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遊子歸鄉(中).
雲州之內,因為蕭漠這些年來生性低調足不出戶的緣故,與蕭漠相熟之人,不過肖桓、範貫、朱瑞德、柳宗盛、吳構等寥寥幾人罷了。
待看到肖桓、範貫兩人皆是聽從了自己的建議之後,蕭漠心中稍稍安慰,下一個說服目標,就是朱瑞德了。
隻不過,對於自己能否說服朱瑞德,蕭漠卻並沒有信心,朱瑞德為人方正,太過固執,說他從某方麵而言是一個迂儒也不為過,別看朱瑞德一直把蕭漠當成自己的得意門生,而蕭漠現在在文壇間的名氣也是已經遠遠超過於他,但想要讓朱瑞德相信蕭漠的推斷,卻並不容易。
果然,待蕭漠回到朱瑞德府上之後,將自己的推斷和擔憂向朱瑞德細細講訴了一遍,並建議朱瑞德在明年九月之前遠離雲州之後,朱瑞德不僅沒有被蕭漠說服,反而怒斥蕭漠以一己之胡思亂想擾亂人心,說什麽“即使南狄當真來犯,我大楚精兵當真無法阻擋,就算德陽當真城破,我身為楚朝官員,又哪裏有獨自逃生提前聞風而逃的道理?”
待蕭漠繼續勸說之時,朱瑞德甚至還警告蕭漠,如果在胡言亂語擾亂人心,即使蕭漠是他的弟子,也必然把蕭漠交到衙門法辦。
在這個時代,擾亂民心確實是一項幾乎不下於聚眾謀反的大罪,這也是蕭漠這些日子以來遲遲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公布於眾的重要原因之一。
蕭漠苦笑,這就是他為何遲遲沒有將心中憂慮說於朱瑞德知的原因。
不過,蕭漠他現在的這般行為,細細想來,確實是與望風而逃並無區別了。
但難道明知戰亂將至,還要將家人留在這等危地不成?
蕭漠並非完人,至少這一點是做不到的。
雖然無力保下兩州百姓的安危,但那是人時有力窮,權利威信不足罷了。但對於身邊之人,蕭漠卻是決然不會放棄的。
不過,在無法說服朱瑞德的同時,倒是碰巧來到朱府,尋蕭漠交付第一批《蕭體帖》販賣後分成的吳構,在一旁倒是若有所思,看其神色,即使沒有完全相信蕭漠,恐怕也動了一些心思,明年必然會留一些後手。
但是,就在蕭漠冒著被朱瑞德再次責罵的風險準備繼續勸說朱瑞德之時,朱瑞德卻告訴了蕭漠一個讓他又驚又喜的消息。
在雲州任滿三年,加上任內又出了蕭漠這麽一個弟子,讓朱瑞德聲望大漲,朱瑞德已經接到消息,明年二月之後,他就要返京升任“閣學士”之職了。
相比較蕭漠、肖桓、範貫等人,本不相信蕭漠所言的朱瑞德,反倒會是第一個離開這裏。
聽到朱瑞德的話後,蕭漠就不再相勸,反正他的目的就是讓朱瑞德提前離開雲州而已。
蕭漠卻不知道,這一日朱瑞德雖然訓斥了蕭漠一頓,但夜裏回思,卻是輾轉反側,越想越覺得蕭漠所說的事情大有可能,所以竟是連夜起床,將蕭漠所說之事寫成奏章,連夜發往了京城。
兩天之後,蕭漠在朱瑞德、吳構、以及許多相識或者不相識的官員商賈文人的相送下,與肖桓、範貫一起,乘坐著馬車離開了德陽城,緩緩向著單縣駛去。
一路上,想到回去之後要收拾家中細軟離開雲州的事情,即使肖桓與範貫呆在一處車廂之內,一時間卻也沒有了鬥嘴的興趣。
甚至在蕭漠的要求下,他們在返回家中之後,還要將家中產業全部賣出,隻帶細軟銀兩進京趕考。
對於這一點,蕭漠的解釋極為果決:“即使明年那南狄沒有前來中原劫掠侵犯,但以他們的狼子野心,這一天也是必然的,隻是早晚而已,你們家中的那些祖產留在雲州,在將來也隻有被狄人禍害的份,還是趁此機會早早賣出為好。如果你們舍不得,入京之中,我給你們買上同樣規模的宅子產業就是!”
