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寡母、烈士遺孤。


    中年婦人的話說完時,不隻是劉行微微動容。站在劉行身後的雷震、梁興與種雁翎,也都是露出了異樣的表情來。


    將一個小女孩從他中年婦女身邊拉過來,劉行半蹲下身,和藹地問道:“告訴阿叔,你多大了?叫什麽名字呀?”


    “回、回大官人的話,奴家叫二丫,今年六歲了。”那小女孩甚是懂得禮數,沒有直接開口順從地來叫劉行“阿叔”,而是乖巧地稱大官人。


    見到這小女孩如此乖巧,種雁翎上前一步、蹲下身時從懷中掏出了一串玉珠子。


    將那珠子直接戴在二丫的手腕上,種雁翎道:“女童學堂應該在招生了,你為什麽不去上學呢?”


    “家裏如今都人手不夠用,哥哥在上學堂、弟弟也很快要準備上學堂。我是一個惡女孩子,不上學沒什麽的、隻有哥哥和弟弟都學有所成,才能更好地讓家中生活好一些。所以我就沒有去應招那女童學堂。”二丫說話很是得體,說話時還不忘回頭看了一眼她的母親。


    眼見這小女孩如此懂事,種雁翎忍不住將他攬入懷中、同時側頭別有意味地看了看劉行。


    自己娘子在想什麽,劉行當然清楚。


    當今天下,多少家庭都如眼前這一家人一樣呀!


    男人在外征戰,女人在家耕田織作、帶著孩子辛苦過活。


    雖然如今的北朝各種軍撫、補助已經很是豐厚,可是錢糧不是萬能的,再多的錢糧也難比家中有一個男人做頂梁柱。


    這是封建時代,不是千年以後那個男女平等,甚至女權高於男權的變得已經近乎變回到原始社會那種女權當道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家裏沒了男人、女人們沒有那麽多想法。更沒有那麽強的能力真正做得到獨立支撐起一個家庭來。


    就如眼前這個女人一般,雖然丈夫戰死了、給她和四個孩子留下九十畝田。


    如果有個男人,九十畝田每年豐收。按大宋北方低於畝產三斛計。那一年可以收入兩千七八百斛,足以讓這個家庭過上富裕的生活了。


    關鍵的問題是家中沒男人。女人織作在行、種田卻不在行。不擅種田的女人,隻能將大量的田地租佃給那些家中還有壯勞力的家庭去耕種。


    其能收到的佃租,在北朝如今戶部明規每畝不得超過三鬥的情況下,六十畝田最多能收租十八斛。


    從數量上來看,十八斛、亦是十八石,應該也不少了。可是家中四個孩子,都是在長身體、最能吃的時候。


    再加上兩個男孩都去上學堂,即便是各種費用再由朝廷承擔。也必然有些費用需要家庭承擔,便使得家庭收入嚴重出現了不足的情況。


    如果再遇上了病災,醫藥費朝廷給承擔了,可是病人在生病期間需要進補、那份錢可不是朝廷承擔範疇之內的。一病之窮的事不發生,卻仍然會嚴重拖累到這個家庭的生活質量提升……


    對於這些,前世裏隻是一個小市民階層的劉行深有體會。到了這個時代以後,搞出這麽多新法之後,劉行也沒有忘本、仍然記得這些情況。


    種雁翎想要看自己要做什麽,當然是想讓自己來幫一幫這五個孤兒寡母。


    可是作為一朝宰相,劉行知道不能一味地隻是用慈濟手段來幫助百姓。那樣長久下去會養出一大批變著法吃慈濟的懶人。


    在後世裏,很多人明明能勞動,卻變著法去通過種種手段領取國家發放的最低保障金。那是曾經在劉行心底深處留下印記的事情。


    深知那種事情隻會拖延、製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劉行自然不希望自己主導的天下裏出現那種情況,讓新法推動的社會發展打倒車。


    那該怎麽辦呢?皺著眉頭、側頭望著遠處金浪濤濤的稻田,劉行快速地在腦海裏搜索起後世裏關於農業的記憶來。


    很快地,劉行轉身看向雷震,正色道:“我說你來記,傳令天下要在各地農村組建農民合作互助社,以村為單位進行互助式農業。在農民合作互助社之下,推行聯產承包製的新農業生產製度。”


    話微微一停。在雷震開始拿出筆在舌頭上舔了舔、開始快速在那個小本本上記錄起來後,劉行將心中想到的開始說出來。


    鬥地主、分田地以來。當今天下是人人有田地、家家不缺田。可是累年征戰的我北朝,如今壯勞力大多數都進了城。在各種商行、商鋪中就業去賺錢養家。


    這是社會發展的好現象,卻不是值得長久支持下去的一種現象。


    因為所有的農村壯勞力都進城去了,土地誰來種?朝廷殺了地主豪強分配出去的土地,使用效率卻在分給廣大百姓後被降低,日後軍糧從哪裏出、如何能夠長期給予保障?


    所以從即日起,北朝境內所有進城的農村壯勞力,每年春秋兩季必須確定出一定時日的農忙假期來。所有進城的農村壯勞力,在那段時間必須趕回到家鄉去將各自家中自留田給種好、收好。


    當然,會有一些行當收入高,會使得一些壯勞力寧願放棄農忙假留在城裏繼續做工。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便要在農村推行農民合作互助社這種製度了。


    何為農民合作互助社呢?就是將每個村、每家每戶的田地作為股本集中到一起。譬如東村二百戶人家、有田一萬五千畝全部集中到一起來以後,進行統一耕種。


    在耕種與秋收期間,這個村裏二百戶人家中所有男女有勞動能力的一起下地,按照其體能、技能由社首進行同時調配,以求達到人盡其用、各種農具也盡其用來增強耕作能力。


    秋收時,這個村所有土地上所產的糧食匯出總量來,由各地縣衙的專人負責監督、清點,然後征收該繳的田賦、糧稅等。剩下的部分取出八成按土地、人力入股互助社的份額分配給社員家庭。


    留下的兩成,由裏正、保正和社首三人共同管理,作為那個村莊的自留儲備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禁區中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禁區中的幽靈並收藏仙宋最新章節