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不識是個嚴謹的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能聯想起“軍人”這個詞,不是因為他的彪悍之氣,而是因為他的舉動有方,連跟在他身邊的士卒也都沒有懶散的樣子。長安為帝都,常能看見士兵,但他們絕大部分都不能稱為軍人,軍人本就應該是紀律的代名詞,最大的特點就是紀律嚴明、等級森嚴、作風嚴謹、進退有方。軍人,本該是個褒義詞,卻生生被一堆隻知道殺人、立功封侯、講求熱血義氣的人給糟蹋了。
程不識,這位名將,才像是真的軍人。
現在,他就立在韓嫣的麵前。與竇嬰一樣,他先布置了太子劉榮等三人的功課——射一百隻箭——然後才麵對韓嫣和劉彘。身著皮甲的程不識身材高大,麵容整肅,雙目精光內斂,看得出精明,但又不刺人眼。韓嫣決定,喜歡這個軍人,跟他多學點兒本事。
努力讓自己站直,不再低垂著頭,立正站好,曾經軍訓過,站軍姿還是會的,盡力讓自己顯得精神些。旁邊的劉彘在看到劉榮等人已經可以射箭後,雙眼開始放光,不喜歡舞刀弄槍、不想當英雄的男孩子幾乎是不存在的,這就是雄性的天□□。
“膠東王殿下,臣程不識,奉陛下命教授殿下騎射,臣雖然不才,然弓馬尚可,望殿下勉之。”
劉彘有些激動地點頭,表示明白。
“你便是韓嫣了吧?”
“回程先生,我就是韓嫣。”韓嫣也激動,努力表現得禮貌。
“令祖、令尊皆善騎射,你當勉力不可墮了他們的名聲。”他們是在匈奴長大的,善於騎射很正常啊。這麽說,家裏有不少部屬都是會騎射的人啊,或許應該找個機會請教?
“喏。”
“膠東王殿下之前練過射箭嗎?”
“沒有。”小劉彘有點不好意思了。
“韓嫣,你呢?”
“也沒有。”光顧著看幼年漢武帝的窘態了,忘了自己跟他一樣也是隻菜鳥,有些丟人,縮了縮脖子。
“無防,兩位年紀還小,現在開始練就好。”
習武對韓嫣來說是件新奇事兒,非常期待能自己射箭,上輩子可從來沒機會射箭,唯一摸過的遠程武器就是在軍訓時打了5發子彈的半自動□□。旁邊的劉彘也很迫不及待想試試身手。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是真理。
程不識拿出兩張小弓,讓韓嫣和劉彘拉拉看,沒帶手套的小嫩手,被弓弦割得很疼,使盡力氣也隻能拉個半開,旁邊的劉彘力氣要大些,也沒拉滿,一張小臉憋得通紅。見狀,程不識點點頭,讓人在弓弦上纏上麻布,然後布置了作業:別人射箭,他們拉弓,什麽時候能連續把弓拉滿20次,什麽時候開始教射箭。
慢慢騰騰地拉著手裏的小弓,耳邊傳來“篤篤”的箭頭入靶的聲音,拉開、鬆掉、再拉開、再鬆掉……以近三十年的靈魂咬緊牙關,也不過是拉了四十二下就堅持不下去了,懊喪的低下頭,看來還是缺乏鍛煉啊。再看看旁邊的劉彘,他倒是沒停,不過,也快了,累得通紅的臉上都是汗,想來自己也是這個德行。
再看看指導射箭的程不識,千萬不要給他造成什麽不好的印象啊。歎口氣,拿袖子抹抹臉,甩甩膀子接著拉,拉、拉、拉……真的是不行了,哭喪著臉,跟小弓練瞪眼。
就在這個時候,程不識來了,讓兩人先休息一下,並且說能做成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退到一邊,就被一群端水捧盆拿帕子的宮女太監圍住,沾劉彘的光,韓嫣也舒舒服服地洗了個臉。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所謂伴讀,伴在讀前,伴是主要的。所以,當劉彘讓韓嫣陪他聊天的時候,韓嫣自然不能說我還想拉弓。也所以,他們在聊天。真是難得,一上午他對韓嫣都沒好臉色,可能還記得韓嫣昨天說不要跟他住。可是周圍就韓嫣跟他兩個人年紀差不多大,他也隻好將就了。
“你以前學過寫字麽?”
