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的齊射讓正舉著千裏鏡觀察的鄭和心神大震,這,難怪對方的艦隊將船體全部橫移過來,自己早先就知道這黑水明國的戰艦,大部分的火炮都是出人意料的裝載在船隻的側舷上,現在看來這種放置方法,加上這等的戰法,端得是厲害無比。
按鄭和的經驗,為今之計隻有加快速度的衝入對方陣中,用接舷戰迫使對方屈服了。
散開,散開!長寧號鄭和座艦上的旗手不停的甩動著手上的那麵氣質,三短聲的號角聲也不斷的在海麵上空飄蕩。
但是鄭和艦隊還沒來得及散開,黑水明國的第二輪炮擊便不期而至了,這等火炮的發射速度,比起剛把炮膛清理幹淨的大明戰艦來,又是快了不知多少。
經過第一次的射擊,第二輪的射擊在已經具備了淺顯數學知識的校正員的計算下,紛紛調整了炮口的高度。
第二輪的打擊,準確度已然不同於第一輪隻有不到十顆炮彈命中的局麵了。
通紅的炮彈帶著尖嘯鑽入了船體,在令人牙酸的木板折斷聲中,讓首當其衝的幾艘寶船上出現了短暫的混亂。
雖然大量的炮彈正中船體,但實心炮彈對於寶船這等巨物的傷害力仍然有限,隻有那些正好命中了桅杆或是舵輪的幸運炮彈才可以讓對方失去戰鬥力。
現在的局麵就是,一群螞蟻在啃咬著一隻大甲蟲,那大甲蟲一時半會是不會失去戰鬥力的,而且現在大甲蟲拚命想要發起反擊。
但是福船接近五比二的長寬比限製了它速度的增加。若是用西方通用的計速來看在這種並不順風的情況下也不過四五節的航速,比起現在扯著風帆向東北前進的黑水明國戰艦十節航速,卻是是太慢了點。
而艦隊中十幾艘專用於作戰的座船的速度倒是能趕得上,但現在倉促之間想讓這座船脫離大隊直衝上前也不太現實。
在羅閩西的指揮下,黑水明國艦隊轉了一個大圓弧彎。每艘戰艦行進到正好射擊位的時候都會對大明艦隊傾瀉一番彈藥。
隨著大彎拐完,現在黑水明國艦隊又變得與大明艦隊一個行進方向了,相同的吃風量下,速度仍然快上了兩三節。
兩隻艦隊之間原本逐漸拉近的距離,又逐漸被拉開了……
朱明在內部操典上稱這種戰術為放風箏,隻有有了犀利的遠程火力後,才適用於這一戰術。
當黑水明國的海軍將領好好的揣摩了這一戰術後,幾個對騎兵也小有研究的才想到。這種戰術,不是正好和蒙古人的騎射之法頗有相似之處麽。
當年蒙古人憑借著這種騎射之法。攻無不克,就算是同為騎兵的歐洲重甲騎士也完全不是對手,現今看這套放風箏戰術,不正是海上的騎射之法!
