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裏疑惑著,但總是做長輩的,芳儀還是對著這個外甥女和顏悅色的。免了各位的國禮,隻單單受了大格格的家禮。等給赫舍裏福晉和舒穆祿少福晉看了座,芳儀就拉著舒穆祿氏大格格仔細看著。這女孩兒也是大方的,垂眉順眼的由著芳儀打量,不扭捏,也不是那種肆無忌憚的樣子。


    芳儀邊看邊點頭,自己這個身子的額娘跟姐姐,教導出來的姑娘應該是不差的。笑著問了幾句家常話,也都對答的很有分寸,才笑眯眯的也讓看座了。隻是眼角間,芳儀卻看見了自己這個額娘和姐姐對了下眼,兩人臉上的神色也是愉悅的。


    到了這個時候,芳儀哪裏還猜不出這二人的心思?怕是心裏還惦記著那個太子妃的位置,這回特地帶著大格格來給自己相看,讓自己滿意了,也好去揣多著康熙。


    芳儀心裏搖了搖頭,這事情不管自己那個阿瑪知不知道、同不同意,景陽一準兒是不知道或者是不願意的,不然,為何這兩位早沒動靜,隻等著景陽前腳兒出了京,後腳這兩位就帶著大格格給自己請安來了?


    芳儀隻當不知道,言語間隻是閑話,赫舍裏福晉還是挺忠於職守的,把這兩天京裏那些個八卦細數著,不過當著大格格的麵上,雖然滿人家的女兒比漢女忌諱要少很多,還是有些東西不能講的,再加上這段日子進宮多了些,也就沒有多少新鮮的。於是這話題在有心的引導下,就往那大格格的身上說了。隻說這個女兒,是多麽好,在家有多麽受寵,多得了景陽的歡心,隻是畢竟都是高手,這誇人,聽著也像是自謙。


    芳儀也相信她們所言不虛,隻是想著要塞給自己的兒子,還是歎息著。隻是,歲月真是把殺豬刀,轉眼間,這女孩兒已經比自己當年進宮時歲數還大了。


    正想著,赫舍裏福晉就開了腔:“娘娘現在身子不比尋常,萬歲爺和太子殿下及三阿哥雖然體貼小心,但總是男人,身邊還得有個女親才好。我跟芳穎是不方便的,隻是丹若是您嫡親外甥女,又是個極妥當的,有她在您身邊看著,府裏也好放心些。再一說,今年也是她選秀,總也要進來的,不若就先讓她在您身邊見識見識,也讓您這兒的老嬤嬤指點些規矩,省得到時候出了岔子。景陽現在也是忙碌,也顧不上自己家裏的事情,所以我就做了這個主開了這口。這也是兩便的事情,您看著可好?”


    芳儀哪裏不知道她們心裏的打算,讓這個姑娘在自己身邊待著,除了讓自己喜歡這姑娘,還想著讓承祜跟這個表姐熟悉起來。芳儀轉頭看了看丹若,這小姑娘也是一臉期盼的樣子。


    丹若,丹若,想當初知道這個名字時,自己是多麽震驚。丹若,石榴的別名。而後來的那個兒子,取名為恒衛,小名阿離,更讓芳儀想起那個午後。那一日,最後,一個少年說著自己要努力去做乾清門侍衛,要一直護衛著某個小姑娘。


    想到這些,芳儀的心一軟,且她們又抬出了景陽,若要不允,豈不是在景陽的女兒麵前不給景陽麵子?算了,等景陽回來,自然會忙著把這個女兒接出去的。再說了,就是留下來,自己也不會讓這女孩兒接近承祜的。倒是宮裏的規矩和忌諱,可以讓嬤嬤們好好教教,也算是為景陽做些事情吧。


    看皇後娘娘點了頭,這幾個也是開心的。既然應下了,芳儀也不含糊,當著這幾個,就讓人跟萬流哈氏說了聲,又跟各處守備相關知會了一聲,又讓嬤嬤們給收拾個屋子給了丹若,指了幾個人看顧下,順便指了幾個常出宮的,等下跟著少福晉去府裏收拾換洗衣裳。也不是芳儀小氣,別的倒也罷了,隻是這換洗衣裳可不是現做現得的。芳穎忙推辭,不用煩勞公公,等下讓人送過來即可。芳儀也不多說了,說不得那些東西早就備下了。


    又說了些話,看著芳儀露了疲態,才告辭了。芳儀就讓丹若帶著人送她們出去了,自己連飯也顧不得吃就躺下了。


    隻是沒想到,等起來了,身邊服侍的畫冬就來回話,說是先頭太皇太後那兒派人來傳話,讓舒穆祿氏大格格過去見見,原本是要報給皇後娘娘聽的,隻是看著娘娘睡得沉,那人就說,也沒個大事,隻是看看舒穆祿家格格而已,不讓人驚動皇後,就帶人走了。現在看著已經好一會兒了,要不要派人去打聽一下?