“回殿下,臣母教過臣一些,後來祖父請周先生教了一年。”
“哦,你祖父那麽早就給你請先生了麽?你比我還小。”他似乎不太滿意自己現在才入學的狀況。
“嗯,是祖父瞧臣跟著母親學了些字,覺得母親是女子,懂得少,終歸讓先生教比較好。”小心翼翼看他一眼,小小年紀已經學會麵癱了。自從進了宮,韓嫣以侯府練就的的麵癱表情就常常破功,反觀這宮裏的人,倒是一個個高深莫測,從他們臉上根本看不出心裏在想什麽。要不是韓嫣知道一點兒曆史,光一個讀了20年書沒一點兒社會經驗的書呆子,被扔到這個鬼地方,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行啦,舅舅說你早慧,所以你祖父才請人教的,寫得好就寫得好,有什麽好瞞我的。”他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舅舅?是田`麽?昨天才定下伴讀的人選,這麽快他就把自己的底細報給他姐姐了?還真是個人才,以後少惹為佳。
“臣並不是有多聰明,”隻是穿來的,“隻是練多得,自然寫得要能看些。”
“你寫了多少竹簡?”有點懶洋洋的聲音。
“開始的時候跟母親學,沒敢用竹簡,隻拿清水在桌子上寫的,寫滿了擦掉就行。後來寫得好了點,才用的竹簡。”小小聲,對手指,我很可憐。
“幹嘛不直接用竹簡?”
“……”要怎麽說?雖然你也是庶子,可咱們的處境畢竟不同。
好在這個時候休息結束,程不識已經到了他們跟前,提醒膠東王殿下,第二節體育課開始了。
下午的課程在哺食前結束,同程不識告別後,一天的課程正式結束。太子劉榮留在他的太子宮,他的兩位伴讀各歸各家。劉彘自然是要到猗蘭殿他母親的住處的,韓嫣也向劉彘告退,打算回家吃口熱的慰勞一下自己。
不如意事常□□,剛走出學舍,就被猗蘭殿來的人給攔住了,王美人,膠東王太後,要見見兒子的伴讀,來堵人的卻是劉彘的長姐陽信公主。想也知道,昨天在長樂宮,她都沒有什麽插話的份兒,現在自然要找機會考察一下。
劉彘和他的這位姐姐很親,在陽信公主麵前表現得像個孩子,拉著她的手,講述一天的新奇經曆。這個時候的他是快樂的。陽信公主也微笑著聽,十五歲的少女,正值青春年華,本就生得美麗,笑起來像是一幅畫。
猗蘭殿離太子宮不算太近,也不太遠,一會兒也就到了。
待他們姐弟跑到王美人身邊坐下後,韓嫣還得苦命地向這位傳奇女子行禮。一位已經嫁人生女的婦人,居然能夠成為當時太子的寵姬,並且為這位太子生下三女一子,最後還把兒子捧上了皇位,自己當上了太後,她的母親還是昔年反王的孫女,聽起來簡值像是一篇女主無敵的。但,這是事實,這位兩千年前的女子,她做到了。所以,韓嫣含著敬畏向她行禮。
她倒是和藹,讓韓嫣到她跟前,仔細打量了好久,看得韓嫣心裏發毛,才開始問話:“韓嫣,今天都學什麽啦?”
這似乎應該是母親問剛放學回家的兒子的,可她兒子就在旁邊偏偏來問伴讀,韓嫣還得老老實實地回答:“回娘娘,早上竇太傅講了一會兒《詩經》,考了殿下和臣數數、行禮,教了認琴,最後讓寫字的來著。下午程將軍讓練習拉弓,說能拉滿20下就教射箭。”
王美人點點頭:“在家的時候學過嗎?”