這海上放風箏一法第一次出現在大規模的海戰舞台上,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這一仗從中午一直打到太陽偏西,雖然幾艘寶船並沒有受到致命創傷,但是船舷和甲板上的幾個破洞還是讓這威武的寶船顯出了一絲狼狽。
另外幾艘小巧的四號福船就沒那麽幸運了。這一路的追逐廝殺,也讓鄭和船隊損失了大小七艘座船,另外不少戰艦也是帶著彈孔。
反觀黑水明國方麵,隻有一艘飛鳥艦因為拖後太多。被鄭和艦隊集中火力打了個狼狽後被羅閩西命令退出戰場,因為航速緩慢而被兩艘座船給追上,不得已之下艦長自行沉船。
現在太陽就要落山了,無論哪方都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念頭了。
對於鄭和來說,今天這一仗實在是太狼狽了,而且自己還有半數的馬船、糧船在海外下錨等待著自己大隊,若是不小心被敵人偷襲了這部分船隻,那自己真的隻能強行登陸攻擊了。否則回不去大明就要餓死在半路。
黑水明國戰艦一樣不想再打了,在朱明的命令中。對於鄭和艦隊沒有殲滅的必要,但是要展現足夠的武力。現在這個目的完全達到了。
隨後的幾天,雙方戰艦再沒有第一天那樣傾巢而出的盛況,均是派出少量的船隊進行了糾纏,期間鄭和還派遣了一隊百來人的士卒在船村港的南麵登陸,但是已然全數調回中心地帶的烏衣衛警覺性相當高的全數俘獲了這一小隊人馬。
出航以來無往不利的鄭和遇見了**煩,若是真的發了狠,自己這艦隊中也能組織起一支超過五千人的隊伍上岸去,但是就憑這些人手真的能直接捉拿住那朱明?鄭和自己是相當懷疑的。
“返航。”這一夜在座艦指揮艙的明暗燈光中,鄭和下達了返航的命令。
他坐下的副手王景弘嘴巴微微張了張,想說什麽,但是又頹然坐了回去。
現今之計,隻有返回大明從長計議了,皇帝是叫他們這一支龐大的艦隊能夠奏效,但其實就算是自己海戰全勝又有何用處,這黑水明國的國土之廣闊已然是讓人吃驚了,朱明想要往哪裏逃跑,遠不是自己這全數上下也不超過兩萬人能阻截的住的。
計議已定,第二日鄭和的艦隊便消失無蹤,當充當斥候的幾艘快船在海麵上巡遊一圈後,帶回的消息是大明的艦隊已然無影無蹤,朱明知道,自己勝了,這大明朝對於自己,已然是無計可施。
隨後陸續發生的事情也證實了朱明的猜想,鄭和艦隊返回大明後,朱棣雷霆大怒,並下令下西洋之舉從此停止,但一應寶船馬船用於南北海運。
原本還要繼續進行四次下西洋的鄭和船隊就這樣被無情的中止了,但完成了自己前往麥加朝聖願望的鄭和倒也不見得有多麽失望。
這停止下西洋固然有禁絕南北往來的目的在裏麵,朱棣不會允許遠在外海的那另一個黑水明國民眾是如何安居樂業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入自己臣民的耳朵的。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加快北平的營造。朱棣此時已經認識到了海運的可行性,雖然海運損耗大,不時有船毀人亡的消息,但是比起年年疏通河道還是所費小的多了,此時營建新都。正是大量人力物資北上的時候,龐大的艦隊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隨後朱棣的重心全數放在了北方,一年之後便帶著三十萬精銳殺向北方,蒙古人這個世仇,雄才大略的朱棣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解決。