蕭漠這些年來,販書所得的分成,以及無數慕名拜訪之人所送的禮物,林林總總加起來至少有兩三千貫,這話說的倒是底氣十足。
隻是,肖桓、範貫雖然對蕭漠無比信任,且隱約已經想到,跟在蕭漠的身後,對兩人的將來大有好處,但國人念舊,祖業難離,從古至今,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肖桓、範貫家人雖然不多,且獲得舉子功名之後,在家中更已是說一不二,即使他們的父母也會遵從他們的意思,但想要說服家人販賣祖業,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而蕭漠卻並沒有考慮這些,他隻是想到不久之後,自己和蕭慎言就要返回寰州,事隔近四年後,終於能與祖母劉氏、祖父蕭慎行等人相見,心中隱隱有些激動。
雖然已經在單縣居住了這麽長時間,並在這裏交識了不少師友,但無論是蕭慎言還是蕭漠,都很清楚,單縣隻是他們的一個過渡罷了。
至於另一邊,王霽瑞卻並沒有多想,他隻要能一直跟在蕭漠身邊就好。
反倒是一向深沉神秘的鄧尚全,此時在趕車之餘,臉上神色卻是若有所思。
這幾天蕭漠在與單佐堂、朱瑞德等人交談之時,所言所思並沒有避著他,站在蕭漠的身後,對於蕭漠所想到的種種,他皆是聽的清清楚楚。
相比較其他人,鄧尚全無疑對蕭漠更加了解,他知道蕭漠不可能無的放矢,所以在取得蕭漠的同意之後,他已經將蕭漠認為南狄會在明年秋季之前入侵大楚的消息,細細的寫成一封密信,傳到了嵩山書院。
畢竟,嵩山書院所在的亳州,也地處北方,與草原上的狄族並不遙遠。
就這樣,在若有所思之中,靜靜的時間過得極快,傍晚時分,眾人已經來到單縣城門之下。
“少爺。”
就在蕭漠暗思之時,車廂外突然響起了鄧尚全的聲音。
“怎麽了?”
蕭漠掀開車簾,抬頭向外看去,卻不由愣住了。
隻見在不遠處的城門外,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向著馬車快步趕來,已是深秋,寒風冷冽,來人年紀已大,身形已是佝僂,但此刻卻是麵上微帶激動之色,腳步極快。
來人正是蕭慎言。
見到蕭慎言的身形,蕭漠身體微震,心中極為感動。
蕭漠事前並沒有向蕭慎言來信提及何時歸來,想必是蕭慎言估摸著時日,這些天來一直在單縣縣城外等待著,從早到晚,也不知持續了多少時日。
不由得,蕭漠想起了四年之前,祖母劉氏也是如此,每日也是站在小院外,默默的等待著蕭漠讀書歸來,而且這般行動足足持續了整整五年時間。
強壓下心中的愧疚和感動,蕭漠連忙跳下馬車,快步向著蕭慎言迎去。
“四爺爺,孫兒回來了,沒有辜負您多年的教導,獲得了此次州試的頭名會元。”
來到蕭慎言麵前之後,蕭漠深深躬身一禮,口中低聲說道。
蕭慎言雙手將蕭漠扶起身來,神色也是頗為激動,連聲說道:“好,漠兒,你很好……”
神色間之激動,與平日裏的威嚴固執的形象大不相同。
雖然早已知道蕭漠獲得解元的蕭漠,但此刻終於見到蕭漠,聽到蕭漠親口說出,蕭慎言依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