“?”她說的是哪個方麵?“學過寫字,沒學過騎射。”
“你思念母親,不願意跟著膠東王,住在宮裏,是嗎?”聲音淡淡的,沒聽出不高興。可韓嫣覺得她有誘供的嫌疑。
“我想母親,也想跟殿下一塊兒讀書,白天陪殿下讀書,晚上陪母親聊天,不是挺好嗎?”小心地組織詞語,然後再上一句,“母親是母親,殿下是殿下,不是,我是說,我不知道栗娘娘幹嘛把母親和殿下拉一起,沒人會這麽問,我是說,他們,我……我不喜歡她這樣問。”慌亂一點,重點是帶出最後一句話。這種問題跟問小朋友:“你爸爸跟媽媽哪個更疼你?我知道兩個都疼你,不過,哪個對你更好啊?”一樣,純粹是逗孩子著急的,有點缺德。要是孩子父母跟這人有矛盾,絕對會以為這人是在欺負自家孩子順帶挑拔家庭關係。
“嗬嗬,好啦,別哭啊,你母親是個有福的,我也不攔著你回去跟母親團聚了,”王美人滿意了,“陛下賜你五匹帛,我不能高過陛下去,來人,拿三匹帛給韓嫣,再拿三匹賀他母親有此佳兒。”
“謝娘娘。”雖然沒有固定工資可拿,不過這兩天收的小費可不少,更重要的是,難得的體麵。
回到家裏,向祖父大人和父親大人匯報了一天的情況,當然是刪減版的,然後被打發去吃晚飯。天還沒黑,又被拎過去聽他們對自己的最新安排。兩位大人一致認為應該給韓嫣補課,於是,作息時間再次被調整,早上的功課被改成騎射,晚上回家以後讀書練琴到天黑。
第二天,在韓嫣挪動著被祖父大人從匈奴部屬裏挑來的騎射教頭訓練得很慘的身體到達學舍的時候,發現劉彘居然已經到了。抬頭看看日晷,自己沒遲到,是他早到了。不過在這宮裏頭,隻要主子不高興了,沒錯也是錯。尤其主子是個小孩兒的時候,他要是不講理,你也拿他沒辦法。
連忙上前行禮,先道歉再說,連台詞都準備好了:“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從一開始就不該跑到這宮裏來……”還沒等韓嫣開口,劉彘先說話了:“韓嫣,母親說你拿水練字很……辛苦,學舍有的是竹簡,你好好練,給我練出一筆好字,聽到沒?還有,不用擔心你的母親。”
“……”被同情了,還是當成受排擠的庶子小白菜同情,其實,侯府沒虐待韓嫣,放到哪裏,也不能一個兩歲的娃娃想幹什麽家裏人就非得準備好一切條件隨他折騰的。
“喏。”看來他是不打算追究寫字、和住在宮外的事情了。隻是想要和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必依靠你的憐憫來獲得,我會憑自己的本事來掙。哪怕隻是粗茶淡飯,可畢竟是自己的,我吃的時候心裏踏實。不過,還是謝謝了。真是個好心的孩子。決定喜歡他一點點。別誤會,是欣賞的那種喜歡,讓韓嫣這麽個成年人,對個小豆丁產生超友誼感情實在是太困難了。
不用擔心被頂頭上司討厭的日子過得很安穩,劉彘是個很好的同學,聰明、好學,進步飛快,幾乎每天都能發現他比前一天更成熟,讓韓嫣有點驚訝又有點心驚,更加打定主意要努力。
非常不客氣的說,韓嫣的起點比劉彘高許多,但劉彘的進步委實太快。打個比方,兩個人走路,韓嫣的起點超出劉彘一大截,可劉彘的加速度比韓嫣大許多,總有一天能趕上韓嫣,超過韓嫣,還好,路程不是無限的,這世上有他這樣加速度的人並不多,而且韓嫣的速度也不慢,韓嫣還能在這世界上領先絕大多數的人。
雖然不是十分爭強好勝,可看著周圍的人一個個超過你,心裏總是不舒服的,尤其是原來不如自己的人,人類的基因裏本就有競爭的因子。
於是,韓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有名師指導、有良好的學習條件、還有個能夠相互促進的同學,這樣的條件再不知道認真學習、充實自己,可真是傻了。至於人際關係,扮個乖寶寶別得罪人就可以了,畢竟隻有五歲。