沒有了壓在自己背上的大明朝這個龐然大物,而且朱棣雖然下令中止下西洋的活動,但是並沒有明確的禁海,雖然大明的商人小心翼翼的盡量不去觸碰遠洋貿易這個雷區。但是對於黑水明國商人來說,這就沒有顧慮了。
朱明的心思已然放在了西方和更為遙遠的另一個半球。
仿造寶船正在進行新船的建造。這種船隻雖然航速慢不適合戰鬥,但是載重大,耐風浪,將是遠洋船隻的最佳選擇。
在這個時候,天方商人又來尋求朱明的合作,遙遠的小亞細亞,帖木兒帝國因為締造者帖木兒的死去而陷入了深重的混亂之中。
而就算是混亂中的帖木兒帝國。也不是周邊的國家所能抵擋的,尤其是帖木兒帝國亂了後,它的士卒對於周邊國家的掠奪已然沒有了統一的約束,周圍的國家苦不堪言。
而老朋友阿裏莫圖請求。黑水明國能派出一支強大的艦隊和犀利的火槍隊,那裏由天方人建立的黑羊王朝十分需要幫助。
現在國內局勢穩定,人口不斷擴殖的黑水明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錫蘭已然淪為了自己的殖民地,已經成為了自己前往西域的一個絕好落腳點,甚至借著對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的支持,現在黑水明國的勢力已然開始向著印度次大陸上滲透。
黑羊王朝,占據了小亞細亞地區。連接三大洲,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何況還可以染指未來的蘇伊士運河區,這樣大賺的買賣。朱明是一定會做的。
提出了幾點條件後,朱明派出的艦隊便出發了。
三年後……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金珠誕下了第二個兒子,也是朱明的第三子,另外的分別是金珠的大皇子子,澤麗阿的二皇子以及大公主。
而來自遙遠西域的消息也不錯,三萬遠征軍已經成功的消滅了竄入黑羊王朝的帖木兒帝國流竄勢力速該,作為感謝,黑羊王朝提供三萬名奴隸,並將紅海海岸尖部的一片土地贈與遙遠的黑水明國皇帝作為感謝。
隨後在朱明的命令下,三萬奴隸開始日夜開挖起聯通紅海及地中海的溝渠,當這一龐大的運河計劃傳開來後,雖然一直處於與伊斯蘭教徒的戰爭,但基督徒也不乏遠見卓識之人,這些來自東方的人若是真的挖通了這一條通道,那將帶來一個全新的東西方交通局麵。
真正讓人震驚的還不止於此,兩艘足以媲美大明寶船的巨無霸艦船在黑水明國建成後,朱明命令開始偉大的航海探險,新組建的船隊將穿過一望無垠的神秘大洋,直抵對岸。
黑水明國的新一批青年才俊紛紛報名參加這一次偉大的航隊。
當年朱明發現瞻洲的事跡已然進入了學堂的課本,而話本作者們又將其演繹成無數個版本的傳奇故事。
今日的瞻洲已經證明了當年朱明的眼光,現在不光是新蘭城,在瞻洲南部一大片綠洲已經被發開了出來,羊群連綿,穀物豐饒,不光成為了黑水明國的糧倉,也是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不少大臣更是建議將國都遷往瞻洲。
自從發現瞻洲以來,無數冒險家想要效法皇帝陛下的光輝事跡,也去發現新的大陸,但除了許多的島嶼,沒有發現一處不為人知的廣闊大陸了。
現在皇帝陛下終於又下令遠航了,如何不讓已經對發現新大陸望眼欲穿的人們興奮無比。
一共六艘船組成的遠洋艦隊,需要水手八百名。報名的足足是十倍不止,除了骨幹成員從軍中挑選外,其他的人員都是優中選優,朱明需要讓廣大民眾參與到這些曆史時刻中來,這樣才能將冒險精神根植於他們的血液。
歸元四年十月。當遠航艦隊的書記官海良用顫抖的手記下了他的航海日記時,他知道自己也成為了曆史的創造者。