不僅因為蕭漠獲得會元之後光耀門楣,還因為在蕭漠獲得舉子功名後,他和蕭漠終於可以回寰州老家了。
四年前的蕭家之劫因他而起,但如今培養出了一個蕭漠,將來在九泉之下,他也終於有顏去麵對列祖列宗了。
對於一直對蕭家心懷愧疚的蕭慎言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蕭漠回到居所中之後,卻見內中各般細軟已是被收拾妥當,顯然蕭慎言歸鄉心切,實不下於蕭漠。
第二天,柳宗盛來訪,邀請蕭漠、蕭慎言、肖桓、範貫、王霽瑞等人赴宴,時至今日,柳宗盛在蕭漠麵前已經很少以老師自居了,他很清楚,他這個“老師”與朱瑞德截然不同,隻是自封而已,而蕭漠將來的成就遠高於他,所以在與蕭漠相處時,與往日相比,卻是多了幾分小心。
而蕭漠在宴席間,裝作無意間把自己的種種推測說於柳宗盛聽,柳宗盛接連點頭之餘,臉上的神色卻是不以為然,讓蕭漠不由在心中暗歎。
朱瑞德也不相信蕭漠的判斷,但卻正在此時被朝廷升任為閣學士,已是提前離開了這片險地,柳宗盛也是不信蕭漠所言,卻依舊要呆在雲州之內,隻能說每人各有機緣,蕭漠雖然接連提醒,但看柳宗盛那敷衍的樣子,卻也無可奈何。
而與柳宗盛等人聚了一場之後,蕭漠在單縣再無牽掛,第三日,在一眾師友的送別之下,與蕭慎言一起,帶著王霽瑞,坐在馬車之中,在鄧尚全的駕馭下,緩緩向著遠方離去。
……
十日之後,一輛馬車,緩緩駛入寰州長治城之內。
雲州之內,因為蕭漠這些年來生性低調足不出戶的緣故,與蕭漠相熟之人,不過肖桓、範貫、朱瑞德、柳宗盛、吳構等寥寥幾人罷了。
待看到肖桓、範貫兩人皆是聽從了自己的建議之後,蕭漠心中稍稍安慰,下一個說服目標,就是朱瑞德了。
隻不過,對於自己能否說服朱瑞德,蕭漠卻並沒有信心,朱瑞德為人方正,太過固執,說他從某方麵而言是一個迂儒也不為過,別看朱瑞德一直把蕭漠當成自己的得意門生,而蕭漠現在在文壇間的名氣也是已經遠遠超過於他,但想要讓朱瑞德相信蕭漠的推斷,卻並不容易。
果然,待蕭漠回到朱瑞德府上之後,將自己的推斷和擔憂向朱瑞德細細講訴了一遍,並建議朱瑞德在明年九月之前遠離雲州之後,朱瑞德不僅沒有被蕭漠說服,反而怒斥蕭漠以一己之胡思亂想擾亂人心,說什麽“即使南狄當真來犯,我大楚精兵當真無法阻擋,就算德陽當真城破,我身為楚朝官員,又哪裏有獨自逃生提前聞風而逃的道理?”
待蕭漠繼續勸說之時,朱瑞德甚至還警告蕭漠,如果在胡言亂語擾亂人心,即使蕭漠是他的弟子,也必然把蕭漠交到衙門法辦。
在這個時代,擾亂民心確實是一項幾乎不下於聚眾謀反的大罪,這也是蕭漠這些日子以來遲遲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公布於眾的重要原因之一。
蕭漠苦笑,這就是他為何遲遲沒有將心中憂慮說於朱瑞德知的原因。
不過,蕭漠他現在的這般行為,細細想來,確實是與望風而逃並無區別了。
但難道明知戰亂將至,還要將家人留在這等危地不成?