就這樣,過完了四月。五月,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會認為是景帝親近姐姐,疼愛外甥,可韓嫣知道,要出事了。
景帝前元五年五月丁卯,封長公主子f為隆慮侯。長公主命自己的兒子回鄉祭祖,不再做太子伴讀。
程不識,這位名將,才像是真的軍人。
現在,他就立在韓嫣的麵前。與竇嬰一樣,他先布置了太子劉榮等三人的功課——射一百隻箭——然後才麵對韓嫣和劉彘。身著皮甲的程不識身材高大,麵容整肅,雙目精光內斂,看得出精明,但又不刺人眼。韓嫣決定,喜歡這個軍人,跟他多學點兒本事。
努力讓自己站直,不再低垂著頭,立正站好,曾經軍訓過,站軍姿還是會的,盡力讓自己顯得精神些。旁邊的劉彘在看到劉榮等人已經可以射箭後,雙眼開始放光,不喜歡舞刀弄槍、不想當英雄的男孩子幾乎是不存在的,這就是雄性的天□□。
“膠東王殿下,臣程不識,奉陛下命教授殿下騎射,臣雖然不才,然弓馬尚可,望殿下勉之。”
劉彘有些激動地點頭,表示明白。
“你便是韓嫣了吧?”
“回程先生,我就是韓嫣。”韓嫣也激動,努力表現得禮貌。
“令祖、令尊皆善騎射,你當勉力不可墮了他們的名聲。”他們是在匈奴長大的,善於騎射很正常啊。這麽說,家裏有不少部屬都是會騎射的人啊,或許應該找個機會請教?
“喏。”
“膠東王殿下之前練過射箭嗎?”
“沒有。”小劉彘有點不好意思了。
“韓嫣,你呢?”
“也沒有。”光顧著看幼年漢武帝的窘態了,忘了自己跟他一樣也是隻菜鳥,有些丟人,縮了縮脖子。
“無防,兩位年紀還小,現在開始練就好。”
習武對韓嫣來說是件新奇事兒,非常期待能自己射箭,上輩子可從來沒機會射箭,唯一摸過的遠程武器就是在軍訓時打了5發子彈的半自動□□。旁邊的劉彘也很迫不及待想試試身手。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是真理。
程不識拿出兩張小弓,讓韓嫣和劉彘拉拉看,沒帶手套的小嫩手,被弓弦割得很疼,使盡力氣也隻能拉個半開,旁邊的劉彘力氣要大些,也沒拉滿,一張小臉憋得通紅。見狀,程不識點點頭,讓人在弓弦上纏上麻布,然後布置了作業:別人射箭,他們拉弓,什麽時候能連續把弓拉滿20次,什麽時候開始教射箭。
慢慢騰騰地拉著手裏的小弓,耳邊傳來“篤篤”的箭頭入靶的聲音,拉開、鬆掉、再拉開、再鬆掉……以近三十年的靈魂咬緊牙關,也不過是拉了四十二下就堅持不下去了,懊喪的低下頭,看來還是缺乏鍛煉啊。再看看旁邊的劉彘,他倒是沒停,不過,也快了,累得通紅的臉上都是汗,想來自己也是這個德行。
再看看指導射箭的程不識,千萬不要給他造成什麽不好的印象啊。歎口氣,拿袖子抹抹臉,甩甩膀子接著拉,拉、拉、拉……真的是不行了,哭喪著臉,跟小弓練瞪眼。
就在這個時候,程不識來了,讓兩人先休息一下,並且說能做成這個樣子已經不錯了。退到一邊,就被一群端水捧盆拿帕子的宮女太監圍住,沾劉彘的光,韓嫣也舒舒服服地洗了個臉。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所謂伴讀,伴在讀前,伴是主要的。所以,當劉彘讓韓嫣陪他聊天的時候,韓嫣自然不能說我還想拉弓。也所以,他們在聊天。真是難得,一上午他對韓嫣都沒好臉色,可能還記得韓嫣昨天說不要跟他住。可是周圍就韓嫣跟他兩個人年紀差不多大,他也隻好將就了。
“你以前學過寫字麽?”