對麵這一片無垠的大陸,艦隊已經順著海岸線航行了三天,卻還是無邊無際,曆經千辛萬苦,付出了一艘航船的代價,終於讓他們發現了傳說中的新大陸。
遠航艦隊指揮官趙信已經下令馬上靠岸登陸了,海良也是登陸人員之一。他要在踏上這片土地之前記下這一切,這是曆史的新篇章。
在這個又是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中。上岸登陸的人員發現了奇異的鼠類,不少人還發現叢林中有不時閃現的黑影。
因為趙信出航後的航線是偏向北麵一點的,實際上他此時到達的是北美洲的南端。
為了防止趙信的遠航艦隊有太多迷霧環繞,朱明還是透露了一點點信息出去,比如說新大陸一定會有其他種族的文明,要趙信相機行事,切不可逞強。而且發現航路,建立標誌點後,艦隊最好立即返航,讓後續的船隊繼續進行征服的曆程。
遵循著朱明的這一指示趙信隻是帶領探險隊伍向內陸行進了兩天。大致摸清了地形後,便將組織水手在岸邊壘砌了一個小心的石塔,作為此行的標誌。
雖然知道這裏確有土著存在,但趙信不準備冒險,下一次他將帶領更多的人一起來征服這裏。
在四個月後,趙信的艦隊返回了黑水明國船村港,也帶來了新大陸的消息,整個國度都沸騰了。原本所有人對瞻洲的發現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這幾年下來。大家都明白了一塊廣袤的新大陸對於國人到底代表著什麽。
而瞻洲現在正在開發之中不假,但遠洋之外新的領地發現。也讓黑水明國的民眾充滿了希望,雖然路途遙遠了一些,但皇帝陛下不是也說了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新發現的大陸被命名為開洲,取開拓天地之意。在航路圖的指引下,一隊又一隊的商人前往了開洲。
現在的開洲也和當年瞻洲一般,任何人都可以去,不設限製,原本在瞻洲事情上吃了大虧的人現在不會這麽傻了,不少有能力組織遠洋航行的民眾都揚帆浩浩蕩蕩的東去了。
他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當地的土著陸陸續續被後續的艦隊發現,而且這些探險者也逐漸知道了對方竟然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但是落魄的帝國完全無法與這些跟他們有著一樣黑頭發黑眼珠的黃皮膚人爭鬥,在衝突開始後,失敗的便一直是土著人,而土著人曆來有積累黃金白銀的習慣,而且當地的金銀產量還真算是不少。
在爭鬥中嚐到甜頭的探險者們,不少是專門武裝起來向著內陸進發,他們並不再以開發土地,挖掘礦產為自己發財致富的手段,而是以奴役掠奪當地人為自己的手段。
開洲大陸上的血腥曆史就這樣開始了,在**裸貪欲的影響下,朱明原本的那種博愛仁慈精神不見了,而且他此時都是坐鎮中央,已經無法管到如此邊遠的事情了。
這也是黑水明國逐漸產生思想分化的開始,道德、平等與金錢、奴役產生了激烈的思想衝突,也引發了一股又一股的思潮。
十年後……
在群臣的建言下,黑水明國正式將國都遷往不斷發展的瞻洲,同時自由城降格成為留都。
開洲大陸的麵積經過不斷的勘探,竟然是如此的廣闊,開洲的土著政權已經被全數擊垮,四大總督府同時君臨開洲,統治著堪稱古往今來第一大帝國的統治麵積。
在六年前,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運河開通後,黑水明國擁有了自由進出東西方的便利,東方史上第一強盛帝國的名頭讓朱明成了西歐基督世界炙手可熱的權力人物。