蕭漠並非完人,至少這一點是做不到的。
雖然無力保下兩州百姓的安危,但那是人時有力窮,權利威信不足罷了。但對於身邊之人,蕭漠卻是決然不會放棄的。
不過,在無法說服朱瑞德的同時,倒是碰巧來到朱府,尋蕭漠交付第一批《蕭體帖》販賣後分成的吳構,在一旁倒是若有所思,看其神色,即使沒有完全相信蕭漠,恐怕也動了一些心思,明年必然會留一些後手。
但是,就在蕭漠冒著被朱瑞德再次責罵的風險準備繼續勸說朱瑞德之時,朱瑞德卻告訴了蕭漠一個讓他又驚又喜的消息。
在雲州任滿三年,加上任內又出了蕭漠這麽一個弟子,讓朱瑞德聲望大漲,朱瑞德已經接到消息,明年二月之後,他就要返京升任“閣學士”之職了。
相比較蕭漠、肖桓、範貫等人,本不相信蕭漠所言的朱瑞德,反倒會是第一個離開這裏。
聽到朱瑞德的話後,蕭漠就不再相勸,反正他的目的就是讓朱瑞德提前離開雲州而已。
蕭漠卻不知道,這一日朱瑞德雖然訓斥了蕭漠一頓,但夜裏回思,卻是輾轉反側,越想越覺得蕭漠所說的事情大有可能,所以竟是連夜起床,將蕭漠所說之事寫成奏章,連夜發往了京城。
兩天之後,蕭漠在朱瑞德、吳構、以及許多相識或者不相識的官員商賈文人的相送下,與肖桓、範貫一起,乘坐著馬車離開了德陽城,緩緩向著單縣駛去。
一路上,想到回去之後要收拾家中細軟離開雲州的事情,即使肖桓與範貫呆在一處車廂之內,一時間卻也沒有了鬥嘴的興趣。
甚至在蕭漠的要求下,他們在返回家中之後,還要將家中產業全部賣出,隻帶細軟銀兩進京趕考。
對於這一點,蕭漠的解釋極為果決:“即使明年那南狄沒有前來中原劫掠侵犯,但以他們的狼子野心,這一天也是必然的,隻是早晚而已,你們家中的那些祖產留在雲州,在將來也隻有被狄人禍害的份,還是趁此機會早早賣出為好。如果你們舍不得,入京之中,我給你們買上同樣規模的宅子產業就是!”
蕭漠這些年來,販書所得的分成,以及無數慕名拜訪之人所送的禮物,林林總總加起來至少有兩三千貫,這話說的倒是底氣十足。
隻是,肖桓、範貫雖然對蕭漠無比信任,且隱約已經想到,跟在蕭漠的身後,對兩人的將來大有好處,但國人念舊,祖業難離,從古至今,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肖桓、範貫家人雖然不多,且獲得舉子功名之後,在家中更已是說一不二,即使他們的父母也會遵從他們的意思,但想要說服家人販賣祖業,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而蕭漠卻並沒有考慮這些,他隻是想到不久之後,自己和蕭慎言就要返回寰州,事隔近四年後,終於能與祖母劉氏、祖父蕭慎行等人相見,心中隱隱有些激動。
雖然已經在單縣居住了這麽長時間,並在這裏交識了不少師友,但無論是蕭慎言還是蕭漠,都很清楚,單縣隻是他們的一個過渡罷了。
至於另一邊,王霽瑞卻並沒有多想,他隻要能一直跟在蕭漠身邊就好。
反倒是一向深沉神秘的鄧尚全,此時在趕車之餘,臉上神色卻是若有所思。
這幾天蕭漠在與單佐堂、朱瑞德等人交談之時,所言所思並沒有避著他,站在蕭漠的身後,對於蕭漠所想到的種種,他皆是聽的清清楚楚。
相比較其他人,鄧尚全無疑對蕭漠更加了解,他知道蕭漠不可能無的放矢,所以在取得蕭漠的同意之後,他已經將蕭漠認為南狄會在明年秋季之前入侵大楚的消息,細細的寫成一封密信,傳到了嵩山書院。
畢竟,嵩山書院所在的亳州,也地處北方,與草原上的狄族並不遙遠。
就這樣,在若有所思之中,靜靜的時間過得極快,傍晚時分,眾人已經來到單縣城門之下。
“少爺。”
就在蕭漠暗思之時,車廂外突然響起了鄧尚全的聲音。
“怎麽了?”