“回殿下,臣母教過臣一些,後來祖父請周先生教了一年。”
“哦,你祖父那麽早就給你請先生了麽?你比我還小。”他似乎不太滿意自己現在才入學的狀況。
“嗯,是祖父瞧臣跟著母親學了些字,覺得母親是女子,懂得少,終歸讓先生教比較好。”小心翼翼看他一眼,小小年紀已經學會麵癱了。自從進了宮,韓嫣以侯府練就的的麵癱表情就常常破功,反觀這宮裏的人,倒是一個個高深莫測,從他們臉上根本看不出心裏在想什麽。要不是韓嫣知道一點兒曆史,光一個讀了20年書沒一點兒社會經驗的書呆子,被扔到這個鬼地方,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行啦,舅舅說你早慧,所以你祖父才請人教的,寫得好就寫得好,有什麽好瞞我的。”他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舅舅?是田`麽?昨天才定下伴讀的人選,這麽快他就把自己的底細報給他姐姐了?還真是個人才,以後少惹為佳。
“臣並不是有多聰明,”隻是穿來的,“隻是練多得,自然寫得要能看些。”
“你寫了多少竹簡?”有點懶洋洋的聲音。
“開始的時候跟母親學,沒敢用竹簡,隻拿清水在桌子上寫的,寫滿了擦掉就行。後來寫得好了點,才用的竹簡。”小小聲,對手指,我很可憐。
“幹嘛不直接用竹簡?”
“……”要怎麽說?雖然你也是庶子,可咱們的處境畢竟不同。
好在這個時候休息結束,程不識已經到了他們跟前,提醒膠東王殿下,第二節體育課開始了。
下午的課程在哺食前結束,同程不識告別後,一天的課程正式結束。太子劉榮留在他的太子宮,他的兩位伴讀各歸各家。劉彘自然是要到猗蘭殿他母親的住處的,韓嫣也向劉彘告退,打算回家吃口熱的慰勞一下自己。
不如意事常□□,剛走出學舍,就被猗蘭殿來的人給攔住了,王美人,膠東王太後,要見見兒子的伴讀,來堵人的卻是劉彘的長姐陽信公主。想也知道,昨天在長樂宮,她都沒有什麽插話的份兒,現在自然要找機會考察一下。
劉彘和他的這位姐姐很親,在陽信公主麵前表現得像個孩子,拉著她的手,講述一天的新奇經曆。這個時候的他是快樂的。陽信公主也微笑著聽,十五歲的少女,正值青春年華,本就生得美麗,笑起來像是一幅畫。
猗蘭殿離太子宮不算太近,也不太遠,一會兒也就到了。
待他們姐弟跑到王美人身邊坐下後,韓嫣還得苦命地向這位傳奇女子行禮。一位已經嫁人生女的婦人,居然能夠成為當時太子的寵姬,並且為這位太子生下三女一子,最後還把兒子捧上了皇位,自己當上了太後,她的母親還是昔年反王的孫女,聽起來簡值像是一篇女主無敵的。但,這是事實,這位兩千年前的女子,她做到了。所以,韓嫣含著敬畏向她行禮。
她倒是和藹,讓韓嫣到她跟前,仔細打量了好久,看得韓嫣心裏發毛,才開始問話:“韓嫣,今天都學什麽啦?”
這似乎應該是母親問剛放學回家的兒子的,可她兒子就在旁邊偏偏來問伴讀,韓嫣還得老老實實地回答:“回娘娘,早上竇太傅講了一會兒《詩經》,考了殿下和臣數數、行禮,教了認琴,最後讓寫字的來著。下午程將軍讓練習拉弓,說能拉滿20下就教射箭。”
王美人點點頭:“在家的時候學過嗎?”