神聖羅馬帝國固然還有些矜持,但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卡斯蒂利亞王國麵對著伊斯蘭教徒的壓力,眼巴巴的想要用公主和財富讓朱明的魔爪伸向伊斯蘭世界。
朱明自然不會這麽糊塗,何況現在他也不缺美人。歐洲的土地其實相當貧瘠,但是朱明對於歐洲許許多多的工匠和學者是一直垂涎三尺的。
黑水明國是一個包容萬家的國度,隻要有能耐,你對於生活不如意,那麽選擇來黑水明國,這裏將有實現你一切夢想的條件。
而就是在這一年,適合實用的蒸汽機被製造了出來,帶動著一台磨子,就算在無風的天氣裏,隻要燒一些煤炭,也可以磨出細膩的麵粉了。
現在的黑水明國,文治武功無一不臻至頂峰。
……
後記
雖然朱棣並不情願,但是在黑水明國的協助下,北方的蒙元勢力被清除一空,朱棣死後,仁宗朱高熾及宣宗朱瞻基先後繼位,他們都對黑水明國都采取了較為緩和的政策,雙方關係大為好轉。
在黑水明國的支持下,大明一直向北,向西,不但驅逐了韃靼瓦剌兩部蒙古,向西更是一直打到金帳汗國的邊界,原本歸附與已然崩塌的帖木兒帝國的亦力把裏也歸降了大明。
雙方在南邊的土地上,仍然保留了數個小國作為雙方的緩衝地帶。
大一統的局麵直到歸元四十二年,朱明去世。為紀念這位千古一帝,黑水明國的紀年便固定為歸元年。
朱明共有七子五女,各自擁有封地,朱明死後不久,原本一統的黑水明國便逐漸向著聯邦製開始前行……
按鄭和的經驗,為今之計隻有加快速度的衝入對方陣中,用接舷戰迫使對方屈服了。
散開,散開!長寧號鄭和座艦上的旗手不停的甩動著手上的那麵氣質,三短聲的號角聲也不斷的在海麵上空飄蕩。
但是鄭和艦隊還沒來得及散開,黑水明國的第二輪炮擊便不期而至了,這等火炮的發射速度,比起剛把炮膛清理幹淨的大明戰艦來,又是快了不知多少。
經過第一次的射擊,第二輪的射擊在已經具備了淺顯數學知識的校正員的計算下,紛紛調整了炮口的高度。
第二輪的打擊,準確度已然不同於第一輪隻有不到十顆炮彈命中的局麵了。
通紅的炮彈帶著尖嘯鑽入了船體,在令人牙酸的木板折斷聲中,讓首當其衝的幾艘寶船上出現了短暫的混亂。
雖然大量的炮彈正中船體,但實心炮彈對於寶船這等巨物的傷害力仍然有限,隻有那些正好命中了桅杆或是舵輪的幸運炮彈才可以讓對方失去戰鬥力。
現在的局麵就是,一群螞蟻在啃咬著一隻大甲蟲,那大甲蟲一時半會是不會失去戰鬥力的,而且現在大甲蟲拚命想要發起反擊。
但是福船接近五比二的長寬比限製了它速度的增加。若是用西方通用的計速來看在這種並不順風的情況下也不過四五節的航速,比起現在扯著風帆向東北前進的黑水明國戰艦十節航速,卻是是太慢了點。
而艦隊中十幾艘專用於作戰的座船的速度倒是能趕得上,但現在倉促之間想讓這座船脫離大隊直衝上前也不太現實。
在羅閩西的指揮下,黑水明國艦隊轉了一個大圓弧彎。每艘戰艦行進到正好射擊位的時候都會對大明艦隊傾瀉一番彈藥。
隨著大彎拐完,現在黑水明國艦隊又變得與大明艦隊一個行進方向了,相同的吃風量下,速度仍然快上了兩三節。
兩隻艦隊之間原本逐漸拉近的距離,又逐漸被拉開了……
朱明在內部操典上稱這種戰術為放風箏,隻有有了犀利的遠程火力後,才適用於這一戰術。
當黑水明國的海軍將領好好的揣摩了這一戰術後,幾個對騎兵也小有研究的才想到。這種戰術,不是正好和蒙古人的騎射之法頗有相似之處麽。
當年蒙古人憑借著這種騎射之法。攻無不克,就算是同為騎兵的歐洲重甲騎士也完全不是對手,現今看這套放風箏戰術,不正是海上的騎射之法!