蕭漠掀開車簾,抬頭向外看去,卻不由愣住了。
隻見在不遠處的城門外,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向著馬車快步趕來,已是深秋,寒風冷冽,來人年紀已大,身形已是佝僂,但此刻卻是麵上微帶激動之色,腳步極快。
來人正是蕭慎言。
見到蕭慎言的身形,蕭漠身體微震,心中極為感動。
蕭漠事前並沒有向蕭慎言來信提及何時歸來,想必是蕭慎言估摸著時日,這些天來一直在單縣縣城外等待著,從早到晚,也不知持續了多少時日。
不由得,蕭漠想起了四年之前,祖母劉氏也是如此,每日也是站在小院外,默默的等待著蕭漠讀書歸來,而且這般行動足足持續了整整五年時間。
強壓下心中的愧疚和感動,蕭漠連忙跳下馬車,快步向著蕭慎言迎去。
“四爺爺,孫兒回來了,沒有辜負您多年的教導,獲得了此次州試的頭名會元。”
來到蕭慎言麵前之後,蕭漠深深躬身一禮,口中低聲說道。
蕭慎言雙手將蕭漠扶起身來,神色也是頗為激動,連聲說道:“好,漠兒,你很好……”
神色間之激動,與平日裏的威嚴固執的形象大不相同。
雖然早已知道蕭漠獲得解元的蕭漠,但此刻終於見到蕭漠,聽到蕭漠親口說出,蕭慎言依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
不僅因為蕭漠獲得會元之後光耀門楣,還因為在蕭漠獲得舉子功名後,他和蕭漠終於可以回寰州老家了。
四年前的蕭家之劫因他而起,但如今培養出了一個蕭漠,將來在九泉之下,他也終於有顏去麵對列祖列宗了。
對於一直對蕭家心懷愧疚的蕭慎言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蕭漠回到居所中之後,卻見內中各般細軟已是被收拾妥當,顯然蕭慎言歸鄉心切,實不下於蕭漠。
第二天,柳宗盛來訪,邀請蕭漠、蕭慎言、肖桓、範貫、王霽瑞等人赴宴,時至今日,柳宗盛在蕭漠麵前已經很少以老師自居了,他很清楚,他這個“老師”與朱瑞德截然不同,隻是自封而已,而蕭漠將來的成就遠高於他,所以在與蕭漠相處時,與往日相比,卻是多了幾分小心。
而蕭漠在宴席間,裝作無意間把自己的種種推測說於柳宗盛聽,柳宗盛接連點頭之餘,臉上的神色卻是不以為然,讓蕭漠不由在心中暗歎。
朱瑞德也不相信蕭漠的判斷,但卻正在此時被朝廷升任為閣學士,已是提前離開了這片險地,柳宗盛也是不信蕭漠所言,卻依舊要呆在雲州之內,隻能說每人各有機緣,蕭漠雖然接連提醒,但看柳宗盛那敷衍的樣子,卻也無可奈何。
而與柳宗盛等人聚了一場之後,蕭漠在單縣再無牽掛,第三日,在一眾師友的送別之下,與蕭慎言一起,帶著王霽瑞,坐在馬車之中,在鄧尚全的駕馭下,緩緩向著遠方離去。
……
十日之後,一輛馬車,緩緩駛入寰州長治城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