“?”她說的是哪個方麵?“學過寫字,沒學過騎射。”
“你思念母親,不願意跟著膠東王,住在宮裏,是嗎?”聲音淡淡的,沒聽出不高興。可韓嫣覺得她有誘供的嫌疑。
“我想母親,也想跟殿下一塊兒讀書,白天陪殿下讀書,晚上陪母親聊天,不是挺好嗎?”小心地組織詞語,然後再上一句,“母親是母親,殿下是殿下,不是,我是說,我不知道栗娘娘幹嘛把母親和殿下拉一起,沒人會這麽問,我是說,他們,我……我不喜歡她這樣問。”慌亂一點,重點是帶出最後一句話。這種問題跟問小朋友:“你爸爸跟媽媽哪個更疼你?我知道兩個都疼你,不過,哪個對你更好啊?”一樣,純粹是逗孩子著急的,有點缺德。要是孩子父母跟這人有矛盾,絕對會以為這人是在欺負自家孩子順帶挑拔家庭關係。
“嗬嗬,好啦,別哭啊,你母親是個有福的,我也不攔著你回去跟母親團聚了,”王美人滿意了,“陛下賜你五匹帛,我不能高過陛下去,來人,拿三匹帛給韓嫣,再拿三匹賀他母親有此佳兒。”
“謝娘娘。”雖然沒有固定工資可拿,不過這兩天收的小費可不少,更重要的是,難得的體麵。
回到家裏,向祖父大人和父親大人匯報了一天的情況,當然是刪減版的,然後被打發去吃晚飯。天還沒黑,又被拎過去聽他們對自己的最新安排。兩位大人一致認為應該給韓嫣補課,於是,作息時間再次被調整,早上的功課被改成騎射,晚上回家以後讀書練琴到天黑。
第二天,在韓嫣挪動著被祖父大人從匈奴部屬裏挑來的騎射教頭訓練得很慘的身體到達學舍的時候,發現劉彘居然已經到了。抬頭看看日晷,自己沒遲到,是他早到了。不過在這宮裏頭,隻要主子不高興了,沒錯也是錯。尤其主子是個小孩兒的時候,他要是不講理,你也拿他沒辦法。
連忙上前行禮,先道歉再說,連台詞都準備好了:“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從一開始就不該跑到這宮裏來……”還沒等韓嫣開口,劉彘先說話了:“韓嫣,母親說你拿水練字很……辛苦,學舍有的是竹簡,你好好練,給我練出一筆好字,聽到沒?還有,不用擔心你的母親。”
“……”被同情了,還是當成受排擠的庶子小白菜同情,其實,侯府沒虐待韓嫣,放到哪裏,也不能一個兩歲的娃娃想幹什麽家裏人就非得準備好一切條件隨他折騰的。
“喏。”看來他是不打算追究寫字、和住在宮外的事情了。隻是想要和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必依靠你的憐憫來獲得,我會憑自己的本事來掙。哪怕隻是粗茶淡飯,可畢竟是自己的,我吃的時候心裏踏實。不過,還是謝謝了。真是個好心的孩子。決定喜歡他一點點。別誤會,是欣賞的那種喜歡,讓韓嫣這麽個成年人,對個小豆丁產生超友誼感情實在是太困難了。
不用擔心被頂頭上司討厭的日子過得很安穩,劉彘是個很好的同學,聰明、好學,進步飛快,幾乎每天都能發現他比前一天更成熟,讓韓嫣有點驚訝又有點心驚,更加打定主意要努力。
非常不客氣的說,韓嫣的起點比劉彘高許多,但劉彘的進步委實太快。打個比方,兩個人走路,韓嫣的起點超出劉彘一大截,可劉彘的加速度比韓嫣大許多,總有一天能趕上韓嫣,超過韓嫣,還好,路程不是無限的,這世上有他這樣加速度的人並不多,而且韓嫣的速度也不慢,韓嫣還能在這世界上領先絕大多數的人。
雖然不是十分爭強好勝,可看著周圍的人一個個超過你,心裏總是不舒服的,尤其是原來不如自己的人,人類的基因裏本就有競爭的因子。
於是,韓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有名師指導、有良好的學習條件、還有個能夠相互促進的同學,這樣的條件再不知道認真學習、充實自己,可真是傻了。至於人際關係,扮個乖寶寶別得罪人就可以了,畢竟隻有五歲。
就這樣,過完了四月。五月,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會認為是景帝親近姐姐,疼愛外甥,可韓嫣知道,要出事了。
景帝前元五年五月丁卯,封長公主子f為隆慮侯。長公主命自己的兒子回鄉祭祖,不再做太子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