這海上放風箏一法第一次出現在大規模的海戰舞台上,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這一仗從中午一直打到太陽偏西,雖然幾艘寶船並沒有受到致命創傷,但是船舷和甲板上的幾個破洞還是讓這威武的寶船顯出了一絲狼狽。
另外幾艘小巧的四號福船就沒那麽幸運了。這一路的追逐廝殺,也讓鄭和船隊損失了大小七艘座船,另外不少戰艦也是帶著彈孔。
反觀黑水明國方麵,隻有一艘飛鳥艦因為拖後太多。被鄭和艦隊集中火力打了個狼狽後被羅閩西命令退出戰場,因為航速緩慢而被兩艘座船給追上,不得已之下艦長自行沉船。
現在太陽就要落山了,無論哪方都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念頭了。
對於鄭和來說,今天這一仗實在是太狼狽了,而且自己還有半數的馬船、糧船在海外下錨等待著自己大隊,若是不小心被敵人偷襲了這部分船隻,那自己真的隻能強行登陸攻擊了。否則回不去大明就要餓死在半路。
黑水明國戰艦一樣不想再打了,在朱明的命令中。對於鄭和艦隊沒有殲滅的必要,但是要展現足夠的武力。現在這個目的完全達到了。
隨後的幾天,雙方戰艦再沒有第一天那樣傾巢而出的盛況,均是派出少量的船隊進行了糾纏,期間鄭和還派遣了一隊百來人的士卒在船村港的南麵登陸,但是已然全數調回中心地帶的烏衣衛警覺性相當高的全數俘獲了這一小隊人馬。
出航以來無往不利的鄭和遇見了**煩,若是真的發了狠,自己這艦隊中也能組織起一支超過五千人的隊伍上岸去,但是就憑這些人手真的能直接捉拿住那朱明?鄭和自己是相當懷疑的。
“返航。”這一夜在座艦指揮艙的明暗燈光中,鄭和下達了返航的命令。
他坐下的副手王景弘嘴巴微微張了張,想說什麽,但是又頹然坐了回去。
現今之計,隻有返回大明從長計議了,皇帝是叫他們這一支龐大的艦隊能夠奏效,但其實就算是自己海戰全勝又有何用處,這黑水明國的國土之廣闊已然是讓人吃驚了,朱明想要往哪裏逃跑,遠不是自己這全數上下也不超過兩萬人能阻截的住的。
計議已定,第二日鄭和的艦隊便消失無蹤,當充當斥候的幾艘快船在海麵上巡遊一圈後,帶回的消息是大明的艦隊已然無影無蹤,朱明知道,自己勝了,這大明朝對於自己,已然是無計可施。
隨後陸續發生的事情也證實了朱明的猜想,鄭和艦隊返回大明後,朱棣雷霆大怒,並下令下西洋之舉從此停止,但一應寶船馬船用於南北海運。
原本還要繼續進行四次下西洋的鄭和船隊就這樣被無情的中止了,但完成了自己前往麥加朝聖願望的鄭和倒也不見得有多麽失望。
這停止下西洋固然有禁絕南北往來的目的在裏麵,朱棣不會允許遠在外海的那另一個黑水明國民眾是如何安居樂業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入自己臣民的耳朵的。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加快北平的營造。朱棣此時已經認識到了海運的可行性,雖然海運損耗大,不時有船毀人亡的消息,但是比起年年疏通河道還是所費小的多了,此時營建新都。正是大量人力物資北上的時候,龐大的艦隊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隨後朱棣的重心全數放在了北方,一年之後便帶著三十萬精銳殺向北方,蒙古人這個世仇,雄才大略的朱棣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解決。
沒有了壓在自己背上的大明朝這個龐然大物,而且朱棣雖然下令中止下西洋的活動,但是並沒有明確的禁海,雖然大明的商人小心翼翼的盡量不去觸碰遠洋貿易這個雷區。但是對於黑水明國商人來說,這就沒有顧慮了。
朱明的心思已然放在了西方和更為遙遠的另一個半球。
仿造寶船正在進行新船的建造。這種船隻雖然航速慢不適合戰鬥,但是載重大,耐風浪,將是遠洋船隻的最佳選擇。
在這個時候,天方商人又來尋求朱明的合作,遙遠的小亞細亞,帖木兒帝國因為締造者帖木兒的死去而陷入了深重的混亂之中。
