活到今天!開門的正是牡丹紅,那個女人有點吃驚,想不到郭麻子會來,她遲疑地問道:“你們什麽時候動身”?
郭麻子知道牡丹紅問話的涵義,因為他曾經說過,上級命令他們東渡黃河開赴山西。郭麻子說話時有點哽咽,他說:“不走了,最起碼春節前不會動身”。
郭麻子在拴馬石上拴好馬,跟牡丹紅一起走進院子,兒子郭全中跟媳婦李娟出來了,全發已經知道了眼前的軍人就是他的生父,可是那個“爹”字無論如何也叫不出口,倒是兒子媳婦李娟顯得較為乖巧,叫了一聲爹,還問:“你吃了沒有”?
回家的感覺是那樣的強烈,讓郭麻子倍感親切,然而牡丹紅卻哭了,她流淚道:“要麽你把我們全部帶走,吃苦受累我們全不在乎,要麽你就離開這裏,我們的死死活活不要你管”!
郭麻子臉上堆滿巴結的笑:“我既然來了就有我的打算”。他走上前去想跟兒子郭全中親熱,誰知道兒子見了郭麻子膽怯,躲在媳婦李娟的身後。郭麻子突然哭了,淚流滿麵,大聲喊道:“兒子,我是你的親爹”!
牡丹紅感動了,臉頰上顯出了少女才有的紅暈:“孩子他爹,你小聲點,小心外邊人聽見”。然而郭麻子卻用盡全部力量喊道:“我就是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聽見”!
灶膛裏一把火,水開了,屋子裏罩滿濃濃的水蒸氣,郭麻子盤腿坐在炕上,享受做丈夫和爹的酣然。然而此時,在另外一幢院子裏,郭全發跟年翠英卻一籌莫展,按照鳳棲習俗,丈夫死了寡婦改嫁要等過了三年,最起碼也得過了周年,可是爹爹郭善人屍骨未寒,郭麻子卻找****來要跟牡丹紅重續前緣,這樣匆忙、這樣不顧一切未免有點打臉,可是他們隻能私下議論,真正出頭露麵阻撓牡丹紅改嫁夫妻倆都沒有那個膽。夫妻倆盼望著那郭麻子帶著牡丹紅趕快離開,他們眼不見心不煩!
郭麻子哪管別人的感受?事實上他也不知道別人有什麽感受。兒子媳婦用木盤把飯盛上炕,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屋子裏洋溢著家的溫馨。郭麻子端起碗喝著小米稀粥,眼前晃動著父母的身影,牡丹紅變成了他的前妻,心儀裏湧出一陣感動。也不管兒子跟媳婦就在當麵,伸手摟著牡丹紅,附在牡丹紅的耳朵邊小聲說:“一會兒吃完飯我帶你先上楊九娃的山寨,這裏不宜咱們久居”。
牡丹紅心裏一激靈,熱淚模糊了她的雙眼,牡丹紅依偎在郭麻子的懷裏喃喃自語:“但願這是永遠”。
兒子郭全中跟媳婦李娟看到這種場麵,悄悄溜下炕,回到他們自己的新房,小兩口不知道是福是禍,他們雙雙相擁,站在自己新房的窗口,目不轉睛地瞅著上房那邊,那裏發生了什麽?他們雖然看不見,但是心裏清楚。對這個新爹李娟感覺亢奮,郭全中卻顯得有點茫然。
暮靄初降的黃昏,牡丹紅騎在馬上,郭麻子牽著馬韁繩出了村,村裏人躲在門縫裏偷看,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猜測都有。但是牡丹紅心裏滋潤著,感覺中梅開二度。她是一個戲子,連自己的真實姓名都不知道,七八歲上賣到戲院,不到十二歲就被同行的師兄輪奸,雖然在戲台上紅火了那麽幾年,但是那樣的日子蘸著血淚和心酸!她知道周圍所有的男人都把她當作玩物,沒有一個人真心跟她相愛,她學會了無所顧忌地在男人身上榨取,可是最後卻落了個一無所有,隻有在今天,在西風凜冽的嚴冬,牡丹紅才真正地綻放了,感覺到了幸福。
出了村子,郭麻子看看前後左右無人,突然一下子躍上馬背,把牡丹紅從身後緊緊地摟住,牡丹紅渾身一激靈,頓感軟弱無骨,倒在郭麻子懷中,郭麻子在馬屁股上加了一鞭,馬兒在山路上馳騁,牡丹紅心兒懸在半空,在雲裏穿行。
夜幕籠罩了群山,看那山的皺褶裏閃著粼粼火星,夫妻倆迎著那火光走去,原來是兩個狩獵的山民。郭麻子不認識山民,山民們卻認識郭麻子。看郭團長騎著馬帶著一個女人,兩個山民對視著,心裏想了些什麽誰也不清楚。那郭麻子卻突然不想走了,在篝火邊坐了下來,跟兩個山民攀談,山民們應付了幾句,借故離開。郭麻子把身上穿的狗皮大衣脫下來,鋪在篝火旁邊,讓牡丹紅坐上去,然後撿拾山柴添加進篝火之中,藍藍的火苗直衝夜空,跟天上的星星交相輝映。牡丹紅疑惑著問道:我們不走了?
不走了!郭麻子回答得豪邁,有意讓群山聽見:“這裏挺好,就我們倆,沒有紅塵俗世的煩惱,沒有明槍暗箭的博弈,我們兩人就在這裏結婚”!
大山肯定聽見了,讓風為他們吹響迎親的伴奏,紅紅的火光映紅了牡丹紅的臉,牡丹紅捋了捋頭發,坐在狗皮褥子上,看那郭麻子慢慢地脫去外衣,牡丹紅顯得有些膽怯,終究山風凜冽,數九寒冬,韶華不再,兩把老骨頭能否經得住冬夜的風寒?
可是郭麻子全然不顧,把自己剝得**,圍著篝火扭起了秧歌,嘴裏咿咿呀呀地唱著:“那天我到你家來,你媽打我一鍋蓋……”
牡丹紅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和鳴:“哥愛妹的大花眼,妹愛哥的不要臉……”
滿天的繁星眨著疑惑的眼睛看著這一雙瘋男瘋女,終於忍俊不禁,跳進火堆,爆起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瘋夠了,便摟抱在一起,躺在狗皮大衣上,互相撕咬著對方,馬兒看得高興,仰起脖子,對天嘶鳴。
那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奉獻,相戀中的大山永不後悔。火光漸漸地小下去了,可他們感覺不來寒冷,馬兒善解人意,靠他們外側臥著,為他們遮擋住凜冽的風,兩人都沒有睡意,相擁著,一直到天明。
晨曦微熹的早晨,楊九娃憋了一泡尿,一出門就掏出家夥掃射,尿完了才抬起頭,看見郭麻子跟牡丹紅一起,牽著馬,站在他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