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官的財產居然可以支撐一個營三個月的用度,那如今成群成隊在南下的那些被劉行罷官去職的家夥身上,會攜帶著多少金銀財寶呀!


    王命德是讀書人出身,樂府之才如今也已是冠絕天下。 然而王命德不是一個讀死書、死讀書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得到劉行如此賞識與信任,更不會在朝野間盛名極富。


    不是讀死書、死讀書人都會懂的遇事換位思考、多角度去想事情,也就是劉行經常說的、希望大宋北朝文武百官都具備的“既活靈活用、又要堅守底線”。


    王命德是一個深知劉行和北朝底線的人,當他看到那些正在南下、謫官們竟然攜帶這麽多金銀細軟的時候,再想一想趙鼎如今幾乎每次隻要一與其書信往來就叫苦存不下錢、錢都被劉行用到四方征戰上去了的那些話。


    眼珠子一轉、壞水泛起的王命德找到了吳玠,開口便道:“製台想不想讓我軍數月之內無需再從戶部取錢糧,再將太傅‘以戰養戰’之策發揚光大一次呀?”


    吳玠聞聽其言、不明其意,愕然地道:“淮西、淮東兩地康王軍的軍糧、庫糧不是都被我們搶來了,還要我如何去‘以戰養戰’?總不能對那些尋常百姓下手、那太傅可是真會砍了我的頭的。”


    話到半句,吳玠微微一停後,接著說道:“我現在不缺糧,想要恢複凋敝的城池,我現在需要的錢、大筆的錢。可是就算把兩淮所有富戶全都抓光、打跑,能得之錢財也不夠我恢複兩淮各城之用。”


    攻城拔寨,吳玠是行家裏手。有道是打天下容易、治天下男難。行伍出身的吳玠做了這總督以後,越來越感覺想要治理好一方江山、最重要的正如劉行所言是得手上得先有錢。


    兩淮他能帶著大軍橫掃、輕鬆地全部攻下來,可是攻下來以後吳玠才發現他手下的那些兵士太缺心眼了!


    居然是幾乎每過一座城池,都將那裏至少一半的設施變成了廢墟。如今想要恢複、治理,那就需要大筆大筆的錢往上扔才行。


    但是呢?回頭他想找趙鼎要錢去,趙鼎直接哭窮不斷、叫苦不跌。好說賴說就是隻給讓軍費、不給他兩淮與湖北的“重建恢複金”……


    了解這些內情的王命德聽完他那無奈的話,詭異一笑道:“依我大宋新法,凡投敵者財產悉數充公的律條,製台你可曾記得否?大筆的現錢和金銀珠寶,如今正在你我的地麵上走過。”


    麵色一冷、王命德聲音也變得異常陰冷後繼續說道:“而那些財寶的主人卻又都是投敵之人,若是將其錢財留下重建兩淮,製台以為如何?這是不是也算是太傅‘以戰養戰’的別樣詮釋呢?”


    南下的那群被罷官的人是被劉行放棄的、真才實學太差的一群垃圾。對於那樣一群垃圾。劉行不屑下令讓吳玠去殺掉他們的,這一點吳玠其實在向劉行的上疏詢問時已經感覺到了。


    可是這些南下中的儒生從前都是北朝的人。康王與信王雖然是兄弟、是手足,可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今兄弟倆所坐的位置決定了二人實際或者名義上主宰的南北兩個朝廷卻是敵對的。


    那麽北朝的人想要逃去南朝,那就是新法之中所定義的叛國投敵。既然那群儒生是叛國投敵,依照新法所規定其財產理應全部充公。


    當王命德將黨項兵劫殺****那縣官之女那件事,尤其是最後查沒到的兩大箱財寶時。吳玠得知劉行不屑一顧的那群人,竟然帶著那麽多的金銀財寶,他眼睛也放出了異樣的光芒。


    人都有貪婪的一麵,有的人是為了私欲貪婪。有的人卻是為了公益會變得異常貪婪。


    吳玠是第二種人,他個人如今已經是錦衣玉食、不需要他去想著法的貪墨也足以過上令人羨慕的好日子。他的貪婪本性因為沒有了私欲的市場,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位了公利的市場中。


    為了公利,吳玠想要快速恢複兩淮與湖北被他部下砸得稀巴爛那些城池,想讓兩淮與湖北百姓快速過上平穩、和諧、富足的生活,他的貪婪本性決定讓他下達了那樣一道命令。


    他的命令一出,兩淮大地上頓時從戰火硝煙散去後短暫的寧靜。迅速變成了另外一副亂象橫生的場麵。


    原本大宋北朝的軍規極其嚴格,吳玠此令一下,從王命德開始、直接就給那些兵士放了羊一般放到了各處的大路小徑上去。


    去幹嗎呢?名義上是攔路設卡、盤查往來之人。實際上就是去堵那些南下、被劉行罷官的儒生們。


    軍規軍紀,一旦那些路上的卡哨發現了南下的儒生,並且確定其身上帶著錢財寶貝,那好了。所有的軍紀軍規全都作廢。


    自上而下,從吳玠到基層的士曹異口同聲對那些士兵們說的都是同一句話:“叛國之人殺無赦,弄死不算你違法”。


    長官說了弄死不算違法,那基層的士兵豈能再去想太多?於是乎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兩淮成為了所有南下投奔康王儒生們的人間地獄。


    幾乎所有南下的儒生隻要進入到兩淮地界上,輕則錢財被掠、妻女被辱,重則身首異處、被吳玠麾下的兵士給棄屍荒野。變成野狗嘴中的美食……


    最終能夠僥幸通過兩淮那個人間地獄,抵達南朝的儒生們,幾乎沒有任何人身上還有一文錢,許多讀書人竟然是衣衫襤褸如乞丐一般地找到了南朝在沿江各處設置的接待處。


    那些儒生不了解內情,一到了南朝在南朝那些官吏們的宣傳中,兩淮地獄之事被算到了劉行的頭上。南朝的官吏都說是劉行下令縱兵劫掠,才讓那群書生如此頹廢地來到南朝的。


    於是乎,儒生的另外一個特質迅速發作了。那個特質叫做“人雲亦雲”,也可說是“道聽途說可當真”。所有到了南朝的書生幾乎都將兩淮地獄事當成了劉行打擊報複他們的手段,從而徹徹底底地恨上了劉行。


    有了恨,當康王趙構用大批錢糧、大片土地和房子安置好那些南下者之後。康王登高一呼,那些南下者自然就群青亢奮地紛紛響應,不遺餘力地譴責、詆毀起劉行來。(未完待續。)


    p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