    芳儀心裏沒得煩悶,看來這太皇太後是盯上自己了,不然,怎麽才剛來個人,就被叫去了?不過,本來明天芳儀就打算讓人趕早的帶著丹若去給太皇太後請安,算是告個知道,現在隻是太皇太後主動了。隻是,她那兒叫人,急也沒有用,隻等聽說話再說吧。


    雖傳了膳,隻是今天煩了心,又才睡了起來,倒是一點兒都沒有胃口,看著桌子上的菜,連個筷子都不想動。識春看著就急了,勸道:“娘娘好歹用兩口吧,要不太子殿下並幾位阿哥知道了又得著急上火的。”


    說著轉頭又說了賞冬幾句,“你也真是,也不看看娘娘還沒進東西,就說那些有的沒的,白壞了娘娘的胃口。”畫冬也一臉懊惱,隻說自己思慮不周,請娘娘責罰。


    芳儀豈會為了這個責罰人的?不過,就算再怎麽沒有胃口,芳儀也知道要進食,不光是不讓兒子擔心,最主要的,肚子裏的孩子也要營養。


    才像吃藥似的用了膳,這丹若倒是回來了。就進來把在太皇太後那兒的事情給回了。聽著,太皇太後很是和善,還賞了不少好東西,說是丹若格格頗有皇後年輕時候的風範。這話聽著芳儀直在心裏比手指頭,什麽叫做皇後娘娘年輕時候,難道姐現在老了?姐現在還是個的大好青年呢,說風華正茂還嫌早了呢。不跟你們古人一般見識!


    不過,隻要不難為小孩就好。芳儀想著,太皇太後應該是擔心自己把這姑娘定給承祜吧?兩代皇後,怎麽能都出在赫舍裏族及他的親族那兒呢?其實,太皇太後倒大可不必擔心的,在太子的親事上頭,自己還真不想添言。康熙選太子妃的考量,肯定比自己周到。什麽時候,得把這話兒遞過去。


    芳儀也不用丹若在跟前服侍,就讓她回自己屋裏歇著,要是呆煩了,也可以外頭走走,隻是身邊不許脫了人。今兒個先散散,明日安排人教她規矩。


    等四下無人了,識春就湊上來奉上幾樣東西,說是丹若格格給的。芳儀一看,一水兒四個織錦荷包,看著薄薄的。不過越是輕薄的荷包,沒準才越貴重。鼓鼓囊囊沉甸甸的,無非是些金銀錁子,輕薄的,那是銀票!


    “既然人給你們了,你們就收下。”芳儀知道這幾個都是知分寸的,收東西也會挑人的。隻是,這幾個看著也年紀大了,最大的能有二十了,跟著自己的時間長了,也盡心服侍。自己總是要為他們考慮的,真等到了二十五,年紀就大了,還是今年就先把大的指個好親事放出去再說。


    接下來的日子,也沒什麽兩樣的。有嬤嬤們操著心,等兒子老公都不在的時候,芳儀精神好,就把丹若找過來說說話,聽聽那些小姑娘家在家的樂子,也聽聽她的貴女圈子,也說幾個人家的閨女聽聽她的評價。其實,是芳儀在看著丹若的品性。不過,就這麽看來,是個大家閨秀,行止端莊,知情識趣,進退有度的。也是,赫舍裏福晉,舒穆祿少福晉,哪個不是這樣的?隻要沒遇著事情,都看不出來的。


    芳儀也對康熙說了自己的這個外甥女。康熙也宣了見了一麵,問了幾句話,賞賜了些東西,算是給皇後的麵子做臉,隻是多餘的話一句沒說。


    宮裏其他的人就更不要說了,自從那日太皇太後傳了見了,那些人也就跟著一個個的過來送禮了。一時間坤寧宮倒是熱鬧起來了。這下子,承祜等人倒是不樂意了,讓人仔細看著點兒,別混進些什麽人什麽事情。


    別人送上門的裏,不能不收,不收那是不給臉,也不能白收,還得一處處拜謝,趕上會攀扯的,就要讓時常來走動。丹若倒是婉拒了,說是進來服侍皇後娘娘的,娘娘身子不爽,自己也是在無心走動。芳儀聽著跟著的人的匯報,暗暗點頭,隻是,這孩子做得再好,也是可惜的。


    原以為景陽沒多久就會回來,也會把女兒給接出去,隻是沒想到,這次景陽一走,都兩個月了,還沒回京,這倒讓芳儀操心上了。隻是看著康熙還是沒事人的樣子,芳儀也稍稍放下了心。


    這一日,大清早,萬琉哈氏求見,說是有件事委實無法決下,實不得以,來打擾皇後娘娘,以請示下。


    (謝謝婯、愛笑,魚悠遊的粉票!小月長評V5!!)


    (友情推薦


    書名:我的阿瑪是康熙


    書號:2055402


    作者:鳳棲桐


    簡介:打造最和諧數字軍團)


    (宮女名有誤,不是賞冬,是畫冬,改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清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壺好茶嘎山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壺好茶嘎山糊並收藏笑清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