而就算是混亂中的帖木兒帝國。也不是周邊的國家所能抵擋的,尤其是帖木兒帝國亂了後,它的士卒對於周邊國家的掠奪已然沒有了統一的約束,周圍的國家苦不堪言。
而老朋友阿裏莫圖請求。黑水明國能派出一支強大的艦隊和犀利的火槍隊,那裏由天方人建立的黑羊王朝十分需要幫助。
現在國內局勢穩定,人口不斷擴殖的黑水明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錫蘭已然淪為了自己的殖民地,已經成為了自己前往西域的一個絕好落腳點,甚至借著對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的支持,現在黑水明國的勢力已然開始向著印度次大陸上滲透。
黑羊王朝,占據了小亞細亞地區。連接三大洲,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何況還可以染指未來的蘇伊士運河區,這樣大賺的買賣。朱明是一定會做的。
提出了幾點條件後,朱明派出的艦隊便出發了。
三年後……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金珠誕下了第二個兒子,也是朱明的第三子,另外的分別是金珠的大皇子子,澤麗阿的二皇子以及大公主。
而來自遙遠西域的消息也不錯,三萬遠征軍已經成功的消滅了竄入黑羊王朝的帖木兒帝國流竄勢力速該,作為感謝,黑羊王朝提供三萬名奴隸,並將紅海海岸尖部的一片土地贈與遙遠的黑水明國皇帝作為感謝。
隨後在朱明的命令下,三萬奴隸開始日夜開挖起聯通紅海及地中海的溝渠,當這一龐大的運河計劃傳開來後,雖然一直處於與伊斯蘭教徒的戰爭,但基督徒也不乏遠見卓識之人,這些來自東方的人若是真的挖通了這一條通道,那將帶來一個全新的東西方交通局麵。
真正讓人震驚的還不止於此,兩艘足以媲美大明寶船的巨無霸艦船在黑水明國建成後,朱明命令開始偉大的航海探險,新組建的船隊將穿過一望無垠的神秘大洋,直抵對岸。
黑水明國的新一批青年才俊紛紛報名參加這一次偉大的航隊。
當年朱明發現瞻洲的事跡已然進入了學堂的課本,而話本作者們又將其演繹成無數個版本的傳奇故事。
今日的瞻洲已經證明了當年朱明的眼光,現在不光是新蘭城,在瞻洲南部一大片綠洲已經被發開了出來,羊群連綿,穀物豐饒,不光成為了黑水明國的糧倉,也是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不少大臣更是建議將國都遷往瞻洲。
自從發現瞻洲以來,無數冒險家想要效法皇帝陛下的光輝事跡,也去發現新的大陸,但除了許多的島嶼,沒有發現一處不為人知的廣闊大陸了。
現在皇帝陛下終於又下令遠航了,如何不讓已經對發現新大陸望眼欲穿的人們興奮無比。
一共六艘船組成的遠洋艦隊,需要水手八百名。報名的足足是十倍不止,除了骨幹成員從軍中挑選外,其他的人員都是優中選優,朱明需要讓廣大民眾參與到這些曆史時刻中來,這樣才能將冒險精神根植於他們的血液。
歸元四年十月。當遠航艦隊的書記官海良用顫抖的手記下了他的航海日記時,他知道自己也成為了曆史的創造者。
對麵這一片無垠的大陸,艦隊已經順著海岸線航行了三天,卻還是無邊無際,曆經千辛萬苦,付出了一艘航船的代價,終於讓他們發現了傳說中的新大陸。
遠航艦隊指揮官趙信已經下令馬上靠岸登陸了,海良也是登陸人員之一。他要在踏上這片土地之前記下這一切,這是曆史的新篇章。
在這個又是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中。上岸登陸的人員發現了奇異的鼠類,不少人還發現叢林中有不時閃現的黑影。
因為趙信出航後的航線是偏向北麵一點的,實際上他此時到達的是北美洲的南端。
為了防止趙信的遠航艦隊有太多迷霧環繞,朱明還是透露了一點點信息出去,比如說新大陸一定會有其他種族的文明,要趙信相機行事,切不可逞強。而且發現航路,建立標誌點後,艦隊最好立即返航,讓後續的船隊繼續進行征服的曆程。
遵循著朱明的這一指示趙信隻是帶領探險隊伍向內陸行進了兩天。大致摸清了地形後,便將組織水手在岸邊壘砌了一個小心的石塔,作為此行的標誌。
雖然知道這裏確有土著存在,但趙信不準備冒險,下一次他將帶領更多的人一起來征服這裏。
在四個月後,趙信的艦隊返回了黑水明國船村港,也帶來了新大陸的消息,整個國度都沸騰了。原本所有人對瞻洲的發現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這幾年下來。大家都明白了一塊廣袤的新大陸對於國人到底代表著什麽。
而瞻洲現在正在開發之中不假,但遠洋之外新的領地發現。也讓黑水明國的民眾充滿了希望,雖然路途遙遠了一些,但皇帝陛下不是也說了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新發現的大陸被命名為開洲,取開拓天地之意。在航路圖的指引下,一隊又一隊的商人前往了開洲。
現在的開洲也和當年瞻洲一般,任何人都可以去,不設限製,原本在瞻洲事情上吃了大虧的人現在不會這麽傻了,不少有能力組織遠洋航行的民眾都揚帆浩浩蕩蕩的東去了。
他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當地的土著陸陸續續被後續的艦隊發現,而且這些探險者也逐漸知道了對方竟然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但是落魄的帝國完全無法與這些跟他們有著一樣黑頭發黑眼珠的黃皮膚人爭鬥,在衝突開始後,失敗的便一直是土著人,而土著人曆來有積累黃金白銀的習慣,而且當地的金銀產量還真算是不少。
在爭鬥中嚐到甜頭的探險者們,不少是專門武裝起來向著內陸進發,他們並不再以開發土地,挖掘礦產為自己發財致富的手段,而是以奴役掠奪當地人為自己的手段。
開洲大陸上的血腥曆史就這樣開始了,在**裸貪欲的影響下,朱明原本的那種博愛仁慈精神不見了,而且他此時都是坐鎮中央,已經無法管到如此邊遠的事情了。
這也是黑水明國逐漸產生思想分化的開始,道德、平等與金錢、奴役產生了激烈的思想衝突,也引發了一股又一股的思潮。
十年後……
在群臣的建言下,黑水明國正式將國都遷往不斷發展的瞻洲,同時自由城降格成為留都。
開洲大陸的麵積經過不斷的勘探,竟然是如此的廣闊,開洲的土著政權已經被全數擊垮,四大總督府同時君臨開洲,統治著堪稱古往今來第一大帝國的統治麵積。
在六年前,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運河開通後,黑水明國擁有了自由進出東西方的便利,東方史上第一強盛帝國的名頭讓朱明成了西歐基督世界炙手可熱的權力人物。
神聖羅馬帝國固然還有些矜持,但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卡斯蒂利亞王國麵對著伊斯蘭教徒的壓力,眼巴巴的想要用公主和財富讓朱明的魔爪伸向伊斯蘭世界。
朱明自然不會這麽糊塗,何況現在他也不缺美人。歐洲的土地其實相當貧瘠,但是朱明對於歐洲許許多多的工匠和學者是一直垂涎三尺的。
黑水明國是一個包容萬家的國度,隻要有能耐,你對於生活不如意,那麽選擇來黑水明國,這裏將有實現你一切夢想的條件。
而就是在這一年,適合實用的蒸汽機被製造了出來,帶動著一台磨子,就算在無風的天氣裏,隻要燒一些煤炭,也可以磨出細膩的麵粉了。
現在的黑水明國,文治武功無一不臻至頂峰。
……
後記
雖然朱棣並不情願,但是在黑水明國的協助下,北方的蒙元勢力被清除一空,朱棣死後,仁宗朱高熾及宣宗朱瞻基先後繼位,他們都對黑水明國都采取了較為緩和的政策,雙方關係大為好轉。
在黑水明國的支持下,大明一直向北,向西,不但驅逐了韃靼瓦剌兩部蒙古,向西更是一直打到金帳汗國的邊界,原本歸附與已然崩塌的帖木兒帝國的亦力把裏也歸降了大明。
雙方在南邊的土地上,仍然保留了數個小國作為雙方的緩衝地帶。
大一統的局麵直到歸元四十二年,朱明去世。為紀念這位千古一帝,黑水明國的紀年便固定為歸元年。
朱明共有七子五女,各自擁有封地,朱明死後不久,原本一統的黑水明國便逐漸向著聯邦製開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